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縣主的行程不難打聽。
縣主出行,雖不至於扈從如雲,但身邊必然有侍衛和宮女隨侍的。
在宮女戰戰兢兢的述說下,李元嬰終於知道寶貝女兒最近的行蹤了。
嗯,韓國夫人府上當過貴客,很正常。
李元嬰黯然歎息,韓國夫人……是他心中的一抹白月光啊,愛而不得,徒留傷懷。
李元嬰是皇室宗親裏的紈絝,這位紈絝除了鬥雞遛狗耍蛐蛐兒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獨特的愛好。
這個愛好跟曹賊比較像,他喜歡人*妻,包括但不限於寡婦。
韓國夫人恰好就是一個寡婦,雖已三十多歲,但勝在風韻猶存,而且頗具嫵媚風情,天子冊封武後之前李元嬰便見過韓國夫人,當時驚為天人,從此對她一片癡心。
奈何韓國夫人對他卻不假辭色,常常當麵罵他是個不知羞恥的老貨,李元嬰被罵也不惱,反而沾沾自喜,對她愈發癡情。
當然,李治與韓國夫人私通的事,李元嬰並不知情,就算知情,想必李元嬰也是不懼的。
論輩分,他是李治的皇叔,韓國夫人與李治平輩,侄兒之所愛,皇叔拿來愛一愛有何不可?
不必懷疑,李元嬰就是這麽個混不吝的紈絝,他對名利不感興趣,但同時對皇權也無所畏懼,所以才會被李治一貶再貶也不改其性,仍舊以遊戲風塵旳形象周遊天下,一生都像個長不大的熊孩子。
提起韓國夫人,李元嬰滿懷愁緒地歎了口氣。
還沒嚐到韓國夫人的鹹,他已吃夠了愛情的苦……
忐忑不安的宮女繼續稟報金鄉縣主的行蹤,漸漸地,李元嬰的眉頭皺了起來。
“渭南縣伯,並州刺史李欽載?英公的孫子?”
宮女惴惴地道:“是。”
“韓國夫人府上夜宴,蕊兒提前退席,獨自在府邸外等李欽載?”
“是。”
“今日還去了刺史府,還與李欽載有了爭吵,氣衝衝地回來了?”
“……是。”
李元嬰怔忪半晌,猛地倒吸口涼氣,腦海裏情不自禁冒出了畫麵。
畫麵裏,乖女兒李蕊與英公之孫在韓國夫人的夜宴上一見鍾情,芳心暗許,於是獨自在寒風中瑟縮,卻堅定地等著情郎,然而終被情郎拒絕,不得不黯然歸去。
沒過幾日,不死心的癡情女再次主動登門,與情郎密會,終究郎心似鐵,再次拒絕了她,女兒由愛生恨,於是氣衝衝地回來了。
李元嬰呆怔許久,然後仰天長歎。
我滕王一脈又出了一條舔狗啊!難道是上天注定的宿命?
咦?為什麽說“又”?
“那個李欽載……本王依稀記得好像成親了吧?”李元嬰皺眉問道。
宮女小心地道:“是,李刺史之妻正是縣主殿下的閨友,青州崔氏的崔婕。”
“啊,是那個小姑娘……”李元嬰恍然,接著愣了片刻,仿佛剛回過神似的,突然大怒:“他都成親了啊!我女兒焉能許有婦之夫!”
宮女也愣了,怔怔地看著他。
這……啥腦回路?不過兩麵之緣,滕王殿下為何想到許配之事上去了?完全沒來由啊!
怒氣衝衝地瞪著宮女,李元嬰怒道:“那個李欽載,可有輕薄蕊兒?”
宮女嚇壞了,忙不迭搖頭。
“他若沒輕薄,蕊兒為何氣衝衝回來?”
恨恨跺了跺腳,李元嬰氣道:“不行,本王要勸勸女兒,宗親貴胄,縣主之尊,焉能許有婦之夫?”
偏殿內文人名士們的蛐蛐兒激烈廝殺也顧不上了,李元嬰撩起衣袍下擺便往後宮跑去。
“女兒啊,你再考慮考慮,千萬要自重,自重!”
