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的賞賜聖旨,宦官宣念之後,李家自李勣以下,皆伏首謝天恩。
李欽載攙扶著李勣起身,顫巍巍的李勣接過聖旨,又命下人取了一塊銀餅送給宦官,宦官諂笑著千恩萬謝地告辭。
展開聖旨,李勣凝目仔細地看著上麵的每一個字,讀了四五遍後,吩咐李思文將聖旨供於明堂。
家人喜笑顏開紛紛向李勣道賀,李勣也含笑頷首。
李治這道賞賜聖旨,將李家的地位再次拔高,如今的李勣已是朝堂上無可爭議的人臣之巔。
再往上就是封異姓王,這在大唐並無先例,而且李勣猶為不願,地位越高,摔得越慘,李勣是聰明人,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連這道聖旨都不願接。
“恭喜爺爺,加授太子太師。”李欽載笑著道賀。
李勣瞥了他一眼:“你覺得是喜事?”
“您就當喜事辦。”李欽載笑嘻嘻地道。
李勣哼了一聲,麵無表情地轉過頭去。
李欽載暗暗搖頭,“太子太師”在如今的唐朝不算虛銜,確實是要給太子上課的。
從《周禮》上來說,太師,太傅,太保被合稱為“三公”。
當然,時代發展不同,對“三公”的定義也不同,《禮記》上將司馬,司徒,司空合稱為“三公”。
李勣不才,早在永徽四年已被李治封為“司空”,今日又被封為太子太師,所以無論用怎樣的標準定義,李勣都是名副其實的“三公”之一。
李欽載暗自腹誹的是,太子太師這名頭實在有點……
受了前世影視劇的毒害,但凡跟“太師”“太保”什麽的扯上關係,十有八九是大奸臣,終極反派大boss的那種。
一聽官名就透著一股子一手遮天,殘害忠良的味道。
沒想到自己爺爺居然成了太子太師,李欽載想象一下以後李勣出行,儀仗奢華,扈從如雲,路邊的百姓民不聊生。
充滿正義感的俠客成群結隊前赴後繼刺殺,卻被李勣的部曲一一鎮壓屠戮,書寫一部可歌可泣的正義勞動人民不畏強權,與反派壞人做鬥爭的血淚史……
想到這裏,李欽載莫名打了個冷戰。
“爺爺,要不……太子太師這頭銜,您給婉拒了吧?”李欽載試探著問道。
李勣欣慰捋須:“你也覺得太引人注目,樹大招風了?”
“那倒不是,主要是……這官兒聽起來不大正經,誰家好人當太師呀,一聽就感覺要挨刀的那種……”
李勣一愣,接著大怒:“放屁!太子太師,三公之一,哪裏不正經了?憑啥當這官兒要挨刀?”
“爺爺息怒,純粹是個人建議,您若喜歡盡管當,”李欽載幹笑幾聲,隨即換上一副誇張的表情:“太師耶!爺爺好厲害!”
李勣更氣了,抖抖索索指著他:“你給老夫滾!”
…………
李勣加授太子太師的消息,當天夜裏便傳遍了長安城的權貴家。
權貴官員們紛紛羨慕不已,對李家更多了幾分敬畏。
當然,大家隻是羨慕,倒也沒什麽人眼紅,所有人都很清楚,這是李勣用老命換來的榮耀。
憑著滅高句麗,滅新羅的曠世大功,李勣加授太子太師不是很正常嗎?也就是大唐沒有封異姓王的先例,不然李勣封王都合情合理。
這樁功勞太大,而李勣已爵至國公,大約天子也實在想不出該如何賞賜李勣了。
第二天,長安城的權貴們紛紛帶著厚禮登門道賀,李勣曾經的門生舊部也紛紛拜見。
可惜的是,李勣卻閉門謝客,對外稱舊傷犯了,不見任何訪客,李思文在門口站了一天,專門向來訪的客人致歉,順便把厚禮收了。
唯獨有一位客人登門,李勣沒拒絕,並親自在前院迎接。
這位客人是當今太子李賢。
別人登門拜訪都能拒絕,但太子登門李勣怎敢拒絕。
就算不論身份地位,從名義上來說,李勣也是太子太師,這年頭的太子太師不是虛銜,是真的要給太子上課的,至於教什麽內容,由太師決定,聖賢經義也好,兵法墨攻也好,總之,拿其薪,謀其政。
太子登門,李勣將他迎進府裏,李家前堂內,李賢畢恭畢敬向李勣行了拜師禮,李勣隻好坦然受之。
