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發明麻將,也算給這個世界添一抹打發無聊的亮色。
論其初衷,李欽載確實是給李勣發明的,前世就聽說過,麻將能預防老年癡呆,也不知有沒有科學依據。
李欽載是真心不希望李勣太早辭世,一代名將,又是自己的爺爺,多活些年頭不好嗎?
與李治玩了幾把後,見一旁觀戰的李顯躍躍欲試,李欽載便將位置讓給了他,自己則在四周遊走,觀察他們的牌技。
從一個人的牌技能看出他的性格。
李治的牌打得很穩,他從來不做大牌,通常是順勢而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屁胡,贏了仨瓜倆棗笑得開心。
但李欽載略微總結了一下,發現胡牌次數最多的也是李治,畢竟屁胡沒啥難度,量變引發質變,李治贏的錢也最多。
武後打牌也很穩,但她多少帶了幾分鋒芒,起手的牌不論多差,她總試圖做個大牌出來,那麽隻能依靠接下來摸牌的手氣。
雖然大部分時候她都沒機會胡牌,但憑著偶爾爆出的手氣,居然也讓她胡了兩把大的,輸掉的錢基本回了本,稍微小輸一點點。
至於薛家的犬子……
這貨就是個猛打猛衝不帶腦子的玩法,起手的牌再爛也要做個清一色,於是輸多贏少,果如李欽載所言,是牌桌上不可多得的大冤種。
至於李欽載自己,牌技的路數跟李治有點像,不刻意追求大牌,通常都是順勢而為,不同的是,李欽載偶爾也會做一點冒險的全憑手氣的事,起手如果四對牌的話,也會衝動一下試圖做個小七對。
四個人打牌,四種不同的性格,牌桌上都能看得出來。
李治是最終的勝利者,小贏積多,換大勝。
帝王格局,果真與常人不同。
李治盯著麵前的牌,眉頭輕皺,顯然這把手風有點不順,啥都不靠,嘴裏卻道:“景初年後有何打算?”
李欽載一愣,道:“臣本打算上元過後回甘井莊,繼續教書育人,陛下是否有安排?”
李治嗯了一聲,扔出一張二餅,道:“教書育人是大事,景初出使數月,學堂裏那群豎子沒了管教,要翻天了,李敬玄……嗬,壓不住他們。”
武後摸牌的動作突然一滯,接著恢複如常,打出一張五萬。
李治立馬道:“碰!”
武後笑了笑:“陛下可就等著臣妾呢……”
李治也笑了笑,又道:“景初年後回甘井莊後,再為朕做一件事吧。”
李欽載道:“陛下請吩咐。”
李治淡淡地道:“今年大唐又要改年號了,正月初始,改元‘麟德’,也就是說,從今日起,便是麟德元年……”
李欽載臉頰抽搐幾下。
這位天子怎麽說呢,英明確實是英明的,但也有一些中二的毛病,尤其是喜歡改名字,改年號。
好好的禦史台,非要將洛陽的禦史台改“東台”,長安的禦史台叫“西台”,搞得好像倆國家電視台似的。
年號也是,李治登基十幾年,什麽永徽,顯慶,龍朔,如今又要改什麽麟德。
三十多歲的人了,咋就這麽叛逆呢。
至於為何改元麟德,李欽載回京後也多多少少聽說了原因。
原因有點扯淡,據說是十月時,有宮人在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外看到了麒麟的腳印。
這個事在史書上也有明確記載,“丙午,含元殿前麟趾見”。
看見個不明動物的腳印,非要牽強附會說它是麒麟,上天賜的祥瑞呀。
於是李治果斷將年號給改了,天子這中二的毛病應該去看看大夫。
這毛病李欽載不知如何評價,奇奇怪怪,可可愛愛吧屬於是。
“好年號!”李欽載果斷唱讚歌:“麒麟現世,大治之象,寓我大唐天子聖名上達蒼天,盛世不遠。”
李治哈哈大笑,麵露得意之色,渾然不覺自己多中二,反而沾沾自喜。
武後瞅準時機又喂了一張牌:“八萬。”
“碰!”
