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子夜,烽火漸熄,大軍整編於城門,這戰亂方落幕,城外一裏,忽有大軍漸進。
布衣著身,數以萬計,乃龍虎軍。
千軍萬馬前,消瘦單薄的男子坐於馬上,容顏帶著病態般蒼白。是他,聞夢裏,不,是蕭亦莫。
他終於來了,在戰亂之後。聞柒失笑:“我有話與他說,爺等我。”她望著不遠處簇簇火光,對秦宓言。
城門守軍已撤,血腥充斥裏竟有幾分蕭瑟,秦宓攏了攏聞柒衣衫:“說什麽,爺要聽。”城門風起,火光搖曳,融在他眸裏,柔和極了。
夜班三更,宓爺不願意獨守。聞柒卻搖頭,小臉神色認真:“我覺得我家爺聽了,會打他。”
這話,狀似偏袒。
秦宓不喜歡,隻說:“他該打。”
聞柒失笑,搖頭:“他曾待我很好,我不喜歡欠人,這一次要還清。”見秦宓蹙眉,聞柒伸手揉了揉他眉心,哄他,說,“爺,你下次再打。”
下次,她絕不攬著。
秦宓頷首:“好。”褪下披風,仔細給聞柒係好,秦宓方進了城,留下一盞燭火在路邊。
城門前,蕭亦莫臨前,他下馬,走至聞柒前,道:“我來了。”
是的,他來了,領著龍虎軍來了,隻是……
“半個時辰。”聞柒隻是笑笑,“你來遲了半個時辰。”
蕭亦莫神色慌了:“聞柒——”
他想說,遲疑了,猶豫過,掙紮著,可是,他放不下,終是來了。
隻是,聞柒不願聽,她截斷了他的話,喚他:“蕭太子。”語氣,冷冰冰的,毫無起伏。
蕭太子,多冷漠仇視的稱呼……以前,她總會軟綿綿地喊他夢裏。
蕭亦莫手心微微沁出了冷汗,慌張卻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聞柒抬眼,睨著身後布衣大軍,輕描淡寫地啟唇:“很難抉擇嗎?戰亂已平,你晚了太久了。”
半個時辰,足夠平亂,足夠清楚地劃出楚河漢界,足夠判出這一局了,半個時辰,太久了,足夠試探出一顆帝王心的野心勃勃。
蕭亦莫苦笑:“你明知道我是誰?何必試探?戰亂已平,你留了後路,這一令龍虎,隻是試探吧。”眸光越發暗淡無光,望著聞柒,出神,失魂。
興許,他也是怨她的。
聞柒搖頭:“不是的,不是試探。”頓了頓,她說,“是機會。”
蕭亦莫凝神,無言。
聞柒抬眸,灼灼目光相視,難得這般不苟言笑,認真得會讓人心慌,她緩緩地說:“當聞夢裏不好嗎?當我聞柒的皇親國戚,我又怎會虧待了你,你要的,除了大統天下,我也沒什麽不舍得的,為什麽不做聞柒的弟弟呢?龍虎令我都給你了,怎麽會再收回來,為什麽要猶豫,為什麽會來晚。”她失笑,神色竟有些淡漠,冷冷地看著蕭亦莫,“你知道的,我眼裏容不得一粒沙,容不得一點背叛,你也知道我有多斤斤計較、有多錙銖必較,便是晚了分毫,我也不允。是這兵馬天下、是這萬裏江山絆住了你的腳嗎?”她嗤笑了一聲,唇角帶了幾分嘲諷,“那又何必來,晚了就是晚了。”
誠如她所說,她啊,斤斤計較得很,錙銖必較,容不得一絲一毫偏頗,半個時辰,已成定局,聞柒那裏,從來沒有緩刑。
蕭亦莫笑得荒誕,嘴角冷嘲:“你怨我晚了,你卻另留後路,又何曾信我。”心頭竟生出了不甘來,他不願如此被判出了局,聞柒對他,精明得太過分明,不留一點餘地。
