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寄生滾”的指令通過某種未知途徑發出,在一旁樹草隱蔽處待命的另一群寄生蟲獸開始離開藏身處,加入戰團。
這是一群中小型蟲獸,論體型絕沒有剛才的蜈蚣、蠍子、步甲那麽霸氣,隻是比起小螞蟻來稍占優勢。
這裏麵很多還是一些正常應該比較溫順的昆蟲,但當它們加入戰場時,卻比肉食性昆蟲還要凶猛,也更加擅長應對螞蟻的圍攻。
第一梯隊中,那隻不可一世的寄生蜈蚣,在氣勢如虹的衝擊下來之初大發神威,以一己之力衝散擊潰了數個黑火蟻小隊。
但等黑火蟻們堅決抵抗時,它就如進入一層粘稠的膠質中,迅速失去了衝擊的速度。螞蟻開始群起圍攻它,它的體型和體長這時反而成了累贅,麵對數以百計的螞蟻,顧頭就顧不了尾。
這隻寄生蜈蚣很快就被迫用上絕招,從尾巴一對毒針裏放出一股紅霧,毒倒了一群螞蟻。
今天有風,紅霧很快散去,黑火蟻戰士又悍不畏死的貼上來,蜈蚣目標巨大,再度被上百隻螞蟻爬在身上攻擊,很快就被蟄咬的傷痕累累。
別看這隻蜈蚣口器猙獰,實際上殺傷效率並不高,又沒了毒霧,空有一身體格卻缺少攻擊手段。反而是它身上不斷脫落的寄生菌對螞蟻更有威脅一些。
反觀第二批次的寄生蟲獸,體型小巧、數量眾多,第一線的螞蟻們隻能分出三五隻圍攻一隻,不再像剛才那樣有絕對的數量優勢。
一隻寄生象甲,正用它原本用來在植株上打洞的口器,在螞蟻身上留下一個個足以洞穿身體的大洞。凡是被它撕咬的螞蟻,傷口都深可見髒,甚至直接肢體斷成兩截。
螞蟻想要蟄咬這隻寄生象甲,卻因為甲殼堅固,往往來不及尋找弱點就被反殺。
一隻寄生螻蛄靠近了寄生象甲,它的口器也不發達,但同樣是個假想。
這隻螻蛄有一對前足,形似縮小版的螳螂鐮刀,本是用來挖土的,此時切割起螞蟻的肢體來也不在話下。
寄生螻蛄和寄生象甲互相掩護,配合默契,不像巨型寄生蟲獸那樣喜歡單打獨鬥,因為更具威脅。
在寄生螻蛄、寄生象甲和其他寄生蟲獸的襲殺下,這一小塊區域的黑火蟻們紛紛被殺或逃走。
寄生大軍也徹底占據了半個地勢更高一些的岩麵,而黑火蟻軍退縮在另外半個岩麵,靠著數量和陣型死戰不退,但已肉眼可見的陷入劣勢。
“寄生滾”早就意識到,僅僅靠自己的寄生蟲獸部隊還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擊潰敵軍主力,更別提全殲敵軍,但它不顧傷亡,又派出了最後的蟲獸戰隊。
它在等待,等待速度更慢的寄生蟻部隊抵達戰場,它在為本方的主力創造全勝的機會。
至於傷亡,它從來不考慮。每次戰役過後,都會有新的螞蟻或蟲獸源源不斷的被淨化,進入自己或其他大腦的控製下。
此時,在岩麵以北,黑火蟻軍的右翼也遭遇了攻擊。
這裏黑火蟻軍的附庸部隊同樣遭遇了寄生蟲獸,一些寄生蟲獸埋伏在旁邊的池塘裏發起了攻擊。
躲藏在池塘後麵的大腦是“寄生大雄”,它指揮著一群水生蟲獸,原本就駐紮在池塘附近,正好伏擊了毫不知情的黑火蟻軍。
當掘穴蟻、收獲蟻等黑火蟻國附庸螞蟻通過池塘和岩石間狹窄的土路時,就主動踏入了“寄生大雄”控製下的陷阱。
幾十道水柱突然毫無征兆的從池塘碧綠的池水中噴射而出,直接把黑火蟻軍右翼的中間部隊衝散。
這是幾十隻寄生龍虱隱藏在水麵下發起的攻擊,池麵靠近岸邊的地方滿是浮萍,螞蟻們根本看不出水下的威脅。
就算看出了也沒用,寄生龍虱們快速噴射,越來越多的龍虱正從四麵八方趕過來,水柱越來越多。
當年的神使王軍團都拿水下隱藏的寄生龍虱沒辦法,更別提現在的黑火蟻軍。其指揮官們隻能命令部下快速通過這段隻能挨打無法還擊的地段,希望衝過去,遠離池塘。
