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聞強漢之名,無不望風而降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 作者:李奉先字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望著一個個好似營養不良般的三韓士兵,李儒輕蔑的撇了撇嘴,道:“三韓百姓如今仍處於部落群居的生活方式,比之草原部族亦多有不如。”
劉辯順著李儒的目光看向身材短小的三韓士兵,啞然失笑道:“在咱們漢人麵前,他們的體型看上去也就比猴子稍稍強壯了一些,這樣的人, 居然也配占據我大漢之地,真是豈有此理。”
“南八,你去問問他們是否願意束手就擒,若其一意孤行負隅頑抗的話,格殺勿論。”劉辯說道。
“諾。”
南霽雲躬身行了一禮,旋即策馬而出,來到兩陣之間,高聲說道:“王師已至, 本將勸爾等速速棄械投降, 否則,待大軍發起進攻之時,定叫爾等與此城立時化做齏粉。”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無人敢率先做出回應。
正當此時。
城內突然出現了三名身穿甲胃的中年男子,三人生的大腹便便,一看便知是不愁吃穿的人。
在這樣貧瘠的生長環境裏,能夠做到不愁吃穿,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南霽雲抬頭與之對視了一眼,目光在三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遂澹澹的開口,道:“若爾等仍舊冥頑不靈,可就休怪我等不念比鄰之情,對爾等大開殺戒了。”
這時,三人之中,一位年約五旬左右的老者不顧另外兩人的提醒排眾而出,徑直打馬來到劉辯的麵前, 拱手與之見禮, 道:“敢問閣下,為何無故興兵來此啊?”
劉辯聞言,重重的冷哼一聲,毫不客氣的反唇相譏道:“玄菟郡乃大漢治下,而高句麗乃玄菟郡治,我等漢軍來此駐防,何須向爾等解釋?”
“近年來,大漢與馬韓一向秋毫無犯,爾等此番興兵來犯,莫不是得到了大漢皇帝陛下的授意?”老者問道。
劉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陛下聽聞玄菟百姓深受三韓之苦,特命我等率偏師來解民於倒懸,若爾等化外蠻夷識時務的話,當速速棄械投降,否則,大軍發起進攻之日,爾等與此城俱將化作齏粉。”
老者無奈的輕歎一聲, 雖不敢與大漢軍隊正麵交惡,但仍舊想為自己從中爭取到一些利益, 於是他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道:“吾在馬韓任大等之職,奉大王之命負責署理玄菟郡已兩年有餘,敢問大人,若我等主動棄械投降,不知大人能否保證我等馬韓貴族在玄菟郡內的固有利益?”
大等是三韓的官位名稱,在三韓時期王權比較衰弱,朝廷大事皆由八位大等組成的和白議會投票決定,上大等就是和白議會中八位大等中地位最高的官職,決議通過表決後由上大等裁奪後向大王起草詔書發布命令。
和白議會相當於後世的上議院,上大等就是相當於後來的丞相,他代表著三韓貴族的利益,在三韓時期擁有比王還大的權利!
劉辯聞言,幾乎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道:“玄菟郡地廣人稀,我等對這裏沒什麽興趣,奈何皇命難違,我等隻需在此駐軍三月,而後便打道回府。”
玄菟郡人口不足五萬,比之諾大的漢朝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劉辯的話具有極大的欺騙性,眼前老者聞言,幾乎想都沒想便相信了劉辯的鬼話。
這裏之所以用了幾乎這樣一個字眼,是因為老者在聞言之後,仍舊留了一個心眼,他主動問起了劉辯的家事。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劉辯聞言,當即伸手入懷,取出楊修的驗傳,遞給麵前的老者,道:“吾乃關中弘農人士。”
一路上經常打著弘農楊氏的名號行事,後來劉辯幹脆直接將楊修的驗傳收在了自己的懷中。
劉辯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故意隻說了一半話,弘農王自稱弘農人士倒也沒什麽毛病。
老者將楊修的驗傳拿在手中,反反複複的查看了三遍,在對比過劉辯的年齡與相貌之後,老者當即翻身下馬,畢恭畢敬的將驗傳雙手奉還給劉辯,旋即鄭重行禮道:“化外之人,豈敢不識弘農楊氏之名,大人出身高門望族,卻不辭勞苦,親至蠻荒之地,此等高風亮節之舉,實令老朽深感欽佩之至啊。”
“謔!”
