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上帝,這位主宰華夏王朝命運的至高神高高在上,可以控製水旱氣候、地震、河流絕口改道等其它災異,也能讓國家風調雨順,總之對於帝王的影響非常巨大。
也可以夢中啟示天命眷顧的人,從而影響和操控人間的治亂興衰。但他本質上並沒有人格意識,沒有人類的情感,沒有偏私。
但惟其沒有偏私,其對於違背他的法則、意誌、損害他的利益的皇帝和王朝的懲罰和反噬也就更加瘋狂而不顧一切。
所以,當昊天上帝察覺自己被愚弄、權柄被分割了一大半之後,馬上瘋狂報複。
即便他實力下降大半,但昊天元氣海廣大無邊,餘下的一點氣運全力灌注和轉移之下,硬生生地讓女真部落撿了個大便宜,神話一般地崛起。
而北宋以和契丹則倒了大黴。麵對瘋狂的昊天元氣海的反噬,道教卻吃幹抹淨不認帳了。
他們拋棄了趙佶,拋棄了之前的代言人林靈素、郭京等神棍。所以當金兵攻打開封的時候,原本很靈的道術卻突然不靈了。
如果當時趙佶就知道真相,當時有人采訪趙佶,趙佶一定會說:“神棍要是靠得住,母豬都能飛上樹!”
對於趙佶的亡國根由,《宋史》記載還算公允。
《宋史》記載:“跡徽宗失國之由,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司馬家族)之篡奪。
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於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資,濟其驕奢淫佚之誌。溺信虛無,崇飾遊觀,困竭民力。
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及童貫用事,又佳兵勤遠,稔禍速亂。他日國破身辱,遂與石晉重貴同科,豈得諉諸數哉?
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猶告武王以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況宣、政之為宋,承熙、豐、紹聖椓喪之餘,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
自古人君玩物而喪誌,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
所以,話又說回來,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作為一個皇帝,有藝術家的浪漫氣質,愛好奢侈享受、好大喜功、玩物喪誌、親小人、遠賢臣等,都是亡國喪家的根由、內因。所以,趙佶亡國並不太冤。
隻不過,這些內因都隻是種子,不一定就能導致亡國。趙佶的這些特質,在被吹捧為千古一帝的乾隆身上也幾乎一個不差。
所不同的是,滿清緊緊抱住了昊天上帝的大腿,氣運還比較充足,所以還能折騰很久。另外就是乾隆的藝術水準和文學功底拍馬也趕不上趙佶。
退一萬步講,即便導致亡國,許多時候,也要醞釀幾十年。即便是天啟這樣的木匠皇帝,也沒有當成亡國之君。
隻是趙佶因為得罪了昊天上帝,盟友道教又拋棄了他,所以才如此倒黴,隱患馬上就發作了。
而且,他想推掉皇位這個燙手山芋也推不掉,最後還是被金人俘虜了,自己的七十多個子女除了趙構外,全被一鍋端了,加上趙構被金兵嚇得沒有生育能力,宋太宗一係從此絕嗣。
而趙佶本人則被金人關在遙遠的黑龍江的一座土井裏,“坐井觀天”,妻女任由敵人玩弄侮辱。
如此被折磨了九年才去世,還多虧了他因為傳國璽的氣運先天賦予的良好體質,讓他不但有種@馬體質,能生育70多個子女,比康熙還強,僅次於傳說中有百子的周文王。
還能夠有良好的身體,能夠在這種*和精神雙重折磨下還能撐九年。當然,也可見其真正個性的軟糯到了極點。
因為他從小太順利了,幾乎沒有吃過一點苦,一切得來的太容易,就會留下很多隱患。人隻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誠哉斯言!