空中,一些被寄生的蜂類、蛉類開始俯衝,用蜂刺、口器消滅了一些螞蟻。但總體上,這些飛行蟲獸威脅不大,它們降低高度時有時候甚至會被螞蟻咬住反殺。
黑火蟻軍的右翼前軍眼見就要衝過這段被水柱衝擊的更加泥濘的土路,草叢裏,突然大群寄生蟻現身了。
黑火蟻國附庸部隊的掘穴蟻指揮官愣了一下,因為忽略掉這些寄生螞蟻身上的墮落的菌絲,它們實在是很像一群認識的螞蟻。
這些都是大頭蟻,大顎上有金屬的顎刀,身上有金屬的甲片,都已經長滿了銅綠,甚至部分地方鏽蝕出了空洞,但其風格和蟻聯國的部隊是一致的。
一個愣神的功夫,這群被“寄生蘭博瑟”大腦控製的寄生蟻,寄生大軍最精銳的近戰步兵,已經逼了過來。
黑火蟻軍右翼本就是戰鬥力不強的附庸部隊,又遭到水中寄生龍虱偷襲,前後脫節,現在遭遇猛烈的攻擊,迅速崩潰,不顧一切的向水柱噴射猖獗的來路逃去。
黑火蟻軍左翼,密集的植被之下,戰鬥也爆發了。黑火蟻軍最高指揮官看不見左翼的具體戰鬥情形,但草木搖曳的位置越來越靠後,顯然左翼的戰線也在步步後退。
墮落蟻、酷似蟻聯國戰士的墮落蟻、墮落戰獸。
這些敵情都出現的太突然,此時黑火蟻軍的最高指揮官也有些恍惚。
但他終於清醒過來,意識到三軍都處在被動甚是危險之中。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宿將,數年來為黑火蟻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黑火蟻軍最高指揮官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他命令中軍留下殿後部隊撤退,而左右翼的附庸部隊被拋棄了,沒有得到撤退指令,一直在原地死戰。
有了殿後部隊和附庸部隊的掩護,黑火蟻本族的主力終於可以脫離非常被動的戰場,開始重整隊形。
這是一群中小型蟲獸,論體型絕沒有剛才的蜈蚣、蠍子、步甲那麽霸氣,隻是比起小螞蟻來稍占優勢。
這裏麵很多還是一些正常應該比較溫順的昆蟲,但當它們加入戰場時,卻比肉食性昆蟲還要凶猛,也更加擅長應對螞蟻的圍攻。
第一梯隊中,那隻不可一世的寄生蜈蚣,在氣勢如虹的衝擊下來之初大發神威,以一己之力衝散擊潰了數個黑火蟻小隊。
但等黑火蟻們堅決抵抗時,它就如進入一層粘稠的膠質中,迅速失去了衝擊的速度。螞蟻開始群起圍攻它,它的體型和體長這時反而成了累贅,麵對數以百計的螞蟻,顧頭就顧不了尾。
這隻寄生蜈蚣很快就被迫用上絕招,從尾巴一對毒針裏放出一股紅霧,毒倒了一群螞蟻。
今天有風,紅霧很快散去,黑火蟻戰士又悍不畏死的貼上來,蜈蚣目標巨大,再度被上百隻螞蟻爬在身上攻擊,很快就被蟄咬的傷痕累累。
別看這隻蜈蚣口器猙獰,實際上殺傷效率並不高,又沒了毒霧,空有一身體格卻缺少攻擊手段。反而是它身上不斷脫落的寄生菌對螞蟻更有威脅一些。
反觀第二批次的寄生蟲獸,體型小巧、數量眾多,第一線的螞蟻們隻能分出三五隻圍攻一隻,不再像剛才那樣有絕對的數量優勢。
一隻寄生象甲,正用它原本用來在植株上打洞的口器,在螞蟻身上留下一個個足以洞穿身體的大洞。凡是被它撕咬的螞蟻,傷口都深可見髒,甚至直接肢體斷成兩截。
螞蟻想要蟄咬這隻寄生象甲,卻因為甲殼堅固,往往來不及尋找弱點就被反殺。
一隻寄生螻蛄靠近了寄生象甲,它的口器也不發達,但同樣是個假想。
這隻螻蛄有一對前足,形似縮小版的螳螂鐮刀,本是用來挖土的,此時切割起螞蟻的肢體來也不在話下。
寄生螻蛄和寄生象甲互相掩護,配合默契,不像巨型寄生蟲獸那樣喜歡單打獨鬥,因為更具威脅。
在寄生螻蛄、寄生象甲和其他寄生蟲獸的襲殺下,這一小塊區域的黑火蟻們紛紛被殺或逃走。
