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慎刑在這場驚天動地的革新與變法中,朝廷每發布的一個政令和措施,都如同給一個灶爐裏加進了一根幹柴。


    而大唐的江山,就是蹲放在灶爐上的一鍋水。


    從冒出第一個汽泡開始,整個大唐的天下,慢慢得變得翻花亂滾。


    舊有的格局被全部打亂然後重組,來了一次真正的洗筋伐髓。


    不管是朝堂、民間還是軍隊裏,氣象全部煥然一新。


    剛開始,大部份的人都非常的不適應。


    一些怨言也時常風起。


    可是過了不久,人們仿佛又開始接受這種現狀,並逐漸的認可了新的格局與氣象。


    在這場巨大的變革之中,危險與機遇同在,成功與失敗並行。


    大唐王朝,在渾身是膽的皇帝的引領之下,如履薄冰的走在懸崖之邊。


    沿途險象環生步履艱難,但卻異常的平穩,有驚無險。


    三四個月以後,那些提心吊膽的人終於慢慢的踏實了下來。


    等到了這時候,他們突然發現,大唐已經不再是以往的那個大唐。


    安寧,是所有人的第一感覺。


    百姓們有了田土和糧食,也不必擔心山匪路霸和土豪劣紳的欺淩。


    賦稅和勞役輕了,苛捐雜稅少了,連以往騷擾到他們正常生活的宮市和五坊小兒,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流民開始歸家,田間勞作意味著明年的豐實和安逸。


