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濤想起過年時幾個孩子想要跟著小秦去南方長長見識的事,因問小秦:“你之前不是說要帶著虎頭、毛頭往平州府去見識見識,哄著人家管你叫了幾百聲的小秦叔叔,打算啥時候動身?提早說了,我這邊好安排人跟著。”
小秦是走慣了平洲府的,哪一年都得走個一兩趟的。如今下窪子通了往南邊的船,出門就更容易了。但是每次往平洲府去,林遠濤也都是安排好信得過的夥計跟著他的,或者是讓他跟著錢掌櫃等人的商隊。如今他還要帶著倆半大小子出門,林遠濤更是得提前安排好妥當人跟著才行。
小秦撓撓頭,虎頭、毛頭自來跟他親熱,凡他在家時,總是擦前擦後的跟著,他雖隻大倆人幾歲,但是他從十多歲上就跟著林遠濤走南闖北的,眼界上比那倆孩子開闊許多。過年時卻不過倆孩子跟他懇求,而且他自己,也是認為多走走開闊眼界是比悶在家死讀書要強,自是答應下來。可是真說到啥時候動身,他心裏又難免躊躇起來:“我這答應了,還沒跟他們家裏說呢……他倆不像咱們,沒家裏人掛連,說走就走的……再說,咱家裏這些事,哪裏走的開?”
“你這答應人家的話,還能往回咽咋的?”林遠濤就給了他個腦瓜崩。
“那哪能?”小秦就捂著腦袋瞅著林遠濤,“哥,你幫我想想轍呀。要不,你去找李遠大哥他們去說說?”
小秦年歲不算大,還沒有成家,在村裏人眼裏算不上大人。雖然因為養蠶的事情都是他操持,十裏八鄉的有些名聲,可是也不夠人家能把個孩子交到他手裏,千百裏的往外走。他估摸著,要是林遠濤親自跟著去,這事還差不多,可是周瓦現在的情況,林遠濤說啥也不會出遠門的。
“嘖,辦事沒個前後眼的,就是不老成。”林遠濤瞄了他一眼,“你捂什麽捂啊?我都沒使勁兒,你那腦門紅都沒紅的,你瓦片哥也沒在跟前,裝相給誰看啊?”
林遠濤隻把小秦逗紅了臉,才肯好好跟他說。
“我想著,肯定不能就讓你帶著倆小孩子出那麽遠的門,就算是再有老道的夥計跟著也不行。”林遠濤瞅著小秦的眉毛皺起來,歎一口氣道:“你自己說,你就這麽要把人孩子領出去,人家大人能放心不?”
小秦自然心裏明鏡似的,這自然是不放心的,要不他也不讓林遠濤去替他說了:“那咋辦?其實這平州府都走了多少回了,路上一概都是熟的,再說,現在又有船,比陸路還好走呢,也就是幾天就到了,有啥可擔心的?”
於他們這些走南闖北慣了的人來說,這自然是沒啥。可是,就在往前數個五六年,李家村的人連進過縣城的都是有數的。就是現在,除了以前來下窪子服勞役修港口,以後再來過下窪子的人,十根手指頭就能掰清楚。
村子裏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對於村子外麵的世界,是心懷畏懼的。
“你自己說呢?”林遠濤隻反問一句,小秦就不知聲了。
“這人啊,啥時候都是獨木不成林,啥事就不能指望著一個人、一家一戶就能幹成。”林遠濤沒有接著小秦出門的話題繼續下去,“這幾年,眼瞅著咱們家邊上養蠶的越來越多了。山裏頭,有現成柞樹林子的,林子修理好了就能養柞蠶,就是楊家莊那樣邊上沒啥山的,也上咱們家去買桑樹苗子,回去就栽家邊上,跟著咱一起養桑蠶。現在是樹還小,養的蠶有限,等越往後,桑樹長成了,養的蠶就越多。以後,咱們這地界上產的蠶繭、蠶絲肯定是越來越多的。”
“那是,眼見著來錢的事,誰看見不跟著幹?”小秦讚同道。
“所以說啊,等著蠶絲越來越多,這就不是咱們一家一戶的事了。難道一個縣城裏,就咱們家人是有見識的?野地裏的野菜一文不值,村裏的小子們□□送到縣城去賣,一籃子就值十幾文,等到了小食攤子上,這一籃子野菜就能做出幾十碟子的涼拌,這又是多少錢?這是半大孩子就能看出來的事情。那些人家,每年繅了絲送到咱家能分多少錢,城裏的綢緞莊裏一尺綢多少錢,心裏還能不清楚?就是沒親自見過,也能聽見人說過啊。”林遠濤手指在桌上略敲了兩下,對著小秦解說道,“不定多少人比咱們心還急呢。”
“著啊!”小秦一拍掌,“我原還想著,咱家要想學那織綢的本事,又是那樣大的織機,又要找好師傅,不知道要搭進去多少功夫、多少錢財呢。因此這兩年我也就沒提這個事,可是心裏還老是想著、放不下呢。哥,難道你看出誰也有這個想法了?”
