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馬鈴薯逐漸從主食中分離出來而成為製作澱粉類食品、釀酒、曬幹菜等的原料或養家畜的飼料。在湖南,無論城市鄉村,人們都是一日三餐。所不同的是,城市中,早餐比較隨便,一天之內最重晚餐,一周之內最重周末的飲食。鄉村中,一天三餐無明顯差別,每逢農曆節日或節氣,在飲食上一般要比城市來得隆重。一年之內,最重春節前後的飲食。此外,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根據季節時令來製做一些醃菜、幹菜、泡菜、酢菜、臘菜。每逢客至,總要端上桌來顯示主婦的手藝和持家能力。
……
據說辣椒原產於南美洲熱帶地區,明末傳入中國。湖南地理環境上古稱“卑濕之地”,多雨潮濕。辣椒有禦寒祛風濕的功效;加之湖南人終年以米飯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開胃振食欲。吃的人多起來,便形成了嗜辣的風俗。湖南人吃辣椒的花樣繁多。
將大紅椒用密封的酸壇泡,辣中有酸,謂之“酸辣”;將紅辣、花椒、大蒜並舉,謂之“麻辣”;將大紅辣椒剁碎,醃在密封壇內,辣中帶鹹,謂之“鹹辣”;將大紅辣椒剁碎後,拌和大米幹粉,醃在密封壇內,食用時可幹炒,可攪糊,謂之“鮓辣”;將紅辣椒碾碎後,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香味濃烈,謂之“油辣”;將大紅辣椒放火中燒烤,然後撕掉薄皮,用芝麻油、醬油涼拌,辣中帶甜,謂之“鮮辣”。此外,還可用幹、鮮辣椒做烹飪配料,吃法更是多種多樣。尤其是湘西的侗鄉苗寨,每逢客至,總要用幹辣椒燉肉招待。
勸客時,總是殷勤地再三請吃“辣椒”,而不是請吃“肉”,可見嗜辣之甚。湖南菜頗受歐、美、東南亞地區顧客的歡迎,尤以美國及加拿大人喜食味濃、香、鮮、辣的湖南菜。在美國,有的湘菜館門前懸掛畫有大紅辣椒的牌子,上書湖南辣椒,館內女招待的圍裙上,也繡著大紅辣椒。
……
湖南人愛吃苦味。據文獻記載,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楚辭·招魂》中有“大苦鹹酸,辛甘行些”的詩句。這裏的“大苦”,據說就是豆豉。那麽這種由豆類加工而成的調味品,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至今,湖南人還有愛吃豆豉的習慣,如“瀏陽豆豉”,就是地方名優特產之一。其它如苦瓜、苦蕎麥,也都是湖南人所喜愛的食物。湘俗嗜苦不僅有其曆史淵源,而且有其地方特點。湖南地處亞熱帶,暑熱時間較長。
……
祖國傳統醫學解釋暑的含義是:天氣主熱,地氣主濕,濕熱交蒸謂之暑;人在氣交之中,感而為病,則為暑病。而“苦能瀉火”、“苦能燥濕”、“苦能健胃”。所以人們適當地吃些帶苦味的食物,有助於清熱、除濕、和胃,於衛生保健大有益處。縱觀湖南的地勢地貌,湘北多為湖區,湘西南多為山區,湘中則為典型的丘陵地帶。這種地域上的差異,導致了湖南各地飲食風俗的多樣性。我們把它劃為三個食風區,即湘西食風區、湘中南食風區和湘北食風區。
……
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是湖南菜係的主要代表。它製作精細,用料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其特點是: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鮮、軟嫩。在製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煨、燉講究微火烹調,煨則味透汁濃,燉則湯清如鏡;臘味製法包括煙熏、鹵製、叉燒,著名的湖南臘肉係煙熏製品,既作冷盤,又可熱炒,或用優質原湯蒸;炒則突出鮮、嫩、香、辣,市井皆知。著名代表菜有:“海參盆蒸”、“臘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仔雞”等,都是名菜佳肴。
