兩個小時之後,齊魯能源的球員和教練,從幽州理工大學黯然離開。<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7:0的比分,證明齊魯教練在賽前想的太多了。
按理來說,齊魯的戰術安排的很好。首先,齊魯能源在原本4-2-3-1陣型的基礎上,把兩個邊前衛的位置前提,形成了一個介於4-5-1和4-3-3之間的陣型,保證了前場球員之間的緊湊性。其次,齊魯的教練讓球員們加強跑動,同時增加傳球頻率,這樣的戰術和韓城fc類似,都是在用速度衝擊對手的陣型。
但是同樣的戰術,韓城fc能取得進球,齊魯能源卻大輸特輸,這是為什麽?華超的教練們看完比賽錄像之後,百思不得其解。
是因為齊魯沒有達米亞這樣的進攻終結者?還是因為齊魯的戰術還不熟練?這些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是想不明白的,因為他們不能像王帥一樣看到球員們的屬性。
韓城fc的球員,速度的平均屬性能達到將近110,也就是說韓城這支球隊整體就擁有相當於中級職業等級的速度。但是齊魯能源的平均速度屬性隻有100左右,可以說比韓城足足差了一檔。屬性上的差距,在場上體現的並不明顯,賽後數據統計也沒有球員跑動速度這一項。華超的教練們隻是注意到,在一些關鍵球,比如直傳和突破上,韓城fc的成功率要比齊魯能源高,但是他們想不出來原因。[]
另外,華超的教練們還忽視了一點,那就是華夏的球員根本就不適合以速度為主的戰術。華夏球員過於平均的各項屬性,注定了華夏的球隊最適合穩紮穩打的戰術,這也是華夏球隊,不管是國家隊還是俱樂部球隊,絕大多數都使用4-5-1陣型的原因。就連羊城恒遠和鬆江天雲這兩支4-3-3陣型的球隊,進攻核心也是放在中場。
反觀南高麗和東瀛這兩個國家,前者的球員速度屬性突出,所以球隊陣型多是4-3-3,以邊路突破戰術為主,突出自己的速度優勢。後者的球員則是技巧屬性突出,所以多會安排五到六名中場球員,加強自己的控球優勢。
最後,除了屬性和陣型,理工自己的攻守平衡調整也是一個關鍵。可以說,王帥參不參與防守,能讓幽州理工變成截然不同的兩支球隊。
盡管周阿牛已經達到了初級職業球員的等級,甚至力量和強壯屬性已經有了中級職業等級的水準,但是速度上的硬傷,使他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防守作用。而劉星宇和萬英的實力,也沒有成長到足以應對華超以及亞冠這個級別的比賽。可以說理工現在的後防,隻相當於華甲偏上的水平。也隻有當王帥回撤幫周阿牛補防的時候,理工的防線才算得上比較牢固。
但是幽州理工現在,更需要王帥活躍在進攻端,而不是防守端。王帥為了保持體力,也不可能經常往返於前後場,這就導致理工的後防時常處於一個相對空虛的狀態,韓城fc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個機會才完成的進球。
王帥和南宮正也知道球隊後防上的問題,兩個人的應對方法很簡單,那就是進攻,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王帥和另外幾個中前場隊員,對對方形成壓製的時候,對手根本就騰不出手來進攻,這就讓理工空虛的後防也能平安無事。而韓城fc進球的那個回合之所以沒有被壓製住,那是因為他們放棄了防守,大舉壓上進行前場逼搶,雖然成功取得了進球,但這樣的戰術是很危險的,一旦逼搶失敗,理工的進攻端將如入無人之境一般直搗黃龍。
……
齊魯能源的慘敗並沒有讓華超的教練們死心,他們依然在抓耳撓腮的想要破解理工的戰術。但是有一個教練卻另辟蹊徑,那就是幽州信托的主教練高海濤。
幽州信托並不懼怕自己的這個同城對手,但是高海濤對理工的局部戰術體係很感興趣,在他看來,這種戰術體係直接把理工的實力拔高了一個檔次。高海濤在想,盡管信托的戰術是邊路突破,但能不能借鑒一下理工的戰術,把這種局部戰術體係也融入到球隊中來?