…………
刺史府。
四位縣令站在李欽載麵前一字排開,朝他行禮。
李欽載今日穿著正式的緋色官服,頭戴黑色璞帽,端坐在堂內,四名縣令行禮後,李欽載這才伸臂虛扶。
未置酒宴,未舉歌舞,堂上一位刺史四位縣令,很正式的公事場合。
並州轄下有四縣,分別是晉陽,上黨,雁門,定襄。
昨日李欽載快馬相召,今日四縣縣令便風風火火趕到了並州城。
坐在寬敞的大堂內,李欽載開門見山道:“今年並州旱災,秋收後恐民心不定,所以特召諸縣相會,商議對策。”
“本官上任並州前,陛下已有了旨意,今年並州城及轄下四縣賦稅皆免,諸縣不得以任何名義向百姓征賦捐稅,違令者必嚴懲。”
四位縣令皆起身應是。
“好了,諸位都預測一下各縣的糧食收成吧,可能會有多少缺口,還能征用多少勞力,官倉存糧所餘幾何等等,各自都說一說。”
四位縣令分別將本縣轄下的糧食收成,官倉以及勞力情況細細道來。
李欽載點點頭,隨即又深深皺起了眉。
四位縣令不假思索便能說出治下的各種數據,顯然是熟記於心,功課還是做足了的,並非屍位素餐之輩。
可縣令們報出的數據也著實令李欽載憂心。
情況很不好,或者說,今年大唐黃河以北的情況都不好。
北方大部地區皆有旱情,糧食收成注定慘淡,並州位處河東道,正是北方腹地,旱情尤為嚴重。
縣令們說完後,李欽載默默算了一下,沉聲道:“按各縣所報之數,今年並州轄下各縣糧食缺口大約還差十數萬石,這個……麻煩了。”
晉陽縣令趙楚風苦笑道:“是,今年開春始便沒下過幾場雨,各縣勞力又不足以挖渠引水,下官數月來奔走於縣下各鄉各莊,處置引水之事,然則仍舊無濟於事……”
定襄縣令也歎道:“不敢瞞李刺史,下官連請僧道辦法事向天祈雨這種事都幹了,還是沒辦法,沒水就是沒水,求不來,也挖不通。”
趙楚風看了看沉臉不語的李欽載,小心地道:“下官聽說,李刺史向陛下請旨,從寧朔都督府借調了三萬兵馬挖渠……”
李欽載嗯了一聲,道:“沒錯,是我向陛下提議的,但時已夏末,秋收在即,就算挖通了溝渠引來汾河之水,對今年的收成亦於事無補。”
趙楚風道:“今年確實無望,但對並州四縣來說,卻是千秋功利的大好事呀,可惜,可惜晚了一步,若在開春時節便開始挖渠,今年的收成不至於太難看。”
說著趙楚風一臉惋惜之色。
李欽載沉思半晌,道:“糧食的缺口,我來想想辦法,盡量從南方調集糧食,諸位縣令也當各行其職,雖是大災之年,但不允許並州轄下餓死一個百姓。”
7017k
縣主出行,雖不至於扈從如雲,但身邊必然有侍衛和宮女隨侍的。
在宮女戰戰兢兢的述說下,李元嬰終於知道寶貝女兒最近的行蹤了。
嗯,韓國夫人府上當過貴客,很正常。
李元嬰黯然歎息,韓國夫人……是他心中的一抹白月光啊,愛而不得,徒留傷懷。
李元嬰是皇室宗親裏的紈絝,這位紈絝除了鬥雞遛狗耍蛐蛐兒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獨特的愛好。
這個愛好跟曹賊比較像,他喜歡人*妻,包括但不限於寡婦。
韓國夫人恰好就是一個寡婦,雖已三十多歲,但勝在風韻猶存,而且頗具嫵媚風情,天子冊封武後之前李元嬰便見過韓國夫人,當時驚為天人,從此對她一片癡心。
奈何韓國夫人對他卻不假辭色,常常當麵罵他是個不知羞恥的老貨,李元嬰被罵也不惱,反而沾沾自喜,對她愈發癡情。
當然,李治與韓國夫人私通的事,李元嬰並不知情,就算知情,想必李元嬰也是不懼的。
論輩分,他是李治的皇叔,韓國夫人與李治平輩,侄兒之所愛,皇叔拿來愛一愛有何不可?
不必懷疑,李元嬰就是這麽個混不吝的紈絝,他對名利不感興趣,但同時對皇權也無所畏懼,所以才會被李治一貶再貶也不改其性,仍舊以遊戲風塵旳形象周遊天下,一生都像個長不大的熊孩子。
提起韓國夫人,李元嬰滿懷愁緒地歎了口氣。
還沒嚐到韓國夫人的鹹,他已吃夠了愛情的苦……
忐忑不安的宮女繼續稟報金鄉縣主的行蹤,漸漸地,李元嬰的眉頭皺了起來。
“渭南縣伯,並州刺史李欽載?英公的孫子?”
宮女惴惴地道:“是。”
“韓國夫人府上夜宴,蕊兒提前退席,獨自在府邸外等李欽載?”
“是。”
“今日還去了刺史府,還與李欽載有了爭吵,氣衝衝地回來了?”