終歸,聞柒是不信蕭亦莫的。
聞柒並不否認,卻是笑得雲淡風輕:“我若不另留退路,我若百分信你,知道結果是什麽嗎?”她提起腳邊秦宓留下的燈,照著身後城門,紅黑的血跡還未風幹,她道,“今日,我聞柒的血就要濺城門三尺高,非死即傷。”
半個時辰,若無援兵,她在劫難逃,又怎能不留後路,畢竟,他晚了……
蕭亦莫惶恐極了:“我……”他竟無言以對,隻是深深看著聞柒,眸光帶了幾分淒婉,語氣低沉,如央求,“聞柒,不要一局將我拋出,不要這樣果斷地不念往昔,你知不知道,我要這天下是為了——”
他想說,他隻是太貪心了,隻是想要一個她罷了。
話未說出口,臉上,一隻涼涼的小手忽然覆過來,指尖摩挲著,蕭亦莫身子微微一僵,那薄薄的一層麵皮被撕去,露出微微蒼白的容顏。
麵皮下,那般俊逸清冷的容顏,這才是蕭亦莫,不似夢裏那樣溫潤,帶著帝王家與生俱來的淡漠。
很好看的一張臉,美得紮眼。
聞柒用指腹戳了一下,笑了:“哦,原來你長這般模樣。”
蕭亦莫張張嘴,想說什麽,聞柒斂了笑,收回手,負在身後:“不需要和我解釋,我隻問你一句。”她沉默,不知道該怎麽開口,喉嚨有些梗塞,久久,艱澀地咬字,“兩年前的大火,聞夢裏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哪怕是一點點。”聞夢裏葬身大火,蕭亦莫取而代之,太過巧合了,叫人心寒。
忽然,沉寂,蕭亦莫一言不發,唇齒輕顫,眸子,一點一點沉下,暗淡,無華,絕美的容顏,白如枯槁。
沒有言語,他默認。
聞柒冷笑一聲,眼眸驟冷,一字一字都冷若冰霜:“蕭亦莫,他日戰場相見,我聞柒定不手下留情。”手足之仇,她不得不報。
蕭亦莫急喚:“聞柒……”微微歎息,他無力極了,攤開掌心,將那溫潤的龍虎玉遞出,輕聲道,“我可不可以後悔?”語氣,近乎哀求。君臨天下,何求不得……他不該那麽貪心的。
後悔?
為何總要等到塵埃落定才後知後覺呢?聞柒輕笑,搖搖頭:“沒有藥的。”眸光睨著龍虎玉佩,並未接過,“這個送你,就當臨別禮物,畢竟,”她嗤笑,“你曾喚我一聲七姐。”
說完,聞柒轉身,毫不留戀。
蕭亦莫麵色如紙,緩緩垂下了手,掌心玉佩漸進涼了,冰冷得毫無溫度。
曾經,他喚她七姐,會給她剝菱角,給她做軟軟的杏花糕,給她披上鳳冠霞帔,給她挽發及笄……
那些,都隻是曾經。
城門之後,忽而傳來聞柒的聲音,清清冷冷的,字字擲地有聲:“傳本宮之旨,開城門。”
城門大開,卻不見女子身影,蕭亦莫站在原地,苦笑出聲,久久移不開一步。
蕭敬雙膝跪下,老淚縱橫:“殿下,走吧。”
若不走,必死無疑,聞柒終歸是留了活路。
蕭亦莫好似未聞,怔怔看著城中,那燈火處隻剩冷清,他輕喃:“輸了……”自嘲地笑笑,“什麽都沒有了。”再也不會有個狡邪的女子,喊他夢裏了……
俯身,放下掌中的龍虎玉,蕭亦莫轉身,背影蕭條。
試探也好,機會也罷,總歸是蕭亦莫一敗塗地。
城裏,風在瑟瑟吹著,冷寂,狂亂地卷著空氣裏的血腥,大軍退去,空蕩的街角隻有女子偎著男子,兩個相靠的身影,重疊。
聞柒抬頭,空中沒有半點星子,映得她眸光有些暗:“我有點後悔了。”
秦宓抱著她,輕問:“什麽?”