於是在第四輪的華超聯賽上,一支不一樣的幽州信托出現了。
高海濤並沒有做太過複雜的戰術調整,隻是把陣型安排的更緊湊了一些,並作出了多傳球的指示。但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嚐試,就讓幽州信托的進攻順暢了許多,全場的控球率也大大的提升。
4:0,幽州信托輕取了對手。
這場比賽讓幾個頂級的華超教練眼前一亮:是啊,理工的戰術現在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們可以學啊!
然後,在一周後的第五輪華超聯賽上,羊城恒遠、鬆江紅申和鬆江天雲,這三支球隊也用出了簡化版的微戰術體係,憑借超高的控球率以及進攻效率,紛紛大勝了對手。
這一下,華超的主教練們一片嘩然,現在可不隻是幽州理工,另外幾個強隊也開始用局部戰術體係,這該怎麽應對?!幹脆,咱們也別去破解什麽戰術了,直接像其他球隊一樣,把這種戰術照搬過來好了!
於是在接下來的聯賽上,各個俱樂部大放異彩,平時沉悶不已的比賽,也被打出了攻勢足球的味道。同時,各隊的傳球成功率還沒有下降,這就意味著球隊依然沿用著華夏足球穩紮穩打的做法。
這樣的比賽,球員踢得過癮,球迷看的開心
這一輪聯賽結束之後,信托的主教練高海濤發了一條微博,被華夏足球圈的人紛紛轉發。
“局部戰術體係,已經在歐洲發展的很成熟了,甚至於這種控球戰術已經成為西班牙等國家的標配戰術。但是在國內,我們依然在依靠球員能力各自為戰,沒有一個敢站出來吃第一口螃蟹的人。而自從幽州理工開始使用局部戰術體係以來,國內足球就迅速發生了改變,並且是向著好的方向改變。感謝幽州理工!”
按理來說,齊魯的戰術安排的很好。首先,齊魯能源在原本4-2-3-1陣型的基礎上,把兩個邊前衛的位置前提,形成了一個介於4-5-1和4-3-3之間的陣型,保證了前場球員之間的緊湊性。其次,齊魯的教練讓球員們加強跑動,同時增加傳球頻率,這樣的戰術和韓城fc類似,都是在用速度衝擊對手的陣型。
但是同樣的戰術,韓城fc能取得進球,齊魯能源卻大輸特輸,這是為什麽?華超的教練們看完比賽錄像之後,百思不得其解。
是因為齊魯沒有達米亞這樣的進攻終結者?還是因為齊魯的戰術還不熟練?這些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是想不明白的,因為他們不能像王帥一樣看到球員們的屬性。
韓城fc的球員,速度的平均屬性能達到將近110,也就是說韓城這支球隊整體就擁有相當於中級職業等級的速度。但是齊魯能源的平均速度屬性隻有100左右,可以說比韓城足足差了一檔。屬性上的差距,在場上體現的並不明顯,賽後數據統計也沒有球員跑動速度這一項。華超的教練們隻是注意到,在一些關鍵球,比如直傳和突破上,韓城fc的成功率要比齊魯能源高,但是他們想不出來原因。[]
另外,華超的教練們還忽視了一點,那就是華夏的球員根本就不適合以速度為主的戰術。華夏球員過於平均的各項屬性,注定了華夏的球隊最適合穩紮穩打的戰術,這也是華夏球隊,不管是國家隊還是俱樂部球隊,絕大多數都使用4-5-1陣型的原因。就連羊城恒遠和鬆江天雲這兩支4-3-3陣型的球隊,進攻核心也是放在中場。
反觀南高麗和東瀛這兩個國家,前者的球員速度屬性突出,所以球隊陣型多是4-3-3,以邊路突破戰術為主,突出自己的速度優勢。後者的球員則是技巧屬性突出,所以多會安排五到六名中場球員,加強自己的控球優勢。
最後,除了屬性和陣型,理工自己的攻守平衡調整也是一個關鍵。可以說,王帥參不參與防守,能讓幽州理工變成截然不同的兩支球隊。