……
以烹製河鮮、家禽和家畜見長,多用燉、燒、蒸、臘的製法,其特點是芡大油厚,鹹辣香軟。燉菜常用火鍋上桌,民間則用蒸缽置泥爐上燉煮,俗稱蒸缽爐子。往往是邊煮邊吃邊下料,滾熱鮮嫩,津津有味,當地有“不願進朝當駙馬,隻要蒸缽爐子咕咕嘎”的民謠,充分說明燉菜廣為人民喜愛。代表菜有:“洞庭金龜”、“網油叉燒洞庭桂魚”,“蝴蝶飄海”、“冰糖湘蓮”等,皆為有口皆碑的洞庭湖區名肴。
湘西菜擅長製作山珍野味、煙熏臘肉和各種醃肉,口味側重鹹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濃厚的山鄉風味。代表菜有:“紅燒寒菌”、“板栗燒菜心”、“湘西酸肉”、“炒血鴨”等,皆為馳名湘西的佳肴。
……
共同風味是辣味菜和臘味菜。以辣味強烈著稱的朝天辣椒,全省各地均有出產,是製作辣味菜的主要原料。臘肉的製作曆史悠久,在中國相傳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三地區的菜各具特色,但井非截然不同,而是同中存異,異中見同,相互依存,彼此交流。統觀全貌,則刀工精細,形味兼美,調味多變,酸辣著稱,講究原汁,技法多樣,尤重煨烤。“日夜江聲下洞庭”,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國家經濟的發展,湘菜這朵奇葩,將會開得更加鮮豔奪目。
……
“辣味烈性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辣椒種子在西南、西北和東南地區的廣泛傳播後,開始正式落腳在湖南這片肥沃而濕潤的土地,並立即在這裏迅速生根、開花、結果,繁衍擴張,贏得了這片土地上人民的酷愛。作為一種西來的洋貨,辣椒在湖南不僅沒有被排斥,或者遭到洋蔥、胡椒等農作物被冷落的命運,反而得到了特別的禮遇,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究其緣由,似可作以下的分析:第一層是地理與氣候的原因。據說在全球同一緯度上,有一條“辣帶”,從南美經太平洋諸島,貫穿亞洲大陸至東亞、東南歐、北非,湖南便處在這條“辣帶”的一個圓點上
……
據說辣椒原產於南美洲熱帶地區,明末傳入中國。湖南地理環境上古稱“卑濕之地”,多雨潮濕。辣椒有禦寒祛風濕的功效;加之湖南人終年以米飯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開胃振食欲。吃的人多起來,便形成了嗜辣的風俗。湖南人吃辣椒的花樣繁多。
將大紅椒用密封的酸壇泡,辣中有酸,謂之“酸辣”;將紅辣、花椒、大蒜並舉,謂之“麻辣”;將大紅辣椒剁碎,醃在密封壇內,辣中帶鹹,謂之“鹹辣”;將大紅辣椒剁碎後,拌和大米幹粉,醃在密封壇內,食用時可幹炒,可攪糊,謂之“鮓辣”;將紅辣椒碾碎後,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香味濃烈,謂之“油辣”;將大紅辣椒放火中燒烤,然後撕掉薄皮,用芝麻油、醬油涼拌,辣中帶甜,謂之“鮮辣”。此外,還可用幹、鮮辣椒做烹飪配料,吃法更是多種多樣。尤其是湘西的侗鄉苗寨,每逢客至,總要用幹辣椒燉肉招待。
勸客時,總是殷勤地再三請吃“辣椒”,而不是請吃“肉”,可見嗜辣之甚。湖南菜頗受歐、美、東南亞地區顧客的歡迎,尤以美國及加拿大人喜食味濃、香、鮮、辣的湖南菜。在美國,有的湘菜館門前懸掛畫有大紅辣椒的牌子,上書湖南辣椒,館內女招待的圍裙上,也繡著大紅辣椒。
……
湖南人愛吃苦味。據文獻記載,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楚辭·招魂》中有“大苦鹹酸,辛甘行些”的詩句。這裏的“大苦”,據說就是豆豉。那麽這種由豆類加工而成的調味品,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至今,湖南人還有愛吃豆豉的習慣,如“瀏陽豆豉”,就是地方名優特產之一。其它如苦瓜、苦蕎麥,也都是湖南人所喜愛的食物。湘俗嗜苦不僅有其曆史淵源,而且有其地方特點。湖南地處亞熱帶,暑熱時間較長。
