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摩星聽到叫聲,縱上去雙掌齊推,巨岩砰騰砰騰的滾下山坡,沿途帶動泥砂石塊,勢道極是威猛。


    忽必烈翻身下馬,左手攜住法王,右手攜住尼摩星,笑道“原來兩位在這兒切磋武功,真令小王大開眼界。”


    他何嚐不知二人實係真鬥,但為顧全雙方麵子,隻想輕輕一言揭過。


    法王微微一笑,說道“這位尼兄武學大有獨到之處,難得難得。”


    尼摩星怪眼一橫,道“我道蒙古第一國師如何了不起,原來……哼哼!”


    法王勃然大怒,心想還真當以為我打不過你?


    正要開言,忽必烈笑道“此處風物良佳,豈可無酒?來啊,取酒!咱們來痛飲三碗!”


    蒙古人自來生長曠野,以天地為居室,荒山飲食,與堂上無異,當即有侍衛取過烈酒乾脯,布列於地。


    幾人喝了滿滿一大碗酒後,忽必烈掃了一眼,問道“怎不見尹先生在此?”


    聞言,金輪法王幾人麵麵相覷,馬光佐一手握著大碗,砸吧著嘴道“大王可是不知,那孫子臨陣脫逃,早跑沒影了。”


    忽必烈聽罷眉頭緊皺,沉聲道“怎麽回事?”


    金輪法王這才將在絕情穀所發生的事一一陳述,忽必烈一邊聽著時而皺眉時而展眉,過了良久,才說道“可惜了,那個叫東丈的異人不能為我所用,當真是我軍之失。”


    話裏盡是對東丈不能為蒙軍所用之惋惜,竟沒有一句提到那逃掉的尹克西。


    話一說完,忽必烈又笑道“各位兩日不歸,小王正自記掛得緊,隻因襄陽軍務緊急,未能相待,小王已在大營留下傳言,請各位即赴襄陽軍前效力,今日在此巧遇,大暢予懷。”


    金輪法王問道“請問王爺,我軍攻打襄陽,可順利否?”


    忽必烈皺眉道“襄陽守將呂文德本是庸才,小王所忌者,隻郭靖一人耳。”


    法王挑眉又問“那郭靖確實在襄陽?”


    忽必烈看了看法王,自顧道“這郭靖說來還是小王的長輩,總角之時與先王曾有八拜之交,乃是我成吉思汗祖父手下第一愛將,此人智勇雙全,領軍遠征西域,迭出奇計,建立大功。”


    “先王曾對我言道南朝主昏臣奸,將懦兵弱,人數雖眾,總難敵我蒙古精兵,但若遇上郭靖,卻須千萬小心,唉,父王果有先見,我軍屯兵襄陽城外,久攻不下,皆因這郭靖從中作梗之故。”


    金輪法王忽站起身來,說道“這姓郭的與老衲有大仇,此人就交給老衲來料理罷。”


    忽必烈大喜,道“小王邀聘各位英雄好漢,正是為此。但聽人言道,這郭靖武功算得中原漢人第一,又有不少異能之士相助。小王屢遣勇士行刺,均遭失手,或擒或死,無一得還。國師雖然武勇,卻是獨木難支,小王欲請眾位英雄一齊混入襄陽,並力下手。隻消殺了此人,襄陽唾手可下。”


    此話一出,瀟湘子、尼摩星等一齊站起,叉手說道“願奉王爺差遣,以盡死力。”


    忽必烈大笑道“不論是哪一位刺殺郭靖,同去的幾位俱有大功。但出手刺殺之人,小王當奏明大汗,封賞公侯世爵,授以大蒙古國第一勇士之號。”


    瀟湘子、尼摩星等人對公侯世爵並不怎麽放在心上,但若得稱大蒙古國第一勇士,名揚天下,實乃平生之願。


    蒙古此時兵威四被,幅員之廣,曠古未有,西域疆土綿延數萬裏,亦已三分而有其二,自帝國中心而至四境,快馬均須奔馳一年方至,若得稱為第一勇士,普天下英雄豪傑自是無不欽仰。


