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段宇鍾剛飛到點蒼山上空,就聽下麵有人對他說:“段皇爺這是要去哪?如果不是太急的話,請下來一敘!”
就見一個鶴發童顏、須發皆白的老道士駕著一朵白雲冉冉升起,聲音聽起來不大,卻從遠處清晰地傳到段宇鍾耳邊。
段宇鍾心知自己遇到了異人,想想自己報仇的事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於是就騎著蛟龍下降幾千米。
跟著駕雲的老道士降落在點蒼山頂一個簡樸的道觀中。老道士引著段宇鍾在道觀庭院中的一顆古鬆下落座。
然後向段宇鍾介紹道:“貧道清虛,乃昆侖仙山玉虛派弟子”,然後又指著庭院中另一個留著黑色長須的年輕道士說道:“這是我的師弟清玄。”
段宇鍾客氣地見過兩位道長,然後問道:“不知道長何事見召?”
清虛連忙說:“不敢,不敢,貧道邀請皇爺下來,一來,貧道二人落足大理國點蒼山已經二十餘年,如今在皇爺治下,還未拜見過皇爺,借此機會,一睹尊容。
二來,卻是有要事相商。”段宇鍾覺得這個老道士言語親切,觀之可親,不像有什麽惡意,也就說道:
“小子年少德薄,此地乃方外清淨之地,道長也不必稱呼我皇爺了,叫我段宇鍾即可。不知道長有什麽事?”
清虛老道士推辭一下,說道:“皇爺修煉有成。此處也非朝堂,貧道就稱呼你為道友吧!
是這樣的,再過半個多月。重陽之日,就是十年一度的天山大會舉辦的時候了,貧道代表大會的主辦方昆侖仙山誠摯邀請道友參加。”
段宇鍾好奇地問道:“天山大會是幹什麽的,我為什麽要參加?”
清虛心想,“這小子還真是直白!看來他雖然恢複了一些神智,但還是什麽都不懂。”不過,看在神霄道君的麵子上。他還是和顏悅色地回到道:
“二十多年前,神霄道君與昆侖仙山幾千修士、神仙一起發起了懲罰綠教的大戰。”
說到這。清虛頓了頓,注意到段宇鍾聽到神霄道君時也毫無反應,於是接著說道:
“此後,華夏收複西域和河中唐朝昭武九姓故地。但天地間卻是不適合再有修士神靈大戰。因此二十年前昆侖仙山代表道教,在天山發起了天山大會。
邀請華夏儒釋道三教,還有華夏之外的耶教、綠教、婆羅門教、喇嘛教、明教等各教的修士、神靈參與,一來可以交流道法和物品;
二來可以協調各教糾紛,以免再發生修士和神靈大戰,以至於讓凡界生靈塗炭、天崩地裂。
當時,隻有儒釋道三教和耶教、綠教參加。在大會上,各教修士共同議定了九條旨在約束修士和神仙的戒律,大家習慣稱之為天條。
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地仙極其以上境界的修士、神仙不能在世間爭鬥。
大會創始的五教成立了聯合的天條執行小組。大家習慣稱之為天罰小組,負責監督各地修士和神靈,我們師兄弟二人也是從那時起被納入小組的。
而後。因為我們師兄弟二人比較熟悉大理國,就被派到這裏來了。
二十年來,大理國修行界太平無事,如今道友你經過雞足山一戰,修為直逼地仙,加上道友法寶層出不窮。戰鬥力甚至超過地仙境界。
因此有資格參加天山大會了。”段宇鍾此時滿腦子複仇的事情,就問道:“可以不參加嗎?”
旁邊一直未發話的清玄有些激動地說道:“道友你可知道參加天山大會是多麽難得的事?
自從二十年前第一次大會開始。此後定為十年一屆,第一屆大宋、大遼、大食(塞爾柱帝國)、拜占庭、神聖羅馬帝國等大帝國都有修士代表參加了。
其後第二屆大會,很多小國修士想參加都因為實力不足而沒法參加。
隻要道友參加後,不但可以換取大量修煉資源,還能夠大大提升大理國的實力,並且為大理國獲得各種利益,還有與大會成員國之間的和平保障!”