……
祖國傳統醫學解釋暑的含義是:天氣主熱,地氣主濕,濕熱交蒸謂之暑;人在氣交之中,感而為病,則為暑病。而“苦能瀉火”、“苦能燥濕”、“苦能健胃”。所以人們適當地吃些帶苦味的食物,有助於清熱、除濕、和胃,於衛生保健大有益處。縱觀湖南的地勢地貌,湘北多為湖區,湘西南多為山區,湘中則為典型的丘陵地帶。這種地域上的差異,導致了湖南各地飲食風俗的多樣性。我們把它劃為三個食風區,即湘西食風區、湘中南食風區和湘北食風區。
……
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是湖南菜係的主要代表。它製作精細,用料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其特點是: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鮮、軟嫩。在製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煨、燉講究微火烹調,煨則味透汁濃,燉則湯清如鏡;臘味製法包括煙熏、鹵製、叉燒,著名的湖南臘肉係煙熏製品,既作冷盤,又可熱炒,或用優質原湯蒸;炒則突出鮮、嫩、香、辣,市井皆知。著名代表菜有:“海參盆蒸”、“臘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仔雞”等,都是名菜佳肴。
……
以烹製河鮮、家禽和家畜見長,多用燉、燒、蒸、臘的製法,其特點是芡大油厚,鹹辣香軟。燉菜常用火鍋上桌,民間則用蒸缽置泥爐上燉煮,俗稱蒸缽爐子。往往是邊煮邊吃邊下料,滾熱鮮嫩,津津有味,當地有“不願進朝當駙馬,隻要蒸缽爐子咕咕嘎”的民謠,充分說明燉菜廣為人民喜愛。代表菜有:“洞庭金龜”、“網油叉燒洞庭桂魚”,“蝴蝶飄海”、“冰糖湘蓮”等,皆為有口皆碑的洞庭湖區名肴。
湘西菜擅長製作山珍野味、煙熏臘肉和各種醃肉,口味側重鹹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濃厚的山鄉風味。代表菜有:“紅燒寒菌”、“板栗燒菜心”、“湘西酸肉”、“炒血鴨”等,皆為馳名湘西的佳肴。
……
共同風味是辣味菜和臘味菜。以辣味強烈著稱的朝天辣椒,全省各地均有出產,是製作辣味菜的主要原料。臘肉的製作曆史悠久,在中國相傳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三地區的菜各具特色,但井非截然不同,而是同中存異,異中見同,相互依存,彼此交流。統觀全貌,則刀工精細,形味兼美,調味多變,酸辣著稱,講究原汁,技法多樣,尤重煨烤。“日夜江聲下洞庭”,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國家經濟的發展,湘菜這朵奇葩,將會開得更加鮮豔奪目。
……
“辣味烈性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辣椒種子在西南、西北和東南地區的廣泛傳播後,開始正式落腳在湖南這片肥沃而濕潤的土地,並立即在這裏迅速生根、開花、結果,繁衍擴張,贏得了這片土地上人民的酷愛。作為一種西來的洋貨,辣椒在湖南不僅沒有被排斥,或者遭到洋蔥、胡椒等農作物被冷落的命運,反而得到了特別的禮遇,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究其緣由,似可作以下的分析:第一層是地理與氣候的原因。據說在全球同一緯度上,有一條“辣帶”,從南美經太平洋諸島,貫穿亞洲大陸至東亞、東南歐、北非,湖南便處在這條“辣帶”的一個圓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