    當下人人振奮,連金輪法王也是眼發異光。


    眾人又飲數碗,而後站起身來,蒙古武士牽過馬匹,金輪法王等一齊上馬,跟在忽必烈之後,疾趨南馳,往襄陽而來。


    沿途但見十室九空,遍地屍骨,蒙古兵見到漢人,往往肆意虐殺,可謂是民不聊生。


    幾人快馬加鞭,不日便抵達襄陽郊外,此時兩軍攻守交戰,已有月餘,滿山遍野都是斷槍折矛、凝血積骨,可見戰事之慘烈。


    蒙古軍中得報四大王忽必烈親臨前線,全軍元帥、大將均迎出三十裏外,隨從軍衛怒馬騰躍,鐵甲鏘鏘,軍容極壯,各將帥遙遙望見忽必烈的大纛,一齊翻身下馬,伏在道旁。


    忽必烈馳到近處,勒馬四顧,隔了良久,哼了一聲,道“襄陽城久攻不克,師老無功,豈不墮了我大蒙古的聲威?”


    眾帥齊聲答道“小將該死,請四大王治罪。”


    忽必烈揚鞭一擊,坐騎向前疾奔而去,見此,諸將帥久久不敢起身,人人戰栗。


    次日,黎明時分,蒙古軍又開始大舉攻城,隻見矢下如雨,石落似雹,紛紛向城中打去。


    接著眾軍駕起雲梯,四麵八方的爬向城頭,城中守禦嚴密,每八名兵士合持一條大木,將雲梯推開城牆,攻拒良久,終於有約百名蒙古兵攻上了城頭。


    見此,蒙古軍中呼聲震天,一個個百人隊蟻附攀援,猛聽得城中梆子聲急,女牆後閃出一隊弓手,羽箭勁急,迫得蒙古援軍無法上前,接著又搶出一隊宋兵,手舉火把,焚燒雲梯,梯上蒙古兵紛紛跌落。


    城上城下大呼聲中,城頭閃出一隊精壯漢子,長矛利刃,向爬上城牆的蒙古兵攻去。


    這隊漢子不穿宋軍服色,有的黑色短衣,有的青布長袍,攻殺之際也不成隊形,但身手矯捷,顯然身有武功。


    攻上城頭的蒙古兵將均是軍中勇士,自來所向無敵,但遇上這隊漢子,搏鬥數合,即被一一殺敗,或橫屍城頭,或碎骨牆下。


    隻見宋軍中一個中年漢子尤其威猛,此人身穿灰衣,赤手空拳,縱橫來去,一見宋軍有人受厄,立即縱身過去解圍,掌風到處,蒙古兵將無不披靡,直似虎入羊群一般。


    忽必烈此刻親在城下督戰,見這漢子如此英勇,不由得呆了半晌,歎道“天下勇士,更有誰及得上此人?”


    金輪法王站在他身側,問道“王爺可知他是誰?”


    忽必烈一驚,道“這人難道便是郭靖?”


    法王震聲道“正是此人!”


    此時城頭上數百名蒙古兵已被殺得沒剩下幾個,隻有最勇悍的三名百夫長手持矛盾,兀自在城垛子旁負隅而鬥。


    城下的萬夫長吹起角號,又率大隊攻城,想將城頭上三名百夫長接應下來。


    郭靖縱聲長嘯,大踏步上前,一名百夫長挺矛刺去,郭靖抓住矛頭向前一送,跟著左足飛出,踢在另一名百夫長的盾牌之上。


    兩名百夫長雖勇,卻又怎擋得住這一送一踢的神力?登時幾個筋鬥翻下了城頭,筋斷骨折而死。


    第三名百夫長年紀已長,頭發灰白,自知今日難以活命,揮動長刀,直上直下的亂砍,勢若瘋虎。


    郭靖左臂探出,抓住他持刀的手腕,右掌正要劈落,忽地神情一怔。


    那百夫長也已認出了郭靖麵目,不由叫道“金刀駙馬,是你!”


    原來他就是郭靖當年西征時的舊部,黃蓉計取撒麻爾罕,此人即是最先飛降入城的勇士之一。


    郭靖憶及舊情,叫道“嗯,你是鄂爾多?”


    那百夫長見郭靖記得自己名字,不禁熱淚盈眶,叫道“正是,正是小人。”


    郭靖道“好,念在昔日情份,今日饒你一命,下次再給我擒住,休怪無情。”


    說完轉頭向左右道“取過繩子,縋他下去!”