聽到這,段宇鍾好奇起來:“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大會,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清虛說道:“因為自從二十多年前,昆侖仙山與神霄道君在西域河中一戰後,昆侖仙山成為世間最強大的修行勢力,大宋成為世間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但華夏和儒釋道三教自古主張以和為貴,因此受神霄道君以往言論的啟發,聯合大宋境內的儒釋道三教發起了天山大會。
最終經過一番協商和鬥法,儒釋道三教和耶教、綠教聯合成立天山宗教裁判委員會。
旨在維護各教和平,並協調各教及各國利益。此後,第二屆大會,因為天山委員會武裝力量天罰小組的影響力,還有五大宗教代表的各國之間巨大的貿易利益,很多小國小教都想參加。
但大會製訂了規則,隻有地仙及以上的修士才能參加,而且也隻能加入天山大會,成為一般的會員。
大會以平等、互利、和平、民@主為原則,每個會員都有一票,少數服從多數,但委員會的五大委員有一票否決權。”
然後段宇鍾又問了一些細節,結合從賈寶玉殘魂中獲得的關於現代世界的一些記憶,恍然大悟:
“所謂天山大會,不就是後世聯合國的翻版嗎?想當初米國作為世界老大,發起聯合國,大家都很給麵子,後來,世界各國也都想參加,尤其是其中的安理會,更是還有很多國家想加入而不得。
想來天山委員會也是如此。可惜已經被五大宗教占據了。既然如此,這倒是得參加一下!”
既然知曉了這是一個類似聯合國的機構,段宇鍾自然知道加入後。會或多或少有些限製,尤其是對一些實力弱小的教派、國家更是如此。
於是他就說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到時我一定準時參加。不過,我現在想去天竺報仇,不知有什麽影響。”
聽到這,清虛毫無意外。他說道:“既然道友還沒有正式加入天山大會,那倒是沒有多少影響。
隻是。天罰小組負責監察天下所有地區的修士大戰,道友切記不能再使用之前那種引發天地異象和大量使用天地靈氣的神通法術。
否則天罰小組會出手製止,並且給以嚴厲懲罰的!等道友正式加入大會,成為其中會員後。就不能向低於自己級別的修士出手了。
如果有什麽糾紛,就到天山上的鬥神台解決。天竺修行界實力不弱,天竺的佛教也已經代表波羅王朝加入了天山大會。
因此,貧道還是建議道友,退一步海闊天空,暫時忍一時之氣,有什麽恩怨,都等一個月後在天山鬥神台上解決。”
但段宇鍾雖然心中有量天尺自然而然地約束著,不會讓他被仇恨衝昏了理智。
但他的規矩之道卻是奉行以直報怨。而非以德報怨,因此,這仇是一定要報的。因此,他對於清虛的建議,隻能“嗬嗬”了。
而且,他本能地從清虛的措辭中知道了他的態度,他用的是“建議”而不是“必須”。
然後,段宇鍾又和清虛約好了九月七日一起從點蒼山出發的一些細節。段宇鍾就騎著蛟龍一飛衝天,繼續朝西向天竺飛去。
段宇鍾走後。清玄問道:“師兄,你為何不阻止他?天竺現在可是個大泥潭,如今綠教、大小乘佛教、密教、天竺婆羅門各教派糾纏不清,幾乎天天混戰不休。
他去了,不一定能討得什麽好處,而且,相比耶教、綠教等勢力,他和佛教也算是咱們道教的盟友,不論哪一方受損,似乎都不太好。”
清虛說道:“年輕人血氣方剛,又新得一件法寶,如今他又正處於喪失妻兒的悲痛和仇恨中,豈有不出手報仇的。
說實在的,他能忍那麽久,已經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了,如今他決定出手,必定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豈能因為我們三言兩語就放棄了?
要真是那樣,我們也不值得拉攏他了。而且,天竺既然已經夠亂了,他再摻合進去也沒啥,誰讓天竺的密教、佛教自己找死,主動招惹大理國呢?
他們也該受些懲罰了。”清玄聞言點頭道:“這倒也是,他們如今正受到綠教的侵略,也許覺得大理國是個軟柿子,想從大理國獲得補償。
沒想到卻出現了段宇鍾這個怪胎,這下碰到鐵板了。不過,以段宇鍾之前表現出來的實力,對付那些遠道而來的番僧,倒是不成問題。
但要是去了天竺,恐怕不但不能懲罰到天竺的修行界,反而要吃大虧。”
清虛說:“這個師弟你就不用操心了,段宇鍾是有大氣運之人,而且他既然作為神霄道君的化身,神霄道君雖不在這個世界,也自然會護持著他。
所以他屢屢表現出讓人驚訝的實力,就像此前雞足山之戰,誰能想到他最後能夠大發神威,大獲全勝呢?
