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沿海老百姓富了,盡管他們的擁軍觀念、支軍意識沒有革命戰爭年代那麽強烈,但責任不在他們,“魚水關係”出了問題,有“魚”的原因,也有“水”的關係。一營官兵繼承我軍做好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譜寫了一個漂亮的開局新篇。


    劉副團長帶孫參謀,乘坐一輛獵豹越野車,來到了海邊。在內陸上生活慣了的人們,對海邊的味道並不適應。一股鹹澀的海水味讓人的鼻子並不舒暢,不斷有死魚的臭腥味撲在臉上,孫參謀不由得用手捂住了鼻子。這段水麵,是老鄉經常起魚的地方,看來並不適合用於訓練。


    孫參謀攤開地圖,劉副團長左手卡在腰間,用右手在地圖上重新尋找著目標。


    “首長,從我們目前所站的位置往北3公裏,有兩條起伏的等高線,看是否有合適的海難?”孫參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走,去看一下,根據地圖顯示離部隊駐地也不遠,可以考慮。”聽到孫參謀的建議,劉副團長也感覺這應該是一塊不錯的地方。


    越野車掛上前驅,沿著沙灘前進,揚沙很多,但速度太過緩慢。


    “退出來,退出來,還是要找合適的道路。”大家以為越野車馬力足,本想抄個近路,沒想到在柔軟的海沙麵前,它也敗下陣來了。劉副團長看了看司機,命令他改走別的路線。


    車輛繞行約20分鍾,路過一漂亮的四層小別墅後,大家又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南海海域。


    “這裏好,海灘麵寬距離長,適合分隊進行沙灘體能訓練,海水麵平靜也較幹淨,適合這些旱鴨子們學習遊泳。孫參謀,你感覺怎麽樣?”劉副團長考慮到分隊很多戰士都是第一次來海邊,不能立即進到深水水域,必須循序漸進。


    “我感覺可以,首長。我去了解一下這裏的水情。”說著,孫參謀提著手提包踩著沙灘,深一腳淺一腳向來的方向走去。


    “老鄉,我是海訓部隊的,我姓孫,向您打聽一下這周圍的情況。”孫參謀來到那棟小別墅門口,看到老鄉在好奇地看著他們,便向他問到。


    “噢,歡迎歡迎,我也當過兵呀。”老鄉看到有穿軍裝的人,心裏一下有了激情。


    “你在哪服役啊?”當過兵的人都是戰友,孫參謀一聽,心裏更踏實了,了解到的應該都是實情。


    “我在sd當兵,70年代就退伍了。”老鄉說。


    “那您是老兵啊,向您致敬。”孫參謀馬上立正,向他敬了個標準的軍禮,接著問道:“這是您家吧?”


    “是,他們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我一人在家看家。”老鄉望了望身後的樓房,似乎有些愁悵。


    “靠海吃海多好啊,打漁不是一個很好的營生嗎?孫參謀不解地問道。


    “現在不行了,前幾年還可以,現在政府禁漁。年輕人都喜歡出去打工,有的出國去淘金。”老鄉看了看他熟悉的大海,搖了搖頭說。


    通過攀談,孫參謀了解到這片水域海底較平,周圍的鄉親也大多支持部隊訓練,可以考慮在此“屯兵”。他將了解到的情況向劉副團長做了報告。根據首長的指示,他將訓練區域進行了劃分,以便於明天各個連隊來了後依序展開。


    連隊官兵聽說要去海邊,興奮勁兒一下上來了。以前都是搞山地野外駐訓,搞海訓這還是多年來第一次,很多從北方入伍的戰士一生都還沒看過海。有人把人的心胸比作海洋,看海能讓人心胸更加寬廣,這個道理現在正好可以驗證一下。


    “課目:搶灘登陸。內容:克服灘頭障礙。目的,通過訓練,提高大家克服灘頭障礙的能力,增強大家協同作戰意識……”一連長按照教案要求,下達了訓練課目內容。


    按照訓練保障要求,沙灘上設置了多重障礙,有蛇腹形鐵絲網、屋頂型鐵絲網、三角錐、步坦混合雷場,攻克每一項障礙都有自己的戰術要求,需要大家有一定的敵情意識、戰場意識、協同意識、交替掩護意識。由於訓練條件有限,沒有友軍支持,沒有藍軍配合,怎麽辦?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沒有“敵人”就創設“敵人”,這就要看指揮員對戰場環境的設置嚴不嚴,每一名戰士的敵情觀念強不強。


    連隊弄來一套音響,播放戰鬥場景聲音,模擬戰場氛圍,讓大家知道你是在槍林彈雨中戰鬥,而不能旁若無人。


    “連長,沒有艦艇怎麽辦,按照戰鬥設計,我們應該是在艦艇抵灘後,從艦艇上衝擊下來。”一班長問。


    “沒有艦,那就畫地為艦。”訓練條件跟不上,人的智慧要跟上。連長大手一揮:“文書,把教材拿來。”


    “綜合演練時,保障我們的是海軍的072艦,我們就按照這種艦的大小尺寸在海難上標注出來,車輛怎麽停放,人員怎麽站位,根據教材來。”連長胸有成竹地說。


    “這不有點假嗎?”大家麵麵相覷,小聲議論著。


    “假什麽,與海軍是需要協調的,人家不可能專門搞一艘艦艇配合你訓練!在海上,人家是老大。”連長的話雖有點抱怨之意,但卻說的是實情:“怎麽,沒有艦艇就不訓練啦。海軍隻負責把我們輸送過來,搶灘登陸這活兒還得我們來幹。”


    “怪不得有段子說,陸軍說,我們能不能順利搶灘,關鍵是看你們海軍能不能把我們運過去;海軍說,我們能不能把你們運過去,關鍵是看空軍能不能取得製空權;空軍說,我們能不能取得製空權,關鍵是看二炮能不能起到戰略威懾作用。關鍵個屁,都把自己的責任摘得清清的。就是我們陸軍傻!”一班有一名戰士說完這段話,撇了撇嘴。


    “不許發牢騷。”連長聽到後,果斷進行了製止。牢騷什麽都解決不了,隻能消磨人的意誌。


    “不管別人,我們幹好自己的活,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連長接著說。


    大家分頭行動,按照標準的尺寸,一下就堆畫好了。


    “艦艇的中部停放的是車輛,人員隻能從艦艇內部兩側相繼衝出,我們還要考慮艦艇抵灘後水的深度。所以我們上岸時戰鬥著裝必須是頭戴鋼盔,身著救生衣。而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純陸地著裝。練為戰,真正作戰時是什麽樣子,平時訓練我們就應該是什麽樣子。”一連長指著畫好的艦艇向連隊班長提著要求。


    海訓初期的訓練場上,艦船是模擬的,灘頭障礙是模擬的,戰場環境是模擬的,但人的精氣神是不能模擬的,戰士的訓練動力是不能模擬的,練為戰的觀念更不能被“模擬”模擬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部隊我的塔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義誠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義誠信並收藏我的部隊我的塔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