    兩名健卒取過一條長索,縛在鄂爾多的腰間,將他縋到城下。


    鄂爾多是蒙古軍中赫赫有名的勇士,突然被城頭宋軍用繩索縋下,城下蒙古兵將都丈二摸不著頭腦,不知是何變故,不由得一齊後退了數十丈,城頭也停了放箭,兩軍一時罷鬥。


    鄂爾多到了城下,對著郭靖拜伏在地,朗聲叫道“金刀駙馬既然在此,小人萬死不敢再犯虎駕。”


    郭靖站在城頭,神威凜然,喝道“蒙古主帥聽著,大宋與蒙古昔年同心結盟,合力滅金,你蒙古何以來犯我疆界,害我百姓?大宋百姓人數多你蒙古數十倍,若不急速退兵,我大宋義兵四集,管教你這十多萬蒙古軍死無葬身之地。”


    他這幾句話說的是蒙古語,中氣充沛,一字一句送向城下,城牆既高,兩軍相距又遠,但這幾句話數萬蒙古兵將卻俱都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相顧失色,不比普通軍士,瀟湘子幾人卻是聽得內心劇震,暗歎道此人好生深厚的內力。


    此時一名萬夫長引著鄂爾多來到忽必烈跟前,稟報原由。


    鄂爾多則是述說當年跟隨郭靖西征,金刀駙馬如何用兵如神,如何克敵製勝,說得有聲有色,動情之處更是手舞足蹈。


    而忽必烈的臉色卻是越來越陰沉,沒給他說完便大喝一聲“拉下去砍了!”


    鄂爾多一愣,大叫道“冤枉啊!”


    那萬夫長遲疑著來到忽必烈近前小心著道“四大王明見,這鄂爾多頗有戰功……”


    但忽必烈根本聽都不聽,大手一揮,便有四名衛士將鄂爾多拉下,揮刀斬下了首級,而後將首級呈了上來,諸將見狀,無不震恐。


    看了看案前這顆人頭,忽必烈向萬夫長道“傳下去,鄂爾多以陣亡之例撫恤,另賞他妻子黃金十斤,奴隸三十名,牲口三百頭。”


    萬夫長大惑不解,但還是應道“是,是。”


    忽必烈先是環顧了一圈諸將,忽然道“我既殺此人,卻又賞他家屬,你們不明白這中間的道理,是也不是?”


    諸將一齊躬身道“請四大王賜示。”


    忽必烈朗聲道“這百夫長向郭靖跪拜,誇說郭靖厲害,動搖軍心,是否當斬?但他奮勇先登,力戰至最後一人,豈非當賞?”


    諸將盡皆拜伏。


    但這麽一來,蒙古兵軍心已沮,忽必烈知道今日即使再拚命攻城,也是徒遭損折,決然討不了好去,眼見城下蒙古屍身數千,盡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士,心中大是不忿,然見襄陽城牆堅固,守備嚴密,實是無隙可乘,不禁歎了口氣,當即傳令退軍四十裏。


    此時左右兩名衛士互視一眼,齊道“小人願為四大王分憂,也折一折南蠻的銳氣。”


    說完翻身上馬,馳到城下,拉動鐵弓,兩枝狼牙雕翎急向郭靖射去。


    這二人騎術既精,箭法又準,正是馬奔如風,箭去如電。


    城上城下剛發得一聲喊,飛箭已及郭靖胸口小腹。


    眼見他無法閃避,卻見郭靖雙手向內一攏,兩手已各抓著一枝羽箭,舉手一揚,向下擲出。


    兩名蒙古衛士尚未回馬轉身,突然箭到,透胸而過,兩人隨即翻落馬背。


    見此,城頭宋軍喝采如雷,擂起戰鼓助威。


    忽必烈悶悶不樂,眼不見為淨,領軍北退。


    此時,襄陽城郊十餘裏地外的一處高崗上,一行六人正快速疾馳而來,說是疾馳,但卻沒有一人騎馬,而是徒步奔襲,雖沒快馬,但每個人的速度都不比騎馬之人要慢,甚至更快,更靈活。


    特別是為首三人,那速度堪稱快出了一道殘影。


    這幾人正是東丈一行人。


    “東丈,咱們不進襄陽城麽?”快速奔襲中,老頑童衝前頭之人大喊道。


    隻見前頭之人蹭蹭蹭的快速翻上了一棵三丈高的老樹,舉目遠眺不作回應。


    此時日落西斜,黃橙橙的夕陽照亮了東丈的側臉,微微側目,東丈平靜的道“不進。”


    “聽說,蒙軍來了個四大王,我想,會會他”


    本站最新域名1b


    無彈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雕裏的東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細蚊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細蚊子並收藏神雕裏的東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