我還是很看好他這次天竺之行,至少全身而退不成問題。而且,年輕人多碰幾次壁也好,免得不知天高地厚。”
而後,兩人的話題轉向其它。且說段宇鍾,騎著蛟龍向西一路飛躍瀾滄江、怒江、高黎貢山、伊洛瓦底江、若開山等高山大河,幾個時辰後,就到了天竺恒河下遊地區的波羅王朝境內。
波羅王朝又名帕拉王朝,在現代時空的孟加拉一帶,曆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如今波羅王朝隻剩下比哈爾邦地區一小塊地盤,國王是1077年即位的羅摩波羅。
由於印度教的複興和綠教的侵略,佛教在天竺地區日漸式微,如今的波羅王朝已是天竺佛教最後的據點了。
段宇鍾剛到天竺東北部地區,就看見到處濃煙滾滾,一群拿著彎刀,穿著白衣服,帶著白帽子的野蠻人,騎著馬匹不斷追殺瘦小枯幹,腰裏隻圍著一條布的天竺人。
他們從左邊殺過來,又從右邊殺過去。而天竺人則大部分麻木地等死,有的念佛,有的磕頭拜神,隻有少部分還在逃跑,但卻沒有馬匹快。
而段宇鍾要找的超戒寺,如今已化為滾滾濃煙籠罩下的一片瓦礫場。
蠻族士兵將寺廟中的金銀珠寶搶光後,還推倒寺廟中的佛陀、菩薩雕像,並在上麵拉屎撒尿。無數典籍被成堆成堆地燒掉。
看到這種修羅地獄一般的情景,段宇鍾全然忘記了自己本來要報仇的目的,不禁對野蠻至極的突厥蠻族切齒痛恨起來。
畢竟相對於信仰綠教的突厥蠻族,信仰佛教的天竺人看起來順眼和親切得多。
於是,段宇鍾不但沒有繼續找超戒寺的和尚報仇,反而騎著蛟龍殺入突厥蠻族軍隊中。(未完待續)
就見一個鶴發童顏、須發皆白的老道士駕著一朵白雲冉冉升起,聲音聽起來不大,卻從遠處清晰地傳到段宇鍾耳邊。
段宇鍾心知自己遇到了異人,想想自己報仇的事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於是就騎著蛟龍下降幾千米。
跟著駕雲的老道士降落在點蒼山頂一個簡樸的道觀中。老道士引著段宇鍾在道觀庭院中的一顆古鬆下落座。
然後向段宇鍾介紹道:“貧道清虛,乃昆侖仙山玉虛派弟子”,然後又指著庭院中另一個留著黑色長須的年輕道士說道:“這是我的師弟清玄。”
段宇鍾客氣地見過兩位道長,然後問道:“不知道長何事見召?”
清虛連忙說:“不敢,不敢,貧道邀請皇爺下來,一來,貧道二人落足大理國點蒼山已經二十餘年,如今在皇爺治下,還未拜見過皇爺,借此機會,一睹尊容。
二來,卻是有要事相商。”段宇鍾覺得這個老道士言語親切,觀之可親,不像有什麽惡意,也就說道:
“小子年少德薄,此地乃方外清淨之地,道長也不必稱呼我皇爺了,叫我段宇鍾即可。不知道長有什麽事?”
清虛老道士推辭一下,說道:“皇爺修煉有成。此處也非朝堂,貧道就稱呼你為道友吧!
是這樣的,再過半個多月。重陽之日,就是十年一度的天山大會舉辦的時候了,貧道代表大會的主辦方昆侖仙山誠摯邀請道友參加。”
段宇鍾好奇地問道:“天山大會是幹什麽的,我為什麽要參加?”
