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打的不錯嘛!”文輝對加強之後的國軍戰鬥力很好奇,所以淞滬一開打,呆在那邊的外事人員天天都有匯報,算是開了別樣的文字直播。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更換裝備之後他們的戰鬥力有顯著的提升,而且日本人的陸軍援兵沒有就位,海軍正在支援的路上,小優勢局把握的還不錯。
隻可惜總體局麵還是在向原來的曆史方麵靠攏,不能說將士不用命,日租界外圍的日軍據點在開戰當天就利用重炮的掩護拔除了,雖有反複,但是大體的進攻計劃順利實施,可是推進到日租界內部情況就不一樣了。
國府這邊在加強軍隊,日本人也不是瞎子,他們強大的情報機構早就把情況匯報給了軍方,所以在日租界內部日本人除了設立街堡工事以外,還對重要位置的建築進行了加固,尤其是位於虹口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得知中方獲得了更多的重炮後,鋼筋混凝土加厚鋼板的堆砌讓這裏變成了徹徹底底的要塞。所以軍隊推進到日租界內部之後真的是步步帶血,每一米都有屍體倒下。
而國軍也有股子狠勁,硬是把這些據點啃了下來,下麵的軍隊無師自通的學會了用噴火器對付頑固工事,清掃樓內敵人時,士兵們發現花機關和少量溫徹斯特搭配格外好用,對方的三八式過長的槍身在室內作戰很不便利,這一發現推廣後倒是加快了清掃進度。因此日租界完全被打爛,房屋不是被燒毀就是被重炮炸毀,博福斯75炮抵進直瞄的效果也不錯,配發的穿甲彈對付一般工事沒壓力,六十,八二,一二零的迫擊炮在城市巷戰中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日本人的豆戰車也沒能挽救局勢,現在就死死守著司令部和周邊的街區。
四千人的陸戰隊第一天就損失過半,重大的傷亡讓日方不得不放棄一些陣地,龜縮防禦海軍司令部周邊,同時開始武裝僑民參戰。雙方激烈的對抗倒是提前將城市巷戰的殘酷表現了出來,日本人反正有點後悔開戰前的托大。
“日方僑民參戰……凡是攜帶武器者均是敵人……倒也沒有那麽迂腐。”文輝翻開下一頁,居然看見了雙方坦克出場,國府的三五式首戰告捷,出場拿下五個人頭“戰車進攻頗為犀利,推進無阻,步兵伴隨推進的時候不少人被坦克裝甲反射的流彈所傷”步坦戰術還是不熟練啊!
當然也不是沒有損失,被日軍反坦克炮打掉一輛,人肉炸彈爆掉一輛,還有一輛履帶損壞,撤離時被己方自行炸毀;除了坦克的戰績,大量裝備的37炮在充當速射壓製火力的同時也收掉兩個人頭,反坦克槍也拿下了自己的一血,3:8的戰損倒也不錯。
“虹口的司令部怎麽還是沒拿下來呢?”文輝搞不明白,當初賣重炮給他們,榴彈,穿甲彈,燃燒彈相應的彈種都配備齊全了啊!尤其是燃燒彈,這玩意兒悶烤工事的效果應該不錯啊。
要知道原先國府購買sfh18榴彈炮的時候,日本人就在從中作梗,萊茵公不光拖延了交付時間還沒把炮彈給足給齊全,每門炮配彈一千發,而且都是高爆榴彈,其他彈種是一發都沒有。
這一點是國府始料未及的,開戰後重炮摧毀了所有目標唯獨對司令部無可奈何。實戰中讓張治中沒有想到的是,sfh18150毫米榴彈炮不能擊毀日軍虹口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其實戰前他們的估算本沒有錯誤,之前的海軍司令部是鋼筋水泥結構的要塞型工事,牆壁雖然厚達近一米,但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sfh18150毫米榴彈是可以有效擊穿的。