“是有幾個。”林遠濤沒有否認,又道:“你也不用光把眼睛就盯在織綢上。從蠶絲到穿上身,這有織的,有染的,有裁剪縫製的,還得好繡功,這才是一件能上身的體麵衣裳。這哪一步都值得仔細琢磨,看看能幹啥。還有,這蠶絲也不隻能織綢。那蠶絲被、蠶絲毯,略有家財的人家也是願意用的。“
“我就是鑽了牛角尖了!”小秦興奮道:“我在南邊就見過,那好繡工用的繡線都是蠶絲的。咱們就是花錢雇人染色,也是做得的。總比賣生絲劃算。”
“正是這樣。我想著,咱們就這麽三倆個人,想頭總是有限的。若是多幾個人到平州府那樣繁華的地界看看,說不準就會想出更好的主意呢?”
“那感情好。”小秦眼珠子轉了轉,“要是咱們村裏李遠大哥他們也跟著去看看,自然也就能把虎頭、毛頭他倆帶上。哥,你有話咋不直說,還拐彎抹角的。”
兩人說到這裏,一時興起,免不了你一言我一語,商量起縣城裏找誰,楊家莊問哪個,“咱們村裏,還是回去跟瓦片哥商量商量”,小秦如是說到。
林遠濤起身搖搖頭,自去房裏休息:“我這邊的事也忙得差不多了,你隻管去張羅,啥時候你覺得行了,隻管去就是。過幾天我這就忙完了,下窪子這邊有夥計們盯著,我就回去陪你瓦片哥和夏生。”
小秦得了林遠濤的話,哪裏還能呆得住。好容易耐著性子,陪著林遠濤又忙了兩天,急急忙忙就回去了。過了七八天,林遠濤手裏的事情忙完了,把下窪子的事情給手下的夥計們安排好,也回去了。
不說林遠濤回家,周瓦與小夏生是如何驚喜,林遠濤又是如何一頭鑽進廚房裏,煎炒烹炸煮燉,給一家人做好吃的,讓因為長時間不見與他有些生分的夏生又開始賴在他身上,虎頭和毛頭又是如何一有空就圍在林遠濤身邊,想方設法的想讓林遠濤能替他們求情,好讓他們能跟著往南邊去開開眼界。就連院子裏的二黑,也過上了有骨頭啃的幸福生活。
一家人親熱兩天,林遠濤和小秦找了李遠、李進兄弟倆,還有周圍幾個大村裏德高望重的,一起商量往南邊去的事。有些遠見的人都知道,隻要在南邊能找到一個他們能幹的行當,不管是對平常的村民,還是有些家資、心眼活動的人,都是有好處的。就連縣城裏因這幾年生意越發好了而體型越發富態的錢掌櫃,聽到林遠濤他們要去南邊,看有啥有關蠶絲的行當這邊也可以做的,也趕來湊了個熱鬧:“……別的不說,就是染得好顏色的蠶絲繡線,裏頭利錢就不少……要是咱們這能自己織綢,染上鮮豔顏色賣到北邊去……”絮絮叨叨,說什麽也要參一腳,“我還能幫你們打打下手,安排個住的地方啥的。”
而當林遠濤通過縣裏的書辦,將這事遞到了縣太爺的跟前,縣太爺不僅大加讚賞,答應為這次往南邊去的人都開具路引,還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在平州府治下任職的同年,請他在這事情上多照顧——蓋因林遠濤首倡在他治下養柞蠶、桑蠶,讓他在朝廷頂頂重視的“勸服農桑”上有所作為,已經連續兩年考評極好。就連每年收稅,也能多收些銀錢,少些折色。
若是能在蠶桑一事上做出更多成績,哪怕自己高升指日可待。