清虛心想,“這小子還真是直白!看來他雖然恢複了一些神智,但還是什麽都不懂。”不過,看在神霄道君的麵子上。他還是和顏悅色地回到道:
“二十多年前,神霄道君與昆侖仙山幾千修士、神仙一起發起了懲罰綠教的大戰。”
說到這。清虛頓了頓,注意到段宇鍾聽到神霄道君時也毫無反應,於是接著說道:
“此後,華夏收複西域和河中唐朝昭武九姓故地。但天地間卻是不適合再有修士神靈大戰。因此二十年前昆侖仙山代表道教,在天山發起了天山大會。
邀請華夏儒釋道三教,還有華夏之外的耶教、綠教、婆羅門教、喇嘛教、明教等各教的修士、神靈參與,一來可以交流道法和物品;
二來可以協調各教糾紛,以免再發生修士和神靈大戰,以至於讓凡界生靈塗炭、天崩地裂。
當時,隻有儒釋道三教和耶教、綠教參加。在大會上,各教修士共同議定了九條旨在約束修士和神仙的戒律,大家習慣稱之為天條。
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地仙極其以上境界的修士、神仙不能在世間爭鬥。
大會創始的五教成立了聯合的天條執行小組。大家習慣稱之為天罰小組,負責監督各地修士和神靈,我們師兄弟二人也是從那時起被納入小組的。
而後。因為我們師兄弟二人比較熟悉大理國,就被派到這裏來了。
二十年來,大理國修行界太平無事,如今道友你經過雞足山一戰,修為直逼地仙,加上道友法寶層出不窮。戰鬥力甚至超過地仙境界。
因此有資格參加天山大會了。”段宇鍾此時滿腦子複仇的事情,就問道:“可以不參加嗎?”
旁邊一直未發話的清玄有些激動地說道:“道友你可知道參加天山大會是多麽難得的事?
自從二十年前第一次大會開始。此後定為十年一屆,第一屆大宋、大遼、大食(塞爾柱帝國)、拜占庭、神聖羅馬帝國等大帝國都有修士代表參加了。
其後第二屆大會,很多小國修士想參加都因為實力不足而沒法參加。
隻要道友參加後,不但可以換取大量修煉資源,還能夠大大提升大理國的實力,並且為大理國獲得各種利益,還有與大會成員國之間的和平保障!”
聽到這,段宇鍾好奇起來:“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大會,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清虛說道:“因為自從二十多年前,昆侖仙山與神霄道君在西域河中一戰後,昆侖仙山成為世間最強大的修行勢力,大宋成為世間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但華夏和儒釋道三教自古主張以和為貴,因此受神霄道君以往言論的啟發,聯合大宋境內的儒釋道三教發起了天山大會。
最終經過一番協商和鬥法,儒釋道三教和耶教、綠教聯合成立天山宗教裁判委員會。
旨在維護各教和平,並協調各教及各國利益。此後,第二屆大會,因為天山委員會武裝力量天罰小組的影響力,還有五大宗教代表的各國之間巨大的貿易利益,很多小國小教都想參加。
但大會製訂了規則,隻有地仙及以上的修士才能參加,而且也隻能加入天山大會,成為一般的會員。
大會以平等、互利、和平、民@主為原則,每個會員都有一票,少數服從多數,但委員會的五大委員有一票否決權。”
然後段宇鍾又問了一些細節,結合從賈寶玉殘魂中獲得的關於現代世界的一些記憶,恍然大悟:
“所謂天山大會,不就是後世聯合國的翻版嗎?想當初米國作為世界老大,發起聯合國,大家都很給麵子,後來,世界各國也都想參加,尤其是其中的安理會,更是還有很多國家想加入而不得。
想來天山委員會也是如此。可惜已經被五大宗教占據了。既然如此,這倒是得參加一下!”
