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哦不對,現在應該叫兩界城,這是周小寧剛剛決定好的名字。


    之所以叫兩界城,算是因為周小寧之前將基地基石和兩界山(無名山的新名字)融合在了一起,使得基地基石將山體內的內空間也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於是便有了內界和外界之分,外界和內界的關係便如同鏡子的兩麵,緊緊的聯係在一起,外界所發生的事情,將會如實的在內界中反映出來。


    這也就是說,周小寧想要在外界建造基地,那麽內界也會生成一個一模一樣的基地,所以之前激活基地基石的時候才需要消耗兩倍的源力點。


    不僅如此,以後周小寧每建造一個基地基石附帶的功能建築,都需要提供雙倍的材料以及源力點,之後外界和內界將會在同一個地方,建造同樣的功能建築。


    雖然建設時要多花一倍的資源和源力點,但好處卻顯而易見,周小寧等同於同時擁有了兩座基地。


    而且,內外兩個基地共同承擔傷害,這也就是說除非是擁有同時毀掉兩座基地威力的攻擊,否則是無法摧毀兩界城的。


    至於想要通過毀掉基地基石,進而達到毀滅兩界城的目的那就更困難了,現在整座兩界山就相當於基地基石,除非能夠將兩界山整個化作粉末,否則哪怕隻剩一塊石頭,基地基石都不算萬全毀壞。


    當然如此一來基地基石的不少功能將會缺失,想要修複,就又是一大筆源力點了。


    雖然建設兩界城所需的資源和源力點都成倍的增加了,但兩界城的生存能力卻大幅度提高,等日後所有城防設施都建設好之後,兩界城絕對能成為讓敵人絕望的堅城,所以說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接收完兩界城的大致信息,周小寧開始操控那張已經正式更名為【兩界城】的源卡,就在這時,【兩界城】名稱下麵的那一行小字引起了周小寧從注意。


    “no.93?應該是順序編號,也就是說在我之前已經有92個人建立基地了嗎。”


    周小寧沉吟了一會,就把這個問題拋到了腦後,並不是建立的越早,基地就能發展的越好,資源和底蘊不足,就算第一個建立基地又如何,還不一樣處於弱勢。


    不過這也給周小寧提了個醒,在國家職能已經完全失效今日,人類想要在在災劫之中存活下去,就必須抱團,而大大小小的基地就成為了最佳的投靠選擇。


    可以想見,日後每一個基地就相當於一個獨立的勢力,擁有極高的自治權,而基地的主人就是掌握這一切的領主。國家已經成為一種形式上的存在,接下去將會進入到城邦時代。


    周小寧能夠在初期就建立基地,這無疑是極為有利的,隻要兩界城能夠平穩的發展下去,日後不難成為一方巨頭。


    “嗯,這個是……還真是有趣呢,是因為融合之後產生了bug嗎?”


    兩界城想要發展,就必須先要弄明白基地基石給周小寧選定的發展方向。


    不出周小寧所料的,基地基石給出的發展主方向是神秘側,但可能是由於是同時生成了兩座城池的原因,發展過程當中多出了一部分科技側的分支,所以兩界城可以看成是以神秘側為主,科技側為輔的發展模式,日後神秘和科技的結合將會是兩界城主攻的研究方向。


    比如發射火球術的加特林,能打出天雷咒的巴雷特,亦或者是刻畫了隱身咒文,可以完全隱身的殲十戰機,添加了飛行法咒可以禦空飛行的坦克之類的,嗯,現在想想好像確實很有搞頭。


    神秘側和科技側有著極強的衝突性,通常來說基地基石隻會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好降低發展難度,幫助基地所有者盡快的發展起來。


    所以周小寧才覺得自己的基地基石出了bug,不過他喜歡這個bug,他能夠穿越到其他幻想世界,能夠接觸到不同的發展文明,神秘側的,科技側的,甚至兩者結合的他都有可能接觸到,若是因為基地隻能發展一個方向,而將另一個方向放棄了,豈不可惜?現在這樣,對周小寧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激活【兩界城】源卡,周小寧的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兩界城的立體模型,大致上可以看成是3乘3的九宮格結構,每一格對應1平方公裏。城池範圍可以擴大,每擴大1平方公裏需要200萬源力點。這是內外兩界城池範圍擴大所需的費用,其它領主隻需要100萬源力點就足夠了。


    和道具,裝備一樣,基地也是分等級的,周小寧的兩界城現在就是一星級基地,隻能建造一星級的功能建築。


    不過也不知道設計基地基石的那個家夥是不是被策略建設類遊戲荼毒的太深,竟然也搞建築解鎖這一套,也就是說在沒有建造前置建築之前,後續建築是無法建造的。


    目前,周小寧能夠建造的建築隻有兩個,一個是領主府,一個是外圍的城牆。


    領主府乃是周小寧的住所,以及辦公的地方,許多城池日常運行操作都需要在領主府中完成。


    城牆不用多說,視為城池提供保護的重要建築,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這兩個建築都是附贈的,並不需要多消耗資源和源力點,隻需要周小寧決定在哪裏建造就好。