盡管周阿牛已經達到了初級職業球員的等級,甚至力量和強壯屬性已經有了中級職業等級的水準,但是速度上的硬傷,使他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防守作用。而劉星宇和萬英的實力,也沒有成長到足以應對華超以及亞冠這個級別的比賽。可以說理工現在的後防,隻相當於華甲偏上的水平。也隻有當王帥回撤幫周阿牛補防的時候,理工的防線才算得上比較牢固。
但是幽州理工現在,更需要王帥活躍在進攻端,而不是防守端。王帥為了保持體力,也不可能經常往返於前後場,這就導致理工的後防時常處於一個相對空虛的狀態,韓城fc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個機會才完成的進球。
王帥和南宮正也知道球隊後防上的問題,兩個人的應對方法很簡單,那就是進攻,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王帥和另外幾個中前場隊員,對對方形成壓製的時候,對手根本就騰不出手來進攻,這就讓理工空虛的後防也能平安無事。而韓城fc進球的那個回合之所以沒有被壓製住,那是因為他們放棄了防守,大舉壓上進行前場逼搶,雖然成功取得了進球,但這樣的戰術是很危險的,一旦逼搶失敗,理工的進攻端將如入無人之境一般直搗黃龍。
……
齊魯能源的慘敗並沒有讓華超的教練們死心,他們依然在抓耳撓腮的想要破解理工的戰術。但是有一個教練卻另辟蹊徑,那就是幽州信托的主教練高海濤。
幽州信托並不懼怕自己的這個同城對手,但是高海濤對理工的局部戰術體係很感興趣,在他看來,這種戰術體係直接把理工的實力拔高了一個檔次。高海濤在想,盡管信托的戰術是邊路突破,但能不能借鑒一下理工的戰術,把這種局部戰術體係也融入到球隊中來?
於是在第四輪的華超聯賽上,一支不一樣的幽州信托出現了。
高海濤並沒有做太過複雜的戰術調整,隻是把陣型安排的更緊湊了一些,並作出了多傳球的指示。但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嚐試,就讓幽州信托的進攻順暢了許多,全場的控球率也大大的提升。
4:0,幽州信托輕取了對手。
這場比賽讓幾個頂級的華超教練眼前一亮:是啊,理工的戰術現在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們可以學啊!
然後,在一周後的第五輪華超聯賽上,羊城恒遠、鬆江紅申和鬆江天雲,這三支球隊也用出了簡化版的微戰術體係,憑借超高的控球率以及進攻效率,紛紛大勝了對手。
這一下,華超的主教練們一片嘩然,現在可不隻是幽州理工,另外幾個強隊也開始用局部戰術體係,這該怎麽應對?!幹脆,咱們也別去破解什麽戰術了,直接像其他球隊一樣,把這種戰術照搬過來好了!
於是在接下來的聯賽上,各個俱樂部大放異彩,平時沉悶不已的比賽,也被打出了攻勢足球的味道。同時,各隊的傳球成功率還沒有下降,這就意味著球隊依然沿用著華夏足球穩紮穩打的做法。
這樣的比賽,球員踢得過癮,球迷看的開心
這一輪聯賽結束之後,信托的主教練高海濤發了一條微博,被華夏足球圈的人紛紛轉發。
“局部戰術體係,已經在歐洲發展的很成熟了,甚至於這種控球戰術已經成為西班牙等國家的標配戰術。但是在國內,我們依然在依靠球員能力各自為戰,沒有一個敢站出來吃第一口螃蟹的人。而自從幽州理工開始使用局部戰術體係以來,國內足球就迅速發生了改變,並且是向著好的方向改變。感謝幽州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