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嫁
秋收之後,忙碌了一季的農人,也都漸漸閑了下來,村裏的喜事,也是一件接一件,陶五平家的香菊兒,出嫁得也算風光。
陶五平二兒一女,兩個大兒子也是早已成家,惟一的女兒,也是從小疼愛著長大,又跟著王氏學了刺繡的手藝,多少也算是個能耐的姑娘,出嫁時的嫁妝,置辦得也算比一般姑娘家豐厚許多,畢竟家中有不少田地,再加上父兄爭氣,得閑就做些小工,她自個也做些繡品,零零碎碎加起來,置辦一副像樣的嫁妝也不難。
香菊兒的模樣,雖不能與六房的幾個姐妹比,但比起一般的姑娘,也算清秀可人了,在家又頗受父母疼愛,並不曾幹多少活兒,一身肌膚養得細致白嫩,若是打扮得華美些,說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也都有人信。
婚事辦得也算順遂,新郎雖說麵相老成了些,但因他讀書人的身份,倒也沒有人敢小瞧了,村人多熱情,新郎是從縣城來的,也有心想與他套套近乎,玩笑幾句,奈何這讀書人清高得很,並不好親近,一群人也就作罷。
總歸一場婚禮,還算是辦得熱熱鬧鬧的,隻是新郎不近人情,給大家心裏留下些不太好的印象,但也都是純樸鄉裏人,事情過去,也就不再提了。
緊接著,十月初八,便是香花兒出嫁的日子,嫁妝是早早就準備起來了,又是家中的長女,第一個女兒出嫁,陶六平夫妻倆自然也是格外看重,況且男方的聘禮也送得十分豐厚,他們這嫁妝自然也不能太少了,將男方送來的聘禮,添添減減的,大半也都陪送回去,如此,湊齊了四十八抬。
出嫁當日,這嫁妝一擺出來,都不知晃花了多少人的眼,這樣豐厚的陪嫁,在村裏數十年來,還真是頭一份,至於數十年前有沒有,沒人活那麽大歲數,也是不得而知。
這樣陪嫁閨女的,還真是少見,頓時造成了轟動,全村的老老小小,全都擁擠過來看嫁妝。
這如何不算是件稀罕事,一般姑娘出嫁,能有個十抬八抬的,都算是不錯的了,就是前幾天出嫁的香菊兒,家境也算不錯的,但她那嫁妝也不過隻有十二抬,與香朵兒的比起來,也是差得懸遠。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陶六平夫妻倆近些年都賺不少錢,他家那大宅子,在村裏都算頭一份的,更何況家裏沒有兒子,隻有這幾個閨女,賺那許多錢來,不陪送給閨女,難道還留著放棺材板裏不成?
不少人眼帶羨慕的同時,看向陶六平的目光,也帶出些異樣,這就是沒兒子的人,賺再多的家當,也都隻能送給外人,也著實讓人歎息啊。
不過喜事總歸是喜事,一群人看熱鬧,也是高興得很,尤其是王氏為人也算大方,早就準備好的喜糖,是見人就發,一些瓜子、幹果之類的,也是隨便任吃,大人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孩子卻是混不在意,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又吃又喝玩得不亦樂乎。
待到新郎莊宜春一身大紅喜服,領著一隊人吹吹打打的來迎親時,看著滿村老少出迎這樣的陣容,也有些發怔,好在他早就跟著父親學做生意,也見識過一些場麵,對此,雖心生忐忑倒也應付自如。
原本同是縣城來的,一眾鄉親還有些扭捏,畢竟有先前的清高讀書人在前,也深怕再碰一鼻子灰,但莊宜春明顯是不一樣的,生意人求的是個和氣生財,對著一眾人等都是笑臉相迎,襯著他一身大紅喜服,更添幾分喜慶之意。
秋收之後,忙碌了一季的農人,也都漸漸閑了下來,村裏的喜事,也是一件接一件,陶五平家的香菊兒,出嫁得也算風光。
陶五平二兒一女,兩個大兒子也是早已成家,惟一的女兒,也是從小疼愛著長大,又跟著王氏學了刺繡的手藝,多少也算是個能耐的姑娘,出嫁時的嫁妝,置辦得也算比一般姑娘家豐厚許多,畢竟家中有不少田地,再加上父兄爭氣,得閑就做些小工,她自個也做些繡品,零零碎碎加起來,置辦一副像樣的嫁妝也不難。
香菊兒的模樣,雖不能與六房的幾個姐妹比,但比起一般的姑娘,也算清秀可人了,在家又頗受父母疼愛,並不曾幹多少活兒,一身肌膚養得細致白嫩,若是打扮得華美些,說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也都有人信。
婚事辦得也算順遂,新郎雖說麵相老成了些,但因他讀書人的身份,倒也沒有人敢小瞧了,村人多熱情,新郎是從縣城來的,也有心想與他套套近乎,玩笑幾句,奈何這讀書人清高得很,並不好親近,一群人也就作罷。
總歸一場婚禮,還算是辦得熱熱鬧鬧的,隻是新郎不近人情,給大家心裏留下些不太好的印象,但也都是純樸鄉裏人,事情過去,也就不再提了。
緊接著,十月初八,便是香花兒出嫁的日子,嫁妝是早早就準備起來了,又是家中的長女,第一個女兒出嫁,陶六平夫妻倆自然也是格外看重,況且男方的聘禮也送得十分豐厚,他們這嫁妝自然也不能太少了,將男方送來的聘禮,添添減減的,大半也都陪送回去,如此,湊齊了四十八抬。
出嫁當日,這嫁妝一擺出來,都不知晃花了多少人的眼,這樣豐厚的陪嫁,在村裏數十年來,還真是頭一份,至於數十年前有沒有,沒人活那麽大歲數,也是不得而知。
這樣陪嫁閨女的,還真是少見,頓時造成了轟動,全村的老老小小,全都擁擠過來看嫁妝。
這如何不算是件稀罕事,一般姑娘出嫁,能有個十抬八抬的,都算是不錯的了,就是前幾天出嫁的香菊兒,家境也算不錯的,但她那嫁妝也不過隻有十二抬,與香朵兒的比起來,也是差得懸遠。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陶六平夫妻倆近些年都賺不少錢,他家那大宅子,在村裏都算頭一份的,更何況家裏沒有兒子,隻有這幾個閨女,賺那許多錢來,不陪送給閨女,難道還留著放棺材板裏不成?
不少人眼帶羨慕的同時,看向陶六平的目光,也帶出些異樣,這就是沒兒子的人,賺再多的家當,也都隻能送給外人,也著實讓人歎息啊。
不過喜事總歸是喜事,一群人看熱鬧,也是高興得很,尤其是王氏為人也算大方,早就準備好的喜糖,是見人就發,一些瓜子、幹果之類的,也是隨便任吃,大人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孩子卻是混不在意,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又吃又喝玩得不亦樂乎。
待到新郎莊宜春一身大紅喜服,領著一隊人吹吹打打的來迎親時,看著滿村老少出迎這樣的陣容,也有些發怔,好在他早就跟著父親學做生意,也見識過一些場麵,對此,雖心生忐忑倒也應付自如。
原本同是縣城來的,一眾鄉親還有些扭捏,畢竟有先前的清高讀書人在前,也深怕再碰一鼻子灰,但莊宜春明顯是不一樣的,生意人求的是個和氣生財,對著一眾人等都是笑臉相迎,襯著他一身大紅喜服,更添幾分喜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