眾人聞言,立時對楊修刮目相看了起來。
這位官至馬韓大等的老者終於徹底相信了劉辯的鬼話,因為即便打死他也不相信弘農楊氏的嫡係子弟會在玄菟郡逗留到冬季來臨之時,若眼前這名少年能夠在玄菟郡熬過寒冬,他反倒更加佩服弘農楊氏培養家族人才的手段了。
老者與劉辯一行簡單寒暄了幾句,旋即打馬回到陣中,將與劉辯之間的對話以及其弘農楊氏的身份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另外兩位同伴,三人在經過一番簡單的商議之後,最終做出了最為錯誤的決定。
大等大手一揮,高聲下令道:“放下兵器,打開城門,迎王師入城。”
在漢朝時期,有實力與大漢叫囂的異族不多,匈奴勉強算是一個,似三韓這等最爾小國,根本連跟大漢叫囂的資格都沒有。
饒是漢末時期,大漢在飽受了多年戰亂之苦的情況之下,漢軍打異族,仍舊跟打副本刷經驗似的,簡直不要太輕鬆。
因此當這位官至馬韓大等的老者在聽聞漢軍奉皇命前來玄菟郡駐防之時,他毫不猶豫的便做出了主動向漢軍請降的決定。
劉辯一行在老者的引領下,緩緩向城內行去。
當劉辯騎馬路過分別跪在道路兩旁的近五千名馬韓士兵的身邊時,他不禁發出了一聲感慨,道:“五千馬韓守軍,竟無一人是男兒啊。”
李儒聞言,皺了皺眉,側頭與劉辯對視了一眼,當他從劉辯的目光中看到了一抹微不可查的冷厲之色時,他便已經大致猜出了劉辯此刻心中的想法。
李儒眯了眯雙眼,經過片刻的沉思之後,默默地向劉辯點了點頭,表示支持劉辯的決定。
劉辯見狀,笑嗬嗬的向李儒豎了一個大拇指,由衷的讚了一句,道:“文優之智,比之子房亦不遑多讓啊。”
劉辯在心情大好之下,給李儒戴了一頂高帽子。
饒是李儒在聽到劉辯的稱讚之後,都覺得有些羞於見人,卻見他連連擺手,赧顏道:“子房有神鬼莫測之能,優不及多矣。”
劉辯順著李儒的目光看向身材短小的三韓士兵,啞然失笑道:“在咱們漢人麵前,他們的體型看上去也就比猴子稍稍強壯了一些,這樣的人, 居然也配占據我大漢之地,真是豈有此理。”
“南八,你去問問他們是否願意束手就擒,若其一意孤行負隅頑抗的話,格殺勿論。”劉辯說道。
“諾。”
南霽雲躬身行了一禮,旋即策馬而出,來到兩陣之間,高聲說道:“王師已至, 本將勸爾等速速棄械投降, 否則,待大軍發起進攻之時,定叫爾等與此城立時化做齏粉。”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無人敢率先做出回應。
正當此時。
城內突然出現了三名身穿甲胃的中年男子,三人生的大腹便便,一看便知是不愁吃穿的人。
在這樣貧瘠的生長環境裏,能夠做到不愁吃穿,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南霽雲抬頭與之對視了一眼,目光在三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遂澹澹的開口,道:“若爾等仍舊冥頑不靈,可就休怪我等不念比鄰之情,對爾等大開殺戒了。”
這時,三人之中,一位年約五旬左右的老者不顧另外兩人的提醒排眾而出,徑直打馬來到劉辯的麵前, 拱手與之見禮, 道:“敢問閣下,為何無故興兵來此啊?”
劉辯聞言,重重的冷哼一聲,毫不客氣的反唇相譏道:“玄菟郡乃大漢治下,而高句麗乃玄菟郡治,我等漢軍來此駐防,何須向爾等解釋?”
“近年來,大漢與馬韓一向秋毫無犯,爾等此番興兵來犯,莫不是得到了大漢皇帝陛下的授意?”老者問道。
劉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陛下聽聞玄菟百姓深受三韓之苦,特命我等率偏師來解民於倒懸,若爾等化外蠻夷識時務的話,當速速棄械投降,否則,大軍發起進攻之日,爾等與此城俱將化作齏粉。”
老者無奈的輕歎一聲, 雖不敢與大漢軍隊正麵交惡,但仍舊想為自己從中爭取到一些利益, 於是他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道:“吾在馬韓任大等之職,奉大王之命負責署理玄菟郡已兩年有餘,敢問大人,若我等主動棄械投降,不知大人能否保證我等馬韓貴族在玄菟郡內的固有利益?”