從這一刻起,李勣與李賢便算是正式的師生了。
看著李賢那張年輕的臉龐,李勣很是感慨。
貞觀年間,李治遙領並州大都督,任李勣為並州都督府長史,代行都督事,貞觀二十二年,李勣又被李世民封為東宮詹事,輔佐當時的太子李治。
如今李治的兒子李賢又拜李勣為師,這樣算來,李勣竟前後當過兩代帝王的老師,由此可見天家對李勣是何等的信任器重。
李勣雖是名將,但也不是文盲,事實上當世名將的文化水平都不俗,聖賢經義皆是信口拈來,頭頭是道。
師生倆在前堂內閑聊,李勣隨口授了幾句治學之道,並督促太子李賢的學業,李賢在李勣麵前表現得非常恭敬,本來李賢的性格便很溫雅柔靜,在這位三朝功勳麵前更是將姿態放得非常低。
聊了一會兒,見李勣露出疲態,李賢識趣地告退。
出了前堂,李賢沒離去,在國公府偏院找到了李欽載。
自前太子李弘薨逝後,李欽載與李賢的關係處得不錯,二人像朋友一樣來往頗多。
如今二人的關係已經發展到可以喬裝出行,低調地勾肩搭背進青樓喝幾杯,還能互相開點葷素不忌的玩笑。
偏院找到李欽載,李賢也沒客氣,找了個暖和的地方坐下。
見李欽載麵前擺著果幹肉脯之類的零食,李賢挑挑揀揀,拈了一塊肉脯塞進嘴裏大嚼起來。
李欽載打量他一番,歎了口氣,道:“以後咱倆怎麽論呀。”
李賢含糊地道:“景初何出此言?”
李欽載掰著手指道:“伱看啊,你是我爺爺的學生,從輩分上來說,我得叫你一聲叔……”
“但你的親弟弟李顯又是我的弟子,從輩分上來說,你得叫我一聲叔……”
“咱倆私下裏又是朋友,算是平輩,從這一點來說,你的叔就是我的叔,所以,你是你自己的叔,我也是我自己的叔……”
李賢嘴裏含著肉脯都忘了咀嚼,目光呆滯地看著他。
孩子精神錯亂了……
(本章完)
李欽載攙扶著李勣起身,顫巍巍的李勣接過聖旨,又命下人取了一塊銀餅送給宦官,宦官諂笑著千恩萬謝地告辭。
展開聖旨,李勣凝目仔細地看著上麵的每一個字,讀了四五遍後,吩咐李思文將聖旨供於明堂。
家人喜笑顏開紛紛向李勣道賀,李勣也含笑頷首。
李治這道賞賜聖旨,將李家的地位再次拔高,如今的李勣已是朝堂上無可爭議的人臣之巔。
再往上就是封異姓王,這在大唐並無先例,而且李勣猶為不願,地位越高,摔得越慘,李勣是聰明人,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連這道聖旨都不願接。
“恭喜爺爺,加授太子太師。”李欽載笑著道賀。
李勣瞥了他一眼:“你覺得是喜事?”
“您就當喜事辦。”李欽載笑嘻嘻地道。
李勣哼了一聲,麵無表情地轉過頭去。
李欽載暗暗搖頭,“太子太師”在如今的唐朝不算虛銜,確實是要給太子上課的。
從《周禮》上來說,太師,太傅,太保被合稱為“三公”。
當然,時代發展不同,對“三公”的定義也不同,《禮記》上將司馬,司徒,司空合稱為“三公”。
李勣不才,早在永徽四年已被李治封為“司空”,今日又被封為太子太師,所以無論用怎樣的標準定義,李勣都是名副其實的“三公”之一。
李欽載暗自腹誹的是,太子太師這名頭實在有點……
受了前世影視劇的毒害,但凡跟“太師”“太保”什麽的扯上關係,十有八九是大奸臣,終極反派大boss的那種。
一聽官名就透著一股子一手遮天,殘害忠良的味道。
沒想到自己爺爺居然成了太子太師,李欽載想象一下以後李勣出行,儀仗奢華,扈從如雲,路邊的百姓民不聊生。
充滿正義感的俠客成群結隊前赴後繼刺殺,卻被李勣的部曲一一鎮壓屠戮,書寫一部可歌可泣的正義勞動人民不畏強權,與反派壞人做鬥爭的血淚史……
想到這裏,李欽載莫名打了個冷戰。
“爺爺,要不……太子太師這頭銜,您給婉拒了吧?”李欽載試探著問道。
李勣欣慰捋須:“你也覺得太引人注目,樹大招風了?”