如此忙亂□□日,參與養蠶的各村都通了氣,各村的頭麵人物已經是聚了又聚,商量了又商量,這一日,眾人都聚在林遠濤家裏,就要將去往南邊的人選定下來。
“……咱們才養三四年的柞蠶,現在年年就能有這麽些絲,這還是就用著山上的林子,也就是簡單拾掇拾掇……要是以後林子好好養養,再多養些年頭,隻怕更得好。”作為主人家,也是這次要往南去挑頭的人,林遠濤就把現在幾個村收絲的情況說了一說:“就現在,一般的人家,隻要肯幹,一年在生絲上也有幾百個錢的進項……咱們要是多漲些本事,何必把大頭都讓人掙去?這回去的人,必要是各村能夠做一份主的,遇上事也好有個決斷。”
在座的都是周圍村裏正經過日子的人家,聽了林遠濤的話,哪裏有不動容的?又都是借了林家的光才有這一份額外的進項,少不得又說些客氣話:“……也是托了你們家的福,要不就我們這些大老粗,以前連個蠶的影都沒見過,沒那個見識,哪知道能掙這個錢……這兩年可是家家都寬綽不少。”
“哪能這麽說,都是互相借力。要不是咱們大家夥都養,我一年就拿那麽一擔兩擔的生絲去,不說人家織坊能不能正眼搭理我,隻怕一路的車腳錢都掙不回來……還是得咱們鄉親們心齊,我這手裏的生絲多了,才好和人家織坊講價錢,鄉親們就便也多掙兩個。”雖然小秦歲數比在座的都小不少,可是剛養蠶的時候,小秦幾乎是家家都去上門指點過,如今在眾人麵前說起話來也沒有半分打怵。
“托福了就是托福了,到啥時候咱們都得承你們的情。咱這沒有忘恩負義的人。”楊家莊是縣城周邊最大的村子,他們村子的學堂又收了李家村等幾個村子的孩子去念書,楊裏正在十裏八村極有名望,遠不是李遠這樣小村的裏正可比的。
楊裏正把手裏的煙袋在桌子上敲了敲:“俺們這是承了你們大情了。這些年風調雨順的,丁口越來越多,可是村裏的地就還是那麽些地,要是沒有別的出路,就怕村裏閑人越來越多,不學好,帶壞了風氣,不然,俺們村裏也不會花了大力氣起了學堂。就這樣,我這一時半刻的都不敢鬆懈,就怕哪眼沒看住,讓村裏的小子們學會耍錢啥的,那就是沒底的坑啊。但凡有人沾上,眼錯不見就得帶壞一村的風氣。可是幹看著也沒用啊,一年就那麽些活兒,個個大小夥子一身的力氣都憋著,有力沒處使。養蠶這事就是給他們另指了一條來錢的路子啊,這回往南去,哪怕學會一星半點兒呢,對俺們可是天大的恩情了!”
林遠濤與小秦少不得連說楊裏正“誇獎的過了,受不住”等語。一時終於把客套話都說過了,眾人才一一把人選定下。所選之人,無不是穩妥、有定性的——聽說南邊繁華,誰也不想自己子弟出去就被亂花迷了眼,學不學得來本事再說,一切穩妥為上。
隻是有一樣,林遠濤原說要在家陪著、照顧周瓦,跟周瓦商量時,周瓦卻不肯:“……這麽大的事隻讓小秦去如何能行?小秦辦事可靠咱們自家知道,這回畢竟帶著這麽些頭一回出門的人,他那年歲就壓服不了人!更別說縣太爺還寫了書信給你帶著!這回李進跟你去,我跟香草哥商量好了,回頭你們出門香草哥就帶著栓子過來陪我住,家裏還有雇的這些幹活的人,一天到晚進進出出的,啥時候都斷不了人……你隻管放心,我在家啥事都不能有!”