既然知曉了這是一個類似聯合國的機構,段宇鍾自然知道加入後。會或多或少有些限製,尤其是對一些實力弱小的教派、國家更是如此。
於是他就說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到時我一定準時參加。不過,我現在想去天竺報仇,不知有什麽影響。”
聽到這,清虛毫無意外。他說道:“既然道友還沒有正式加入天山大會,那倒是沒有多少影響。
隻是。天罰小組負責監察天下所有地區的修士大戰,道友切記不能再使用之前那種引發天地異象和大量使用天地靈氣的神通法術。
否則天罰小組會出手製止,並且給以嚴厲懲罰的!等道友正式加入大會,成為其中會員後。就不能向低於自己級別的修士出手了。
如果有什麽糾紛,就到天山上的鬥神台解決。天竺修行界實力不弱,天竺的佛教也已經代表波羅王朝加入了天山大會。
因此,貧道還是建議道友,退一步海闊天空,暫時忍一時之氣,有什麽恩怨,都等一個月後在天山鬥神台上解決。”
但段宇鍾雖然心中有量天尺自然而然地約束著,不會讓他被仇恨衝昏了理智。
但他的規矩之道卻是奉行以直報怨。而非以德報怨,因此,這仇是一定要報的。因此,他對於清虛的建議,隻能“嗬嗬”了。
而且,他本能地從清虛的措辭中知道了他的態度,他用的是“建議”而不是“必須”。
然後,段宇鍾又和清虛約好了九月七日一起從點蒼山出發的一些細節。段宇鍾就騎著蛟龍一飛衝天,繼續朝西向天竺飛去。
段宇鍾走後。清玄問道:“師兄,你為何不阻止他?天竺現在可是個大泥潭,如今綠教、大小乘佛教、密教、天竺婆羅門各教派糾纏不清,幾乎天天混戰不休。
他去了,不一定能討得什麽好處,而且,相比耶教、綠教等勢力,他和佛教也算是咱們道教的盟友,不論哪一方受損,似乎都不太好。”
清虛說道:“年輕人血氣方剛,又新得一件法寶,如今他又正處於喪失妻兒的悲痛和仇恨中,豈有不出手報仇的。
說實在的,他能忍那麽久,已經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了,如今他決定出手,必定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豈能因為我們三言兩語就放棄了?
要真是那樣,我們也不值得拉攏他了。而且,天竺既然已經夠亂了,他再摻合進去也沒啥,誰讓天竺的密教、佛教自己找死,主動招惹大理國呢?
他們也該受些懲罰了。”清玄聞言點頭道:“這倒也是,他們如今正受到綠教的侵略,也許覺得大理國是個軟柿子,想從大理國獲得補償。
沒想到卻出現了段宇鍾這個怪胎,這下碰到鐵板了。不過,以段宇鍾之前表現出來的實力,對付那些遠道而來的番僧,倒是不成問題。
但要是去了天竺,恐怕不但不能懲罰到天竺的修行界,反而要吃大虧。”
清虛說:“這個師弟你就不用操心了,段宇鍾是有大氣運之人,而且他既然作為神霄道君的化身,神霄道君雖不在這個世界,也自然會護持著他。
所以他屢屢表現出讓人驚訝的實力,就像此前雞足山之戰,誰能想到他最後能夠大發神威,大獲全勝呢?
我還是很看好他這次天竺之行,至少全身而退不成問題。而且,年輕人多碰幾次壁也好,免得不知天高地厚。”
而後,兩人的話題轉向其它。且說段宇鍾,騎著蛟龍向西一路飛躍瀾滄江、怒江、高黎貢山、伊洛瓦底江、若開山等高山大河,幾個時辰後,就到了天竺恒河下遊地區的波羅王朝境內。
波羅王朝又名帕拉王朝,在現代時空的孟加拉一帶,曆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如今波羅王朝隻剩下比哈爾邦地區一小塊地盤,國王是1077年即位的羅摩波羅。
由於印度教的複興和綠教的侵略,佛教在天竺地區日漸式微,如今的波羅王朝已是天竺佛教最後的據點了。
段宇鍾剛到天竺東北部地區,就看見到處濃煙滾滾,一群拿著彎刀,穿著白衣服,帶著白帽子的野蠻人,騎著馬匹不斷追殺瘦小枯幹,腰裏隻圍著一條布的天竺人。
他們從左邊殺過來,又從右邊殺過去。而天竺人則大部分麻木地等死,有的念佛,有的磕頭拜神,隻有少部分還在逃跑,但卻沒有馬匹快。
而段宇鍾要找的超戒寺,如今已化為滾滾濃煙籠罩下的一片瓦礫場。
蠻族士兵將寺廟中的金銀珠寶搶光後,還推倒寺廟中的佛陀、菩薩雕像,並在上麵拉屎撒尿。無數典籍被成堆成堆地燒掉。
看到這種修羅地獄一般的情景,段宇鍾全然忘記了自己本來要報仇的目的,不禁對野蠻至極的突厥蠻族切齒痛恨起來。
畢竟相對於信仰綠教的突厥蠻族,信仰佛教的天竺人看起來順眼和親切得多。
於是,段宇鍾不但沒有繼續找超戒寺的和尚報仇,反而騎著蛟龍殺入突厥蠻族軍隊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