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去年那場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抗洪史詩,每個人都思考了很多,對人生、對工作、對未來都有了重新的定位和考量。(.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參與其中的人對人生的意義也有了不同的評價標準,很多人也通過抗洪實現了人生的轉變,塔山部隊中有很多人因為抗洪事跡突出被列為了提幹對象,穿上了令人豔羨的幹部服裝,肩章上從此不再隻有“杠”,也有了“星”。我雖然沒有加星,但光榮地立了功。
1999年3月,春節沒過多久,我就被選派到軍區報社學習。現在,我已進入服役的第五個年頭,超期服役第二年,也是我軍旅生涯的關鍵一年,弄不好也是當兵最後一年。所以,我內心裏隻有工作,沒有其他,想多了沒有用,一切依靠組織。想想那些抗洪英雄就會明白,隻有時刻想著大眾、心裏裝著別人的人才會關鍵時刻發出生命的光華、結出光彩的果實。人隻要堅持,有些東西總會出現。
4月,我的人生命運“哢嚓”一聲發生了轉折。(.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接到上級通知,讓我5月份到集團軍教導大隊報到,全團隻有兩個名額,這也就預示著我的軍旅第一個夢想終於實現了,可以繼續留在軍營報效國家。經曆了前年的軍校招生失利、去年的提幹失敗,心裏麵對一些東西平靜了許多,接到了這樣令人振奮的通知,並沒在我心裏激起多大波瀾。這時,還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家裏。因為有些事情有太多可能了。就像今年的裏約奧運會,誰知道中國女排會逆襲?塞爾維亞一想到小組賽3:0幹掉中國,基本開始在慶祝她們冠軍了,第一局也確實以為冠軍是他們的了,結果突然又開始不會打球了,結果中國女排再次創造奇跡。就像那句英文諺語一樣:“don’tcountyourchickensbeforetheyarehatched”,蛋沒孵好不要去數雞,有些事情“不要以為怎麽樣就怎麽樣了”。
我跟5月很有緣。5月4日,我正好來到英雄團兩年,今天我就要踏上去“拉堡大學”的路程,心裏有點五味雜陳。感謝英雄團,是英雄團教育了我、培養了我、成就了我;感謝塔山部隊,是塔山部隊墊高了我的人生起點,校正了我的人生航向,燒燃了我的人生之火,我將為它奮鬥終生。英雄團,我還會回來的!
我和另一個集訓對象張金杭,背起行李,朝師部集合地點走去。
張金杭,是團隊的訓練標兵,二連的訓練尖子。二連是團隊的訓練先行連,處處走在團隊前列,是其它單位學習的榜樣,連隊年年有戰士成為預提幹部培養對象。張金杭,和我一樣個子不高,山東人,精明精悍。起初我們並不認識,但一路聊起來彼此感到親切了不少。他比我晚一年兵,來自農村,能吃苦是勞動人民的本份,就是靠這,勤學苦練走到了今天。開始400米障礙並不是他的強項,身高有差距就練彈跳力,暴發力不行就練臂力和腿力,硬是靠這種拚勁兒達到了1分40秒的成績。他這種不服輸的心態,不怕苦的精神,我很為佩服,我們倆很快成為了朋友、戰友。
從師部出發,經過3個多小時的行程,終於來到了集訓地――拉堡。大門比較樸素,與想像中的威嚴有點差距。營區內“前沿教學基地,人才培養搖籃”、“鍛煉人才全麵過硬素質”的標語到處可見,路兩邊還插了不少彩旗,在風中搖曳者,似乎是在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負責帶隊的幹部給我們介紹,這裏可是隨營軍校,是出幹部、出骨幹的地方,人稱“拉堡大學”。“你們將在這裏度過一年的時光,可千萬要做好吃苦受氣的準備喲。”他講完還特別這麽補充了一句,大家當時還在興奮之中,這句話可能沒有幾不人能聽進去。日後印證,他講的這句話一點也沒誇張。