可是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國軍的錯誤在於低估了敵人。日本人和德國人本來就是盟友,在得知中國購買了sfh18150毫米榴彈炮以後,又豈能坐視不理。從德國人那裏拿到了此炮的詳細參數性能後,戰前他們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進行了精心加固。司令部所有關鍵部位,除了增加鋼筋水泥以外,更加上大量厚鋼板,不要說150毫米榴彈炮的榴彈,連203毫米榴彈炮也可以抵擋。日本人寧可做無用功,多受累一些,也要搶在別人前麵。他們針對國府購買炮彈種類和數量的阻撓效果在開戰後體現了出來,麵對要塞化的司令部,白白犧牲了大量人員國軍卻束手無策。
“你在加強,他們也在加強啊,又不是此消彼長,怎麽會出現優勢。日本人得知國府購買了更多的重炮後,對司令部的加強比曆史上更加瘋狂,別說150的穿甲彈,就是航空炸彈都能扛一扛。”龍司看了看情報,想拿下這個要塞可是夠嗆,堆人頭可沒用非得用技術兵器,要是有大口徑臼炮(例如卡爾)或者大口徑列車炮(例如古斯塔夫)倒是好辦。
“沒辦法嗎?打不掉海軍司令部,也就無法摧毀日本人在上海的中樞指揮部,這可是會影響將來的戰局。現在可沒時間靠步兵一點點強推,要是不盡快吃掉目前盤踞在上海的一萬多日軍,等他們的援軍到了不光要腹背受敵,淞滬局勢還會持續糜爛。”這會兒文輝倒是開始為國府考慮了。
“辦法?倒也不是沒有,用重炮抵進轟擊就能解決問題,毛子在二戰末期不就是做出了很好的掩飾嘛。b4的大管子推到鼻子底下開火,慈父鐵拳的重錘之下有哪個堡壘能抗住?”說完龍司就自己搖頭否定,“這不現實,重炮不僅是軍隊的命根子,而且推到前線風險太大,日本人的空軍和海軍可不會坐視不理,恐怕沒有指揮官敢這麽做。”現在日軍的海航和艦炮讓國軍損失的十四門m1928式155榴彈炮和6門sfh18榴彈炮,都讓他們肉疼不已,之後隨著日軍的增援逐步趕到上海,大批的飛機和重炮會對國軍重炮兵造成更大的威脅。
唉!文輝無奈的歎氣,看來淞滬大磨盤是免不了了。不過說到炮兵,這次國府軍隊的炮兵表現倒是可圈可點,無論是重炮壓製支援還是輕型火炮的火力覆蓋都讓人眼前一亮。
“估計這是少有的幾次炮兵集群出動的戰例了。”龍崎不看好炮兵的後續表現,“實力壓製的太厲害,他們後麵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已經好太多了,文輝靜靜的看資料沒說話,現在還有幾個重炮團鎮場子,無論是華北還是淞滬出現在戰場上的山炮群還是野炮群都是團級炮兵單位。曆史上無論新舊,全國上下可就指望著那幾百門火炮的輸出呢!當時國府的炮兵都是拆成營甚至連級單位分布到全國使用的,隸屬於同一個炮團的兩支部隊可是隔著天南海北在作戰。
本來實力就差,再這樣一拆分,看似各個戰場都有火炮照顧,但是跟日軍一比是丁點優勢都沒有,人家師團所屬的炮兵旅團就能完成單方麵壓製,更不要說單獨編製的重炮兵聯隊。所以國府炮兵沒有什麽顯露戰績並非是消極作戰,而是敵我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勢單力薄的炮兵在戰場上開倆炮就得換地方,這樣躲貓貓式的打法能不能取得命中都兩說。至於集中炮兵蹲在原地和日軍炮兵戰擼,那更是不現實,之前就說了國府的火炮裝備情況,這種拚消耗的打法國府沒那個實力玩。有炮兵存在還能讓日軍有些顧忌,要是都拚完了……
這種以保存火炮為前提條件的戰鬥自然是拿不出什麽什麽像樣的戰績,而且火炮有損失不光是炮兵部隊指揮官要追責,其他的軍官也有連帶責任。這樣苛刻的內外使用環境下,有勇氣的指揮官會頂著損失讓炮兵打倆炮再撤,慫一點的見戰局不妙直接就讓炮兵後撤了。