    城牆自然是要圍繞兩界城的邊界建造,四麵封閉的圍牆算是一個完整的建築,日後周小寧若是擴展基地範圍的話,圍牆也會相應的擴展出去,倒是讓周小寧省了不少心。


    最初級的城牆也沒有太多選擇,周小寧就按照古城牆的樣式,建造了四麵五米高,三米寬的石質城牆,能夠抗下一階水準的攻擊,二階水準的攻擊倒也能支撐一段時間,但若是遭到連續猛攻的話,還是一樣會被破壞。至於三階水準的攻擊,恐怕一招都擋不下。


    這種級別的防禦,比之那些陰封印分身製造的土牆還不如,要不是看在它是必要的前置建築,免費,而且還能升級的份上,周小寧都懶得去建造它。


    倒是領主府的建造讓周小寧稍微猶豫了一下,但最後他決定就建造在兩界山上,將其和兩界山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山堡一般的存在。


    隻不過一星級的領主府可覆蓋不了那麽大的範圍,目前也就完成了一部分山腳區域的建造,看上去就像是一棟中西結合別墅,絲毫看不出山堡恢弘,堅固的感覺。


    “好吧,別墅就別墅,山堡總是會建造出來的,現在資源有限,就先這樣吧。”


    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周小寧給那棟名為山堡,實為別墅的領主府起了“龍堡”這個名字。就算現在聽上去有些別扭,但他的底盤他做主,一切反對意見都讓它見鬼去吧。


    領主府和城牆建造完之後,後續的許多功能建築便解鎖了,總的來說,功能建築大致可以分成四大類,資源類,生產類,民生類以及軍事類。


    資源類就是采礦場,伐木場,采石場之類的建築,這些建築由於性質特殊,可以不建造在基地範圍之內,畢竟不是每一處基地都有礦產、木材、石材等資源的,功能建築再怎麽厲害,也不可能無中生有。


    生產類建築則包括農場,牧場,食品加工廠,製造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工坊等。


    民生類建築則是民居,商鋪,市場,公共設施等和民生有關的各種建築。


    軍事類則包括兵營,武器製造所,防具製造所,軍械製造所等一切和軍事有關的建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別的功能建築,例如倉庫。


    這裏的倉庫並不是單純的儲存東西的地方,實際上每個基地都有一個基地儲物空間,而倉庫其實就是這個儲物空間的提取或存放口。放進倉庫裏的東西最終都會歸納到儲物空間當中,但若想要提取的話,就會受到權限限製,畢竟像武器裝備之類的東西,是不可能對外開放的。


    當然,和遊戲不一樣,現實當中是不會無法生產npc農民的,想要獲得人口,就必須吸納幸存者加入基地,然後在領主府登記,正式確認之後,該名幸存者就成為了基地的居民了。


    而且,領主府會根據登記者的天賦,列出一長條轉職選項,例如士兵、農民、礦工、伐木工、製衣匠、鐵匠等等。在擁有這一職業天賦的前提下,前往並加入相應的功能建築便可以完成專職,從而得到相應的知識傳承以及一定的強化。往往排列越靠前的職業和自身的相性最好,未來成就越大。


    鑒於此,周小寧對兩界城進行了區域劃分,排除中心區域,周小寧以對角線的方式將兩界城分成了東南西北四個城區。


    東西兩個城區是居民居住地,生活類工坊也會集中坐落在這兩個區域當中,形成東西兩個工坊區,這樣也方便居民居住和工作。


    工坊區設置初級倉庫,在周小寧的允許下,可以提取製作生活類物資所需的材料,並且存入產品。


    南城區由於正對盆地出口,所以周小寧將這裏劃定為商業區,也許目前來看沒有這個必要,但等到日後各個基地間建立起了聯係,展開貿易的時候,這個城區就有大用了。


    除此之外,周小寧打算在這一城區建立類似於冒險者公會的地方,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天選者和進化者都會心甘情願的加入軍隊的,所以周小寧打算用公會來約束他們,並且以發布任務的方式,將他們的力量化為己用。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詳細的流程還需要仔細敲定,現在就暫時先放到一邊。


    最後就是北城區,北麵城牆是周小寧唯一沒有設置城門的,這裏將會成為封閉區,軍事類建築大多會擊中建設在這裏,除了軍人和軍屬之外,不會讓外人靠近。


    軍人負責戰鬥,軍屬則在各種軍事生產建築當中工作,想想他們的親人就是拿著他們製造的東西上戰場的,想必應該就沒有人敢偷工減料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次元末世之完美融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無言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無言a並收藏次元末世之完美融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