“……是。”
李元嬰怔忪半晌,猛地倒吸口涼氣,腦海裏情不自禁冒出了畫麵。
畫麵裏,乖女兒李蕊與英公之孫在韓國夫人的夜宴上一見鍾情,芳心暗許,於是獨自在寒風中瑟縮,卻堅定地等著情郎,然而終被情郎拒絕,不得不黯然歸去。
沒過幾日,不死心的癡情女再次主動登門,與情郎密會,終究郎心似鐵,再次拒絕了她,女兒由愛生恨,於是氣衝衝地回來了。
李元嬰呆怔許久,然後仰天長歎。
我滕王一脈又出了一條舔狗啊!難道是上天注定的宿命?
咦?為什麽說“又”?
“那個李欽載……本王依稀記得好像成親了吧?”李元嬰皺眉問道。
宮女小心地道:“是,李刺史之妻正是縣主殿下的閨友,青州崔氏的崔婕。”
“啊,是那個小姑娘……”李元嬰恍然,接著愣了片刻,仿佛剛回過神似的,突然大怒:“他都成親了啊!我女兒焉能許有婦之夫!”
宮女也愣了,怔怔地看著他。
這……啥腦回路?不過兩麵之緣,滕王殿下為何想到許配之事上去了?完全沒來由啊!
怒氣衝衝地瞪著宮女,李元嬰怒道:“那個李欽載,可有輕薄蕊兒?”
宮女嚇壞了,忙不迭搖頭。
“他若沒輕薄,蕊兒為何氣衝衝回來?”
恨恨跺了跺腳,李元嬰氣道:“不行,本王要勸勸女兒,宗親貴胄,縣主之尊,焉能許有婦之夫?”
偏殿內文人名士們的蛐蛐兒激烈廝殺也顧不上了,李元嬰撩起衣袍下擺便往後宮跑去。
“女兒啊,你再考慮考慮,千萬要自重,自重!”
…………
刺史府。
四位縣令站在李欽載麵前一字排開,朝他行禮。
李欽載今日穿著正式的緋色官服,頭戴黑色璞帽,端坐在堂內,四名縣令行禮後,李欽載這才伸臂虛扶。
未置酒宴,未舉歌舞,堂上一位刺史四位縣令,很正式的公事場合。
並州轄下有四縣,分別是晉陽,上黨,雁門,定襄。
昨日李欽載快馬相召,今日四縣縣令便風風火火趕到了並州城。
坐在寬敞的大堂內,李欽載開門見山道:“今年並州旱災,秋收後恐民心不定,所以特召諸縣相會,商議對策。”
“本官上任並州前,陛下已有了旨意,今年並州城及轄下四縣賦稅皆免,諸縣不得以任何名義向百姓征賦捐稅,違令者必嚴懲。”
四位縣令皆起身應是。
“好了,諸位都預測一下各縣的糧食收成吧,可能會有多少缺口,還能征用多少勞力,官倉存糧所餘幾何等等,各自都說一說。”
四位縣令分別將本縣轄下的糧食收成,官倉以及勞力情況細細道來。
李欽載點點頭,隨即又深深皺起了眉。
四位縣令不假思索便能說出治下的各種數據,顯然是熟記於心,功課還是做足了的,並非屍位素餐之輩。
可縣令們報出的數據也著實令李欽載憂心。
情況很不好,或者說,今年大唐黃河以北的情況都不好。
北方大部地區皆有旱情,糧食收成注定慘淡,並州位處河東道,正是北方腹地,旱情尤為嚴重。
縣令們說完後,李欽載默默算了一下,沉聲道:“按各縣所報之數,今年並州轄下各縣糧食缺口大約還差十數萬石,這個……麻煩了。”
晉陽縣令趙楚風苦笑道:“是,今年開春始便沒下過幾場雨,各縣勞力又不足以挖渠引水,下官數月來奔走於縣下各鄉各莊,處置引水之事,然則仍舊無濟於事……”
定襄縣令也歎道:“不敢瞞李刺史,下官連請僧道辦法事向天祈雨這種事都幹了,還是沒辦法,沒水就是沒水,求不來,也挖不通。”
趙楚風看了看沉臉不語的李欽載,小心地道:“下官聽說,李刺史向陛下請旨,從寧朔都督府借調了三萬兵馬挖渠……”
李欽載嗯了一聲,道:“沒錯,是我向陛下提議的,但時已夏末,秋收在即,就算挖通了溝渠引來汾河之水,對今年的收成亦於事無補。”
趙楚風道:“今年確實無望,但對並州四縣來說,卻是千秋功利的大好事呀,可惜,可惜晚了一步,若在開春時節便開始挖渠,今年的收成不至於太難看。”
說著趙楚風一臉惋惜之色。
李欽載沉思半晌,道:“糧食的缺口,我來想想辦法,盡量從南方調集糧食,諸位縣令也當各行其職,雖是大災之年,但不允許並州轄下餓死一個百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