李治的清一色顯然快做成了,神色愈發欣悅,打了一張廢牌後,突然一愣:“咦?朕剛剛想跟你說啥來著?”
“年號,陛下剛說,今日始,改年號麟德。”李欽載提醒道。
“啊,對,改年號了……”李治說著又愣了一下:“朕無端端為啥說改年號?接下來朕想說啥?”
李欽載歎氣,蠢萌蠢萌的樣子,真是可愛死了呢……
啪的一聲,李治狠狠拍了一下大腿,道:“對了,改年號!改完年號,今年要科考了,沒錯,科考!”
李欽載懵懂地看著他,科考跟我有啥關係?指望我去考個狀元嗎?
武後恰到好處地白了李治一眼,笑道:“陛下的意思是,今年科考,算學科取士比往年要高一些,以往算科取士不足十人,今年打算擴至五十人。”
李治接道:“對,景初的算學本事朕和朝臣們皆是親眼見識過的,你所創的那些新玩意兒,也確如你所說,都能用算學解釋。”
“在算學一道,景初的學識遠邁朝中學士,可稱當世無雙,所以朕打算,今年算學科的科考題,由景初來出。”
李欽載一驚,急忙道:“陛下,臣的能力不足以服眾,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治不悅道:“若連伱的算學都無法服眾,放眼天下,何人有資格出題?”
一旁默不出聲的薛訥,李素節等人都驚呆了。
科考出題,向來是當世大儒的專場,哪怕是比較冷門的算科出題,也必須是當世赫赫有名德高望重的算學奇才,比如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道士李淳風。
沒想到今年的科考,天子居然讓二十多歲的李欽載出題,這可是聞所未聞的先例,可以想象,當消息傳開,朝堂將是何等的臥槽。
李治任賢,果真不拘一格,帝王魄力,可見一斑。
關於這件事,顯然李治和武後也達成了共識,武後與李欽載當初那點小恩怨她似乎也放下了。
“景初莫多想,隻是算科出題而已,科考是我朝的大事,陛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以景初之才,必能勝任,至於旁人非議,自有陛下解決。”
(本章完)
論其初衷,李欽載確實是給李勣發明的,前世就聽說過,麻將能預防老年癡呆,也不知有沒有科學依據。
李欽載是真心不希望李勣太早辭世,一代名將,又是自己的爺爺,多活些年頭不好嗎?
與李治玩了幾把後,見一旁觀戰的李顯躍躍欲試,李欽載便將位置讓給了他,自己則在四周遊走,觀察他們的牌技。
從一個人的牌技能看出他的性格。
李治的牌打得很穩,他從來不做大牌,通常是順勢而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屁胡,贏了仨瓜倆棗笑得開心。
但李欽載略微總結了一下,發現胡牌次數最多的也是李治,畢竟屁胡沒啥難度,量變引發質變,李治贏的錢也最多。
武後打牌也很穩,但她多少帶了幾分鋒芒,起手的牌不論多差,她總試圖做個大牌出來,那麽隻能依靠接下來摸牌的手氣。
雖然大部分時候她都沒機會胡牌,但憑著偶爾爆出的手氣,居然也讓她胡了兩把大的,輸掉的錢基本回了本,稍微小輸一點點。
至於薛家的犬子……
這貨就是個猛打猛衝不帶腦子的玩法,起手的牌再爛也要做個清一色,於是輸多贏少,果如李欽載所言,是牌桌上不可多得的大冤種。
至於李欽載自己,牌技的路數跟李治有點像,不刻意追求大牌,通常都是順勢而為,不同的是,李欽載偶爾也會做一點冒險的全憑手氣的事,起手如果四對牌的話,也會衝動一下試圖做個小七對。
四個人打牌,四種不同的性格,牌桌上都能看得出來。
李治是最終的勝利者,小贏積多,換大勝。
帝王格局,果真與常人不同。
李治盯著麵前的牌,眉頭輕皺,顯然這把手風有點不順,啥都不靠,嘴裏卻道:“景初年後有何打算?”
李欽載一愣,道:“臣本打算上元過後回甘井莊,繼續教書育人,陛下是否有安排?”