    看到了這樣的希望,百姓們都將浮著的心放了下來,開始勤於勞作,經營著自己安居樂業的生活。


    官場上的浮奢之風,也開始慢慢消退。


    由於武元衡等人製定了嚴格的官員考評和獎罰製度,並且精簡了大部份的官府冗員。


    現在,每一個人都有明確的責任挑在肩上。


    如果不努力事情辦得不好,那就意味著要被辭退削官為民。


    政績突出,就有出頭之日。


    再加上皇帝和後宮的人以身作責崇尚節儉。


    以往官員們天天混在一起花天酒地的狀況,也逐漸變少。


    精兵簡政以後,每個官員比起以往都將肩負更多地職責,都有更明確的責任。


    以前是巴結上幾個上官就可以輕鬆的混日子。


    現在,自己的事情不做好,那所有人都是一目了然。


    你就算跟皇親國戚的關係異常親密,也別想在禦史台討到一點好處。


    該辭退的。


    一定回家;犯了事的,鐵麵無私一律嚴懲。


    禦史台地張萬福和李景略等人,在維持官場秩序這一項上,還是發揮了異常突出的作用。


    漸漸的,官場上開始流傳一個說法:張萬福這個老家夥。


    簡直就是鐵打的臉,誰的情麵也不給。


    李景略,也是絲毫不輸給張萬福,讓那些庸官俗吏們聞風喪膽。


    在第一輪精兵簡政過後,短短地兩三個月時間內。


    大唐的官場上又更換了近三成的官員。


    許多的庸官俗吏都被廢了官,然後另選賢能提拔起來。


    在官員的廢免和提升上,李世民是異常地謹慎。


    禦史台、刑部和吏部。


    緊密配合共同商議,要都通過同意了才算認可。


    而且,五品以上官員的廢用,皇帝還要親自首肯才行。


    這一場新陳代謝似的官員遴選,讓大唐地官員質量大大提高。


    更重要的是,一股廉潔奉公、勤政愛民的風氣,正漸漸的取代以往奢靡腐化的消極狀況。


    治民先治吏,每個官員都將對治下的百姓產生重要的影響。


    這樣一絲絲的量變。


    終有一天會讓大唐發生質地飛躍。


    軍隊裏的變化,是最大的。


    裁軍之後留下來的大部分軍士,都是精英。


    現在,他們的日子算是有了盼頭。


    等到了適當地時候,還是可以解甲歸田過上好日子的。


    以往那咱混吃混喝等軍餉。


    但求留得一條性命地消極思想,漸漸的消失。


    因為他們也看到了希望。


    現在在軍隊裏好好幹。


    能賺到軍餉養活家人。


    將來風光退役了,還可以從朝廷那裏得到一筆不菲的退役金和賴以生存的土地。


    有了希望,人才有動力。


    大唐的每一支軍隊裏,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


    精神麵貌為之一新。


    不管是軍隊還是地方,都是由人組成。


    每一個人的心態變化,逐漸形成了潮流和風氣的轉變。


    生活寧靜而有所依靠,今後充滿希望。


    這樣的生活,都願意過。


    大唐,這一鍋翻花亂滾的水,讓人看到了勃勃生機和潛在的巨大力量。


    眼看著這一切的改變,李世民心中暗自欣慰,同時也有了巨大的成就感。


    比起上輩子登基為帝來,這一次的任務仿佛更加繁重和困難。


    貞觀前的大唐,如同是一副亂攤子,他所要做的就是將這副亂攤子收拾起來,打點清楚。


    但是這一次他登基時,大唐的天下除了是個亂攤子,身上還被套上了許多沉重的枷鎖,病入膏肓。


    他在收拾亂攤子之前,還要打破那些枷鎖,先置之於死地破釜沉舟,再尋求破而後立。


    這其中的凶險和風險,都是異常巨大的。


    貞觀時的大唐,人們經曆的前隋之亂後人心思定,對新的大唐朝廷充滿了希望,自己也是異常主動的要尋求安寧。


    當時來講,朝廷和百姓的利益和想法,是十分統一的。


    可現在,百姓可以說對大唐的朝廷已經十分的失望了,大唐的內部也變得四分五裂人心不齊。


    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李世民還要收拾人心重振皇朝聲威。


    可以說,貞觀時治唐,如同培養一個新生的嬰兒;現在治唐,如同醫治一個病垂的中年人。


    所以,看到眼前的成就,李世民異常的欣慰。


    那種成就感,比貞觀時還要強烈。


    炎熱而又忙碌的夏天,就這樣過去了。


    從皇帝到百姓,每一個人都過得十分的充實,感覺日月如梭。


    這個時候,皇帝納妃的事情,也正式提上日程了。


    按大唐皇族禮製,皇帝娶親那是十分嚴謹又隆重的,絲毫馬虎不得。


    尤其是娶的位居四妃的正妃。


    三個月的籌備,才算將事情的方方麵麵打點清楚。


    秋收之後,減免了天下賦稅的朝廷,也算是勉強有了一些收成。


    稍稍富有了一些。


    現在,也是時候讓皇帝地兩個媳婦過門了。


    皇帝納正妃,因此禮部上表請求皇帝大赦天下。


    尤其現在是秋後,正是問斬重罪犯人的時候。


    這種事情,古往今來比比皆是,一般都不會有什麽疑義。


    但是吏部尚書武元衡,偏偏提出了不同意見。


    皇帝和朝臣們。


    都細心的聽著這個準國舅發表高論。


    “陛下。”


    武元衡說道,“陛下新登皇位,做出了許多的變革。


    法製修定,也是其中一項。


    今年,由於大唐執行了新的律法。


    百姓官員們都還在適應之中。


    如果因為皇帝大婚這種私事,而廢了朝廷律法這件公事,微臣以為這是一種不當的做法。


    陛下坐擁天下,就有必要做出天下為公的表率。


    這種因私廢公地做法,微臣以為並不恰當。


    再加上新的律法剛剛施行不久。


    朝廷和衙門也是依律治民。


    如果就因為皇帝的一件私事就放出了所有囚徒,那朝廷和地方衙門這一年的努力就算是白費了。


    律法的威信,也會大打折扣。


    不過。


    陛下大婚,不宜殺伐。


    微臣建議,不必大赦天下,但今後該當秋後處斬地犯人,可推遲到明年。”


    李世民聽完,並不表態,問道:“武元衡的說法,你們以為如何?”群臣們都不太好講話。


    其實大家都明白。


    武元衡是準皇妃武琦雲的哥哥。


    他這樣做,也是不想讓自己妹妹的婚事太過張揚。


    說穿了,這差不多就是皇帝的家事。


    他們這一對舅子和妹夫商議著,別人怎麽好插嘴?看到眾人都不說話,李世民就開始欽點了:“陸贄。


    你一向最有見解,而且也對律法很熟悉。


    你先說。”