所以別再說“國府拿著優勢武器不抗日還不如支援給鱉軍”這種沒腦子的話了,這種無法用精神武裝和人命填補的實力差距換了鱉軍來也不可能做的更好。當時的實力對比是:日軍>國府>鱉軍,叫囂著“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噴子大牛們總會忽略這個實力對比,老是說國府打鱉軍怎麽牛逼,碰到日軍就軟了,這不是廢話嘛!小學生欺負幼兒園的自然能暴打,但是碰上中學生那就是被欺負的一方,因為實力擺在那裏啊!軍隊本身就是最講實力的地方,實力落後挨揍,損失大,打敗仗是必然的,別再用國府一連串的戰敗說事了,不管高層指揮有什麽樣的問題,實力差距是沒法掩蓋的事實。
也正是他們用一場場血敗拖延了日本人的腳步,撐到了美國人下場,日本人投降,某些人才有機會在今天肆無忌憚對那些異黨籍陣營戰死的英靈汙蔑抨擊。不過他們怎麽狡辯甚至篡改都無法掩蓋,他們在勝利中的那份功勞。
“他們又開始催貨了,這次不是以師級編製訂貨,大批的輕重機槍,花機關,噴火器,反坦克步槍,炮彈,還有補充的各類火炮……”葉琳娜走進來拿著一份電報。
“最快速度給他們發貨,淞滬戰場還有的打呢!”幾天的消耗不至於搬空國府的儲備,但是流水一樣消耗的子彈和炮彈可是讓後勤部的人坐不住了,趕忙給文輝這邊來了補充訂單。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日本人源源不斷的從海上拉來援軍。南京的那位在動員中央軍精銳(17個師)參戰的同時也在調集地方部隊進入戰場,四川(9個師又2個旅),湖南(12個師又4個旅),湖北(3個師),安徽(4個師),廣西(6個師),廣東(6個師又1旅),還有東北軍的八個師都開始向淞滬地區匯集,二戰前的交戰預演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長官,調令來了!”文輝沒當多久的場外觀眾,蔣先生的記性顯然不錯,沒忘記他這支別樣的軍閥部隊,前腳來訂單,調令後腳跟著就來了。所以這次湖南出了十三個師參戰。
隻可惜總體局麵還是在向原來的曆史方麵靠攏,不能說將士不用命,日租界外圍的日軍據點在開戰當天就利用重炮的掩護拔除了,雖有反複,但是大體的進攻計劃順利實施,可是推進到日租界內部情況就不一樣了。
國府這邊在加強軍隊,日本人也不是瞎子,他們強大的情報機構早就把情況匯報給了軍方,所以在日租界內部日本人除了設立街堡工事以外,還對重要位置的建築進行了加固,尤其是位於虹口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得知中方獲得了更多的重炮後,鋼筋混凝土加厚鋼板的堆砌讓這裏變成了徹徹底底的要塞。所以軍隊推進到日租界內部之後真的是步步帶血,每一米都有屍體倒下。
而國軍也有股子狠勁,硬是把這些據點啃了下來,下麵的軍隊無師自通的學會了用噴火器對付頑固工事,清掃樓內敵人時,士兵們發現花機關和少量溫徹斯特搭配格外好用,對方的三八式過長的槍身在室內作戰很不便利,這一發現推廣後倒是加快了清掃進度。因此日租界完全被打爛,房屋不是被燒毀就是被重炮炸毀,博福斯75炮抵進直瞄的效果也不錯,配發的穿甲彈對付一般工事沒壓力,六十,八二,一二零的迫擊炮在城市巷戰中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日本人的豆戰車也沒能挽救局勢,現在就死死守著司令部和周邊的街區。
四千人的陸戰隊第一天就損失過半,重大的傷亡讓日方不得不放棄一些陣地,龜縮防禦海軍司令部周邊,同時開始武裝僑民參戰。雙方激烈的對抗倒是提前將城市巷戰的殘酷表現了出來,日本人反正有點後悔開戰前的托大。
“日方僑民參戰……凡是攜帶武器者均是敵人……倒也沒有那麽迂腐。”文輝翻開下一頁,居然看見了雙方坦克出場,國府的三五式首戰告捷,出場拿下五個人頭“戰車進攻頗為犀利,推進無阻,步兵伴隨推進的時候不少人被坦克裝甲反射的流彈所傷”步坦戰術還是不熟練啊!