今天,是所有新訓對象報到的日子。有的在和女同胞揮手告別,看那親密程度應該是軍人家屬。有的懷裏還抱著小孩,正哄小孩吃東西。有的在忙著搬運行李。這讓我感到這個集訓隊與以往任何集一個訓隊都不一樣,他肯定有他的特殊性。
1999年3月,春節沒過多久,我就被選派到軍區報社學習。現在,我已進入服役的第五個年頭,超期服役第二年,也是我軍旅生涯的關鍵一年,弄不好也是當兵最後一年。所以,我內心裏隻有工作,沒有其他,想多了沒有用,一切依靠組織。想想那些抗洪英雄就會明白,隻有時刻想著大眾、心裏裝著別人的人才會關鍵時刻發出生命的光華、結出光彩的果實。人隻要堅持,有些東西總會出現。
4月,我的人生命運“哢嚓”一聲發生了轉折。(.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接到上級通知,讓我5月份到集團軍教導大隊報到,全團隻有兩個名額,這也就預示著我的軍旅第一個夢想終於實現了,可以繼續留在軍營報效國家。經曆了前年的軍校招生失利、去年的提幹失敗,心裏麵對一些東西平靜了許多,接到了這樣令人振奮的通知,並沒在我心裏激起多大波瀾。這時,還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家裏。因為有些事情有太多可能了。就像今年的裏約奧運會,誰知道中國女排會逆襲?塞爾維亞一想到小組賽3:0幹掉中國,基本開始在慶祝她們冠軍了,第一局也確實以為冠軍是他們的了,結果突然又開始不會打球了,結果中國女排再次創造奇跡。就像那句英文諺語一樣:“don’tcountyourchickensbeforetheyarehatched”,蛋沒孵好不要去數雞,有些事情“不要以為怎麽樣就怎麽樣了”。
我跟5月很有緣。5月4日,我正好來到英雄團兩年,今天我就要踏上去“拉堡大學”的路程,心裏有點五味雜陳。感謝英雄團,是英雄團教育了我、培養了我、成就了我;感謝塔山部隊,是塔山部隊墊高了我的人生起點,校正了我的人生航向,燒燃了我的人生之火,我將為它奮鬥終生。英雄團,我還會回來的!
我和另一個集訓對象張金杭,背起行李,朝師部集合地點走去。
張金杭,是團隊的訓練標兵,二連的訓練尖子。二連是團隊的訓練先行連,處處走在團隊前列,是其它單位學習的榜樣,連隊年年有戰士成為預提幹部培養對象。張金杭,和我一樣個子不高,山東人,精明精悍。起初我們並不認識,但一路聊起來彼此感到親切了不少。他比我晚一年兵,來自農村,能吃苦是勞動人民的本份,就是靠這,勤學苦練走到了今天。開始400米障礙並不是他的強項,身高有差距就練彈跳力,暴發力不行就練臂力和腿力,硬是靠這種拚勁兒達到了1分40秒的成績。他這種不服輸的心態,不怕苦的精神,我很為佩服,我們倆很快成為了朋友、戰友。
從師部出發,經過3個多小時的行程,終於來到了集訓地――拉堡。大門比較樸素,與想像中的威嚴有點差距。營區內“前沿教學基地,人才培養搖籃”、“鍛煉人才全麵過硬素質”的標語到處可見,路兩邊還插了不少彩旗,在風中搖曳者,似乎是在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負責帶隊的幹部給我們介紹,這裏可是隨營軍校,是出幹部、出骨幹的地方,人稱“拉堡大學”。“你們將在這裏度過一年的時光,可千萬要做好吃苦受氣的準備喲。”他講完還特別這麽補充了一句,大家當時還在興奮之中,這句話可能沒有幾不人能聽進去。日後印證,他講的這句話一點也沒誇張。
今天,是所有新訓對象報到的日子。有的在和女同胞揮手告別,看那親密程度應該是軍人家屬。有的懷裏還抱著小孩,正哄小孩吃東西。有的在忙著搬運行李。這讓我感到這個集訓隊與以往任何集一個訓隊都不一樣,他肯定有他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