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求回到泉洲匯合之前留下的人後他們就的抓緊時間回上海去了,現在已經八月初了,李好家裏的兩個孕婦應該快到生產期了。不過從泉洲也可以陸路過去的,花費的時間和海上實際差不多,但是他們還有下一站上海要去,所以還是選擇了海路,隻是在上海停留的時間不會很長而已。
上海李好也隻是做規劃的時候來這邊考察過,然後一直就沒來了,現在想想都快一年時間了,大開發的基礎搞好了也不知道現在變成什麽樣子了。船在碼頭靠岸後李好才知道自己規劃發展後的上海到底變成什麽樣了,因為沒法象後世一樣建起座座高樓,但是三四層的小樓還是很多的,一棟棟的整齊的排列起來,靠近港口的這邊大部分是商鋪什麽的,往裏走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倉庫啊或者工廠什麽的,以及小吃店,酒樓和住宿的地方,李好甚至還看到了妓*院。
看來不管什麽時候,這個行業的生存力都很強啊,這個即將繁華的地方居然也被人瞄上了。隻是這裏李好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那些部門打個招呼了,必須每月要定期檢查身體健康的。這裏是港口,那些人跑南跑北的,誰知道會不會攜帶什麽東西過來?如果到時在大唐內部爆發起來就麻煩了。看來套套的研發也需要加快了,套套這個東西其實好搞也不好搞,好搞的就是用小羊的腸子來搞。但是那玩意想下就惡心,誰還敢用?不好搞的就是用橡膠來製作,因為橡膠現在才剛剛得到天然橡膠。那個硫化還需要試驗,至於製成套子出來估計得等一兩年了。不過這個東西也不是一時急需的,所以以後研發出來後再把這玩意半強製的推行就行了。橡膠套套這玩意既能避孕還能防病,多好的東西啊,比起同時期的那些還在用魚鰾麻布或者羊腸子的歐洲蠻人這個產品好多了,也敏感多了。
李好晃了晃頭,收起自己胡思亂想的頭緒繼續打量著這個新碼頭的樣子。每條街道也按李好的要求整的很寬,但就是這樣一旦有貨船靠岸了。這裏的人流仍是很擁擠的,搬運貨物的人來來往往的,還有打漁的人以及來船上看貨的人。李好他們的船是唯一一艘隻載人什麽沒什麽貨物的大船。
上了碼頭後路邊就傳來各種各樣的叫賣聲“各位看官,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啊。新鮮的上好的南洋大米啊,還有南洋的水果,這些都是曾經禦宮的產品,快來看一看,瞧一瞧。”“海鮮啊,剛打撈上來的海鮮啊,大家都來看看瞧瞧啊”等等,李好一聽怎麽感覺自己好象到了後世看街邊小攤一樣了?
走過碼頭後裏麵就是生活工業區了,這時經濟區這邊的官員立刻過來迎接李恪李好他們。這一群人走過一家酒樓的時候竟然還聽到上麵有人在唱“孤燈夜下,我獨自一人坐船艙,船艙裏有我杜十娘。在等著我的郎。忽聽窗外,有人叫杜十娘,手扶著窗欄四處望,怎不見我的郎啊。。。。。。”。李好凝神聽了會,唱的還不錯,隻是不知道是那家女子在上麵唱了。
迎接的官員看到李好在凝神聽曲笑著解釋這一年大唐文工團在各處總會舉行幾次表演。所以她們唱的歌也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樓上這唱的是歌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片段,可惜不能唱全部的曲啊。也可惜那文工團沒來這裏表演過,說完那位官員還搖頭晃腦似乎很遺憾的樣子。李好看他樣子覺得有點好笑,不過他也不會跟那官員說這歌劇還是自己創作的,李恪在一邊聽了也覺得好笑。他抱著好笑的心態問下那文工團的表演現在怎麽樣,畢竟他們一直在忙來忙去的也不曾關注這些。雖然當初文工團的表演在杭州很成功,但那畢竟在年頭的時候,現在都已經過去快一年了。
那位官員雖然不知道李恪為什麽問問起這個問題但還是老實的講了文工團的近況,要說今年最火的是啥話題,那就非文工團莫屬了。他們定期去邊疆的軍營裏的表演據說也很火,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今年在全國一共舉行了六次表演,據說每到那個城市,那個城市基本就是萬人空巷的境況,那兩歌劇讓多少女人流淚傷悲,讓多少人被感動啊。大唐的每家報紙都連續跟蹤報道了這些,這讓後麵的表演一場比一場更火了起來,就連書籍版的《白蛇傳》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也跟著火了起來。現在滿大唐的話題都是文工團的表演怎麽樣,那個演員演的好啊的,那《白蛇傳》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現在整個大唐幾乎都流傳到了,每家青*樓酒樓要是沒人會來兩段這歌劇裏麵的插曲,那好意思出來接客?所以李好他們路過青樓聽到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片段很正常了。
李恪一聽愣了,他原本是隻是無心問下文工團的近況,沒想到這個文工團現在竟然這麽火了,這確實有點出呼他的意料了,連一邊的李好也吃驚了。這歌劇在大唐的市場這麽好?那京劇和黃梅戲花鼓戲呢?好象沒聽人說了呢,按說京劇這個時候應該開始有點套路了吧,想想後世的梨園祖師過那麽幾十年應該就要出生了呢,現在看來似乎京劇反響不怎麽樣啊。
李好忍住自己的好奇詢問了那個官員文工團除了表演歌劇還表演了什麽,那個官員愣了一下後才搖頭說道沒有,現在文工團隻表演這兩場歌劇,每場都要表演很久的呢,好象聽報紙介紹明年還會推出新的表演節目出來,據說有什麽京劇和花鼓戲來的,不過現在沒有表演這些節目。李好一聽才明白感情那些還沒拿出來啊,害的自己白擔心一場了。(未完待續)