寄生大軍也徹底占據了半個地勢更高一些的岩麵,而黑火蟻軍退縮在另外半個岩麵,靠著數量和陣型死戰不退,但已肉眼可見的陷入劣勢。
“寄生滾”早就意識到,僅僅靠自己的寄生蟲獸部隊還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擊潰敵軍主力,更別提全殲敵軍,但它不顧傷亡,又派出了最後的蟲獸戰隊。
它在等待,等待速度更慢的寄生蟻部隊抵達戰場,它在為本方的主力創造全勝的機會。
至於傷亡,它從來不考慮。每次戰役過後,都會有新的螞蟻或蟲獸源源不斷的被淨化,進入自己或其他大腦的控製下。
此時,在岩麵以北,黑火蟻軍的右翼也遭遇了攻擊。
這裏黑火蟻軍的附庸部隊同樣遭遇了寄生蟲獸,一些寄生蟲獸埋伏在旁邊的池塘裏發起了攻擊。
躲藏在池塘後麵的大腦是“寄生大雄”,它指揮著一群水生蟲獸,原本就駐紮在池塘附近,正好伏擊了毫不知情的黑火蟻軍。
當掘穴蟻、收獲蟻等黑火蟻國附庸螞蟻通過池塘和岩石間狹窄的土路時,就主動踏入了“寄生大雄”控製下的陷阱。
幾十道水柱突然毫無征兆的從池塘碧綠的池水中噴射而出,直接把黑火蟻軍右翼的中間部隊衝散。
這是幾十隻寄生龍虱隱藏在水麵下發起的攻擊,池麵靠近岸邊的地方滿是浮萍,螞蟻們根本看不出水下的威脅。
就算看出了也沒用,寄生龍虱們快速噴射,越來越多的龍虱正從四麵八方趕過來,水柱越來越多。
當年的神使王軍團都拿水下隱藏的寄生龍虱沒辦法,更別提現在的黑火蟻軍。其指揮官們隻能命令部下快速通過這段隻能挨打無法還擊的地段,希望衝過去,遠離池塘。
空中,一些被寄生的蜂類、蛉類開始俯衝,用蜂刺、口器消滅了一些螞蟻。但總體上,這些飛行蟲獸威脅不大,它們降低高度時有時候甚至會被螞蟻咬住反殺。
黑火蟻軍的右翼前軍眼見就要衝過這段被水柱衝擊的更加泥濘的土路,草叢裏,突然大群寄生蟻現身了。
黑火蟻國附庸部隊的掘穴蟻指揮官愣了一下,因為忽略掉這些寄生螞蟻身上的墮落的菌絲,它們實在是很像一群認識的螞蟻。
這些都是大頭蟻,大顎上有金屬的顎刀,身上有金屬的甲片,都已經長滿了銅綠,甚至部分地方鏽蝕出了空洞,但其風格和蟻聯國的部隊是一致的。
一個愣神的功夫,這群被“寄生蘭博瑟”大腦控製的寄生蟻,寄生大軍最精銳的近戰步兵,已經逼了過來。
黑火蟻軍右翼本就是戰鬥力不強的附庸部隊,又遭到水中寄生龍虱偷襲,前後脫節,現在遭遇猛烈的攻擊,迅速崩潰,不顧一切的向水柱噴射猖獗的來路逃去。
黑火蟻軍左翼,密集的植被之下,戰鬥也爆發了。黑火蟻軍最高指揮官看不見左翼的具體戰鬥情形,但草木搖曳的位置越來越靠後,顯然左翼的戰線也在步步後退。
墮落蟻、酷似蟻聯國戰士的墮落蟻、墮落戰獸。
這些敵情都出現的太突然,此時黑火蟻軍的最高指揮官也有些恍惚。
但他終於清醒過來,意識到三軍都處在被動甚是危險之中。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宿將,數年來為黑火蟻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黑火蟻軍最高指揮官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他命令中軍留下殿後部隊撤退,而左右翼的附庸部隊被拋棄了,沒有得到撤退指令,一直在原地死戰。
有了殿後部隊和附庸部隊的掩護,黑火蟻本族的主力終於可以脫離非常被動的戰場,開始重整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