似乎懊惱,眉頭皺得緊緊的,聞柒噘嘴:“我不該放虎歸山的。”大燕腳下甕中捉鱉容易得多,他日戰場相見,怕是有一番血雨腥風,麻煩啊麻煩。
秦宓淺笑:“蕭亦莫還未走遠,現在也不遲。”他倒不介意了結得徹底些,也好過他的女人牽念別的男人。
聞柒抬頭看著秦宓,很認真地思索了一番:“所以,我正在猶豫,要不要趁虛而入趁火打劫,幹脆來個斬草除根除之後快,也省得他日戰場相見針鋒相對徒增麻煩。”
聞柒的嘴,時常比手快,反而動手前,更偏好出其不意趁其不備,如此念叨,定是說說而已。
秦宓撥了撥她的發:“你不會。”
聞柒不以為意地笑笑:“我一向心狠手辣。”
秦宓笑著頷首:“嗯,對自己也不手軟。”親了親她微涼的小臉,“獨獨舍不得揮霍別人一分好。”
一分好,她會還十分,當然,一分壞,她要討百倍。聞柒啊,總不願虧欠,這般心狠手辣得對自已都毫不手軟的女子,卻恩怨分明得如此幹淨。
聳聳肩,聞柒說:“別人的好多貴,都是要還的。”眸子一轉,盈出了笑意,她凝著秦宓,“哦,除了你。”
自家男人,不算賬!
“除了我。”秦宓笑著,親吻了她的唇角,淺嚐輒止的輕柔。
秦宓,是聞柒的例外,唯一的。
她挽著他的手,笑著走過長長的街頭,沒有燈火,看的見眸光繾綣。
步子忽而緩了緩,聞柒抬頭:“秦宓,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她眼珠轉轉,像隻狡猾的貓,“大燕好像缺了個皇後。”
嗯,她想弄頂鳳冠來戴戴。
秦宓牽著她走:“嗯,隨你。”一如既往地慣著她。
聞柒斂著眸子想著什麽,問秦宓:“我家爺打算何時給北滄改朝換代?”
秦宓沉吟,道:“七日後。”
揮軍南詔,要名正言順,她家爺得坐上北滄那把椅子,反正遲早的事。
聞柒尋思著,托著腮:“北帝登基,同日,大燕封後。我覺得和爺寫在一頁史書裏甚好。”挑了挑眉,聞柒笑問,“怎樣?宓爺約不約?”
同日,北帝登基,大燕封後,有的熱鬧了,史書也有的寫了。
秦宓雲淡風輕:“爺都聽你的。”後世史書,他與她寫在一頁,也好。
聞柒聽了笑眯眯的,佯作歎息:“誒,這簡直是赤果果、坦蕩蕩的奸情,就等著後世去猜。”
試想,北滄皇帝與大燕皇後同入史冊,分明就是狼狽為奸,哦,不!是夫唱婦隨。想想聞柒就覺得樂,奸情啊,多激動人心!
秦宓卻搖頭:“不會。”聞柒眨巴眼看著秦宓,他專注地凝視,說,“有朝一日,爺定能名正言順。”
哦,爺要明媒正娶。哦,爺不做奸夫!
聞柒很豪爽,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好,等我給你正名。”
秦宓滿意了,摟著她親昵,在昏暗的月下,身影疊合。
大亂已平,隔日,北滄揮軍南詔的消息便傳遍了大燕境內,不由得引人揣測。
能不揣測嗎?南詔剛欺到皇貴妃頭上來,秦王就打回去,這還能沒有奸情?鬼都不信!