最後,趙佶終於還是無法修改前世遺憾,反而無限向李煜靠攏。
以成敗論英雄,事後看來:——在治理國家上,趙佶和李煜同樣弱智,同樣昏庸,同樣不管別人死活,隻顧自己享受快樂,極其可惡;不同的僅僅是禍害人的程度與範圍而已。
——他們同樣是亡國之君。李煜的南唐國亡在了宋徽宗趙佶的祖先宋太祖趙匡胤手裏,趙佶的北宋帝國則亡在了金國女真人的鐵蹄之下。
——最後,他們的歸宿同樣悲慘不堪。李煜成為俘虜後,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妻子被趙家天子屢屢召去侍酒侍宴侍寢,成了真正的“三陪女”;
宋徽宗被女真騎兵掠到冰天雪地的黑龍江邊時,除了年老色衰的之外,幾乎所有妻子女兒都被女真人瓜分,淪為姬妾;失寵後,再淪為奴婢侍女。
李煜落到趙家天子手裏三年。四十二歲時,在大宋都城開封,死於趙家天子一種叫“牽機藥”的**。
當時,陰曆七月七日,正是牛郎織女渡過迢迢銀漢相會的日子,又恰好正是李煜的生日。
這位皇帝詞人心愛的小周皇後被宋太宗趙光義召去侍宴後侍寢,妻子向他哭泣求救,他毫無辦法,隻能萬分悲愴地寫了一首《虞美人》。
在詞中,這位亡國之君並不敢發泄不滿,隻是滿懷淒楚地懷念故國和往昔歲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太宗趙光義讀了這首情真意切的佳作之後,很不愉快,下令毒死作者。據說,他們使用的這種“牽機藥”是一種極可怕的**。
吃下去後,相當痛苦,使人的頭部向前抽搐,最後與足部拘摟相接而死,狀似牽機,所以起名叫“牽機藥”。
相形之下,宋徽宗趙佶也在女真人手中受盡精神侮辱和*折磨,隻是因為作為人質的需要,一直沒有殺他。使得宋徽宗在他們手裏活了九年。
當趙佶五十三歲時,在遠離開封萬裏之外的大金國小鎮五國城,就是今天的黑龍江依蘭縣病死。
死前,趙佶也寫過一首懷念故國與往昔歲月的詞——《燕山亭北行見杏花》。這首詞表現了趙佶的悲愴與真情,可能是這位皇帝的所有文學作品中最好的一首詞: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往昔的一切,就連做夢都夢不到了。其悲愴可以想見。可惜,就連在這樣的詞作裏,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作者的浪漫與輕佻。
不過,他倒是確實為李煜報了亡國滅家的一箭之仇——讓趙匡胤開創的北宋江山斷送在他的子孫手中,讓毒死他的宋太宗絕嗣。這是人們特別津津樂道的輪回報應。
趙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在向李煜靠攏,他們都寫了一首絕命詞,都達到了各自的詩詞藝術高峰。
相比李煜,同為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造孽無數,這就是亡於自己人與亡於異族的區別。
趙佶死後,罪孽纏身,靈魂連破爛泥塑一樣的形態都不能維持,而是變成墨汁一樣的煙霧狀。
於是墮入地獄受苦幾百年,又輪回轉世畜生道百世才堪堪消除罪孽,將靈魂變成一張白紙。
也可以夢中啟示天命眷顧的人,從而影響和操控人間的治亂興衰。但他本質上並沒有人格意識,沒有人類的情感,沒有偏私。
但惟其沒有偏私,其對於違背他的法則、意誌、損害他的利益的皇帝和王朝的懲罰和反噬也就更加瘋狂而不顧一切。
所以,當昊天上帝察覺自己被愚弄、權柄被分割了一大半之後,馬上瘋狂報複。
即便他實力下降大半,但昊天元氣海廣大無邊,餘下的一點氣運全力灌注和轉移之下,硬生生地讓女真部落撿了個大便宜,神話一般地崛起。
而北宋以和契丹則倒了大黴。麵對瘋狂的昊天元氣海的反噬,道教卻吃幹抹淨不認帳了。
他們拋棄了趙佶,拋棄了之前的代言人林靈素、郭京等神棍。所以當金兵攻打開封的時候,原本很靈的道術卻突然不靈了。
如果當時趙佶就知道真相,當時有人采訪趙佶,趙佶一定會說:“神棍要是靠得住,母豬都能飛上樹!”
對於趙佶的亡國根由,《宋史》記載還算公允。
《宋史》記載:“跡徽宗失國之由,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司馬家族)之篡奪。
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於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資,濟其驕奢淫佚之誌。溺信虛無,崇飾遊觀,困竭民力。
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及童貫用事,又佳兵勤遠,稔禍速亂。他日國破身辱,遂與石晉重貴同科,豈得諉諸數哉?