    陸贄無奈。


    站出來說道:“陛下,本來陛下大婚大赦天下,是一種施恩於百姓地做法。


    不過,武大人說得也很有道理。


    比起律法的威信來,陛下這種小恩小惠是算不得什麽。


    今年秋後不處斬犯人,微臣也是同意的。


    貞觀時,太宗皇帝在慎刑這一點上做得很好。


    但凡死囚,都要經過三部六司地層層審核然後再遞交給皇帝親自批準。


    而且每在秋後處斬犯人之前,皇帝還要到大理寺死刑囚牢中巡囚,給犯人一個最後喊冤的機會。


    這樣做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珍惜和尊重了生命。


    微臣曾記得,有一年大唐天下總共隻有二十餘名死囚。


    當年巡囚之時,居然沒有一人喊冤。


    太宗皇帝答應放這些人回家過年,明白秋天再來服刑。


    過了一年,這些人居然一個不少的全回來了。


    太宗皇帝深厚感動,於是特赦這些人無罪釋放。


    微臣以為,武大人剛剛提出的今年秋後不殺人,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


    李世民笑了一笑,說道:“你不勸朕,也效仿太宗皇帝放這些囚徒回家過年吧?”“微臣不敢。”


    陸贄說道,“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的大唐,人與人之間的誠信還沒有達到貞觀時地那種境界。


    但是,微臣建議陛下可以從現在開始慢慢的經營。


    現在,大唐的風氣正在慢慢轉變,從小事做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嗯,說得好。”


    李世民說道,“天下為公,天下為信。


    這是貞觀大唐一個最重要的特點。


    現在,朕就是以貞觀大唐為榜樣,開始慢慢地經營這個大唐天下。


    武元衡和陸贄說的這些,朕準了。


    朕決定,不大赦天下,但是今年秋後不斬囚徒。


    國家再養他們一年,到了明年這時候,大理寺再重新審判這些犯人。


    到時候,朕要巡囚。


    如果那些人在這一年裏好好地悔過自新洗心革麵,朕或許也會特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慎刑是十分有必要的。


    朕,是以武登基,但必須以仁治國。


    珍惜每一個人、包括犯錯的人的生命,就是一種仁。


    從今往後,隻有朝廷大理寺才有權批罰死刑,任何地方衙門都沒有這種權力,並須要上報大理寺裁決。


    朕也要親自過問。


    每年的秋後行刑之前,朕都要巡囚。


    這,將成為一種製度,列入大唐的國策之中。”


    “吾皇英明!”群臣拜伏。


    李世民輕輕的籲了一口氣,暗自想道:由婚禮引發到刑律的變革……這許多的事情,都不是孤立的。


    同時娶兩個妃子,在時間的安排上又有了一些講究。


    本來武元衡是極力謙讓,讓皇帝先娶郭氏之女進宮的。


    因為先進宮的,自然是先封為妃子,地位也會稍高一些。


    郭氏一門榮耀之極,武元衡可沒有跟郭家爭風的想法。


    不料,郭、郭暖一起登門到武元衡府上,極力要求讓武琦雲先進宮。


    郭家的人這幾十年來雖然在朝廷上風光無限,可他們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低調而不爭寵。


    而且現在的情形很明顯,武元衡跟隨皇帝多年,是皇帝最為信任和親密的大臣。


    假以時日,那必然成為當朝第一人。


    郭家的人,也是給足了武元衡麵子,同時開始主動和武元衡處理好關係。


    畢竟兩家的女人都送到皇帝身邊了,彼此兩家處理好關係,也有利於她們將來和睦相處。


    皇帝的兩個親家你推我讓,都不肯居先。


    無奈,禮部的人隻好請皇帝來定奪。


    李世民也尋思了半晌,還是決定先娶武琦雲。


    理由很簡單:武琦雲年齡大了。


    等過了年,她都二十一了。


    而郭氏之女,才十六七歲,並不著急。


    於是,苦等了五六年的武琦雲,終於在十月二十一這個黃道吉日,披上霞帔踏上鳳輦,嫁入了宮門。


    殘唐重生李世民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唐重生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香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香帥並收藏殘唐重生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