李治嗯了一聲,扔出一張二餅,道:“教書育人是大事,景初出使數月,學堂裏那群豎子沒了管教,要翻天了,李敬玄……嗬,壓不住他們。”
武後摸牌的動作突然一滯,接著恢複如常,打出一張五萬。
李治立馬道:“碰!”
武後笑了笑:“陛下可就等著臣妾呢……”
李治也笑了笑,又道:“景初年後回甘井莊後,再為朕做一件事吧。”
李欽載道:“陛下請吩咐。”
李治淡淡地道:“今年大唐又要改年號了,正月初始,改元‘麟德’,也就是說,從今日起,便是麟德元年……”
李欽載臉頰抽搐幾下。
這位天子怎麽說呢,英明確實是英明的,但也有一些中二的毛病,尤其是喜歡改名字,改年號。
好好的禦史台,非要將洛陽的禦史台改“東台”,長安的禦史台叫“西台”,搞得好像倆國家電視台似的。
年號也是,李治登基十幾年,什麽永徽,顯慶,龍朔,如今又要改什麽麟德。
三十多歲的人了,咋就這麽叛逆呢。
至於為何改元麟德,李欽載回京後也多多少少聽說了原因。
原因有點扯淡,據說是十月時,有宮人在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外看到了麒麟的腳印。
這個事在史書上也有明確記載,“丙午,含元殿前麟趾見”。
看見個不明動物的腳印,非要牽強附會說它是麒麟,上天賜的祥瑞呀。
於是李治果斷將年號給改了,天子這中二的毛病應該去看看大夫。
這毛病李欽載不知如何評價,奇奇怪怪,可可愛愛吧屬於是。
“好年號!”李欽載果斷唱讚歌:“麒麟現世,大治之象,寓我大唐天子聖名上達蒼天,盛世不遠。”
李治哈哈大笑,麵露得意之色,渾然不覺自己多中二,反而沾沾自喜。
武後瞅準時機又喂了一張牌:“八萬。”
“碰!”
李治的清一色顯然快做成了,神色愈發欣悅,打了一張廢牌後,突然一愣:“咦?朕剛剛想跟你說啥來著?”
“年號,陛下剛說,今日始,改年號麟德。”李欽載提醒道。
“啊,對,改年號了……”李治說著又愣了一下:“朕無端端為啥說改年號?接下來朕想說啥?”
李欽載歎氣,蠢萌蠢萌的樣子,真是可愛死了呢……
啪的一聲,李治狠狠拍了一下大腿,道:“對了,改年號!改完年號,今年要科考了,沒錯,科考!”
李欽載懵懂地看著他,科考跟我有啥關係?指望我去考個狀元嗎?
武後恰到好處地白了李治一眼,笑道:“陛下的意思是,今年科考,算學科取士比往年要高一些,以往算科取士不足十人,今年打算擴至五十人。”
李治接道:“對,景初的算學本事朕和朝臣們皆是親眼見識過的,你所創的那些新玩意兒,也確如你所說,都能用算學解釋。”
“在算學一道,景初的學識遠邁朝中學士,可稱當世無雙,所以朕打算,今年算學科的科考題,由景初來出。”
李欽載一驚,急忙道:“陛下,臣的能力不足以服眾,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治不悅道:“若連伱的算學都無法服眾,放眼天下,何人有資格出題?”
一旁默不出聲的薛訥,李素節等人都驚呆了。
科考出題,向來是當世大儒的專場,哪怕是比較冷門的算科出題,也必須是當世赫赫有名德高望重的算學奇才,比如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道士李淳風。
沒想到今年的科考,天子居然讓二十多歲的李欽載出題,這可是聞所未聞的先例,可以想象,當消息傳開,朝堂將是何等的臥槽。
李治任賢,果真不拘一格,帝王魄力,可見一斑。
關於這件事,顯然李治和武後也達成了共識,武後與李欽載當初那點小恩怨她似乎也放下了。
“景初莫多想,隻是算科出題而已,科考是我朝的大事,陛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以景初之才,必能勝任,至於旁人非議,自有陛下解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