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猶告武王以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況宣、政之為宋,承熙、豐、紹聖椓喪之餘,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
自古人君玩物而喪誌,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
所以,話又說回來,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作為一個皇帝,有藝術家的浪漫氣質,愛好奢侈享受、好大喜功、玩物喪誌、親小人、遠賢臣等,都是亡國喪家的根由、內因。所以,趙佶亡國並不太冤。
隻不過,這些內因都隻是種子,不一定就能導致亡國。趙佶的這些特質,在被吹捧為千古一帝的乾隆身上也幾乎一個不差。
所不同的是,滿清緊緊抱住了昊天上帝的大腿,氣運還比較充足,所以還能折騰很久。另外就是乾隆的藝術水準和文學功底拍馬也趕不上趙佶。
退一萬步講,即便導致亡國,許多時候,也要醞釀幾十年。即便是天啟這樣的木匠皇帝,也沒有當成亡國之君。
隻是趙佶因為得罪了昊天上帝,盟友道教又拋棄了他,所以才如此倒黴,隱患馬上就發作了。
而且,他想推掉皇位這個燙手山芋也推不掉,最後還是被金人俘虜了,自己的七十多個子女除了趙構外,全被一鍋端了,加上趙構被金兵嚇得沒有生育能力,宋太宗一係從此絕嗣。
而趙佶本人則被金人關在遙遠的黑龍江的一座土井裏,“坐井觀天”,妻女任由敵人玩弄侮辱。
如此被折磨了九年才去世,還多虧了他因為傳國璽的氣運先天賦予的良好體質,讓他不但有種@馬體質,能生育70多個子女,比康熙還強,僅次於傳說中有百子的周文王。
還能夠有良好的身體,能夠在這種*和精神雙重折磨下還能撐九年。當然,也可見其真正個性的軟糯到了極點。
因為他從小太順利了,幾乎沒有吃過一點苦,一切得來的太容易,就會留下很多隱患。人隻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誠哉斯言!
最後,趙佶終於還是無法修改前世遺憾,反而無限向李煜靠攏。
以成敗論英雄,事後看來:——在治理國家上,趙佶和李煜同樣弱智,同樣昏庸,同樣不管別人死活,隻顧自己享受快樂,極其可惡;不同的僅僅是禍害人的程度與範圍而已。
——他們同樣是亡國之君。李煜的南唐國亡在了宋徽宗趙佶的祖先宋太祖趙匡胤手裏,趙佶的北宋帝國則亡在了金國女真人的鐵蹄之下。
——最後,他們的歸宿同樣悲慘不堪。李煜成為俘虜後,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妻子被趙家天子屢屢召去侍酒侍宴侍寢,成了真正的“三陪女”;
宋徽宗被女真騎兵掠到冰天雪地的黑龍江邊時,除了年老色衰的之外,幾乎所有妻子女兒都被女真人瓜分,淪為姬妾;失寵後,再淪為奴婢侍女。
李煜落到趙家天子手裏三年。四十二歲時,在大宋都城開封,死於趙家天子一種叫“牽機藥”的**。
當時,陰曆七月七日,正是牛郎織女渡過迢迢銀漢相會的日子,又恰好正是李煜的生日。
這位皇帝詞人心愛的小周皇後被宋太宗趙光義召去侍宴後侍寢,妻子向他哭泣求救,他毫無辦法,隻能萬分悲愴地寫了一首《虞美人》。
在詞中,這位亡國之君並不敢發泄不滿,隻是滿懷淒楚地懷念故國和往昔歲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太宗趙光義讀了這首情真意切的佳作之後,很不愉快,下令毒死作者。據說,他們使用的這種“牽機藥”是一種極可怕的**。
吃下去後,相當痛苦,使人的頭部向前抽搐,最後與足部拘摟相接而死,狀似牽機,所以起名叫“牽機藥”。
相形之下,宋徽宗趙佶也在女真人手中受盡精神侮辱和*折磨,隻是因為作為人質的需要,一直沒有殺他。使得宋徽宗在他們手裏活了九年。
當趙佶五十三歲時,在遠離開封萬裏之外的大金國小鎮五國城,就是今天的黑龍江依蘭縣病死。
死前,趙佶也寫過一首懷念故國與往昔歲月的詞——《燕山亭北行見杏花》。這首詞表現了趙佶的悲愴與真情,可能是這位皇帝的所有文學作品中最好的一首詞: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往昔的一切,就連做夢都夢不到了。其悲愴可以想見。可惜,就連在這樣的詞作裏,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作者的浪漫與輕佻。
不過,他倒是確實為李煜報了亡國滅家的一箭之仇——讓趙匡胤開創的北宋江山斷送在他的子孫手中,讓毒死他的宋太宗絕嗣。這是人們特別津津樂道的輪回報應。
趙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在向李煜靠攏,他們都寫了一首絕命詞,都達到了各自的詩詞藝術高峰。
相比李煜,同為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造孽無數,這就是亡於自己人與亡於異族的區別。
趙佶死後,罪孽纏身,靈魂連破爛泥塑一樣的形態都不能維持,而是變成墨汁一樣的煙霧狀。
於是墮入地獄受苦幾百年,又輪回轉世畜生道百世才堪堪消除罪孽,將靈魂變成一張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