大等是三韓的官位名稱,在三韓時期王權比較衰弱,朝廷大事皆由八位大等組成的和白議會投票決定,上大等就是和白議會中八位大等中地位最高的官職,決議通過表決後由上大等裁奪後向大王起草詔書發布命令。
和白議會相當於後世的上議院,上大等就是相當於後來的丞相,他代表著三韓貴族的利益,在三韓時期擁有比王還大的權利!
劉辯聞言,幾乎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道:“玄菟郡地廣人稀,我等對這裏沒什麽興趣,奈何皇命難違,我等隻需在此駐軍三月,而後便打道回府。”
玄菟郡人口不足五萬,比之諾大的漢朝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劉辯的話具有極大的欺騙性,眼前老者聞言,幾乎想都沒想便相信了劉辯的鬼話。
這裏之所以用了幾乎這樣一個字眼,是因為老者在聞言之後,仍舊留了一個心眼,他主動問起了劉辯的家事。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劉辯聞言,當即伸手入懷,取出楊修的驗傳,遞給麵前的老者,道:“吾乃關中弘農人士。”
一路上經常打著弘農楊氏的名號行事,後來劉辯幹脆直接將楊修的驗傳收在了自己的懷中。
劉辯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故意隻說了一半話,弘農王自稱弘農人士倒也沒什麽毛病。
老者將楊修的驗傳拿在手中,反反複複的查看了三遍,在對比過劉辯的年齡與相貌之後,老者當即翻身下馬,畢恭畢敬的將驗傳雙手奉還給劉辯,旋即鄭重行禮道:“化外之人,豈敢不識弘農楊氏之名,大人出身高門望族,卻不辭勞苦,親至蠻荒之地,此等高風亮節之舉,實令老朽深感欽佩之至啊。”
“謔!”
眾人聞言,立時對楊修刮目相看了起來。
這位官至馬韓大等的老者終於徹底相信了劉辯的鬼話,因為即便打死他也不相信弘農楊氏的嫡係子弟會在玄菟郡逗留到冬季來臨之時,若眼前這名少年能夠在玄菟郡熬過寒冬,他反倒更加佩服弘農楊氏培養家族人才的手段了。
老者與劉辯一行簡單寒暄了幾句,旋即打馬回到陣中,將與劉辯之間的對話以及其弘農楊氏的身份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另外兩位同伴,三人在經過一番簡單的商議之後,最終做出了最為錯誤的決定。
大等大手一揮,高聲下令道:“放下兵器,打開城門,迎王師入城。”
在漢朝時期,有實力與大漢叫囂的異族不多,匈奴勉強算是一個,似三韓這等最爾小國,根本連跟大漢叫囂的資格都沒有。
饒是漢末時期,大漢在飽受了多年戰亂之苦的情況之下,漢軍打異族,仍舊跟打副本刷經驗似的,簡直不要太輕鬆。
因此當這位官至馬韓大等的老者在聽聞漢軍奉皇命前來玄菟郡駐防之時,他毫不猶豫的便做出了主動向漢軍請降的決定。
劉辯一行在老者的引領下,緩緩向城內行去。
當劉辯騎馬路過分別跪在道路兩旁的近五千名馬韓士兵的身邊時,他不禁發出了一聲感慨,道:“五千馬韓守軍,竟無一人是男兒啊。”
李儒聞言,皺了皺眉,側頭與劉辯對視了一眼,當他從劉辯的目光中看到了一抹微不可查的冷厲之色時,他便已經大致猜出了劉辯此刻心中的想法。
李儒眯了眯雙眼,經過片刻的沉思之後,默默地向劉辯點了點頭,表示支持劉辯的決定。
劉辯見狀,笑嗬嗬的向李儒豎了一個大拇指,由衷的讚了一句,道:“文優之智,比之子房亦不遑多讓啊。”
劉辯在心情大好之下,給李儒戴了一頂高帽子。
饒是李儒在聽到劉辯的稱讚之後,都覺得有些羞於見人,卻見他連連擺手,赧顏道:“子房有神鬼莫測之能,優不及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