小秦是走慣了平洲府的,哪一年都得走個一兩趟的。如今下窪子通了往南邊的船,出門就更容易了。但是每次往平洲府去,林遠濤也都是安排好信得過的夥計跟著他的,或者是讓他跟著錢掌櫃等人的商隊。如今他還要帶著倆半大小子出門,林遠濤更是得提前安排好妥當人跟著才行。
小秦撓撓頭,虎頭、毛頭自來跟他親熱,凡他在家時,總是擦前擦後的跟著,他雖隻大倆人幾歲,但是他從十多歲上就跟著林遠濤走南闖北的,眼界上比那倆孩子開闊許多。過年時卻不過倆孩子跟他懇求,而且他自己,也是認為多走走開闊眼界是比悶在家死讀書要強,自是答應下來。可是真說到啥時候動身,他心裏又難免躊躇起來:“我這答應了,還沒跟他們家裏說呢……他倆不像咱們,沒家裏人掛連,說走就走的……再說,咱家裏這些事,哪裏走的開?”
“你這答應人家的話,還能往回咽咋的?”林遠濤就給了他個腦瓜崩。
“那哪能?”小秦就捂著腦袋瞅著林遠濤,“哥,你幫我想想轍呀。要不,你去找李遠大哥他們去說說?”
小秦年歲不算大,還沒有成家,在村裏人眼裏算不上大人。雖然因為養蠶的事情都是他操持,十裏八鄉的有些名聲,可是也不夠人家能把個孩子交到他手裏,千百裏的往外走。他估摸著,要是林遠濤親自跟著去,這事還差不多,可是周瓦現在的情況,林遠濤說啥也不會出遠門的。
“嘖,辦事沒個前後眼的,就是不老成。”林遠濤瞄了他一眼,“你捂什麽捂啊?我都沒使勁兒,你那腦門紅都沒紅的,你瓦片哥也沒在跟前,裝相給誰看啊?”
林遠濤隻把小秦逗紅了臉,才肯好好跟他說。
“我想著,肯定不能就讓你帶著倆小孩子出那麽遠的門,就算是再有老道的夥計跟著也不行。”林遠濤瞅著小秦的眉毛皺起來,歎一口氣道:“你自己說,你就這麽要把人孩子領出去,人家大人能放心不?”
小秦自然心裏明鏡似的,這自然是不放心的,要不他也不讓林遠濤去替他說了:“那咋辦?其實這平州府都走了多少回了,路上一概都是熟的,再說,現在又有船,比陸路還好走呢,也就是幾天就到了,有啥可擔心的?”
於他們這些走南闖北慣了的人來說,這自然是沒啥。可是,就在往前數個五六年,李家村的人連進過縣城的都是有數的。就是現在,除了以前來下窪子服勞役修港口,以後再來過下窪子的人,十根手指頭就能掰清楚。
村子裏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對於村子外麵的世界,是心懷畏懼的。
“你自己說呢?”林遠濤隻反問一句,小秦就不知聲了。
“這人啊,啥時候都是獨木不成林,啥事就不能指望著一個人、一家一戶就能幹成。”林遠濤沒有接著小秦出門的話題繼續下去,“這幾年,眼瞅著咱們家邊上養蠶的越來越多了。山裏頭,有現成柞樹林子的,林子修理好了就能養柞蠶,就是楊家莊那樣邊上沒啥山的,也上咱們家去買桑樹苗子,回去就栽家邊上,跟著咱一起養桑蠶。現在是樹還小,養的蠶有限,等越往後,桑樹長成了,養的蠶就越多。以後,咱們這地界上產的蠶繭、蠶絲肯定是越來越多的。”
“那是,眼見著來錢的事,誰看見不跟著幹?”小秦讚同道。
“所以說啊,等著蠶絲越來越多,這就不是咱們一家一戶的事了。難道一個縣城裏,就咱們家人是有見識的?野地裏的野菜一文不值,村裏的小子們□□送到縣城去賣,一籃子就值十幾文,等到了小食攤子上,這一籃子野菜就能做出幾十碟子的涼拌,這又是多少錢?這是半大孩子就能看出來的事情。那些人家,每年繅了絲送到咱家能分多少錢,城裏的綢緞莊裏一尺綢多少錢,心裏還能不清楚?就是沒親自見過,也能聽見人說過啊。”林遠濤手指在桌上略敲了兩下,對著小秦解說道,“不定多少人比咱們心還急呢。”
“著啊!”小秦一拍掌,“我原還想著,咱家要想學那織綢的本事,又是那樣大的織機,又要找好師傅,不知道要搭進去多少功夫、多少錢財呢。因此這兩年我也就沒提這個事,可是心裏還老是想著、放不下呢。哥,難道你看出誰也有這個想法了?”