當然也不是沒有損失,被日軍反坦克炮打掉一輛,人肉炸彈爆掉一輛,還有一輛履帶損壞,撤離時被己方自行炸毀;除了坦克的戰績,大量裝備的37炮在充當速射壓製火力的同時也收掉兩個人頭,反坦克槍也拿下了自己的一血,3:8的戰損倒也不錯。
“虹口的司令部怎麽還是沒拿下來呢?”文輝搞不明白,當初賣重炮給他們,榴彈,穿甲彈,燃燒彈相應的彈種都配備齊全了啊!尤其是燃燒彈,這玩意兒悶烤工事的效果應該不錯啊。
要知道原先國府購買sfh18榴彈炮的時候,日本人就在從中作梗,萊茵公不光拖延了交付時間還沒把炮彈給足給齊全,每門炮配彈一千發,而且都是高爆榴彈,其他彈種是一發都沒有。
這一點是國府始料未及的,開戰後重炮摧毀了所有目標唯獨對司令部無可奈何。實戰中讓張治中沒有想到的是,sfh18150毫米榴彈炮不能擊毀日軍虹口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其實戰前他們的估算本沒有錯誤,之前的海軍司令部是鋼筋水泥結構的要塞型工事,牆壁雖然厚達近一米,但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sfh18150毫米榴彈是可以有效擊穿的。
可是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國軍的錯誤在於低估了敵人。日本人和德國人本來就是盟友,在得知中國購買了sfh18150毫米榴彈炮以後,又豈能坐視不理。從德國人那裏拿到了此炮的詳細參數性能後,戰前他們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進行了精心加固。司令部所有關鍵部位,除了增加鋼筋水泥以外,更加上大量厚鋼板,不要說150毫米榴彈炮的榴彈,連203毫米榴彈炮也可以抵擋。日本人寧可做無用功,多受累一些,也要搶在別人前麵。他們針對國府購買炮彈種類和數量的阻撓效果在開戰後體現了出來,麵對要塞化的司令部,白白犧牲了大量人員國軍卻束手無策。
“你在加強,他們也在加強啊,又不是此消彼長,怎麽會出現優勢。日本人得知國府購買了更多的重炮後,對司令部的加強比曆史上更加瘋狂,別說150的穿甲彈,就是航空炸彈都能扛一扛。”龍司看了看情報,想拿下這個要塞可是夠嗆,堆人頭可沒用非得用技術兵器,要是有大口徑臼炮(例如卡爾)或者大口徑列車炮(例如古斯塔夫)倒是好辦。
“沒辦法嗎?打不掉海軍司令部,也就無法摧毀日本人在上海的中樞指揮部,這可是會影響將來的戰局。現在可沒時間靠步兵一點點強推,要是不盡快吃掉目前盤踞在上海的一萬多日軍,等他們的援軍到了不光要腹背受敵,淞滬局勢還會持續糜爛。”這會兒文輝倒是開始為國府考慮了。
“辦法?倒也不是沒有,用重炮抵進轟擊就能解決問題,毛子在二戰末期不就是做出了很好的掩飾嘛。b4的大管子推到鼻子底下開火,慈父鐵拳的重錘之下有哪個堡壘能抗住?”說完龍司就自己搖頭否定,“這不現實,重炮不僅是軍隊的命根子,而且推到前線風險太大,日本人的空軍和海軍可不會坐視不理,恐怕沒有指揮官敢這麽做。”現在日軍的海航和艦炮讓國軍損失的十四門m1928式155榴彈炮和6門sfh18榴彈炮,都讓他們肉疼不已,之後隨著日軍的增援逐步趕到上海,大批的飛機和重炮會對國軍重炮兵造成更大的威脅。
唉!文輝無奈的歎氣,看來淞滬大磨盤是免不了了。不過說到炮兵,這次國府軍隊的炮兵表現倒是可圈可點,無論是重炮壓製支援還是輕型火炮的火力覆蓋都讓人眼前一亮。