總之,三國鼎立、南詔獨外的天下之勢將亂,大戰將起。
一日之間,莊妃落胎,皇後被貶,南詔來犯,北滄開戰,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哦,還有更亂的。
大亂次日,金鑾殿上,一旨詔書頒下,胤榮皇貴妃接旨,以令天下,如是而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聞氏胤榮皇貴妃德容賢淑、順德載恩,鳳儀有度乃後妃之典範,驚才絕略能安邦政理,屬乃堪當後宮之主,朕得胤榮定國之輔甚感歡容,欽賜後妃之首,封城山裏,世襲殊榮,特號上品胤榮皇後,於六日後行封後大典,欽此!”
布衣著身,數以萬計,乃龍虎軍。
千軍萬馬前,消瘦單薄的男子坐於馬上,容顏帶著病態般蒼白。是他,聞夢裏,不,是蕭亦莫。
他終於來了,在戰亂之後。聞柒失笑:“我有話與他說,爺等我。”她望著不遠處簇簇火光,對秦宓言。
城門守軍已撤,血腥充斥裏竟有幾分蕭瑟,秦宓攏了攏聞柒衣衫:“說什麽,爺要聽。”城門風起,火光搖曳,融在他眸裏,柔和極了。
夜班三更,宓爺不願意獨守。聞柒卻搖頭,小臉神色認真:“我覺得我家爺聽了,會打他。”
這話,狀似偏袒。
秦宓不喜歡,隻說:“他該打。”
聞柒失笑,搖頭:“他曾待我很好,我不喜歡欠人,這一次要還清。”見秦宓蹙眉,聞柒伸手揉了揉他眉心,哄他,說,“爺,你下次再打。”
下次,她絕不攬著。
秦宓頷首:“好。”褪下披風,仔細給聞柒係好,秦宓方進了城,留下一盞燭火在路邊。
城門前,蕭亦莫臨前,他下馬,走至聞柒前,道:“我來了。”
是的,他來了,領著龍虎軍來了,隻是……
“半個時辰。”聞柒隻是笑笑,“你來遲了半個時辰。”
蕭亦莫神色慌了:“聞柒——”
他想說,遲疑了,猶豫過,掙紮著,可是,他放不下,終是來了。
隻是,聞柒不願聽,她截斷了他的話,喚他:“蕭太子。”語氣,冷冰冰的,毫無起伏。
蕭太子,多冷漠仇視的稱呼……以前,她總會軟綿綿地喊他夢裏。
蕭亦莫手心微微沁出了冷汗,慌張卻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聞柒抬眼,睨著身後布衣大軍,輕描淡寫地啟唇:“很難抉擇嗎?戰亂已平,你晚了太久了。”
半個時辰,足夠平亂,足夠清楚地劃出楚河漢界,足夠判出這一局了,半個時辰,太久了,足夠試探出一顆帝王心的野心勃勃。
蕭亦莫苦笑:“你明知道我是誰?何必試探?戰亂已平,你留了後路,這一令龍虎,隻是試探吧。”眸光越發暗淡無光,望著聞柒,出神,失魂。
興許,他也是怨她的。
聞柒搖頭:“不是的,不是試探。”頓了頓,她說,“是機會。”
蕭亦莫凝神,無言。
聞柒抬眸,灼灼目光相視,難得這般不苟言笑,認真得會讓人心慌,她緩緩地說:“當聞夢裏不好嗎?當我聞柒的皇親國戚,我又怎會虧待了你,你要的,除了大統天下,我也沒什麽不舍得的,為什麽不做聞柒的弟弟呢?龍虎令我都給你了,怎麽會再收回來,為什麽要猶豫,為什麽會來晚。”她失笑,神色竟有些淡漠,冷冷地看著蕭亦莫,“你知道的,我眼裏容不得一粒沙,容不得一點背叛,你也知道我有多斤斤計較、有多錙銖必較,便是晚了分毫,我也不允。是這兵馬天下、是這萬裏江山絆住了你的腳嗎?”她嗤笑了一聲,唇角帶了幾分嘲諷,“那又何必來,晚了就是晚了。”