“是有幾個。”林遠濤沒有否認,又道:“你也不用光把眼睛就盯在織綢上。從蠶絲到穿上身,這有織的,有染的,有裁剪縫製的,還得好繡功,這才是一件能上身的體麵衣裳。這哪一步都值得仔細琢磨,看看能幹啥。還有,這蠶絲也不隻能織綢。那蠶絲被、蠶絲毯,略有家財的人家也是願意用的。“
“我就是鑽了牛角尖了!”小秦興奮道:“我在南邊就見過,那好繡工用的繡線都是蠶絲的。咱們就是花錢雇人染色,也是做得的。總比賣生絲劃算。”
“正是這樣。我想著,咱們就這麽三倆個人,想頭總是有限的。若是多幾個人到平州府那樣繁華的地界看看,說不準就會想出更好的主意呢?”
“那感情好。”小秦眼珠子轉了轉,“要是咱們村裏李遠大哥他們也跟著去看看,自然也就能把虎頭、毛頭他倆帶上。哥,你有話咋不直說,還拐彎抹角的。”
兩人說到這裏,一時興起,免不了你一言我一語,商量起縣城裏找誰,楊家莊問哪個,“咱們村裏,還是回去跟瓦片哥商量商量”,小秦如是說到。
林遠濤起身搖搖頭,自去房裏休息:“我這邊的事也忙得差不多了,你隻管去張羅,啥時候你覺得行了,隻管去就是。過幾天我這就忙完了,下窪子這邊有夥計們盯著,我就回去陪你瓦片哥和夏生。”
小秦得了林遠濤的話,哪裏還能呆得住。好容易耐著性子,陪著林遠濤又忙了兩天,急急忙忙就回去了。過了七八天,林遠濤手裏的事情忙完了,把下窪子的事情給手下的夥計們安排好,也回去了。
不說林遠濤回家,周瓦與小夏生是如何驚喜,林遠濤又是如何一頭鑽進廚房裏,煎炒烹炸煮燉,給一家人做好吃的,讓因為長時間不見與他有些生分的夏生又開始賴在他身上,虎頭和毛頭又是如何一有空就圍在林遠濤身邊,想方設法的想讓林遠濤能替他們求情,好讓他們能跟著往南邊去開開眼界。就連院子裏的二黑,也過上了有骨頭啃的幸福生活。
一家人親熱兩天,林遠濤和小秦找了李遠、李進兄弟倆,還有周圍幾個大村裏德高望重的,一起商量往南邊去的事。有些遠見的人都知道,隻要在南邊能找到一個他們能幹的行當,不管是對平常的村民,還是有些家資、心眼活動的人,都是有好處的。就連縣城裏因這幾年生意越發好了而體型越發富態的錢掌櫃,聽到林遠濤他們要去南邊,看有啥有關蠶絲的行當這邊也可以做的,也趕來湊了個熱鬧:“……別的不說,就是染得好顏色的蠶絲繡線,裏頭利錢就不少……要是咱們這能自己織綢,染上鮮豔顏色賣到北邊去……”絮絮叨叨,說什麽也要參一腳,“我還能幫你們打打下手,安排個住的地方啥的。”
而當林遠濤通過縣裏的書辦,將這事遞到了縣太爺的跟前,縣太爺不僅大加讚賞,答應為這次往南邊去的人都開具路引,還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在平州府治下任職的同年,請他在這事情上多照顧——蓋因林遠濤首倡在他治下養柞蠶、桑蠶,讓他在朝廷頂頂重視的“勸服農桑”上有所作為,已經連續兩年考評極好。就連每年收稅,也能多收些銀錢,少些折色。
若是能在蠶桑一事上做出更多成績,哪怕自己高升指日可待。
如此忙亂□□日,參與養蠶的各村都通了氣,各村的頭麵人物已經是聚了又聚,商量了又商量,這一日,眾人都聚在林遠濤家裏,就要將去往南邊的人選定下來。