“那倒不是,主要是……這官兒聽起來不大正經,誰家好人當太師呀,一聽就感覺要挨刀的那種……”
李勣一愣,接著大怒:“放屁!太子太師,三公之一,哪裏不正經了?憑啥當這官兒要挨刀?”
“爺爺息怒,純粹是個人建議,您若喜歡盡管當,”李欽載幹笑幾聲,隨即換上一副誇張的表情:“太師耶!爺爺好厲害!”
李勣更氣了,抖抖索索指著他:“你給老夫滾!”
…………
李勣加授太子太師的消息,當天夜裏便傳遍了長安城的權貴家。
權貴官員們紛紛羨慕不已,對李家更多了幾分敬畏。
當然,大家隻是羨慕,倒也沒什麽人眼紅,所有人都很清楚,這是李勣用老命換來的榮耀。
憑著滅高句麗,滅新羅的曠世大功,李勣加授太子太師不是很正常嗎?也就是大唐沒有封異姓王的先例,不然李勣封王都合情合理。
這樁功勞太大,而李勣已爵至國公,大約天子也實在想不出該如何賞賜李勣了。
第二天,長安城的權貴們紛紛帶著厚禮登門道賀,李勣曾經的門生舊部也紛紛拜見。
可惜的是,李勣卻閉門謝客,對外稱舊傷犯了,不見任何訪客,李思文在門口站了一天,專門向來訪的客人致歉,順便把厚禮收了。
唯獨有一位客人登門,李勣沒拒絕,並親自在前院迎接。
這位客人是當今太子李賢。
別人登門拜訪都能拒絕,但太子登門李勣怎敢拒絕。
就算不論身份地位,從名義上來說,李勣也是太子太師,這年頭的太子太師不是虛銜,是真的要給太子上課的,至於教什麽內容,由太師決定,聖賢經義也好,兵法墨攻也好,總之,拿其薪,謀其政。
太子登門,李勣將他迎進府裏,李家前堂內,李賢畢恭畢敬向李勣行了拜師禮,李勣隻好坦然受之。
從這一刻起,李勣與李賢便算是正式的師生了。
看著李賢那張年輕的臉龐,李勣很是感慨。
貞觀年間,李治遙領並州大都督,任李勣為並州都督府長史,代行都督事,貞觀二十二年,李勣又被李世民封為東宮詹事,輔佐當時的太子李治。
如今李治的兒子李賢又拜李勣為師,這樣算來,李勣竟前後當過兩代帝王的老師,由此可見天家對李勣是何等的信任器重。
李勣雖是名將,但也不是文盲,事實上當世名將的文化水平都不俗,聖賢經義皆是信口拈來,頭頭是道。
師生倆在前堂內閑聊,李勣隨口授了幾句治學之道,並督促太子李賢的學業,李賢在李勣麵前表現得非常恭敬,本來李賢的性格便很溫雅柔靜,在這位三朝功勳麵前更是將姿態放得非常低。
聊了一會兒,見李勣露出疲態,李賢識趣地告退。
出了前堂,李賢沒離去,在國公府偏院找到了李欽載。
自前太子李弘薨逝後,李欽載與李賢的關係處得不錯,二人像朋友一樣來往頗多。
如今二人的關係已經發展到可以喬裝出行,低調地勾肩搭背進青樓喝幾杯,還能互相開點葷素不忌的玩笑。
偏院找到李欽載,李賢也沒客氣,找了個暖和的地方坐下。
見李欽載麵前擺著果幹肉脯之類的零食,李賢挑挑揀揀,拈了一塊肉脯塞進嘴裏大嚼起來。
李欽載打量他一番,歎了口氣,道:“以後咱倆怎麽論呀。”
李賢含糊地道:“景初何出此言?”
李欽載掰著手指道:“伱看啊,你是我爺爺的學生,從輩分上來說,我得叫你一聲叔……”
“但你的親弟弟李顯又是我的弟子,從輩分上來說,你得叫我一聲叔……”
“咱倆私下裏又是朋友,算是平輩,從這一點來說,你的叔就是我的叔,所以,你是你自己的叔,我也是我自己的叔……”
李賢嘴裏含著肉脯都忘了咀嚼,目光呆滯地看著他。
孩子精神錯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