上海李好也隻是做規劃的時候來這邊考察過,然後一直就沒來了,現在想想都快一年時間了,大開發的基礎搞好了也不知道現在變成什麽樣子了。船在碼頭靠岸後李好才知道自己規劃發展後的上海到底變成什麽樣了,因為沒法象後世一樣建起座座高樓,但是三四層的小樓還是很多的,一棟棟的整齊的排列起來,靠近港口的這邊大部分是商鋪什麽的,往裏走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倉庫啊或者工廠什麽的,以及小吃店,酒樓和住宿的地方,李好甚至還看到了妓*院。
看來不管什麽時候,這個行業的生存力都很強啊,這個即將繁華的地方居然也被人瞄上了。隻是這裏李好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那些部門打個招呼了,必須每月要定期檢查身體健康的。這裏是港口,那些人跑南跑北的,誰知道會不會攜帶什麽東西過來?如果到時在大唐內部爆發起來就麻煩了。看來套套的研發也需要加快了,套套這個東西其實好搞也不好搞,好搞的就是用小羊的腸子來搞。但是那玩意想下就惡心,誰還敢用?不好搞的就是用橡膠來製作,因為橡膠現在才剛剛得到天然橡膠。那個硫化還需要試驗,至於製成套子出來估計得等一兩年了。不過這個東西也不是一時急需的,所以以後研發出來後再把這玩意半強製的推行就行了。橡膠套套這玩意既能避孕還能防病,多好的東西啊,比起同時期的那些還在用魚鰾麻布或者羊腸子的歐洲蠻人這個產品好多了,也敏感多了。
李好晃了晃頭,收起自己胡思亂想的頭緒繼續打量著這個新碼頭的樣子。每條街道也按李好的要求整的很寬,但就是這樣一旦有貨船靠岸了。這裏的人流仍是很擁擠的,搬運貨物的人來來往往的,還有打漁的人以及來船上看貨的人。李好他們的船是唯一一艘隻載人什麽沒什麽貨物的大船。
上了碼頭後路邊就傳來各種各樣的叫賣聲“各位看官,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啊。新鮮的上好的南洋大米啊,還有南洋的水果,這些都是曾經禦宮的產品,快來看一看,瞧一瞧。”“海鮮啊,剛打撈上來的海鮮啊,大家都來看看瞧瞧啊”等等,李好一聽怎麽感覺自己好象到了後世看街邊小攤一樣了?
走過碼頭後裏麵就是生活工業區了,這時經濟區這邊的官員立刻過來迎接李恪李好他們。這一群人走過一家酒樓的時候竟然還聽到上麵有人在唱“孤燈夜下,我獨自一人坐船艙,船艙裏有我杜十娘。在等著我的郎。忽聽窗外,有人叫杜十娘,手扶著窗欄四處望,怎不見我的郎啊。。。。。。”。李好凝神聽了會,唱的還不錯,隻是不知道是那家女子在上麵唱了。
迎接的官員看到李好在凝神聽曲笑著解釋這一年大唐文工團在各處總會舉行幾次表演。所以她們唱的歌也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樓上這唱的是歌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片段,可惜不能唱全部的曲啊。也可惜那文工團沒來這裏表演過,說完那位官員還搖頭晃腦似乎很遺憾的樣子。李好看他樣子覺得有點好笑,不過他也不會跟那官員說這歌劇還是自己創作的,李恪在一邊聽了也覺得好笑。他抱著好笑的心態問下那文工團的表演現在怎麽樣,畢竟他們一直在忙來忙去的也不曾關注這些。雖然當初文工團的表演在杭州很成功,但那畢竟在年頭的時候,現在都已經過去快一年了。
那位官員雖然不知道李恪為什麽問問起這個問題但還是老實的講了文工團的近況,要說今年最火的是啥話題,那就非文工團莫屬了。他們定期去邊疆的軍營裏的表演據說也很火,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今年在全國一共舉行了六次表演,據說每到那個城市,那個城市基本就是萬人空巷的境況,那兩歌劇讓多少女人流淚傷悲,讓多少人被感動啊。大唐的每家報紙都連續跟蹤報道了這些,這讓後麵的表演一場比一場更火了起來,就連書籍版的《白蛇傳》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也跟著火了起來。現在滿大唐的話題都是文工團的表演怎麽樣,那個演員演的好啊的,那《白蛇傳》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現在整個大唐幾乎都流傳到了,每家青*樓酒樓要是沒人會來兩段這歌劇裏麵的插曲,那好意思出來接客?所以李好他們路過青樓聽到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片段很正常了。
李恪一聽愣了,他原本是隻是無心問下文工團的近況,沒想到這個文工團現在竟然這麽火了,這確實有點出呼他的意料了,連一邊的李好也吃驚了。這歌劇在大唐的市場這麽好?那京劇和黃梅戲花鼓戲呢?好象沒聽人說了呢,按說京劇這個時候應該開始有點套路了吧,想想後世的梨園祖師過那麽幾十年應該就要出生了呢,現在看來似乎京劇反響不怎麽樣啊。
李好忍住自己的好奇詢問了那個官員文工團除了表演歌劇還表演了什麽,那個官員愣了一下後才搖頭說道沒有,現在文工團隻表演這兩場歌劇,每場都要表演很久的呢,好象聽報紙介紹明年還會推出新的表演節目出來,據說有什麽京劇和花鼓戲來的,不過現在沒有表演這些節目。李好一聽才明白感情那些還沒拿出來啊,害的自己白擔心一場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