“……咱們才養三四年的柞蠶,現在年年就能有這麽些絲,這還是就用著山上的林子,也就是簡單拾掇拾掇……要是以後林子好好養養,再多養些年頭,隻怕更得好。”作為主人家,也是這次要往南去挑頭的人,林遠濤就把現在幾個村收絲的情況說了一說:“就現在,一般的人家,隻要肯幹,一年在生絲上也有幾百個錢的進項……咱們要是多漲些本事,何必把大頭都讓人掙去?這回去的人,必要是各村能夠做一份主的,遇上事也好有個決斷。”
在座的都是周圍村裏正經過日子的人家,聽了林遠濤的話,哪裏有不動容的?又都是借了林家的光才有這一份額外的進項,少不得又說些客氣話:“……也是托了你們家的福,要不就我們這些大老粗,以前連個蠶的影都沒見過,沒那個見識,哪知道能掙這個錢……這兩年可是家家都寬綽不少。”
“哪能這麽說,都是互相借力。要不是咱們大家夥都養,我一年就拿那麽一擔兩擔的生絲去,不說人家織坊能不能正眼搭理我,隻怕一路的車腳錢都掙不回來……還是得咱們鄉親們心齊,我這手裏的生絲多了,才好和人家織坊講價錢,鄉親們就便也多掙兩個。”雖然小秦歲數比在座的都小不少,可是剛養蠶的時候,小秦幾乎是家家都去上門指點過,如今在眾人麵前說起話來也沒有半分打怵。
“托福了就是托福了,到啥時候咱們都得承你們的情。咱這沒有忘恩負義的人。”楊家莊是縣城周邊最大的村子,他們村子的學堂又收了李家村等幾個村子的孩子去念書,楊裏正在十裏八村極有名望,遠不是李遠這樣小村的裏正可比的。
楊裏正把手裏的煙袋在桌子上敲了敲:“俺們這是承了你們大情了。這些年風調雨順的,丁口越來越多,可是村裏的地就還是那麽些地,要是沒有別的出路,就怕村裏閑人越來越多,不學好,帶壞了風氣,不然,俺們村裏也不會花了大力氣起了學堂。就這樣,我這一時半刻的都不敢鬆懈,就怕哪眼沒看住,讓村裏的小子們學會耍錢啥的,那就是沒底的坑啊。但凡有人沾上,眼錯不見就得帶壞一村的風氣。可是幹看著也沒用啊,一年就那麽些活兒,個個大小夥子一身的力氣都憋著,有力沒處使。養蠶這事就是給他們另指了一條來錢的路子啊,這回往南去,哪怕學會一星半點兒呢,對俺們可是天大的恩情了!”
林遠濤與小秦少不得連說楊裏正“誇獎的過了,受不住”等語。一時終於把客套話都說過了,眾人才一一把人選定下。所選之人,無不是穩妥、有定性的——聽說南邊繁華,誰也不想自己子弟出去就被亂花迷了眼,學不學得來本事再說,一切穩妥為上。
隻是有一樣,林遠濤原說要在家陪著、照顧周瓦,跟周瓦商量時,周瓦卻不肯:“……這麽大的事隻讓小秦去如何能行?小秦辦事可靠咱們自家知道,這回畢竟帶著這麽些頭一回出門的人,他那年歲就壓服不了人!更別說縣太爺還寫了書信給你帶著!這回李進跟你去,我跟香草哥商量好了,回頭你們出門香草哥就帶著栓子過來陪我住,家裏還有雇的這些幹活的人,一天到晚進進出出的,啥時候都斷不了人……你隻管放心,我在家啥事都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