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聽得管馬的匯報,不覺失色,頓足曰:“吾成大功,全仗此烏煙獸,豈知今日無故吊下頭來!”


    正在廳上急得三屍神暴跳,七竅內煙生,忽報:“方才被擒的周將又來搦戰。”


    張奎頓然醒悟:“吾了此賊奸計!”


    隨即換馬,提刀在手,複出城來;見楊戩,大罵:“逆賊擅壞吾龍駒,氣殺我也!怎肯幹休?”


    楊戩笑曰:“你仗此馬守住城門,我先殺此馬,然後再殺你的驢頭!”


    張奎切齒大罵曰:“不要走!吃吾刀!”


    使開手刀來取。楊戩的刀急架相迎。又戰二十合,楊戩又賣個破綻,被張奎又抓住腰內絲絛,輕輕拎將過去,二次擒來。張奎大怒曰:“這番看你怎能脫去!”


    張奎二次擒楊戩,隻恐萱堂血染衣。


    張奎捉了楊戩進城,坐在廳上。忽報,後邊夫人高蘭英來至麵前,因問其故?張奎長籲歎曰:“夫人,我為官多年,得許大功勞,全仗此烏煙獸;今日周將楊戩用邪術壞吾龍駒,這次又被我擒來,還是將何法治之?”


    夫人曰:“推來我看。”


    傳令:“將楊戩推來。”


    少時,推至廳前,高蘭英見,笑曰:“吾自有處治。將烏雞黑犬血取來,再用尿糞和勻,先穿起他的琵琶骨,將血澆在他的頭上,又用符印鎮住,然後斬之。”


    張奎如法製度。夫妻二人齊出府前,看左右如此施行。高蘭英用符印畢,先將血糞往楊戩頭上澆,手起刀,將首級砍落在地,夫妻大喜,方才進府來到廳前,忽聽得後邊丫環飛報出廳來,哭稟曰:“啟老爺,夫人:不好了!老太太正在香房,不知那裏穢汙血糞把太太澆了頭,隨即就吊下頭來,真是異事驚人!”


    張奎大叫曰:“又了楊戩妖術!”


    放聲大哭,如醉如癡般。自思:“老母養育之恩未報,今因為國,反將吾母喪命,真個痛殺我也!”忙取棺槨收殮。


    且說楊戩徑進軍,來見子牙,備言:“……先斬其馬,後殺其母,先惑亂其心,然後擒張奎不難矣。”


    子牙大喜曰:“此皆是你不世之功。”


    且說張奎思報母仇,上馬提刀,來周營搦戰。


    話說子牙和楊戩在軍商議,忽報:“張奎搦戰。”


    楊戩喜道:“機會來矣!我和哪吒兄弟配合,定能斬殺張奎。”


    楊戩說完,搖身變,變成個穿山甲,鑽往地下,消失不見。


    之前張奎利用地行之術偷襲,早為楊戩所知,所以楊戩特意變化,來針對張奎。


    哪吒登風火輪而出,現出臂三首,來戰張奎,大呼曰:“張奎若不早降,悔之晚矣!”


    張奎大怒,催開馬,仗手刀來取。哪吒使手槍劈麵迎來。未及三五合,哪吒將九龍神火罩祭起去,把張奎連人帶馬罩住。用手拍,隻見九條火龍齊吐出煙火,遍地燒來。


    張奎見罩落將下來,知道不好,他先滾下馬,就地下去了。


    此時楊戩就等待在底下,見張奎下來,咬住張奎的衣領,就把張奎給拖了上來。


    哪吒早登風火輪降落在地麵,見得楊戩和張奎出頭,眼疾手快,槍便刺在張奎心口,分毫不差。


    可憐張奎想利用地行之術逃命,不想楊戩技高籌,專門針對他,就此斃命。


    道真靈飄向封神榜而去。


    張奎既死,楊戩收了變化之術,和哪吒回營稟告子牙。


    子牙大喜,當即就催動三軍,前去攻城。


    哪吒當先,登起來風火輪,提著張奎屍體,在城門外顯示。


    澠池縣城門上將士見張奎已死,士氣大跌。


    高蘭英得軍士來報,說是哪吒提著張奎的屍體在城門外叫囂,簡直痛徹心扉。高蘭英跟張奎多年夫妻,不想今日天人相隔。張奎既死,高蘭英自然要為張奎報仇,當即就提刀縱馬,出得城門,來戰哪吒。


    高蘭英頂戴金盔耀日光,束發銀冠列鳳凰,身著黃金鎖子連環鎧,威風凜凜。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用。


    跟哪吒的火尖槍,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相比,高蘭英的太陽神針根本無法破得了哪吒的防禦。論武藝,哪吒可以吊打高蘭英。


    這高蘭英心為丈夫報仇,不顧自身,開始,倒也剛猛。但不過十來個回合,便漸漸不敵。


    至二十回合之後,被哪吒瞧得破綻,乾坤圈砸她腦門,跌落下馬。


    哪吒遙遙槍,正她心口。


    哪吒解決了高蘭英,此時澠池縣再沒有什麽像樣的抵抗力量。


    姬昌,薑子牙率領大軍,基本沒費什麽力氣,又攻下了澠池縣。


    薑子牙令楊戩出榜安民,自是不提。


    澠池縣既破,薑子牙又召開會議,讓眾將準備,進攻朝歌。


    話分兩頭,卻說張奎未死之前,早就令人快馬加鞭,敢往朝歌求援。差官渡了黃河,過了孟津,至館驛,歇了宵。次日,將本至書房投遞。那日看本乃是微子。微子接本看了,忙入內庭,隻見紂王在鹿台上宴樂。微子至台下侯旨,紂王宣上鹿台,微子行禮稱臣畢,王曰:“皇伯有何奏章?”


    微子曰:“西伯侯姬昌兵進五關,已至澠池縣,損兵折將,莫可支撐,危在旦夕。請陛下速發援兵,早來協守。不然,臣惟死,以報君恩。何況此縣離都城不過四五百裏之遠,陛下還在此台宴樂,全不以社稷為重,今見此報,使臣身心加焚,莫知所措。願陛下早求賢士,以治國事,拜大將以剿反叛,改過惡而訓軍民,修仁政以回天變,庶不失成湯之宗廟也。”


    紂王聞奏大驚曰:“姬昌反叛,而今已侵陷孤之關隘,覆軍殺將,兵至澠池,情殊可恨!孤當禦駕親征,以除大惡。”


    大夫飛廉奏曰:“陛下不可!陛下若離朝歌,無人坐鎮。陛下可出榜招賢,大懸賞格,自有高名之士應求而至。古雲:‘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勞陛下親禦六師,與叛臣較勝於行伍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影世界暢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衣王五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衣王五郎並收藏電影世界暢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