“估計這是少有的幾次炮兵集群出動的戰例了。”龍崎不看好炮兵的後續表現,“實力壓製的太厲害,他們後麵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已經好太多了,文輝靜靜的看資料沒說話,現在還有幾個重炮團鎮場子,無論是華北還是淞滬出現在戰場上的山炮群還是野炮群都是團級炮兵單位。曆史上無論新舊,全國上下可就指望著那幾百門火炮的輸出呢!當時國府的炮兵都是拆成營甚至連級單位分布到全國使用的,隸屬於同一個炮團的兩支部隊可是隔著天南海北在作戰。
本來實力就差,再這樣一拆分,看似各個戰場都有火炮照顧,但是跟日軍一比是丁點優勢都沒有,人家師團所屬的炮兵旅團就能完成單方麵壓製,更不要說單獨編製的重炮兵聯隊。所以國府炮兵沒有什麽顯露戰績並非是消極作戰,而是敵我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勢單力薄的炮兵在戰場上開倆炮就得換地方,這樣躲貓貓式的打法能不能取得命中都兩說。至於集中炮兵蹲在原地和日軍炮兵戰擼,那更是不現實,之前就說了國府的火炮裝備情況,這種拚消耗的打法國府沒那個實力玩。有炮兵存在還能讓日軍有些顧忌,要是都拚完了……
這種以保存火炮為前提條件的戰鬥自然是拿不出什麽什麽像樣的戰績,而且火炮有損失不光是炮兵部隊指揮官要追責,其他的軍官也有連帶責任。這樣苛刻的內外使用環境下,有勇氣的指揮官會頂著損失讓炮兵打倆炮再撤,慫一點的見戰局不妙直接就讓炮兵後撤了。
所以別再說“國府拿著優勢武器不抗日還不如支援給鱉軍”這種沒腦子的話了,這種無法用精神武裝和人命填補的實力差距換了鱉軍來也不可能做的更好。當時的實力對比是:日軍>國府>鱉軍,叫囂著“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噴子大牛們總會忽略這個實力對比,老是說國府打鱉軍怎麽牛逼,碰到日軍就軟了,這不是廢話嘛!小學生欺負幼兒園的自然能暴打,但是碰上中學生那就是被欺負的一方,因為實力擺在那裏啊!軍隊本身就是最講實力的地方,實力落後挨揍,損失大,打敗仗是必然的,別再用國府一連串的戰敗說事了,不管高層指揮有什麽樣的問題,實力差距是沒法掩蓋的事實。
也正是他們用一場場血敗拖延了日本人的腳步,撐到了美國人下場,日本人投降,某些人才有機會在今天肆無忌憚對那些異黨籍陣營戰死的英靈汙蔑抨擊。不過他們怎麽狡辯甚至篡改都無法掩蓋,他們在勝利中的那份功勞。
“他們又開始催貨了,這次不是以師級編製訂貨,大批的輕重機槍,花機關,噴火器,反坦克步槍,炮彈,還有補充的各類火炮……”葉琳娜走進來拿著一份電報。
“最快速度給他們發貨,淞滬戰場還有的打呢!”幾天的消耗不至於搬空國府的儲備,但是流水一樣消耗的子彈和炮彈可是讓後勤部的人坐不住了,趕忙給文輝這邊來了補充訂單。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日本人源源不斷的從海上拉來援軍。南京的那位在動員中央軍精銳(17個師)參戰的同時也在調集地方部隊進入戰場,四川(9個師又2個旅),湖南(12個師又4個旅),湖北(3個師),安徽(4個師),廣西(6個師),廣東(6個師又1旅),還有東北軍的八個師都開始向淞滬地區匯集,二戰前的交戰預演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長官,調令來了!”文輝沒當多久的場外觀眾,蔣先生的記性顯然不錯,沒忘記他這支別樣的軍閥部隊,前腳來訂單,調令後腳跟著就來了。所以這次湖南出了十三個師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