誠如她所說,她啊,斤斤計較得很,錙銖必較,容不得一絲一毫偏頗,半個時辰,已成定局,聞柒那裏,從來沒有緩刑。
蕭亦莫笑得荒誕,嘴角冷嘲:“你怨我晚了,你卻另留後路,又何曾信我。”心頭竟生出了不甘來,他不願如此被判出了局,聞柒對他,精明得太過分明,不留一點餘地。
終歸,聞柒是不信蕭亦莫的。
聞柒並不否認,卻是笑得雲淡風輕:“我若不另留退路,我若百分信你,知道結果是什麽嗎?”她提起腳邊秦宓留下的燈,照著身後城門,紅黑的血跡還未風幹,她道,“今日,我聞柒的血就要濺城門三尺高,非死即傷。”
半個時辰,若無援兵,她在劫難逃,又怎能不留後路,畢竟,他晚了……
蕭亦莫惶恐極了:“我……”他竟無言以對,隻是深深看著聞柒,眸光帶了幾分淒婉,語氣低沉,如央求,“聞柒,不要一局將我拋出,不要這樣果斷地不念往昔,你知不知道,我要這天下是為了——”
他想說,他隻是太貪心了,隻是想要一個她罷了。
話未說出口,臉上,一隻涼涼的小手忽然覆過來,指尖摩挲著,蕭亦莫身子微微一僵,那薄薄的一層麵皮被撕去,露出微微蒼白的容顏。
麵皮下,那般俊逸清冷的容顏,這才是蕭亦莫,不似夢裏那樣溫潤,帶著帝王家與生俱來的淡漠。
很好看的一張臉,美得紮眼。
聞柒用指腹戳了一下,笑了:“哦,原來你長這般模樣。”
蕭亦莫張張嘴,想說什麽,聞柒斂了笑,收回手,負在身後:“不需要和我解釋,我隻問你一句。”她沉默,不知道該怎麽開口,喉嚨有些梗塞,久久,艱澀地咬字,“兩年前的大火,聞夢裏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哪怕是一點點。”聞夢裏葬身大火,蕭亦莫取而代之,太過巧合了,叫人心寒。
忽然,沉寂,蕭亦莫一言不發,唇齒輕顫,眸子,一點一點沉下,暗淡,無華,絕美的容顏,白如枯槁。
沒有言語,他默認。
聞柒冷笑一聲,眼眸驟冷,一字一字都冷若冰霜:“蕭亦莫,他日戰場相見,我聞柒定不手下留情。”手足之仇,她不得不報。
蕭亦莫急喚:“聞柒……”微微歎息,他無力極了,攤開掌心,將那溫潤的龍虎玉遞出,輕聲道,“我可不可以後悔?”語氣,近乎哀求。君臨天下,何求不得……他不該那麽貪心的。
後悔?
為何總要等到塵埃落定才後知後覺呢?聞柒輕笑,搖搖頭:“沒有藥的。”眸光睨著龍虎玉佩,並未接過,“這個送你,就當臨別禮物,畢竟,”她嗤笑,“你曾喚我一聲七姐。”
說完,聞柒轉身,毫不留戀。
蕭亦莫麵色如紙,緩緩垂下了手,掌心玉佩漸進涼了,冰冷得毫無溫度。
曾經,他喚她七姐,會給她剝菱角,給她做軟軟的杏花糕,給她披上鳳冠霞帔,給她挽發及笄……
那些,都隻是曾經。
城門之後,忽而傳來聞柒的聲音,清清冷冷的,字字擲地有聲:“傳本宮之旨,開城門。”
城門大開,卻不見女子身影,蕭亦莫站在原地,苦笑出聲,久久移不開一步。
蕭敬雙膝跪下,老淚縱橫:“殿下,走吧。”
若不走,必死無疑,聞柒終歸是留了活路。
蕭亦莫好似未聞,怔怔看著城中,那燈火處隻剩冷清,他輕喃:“輸了……”自嘲地笑笑,“什麽都沒有了。”再也不會有個狡邪的女子,喊他夢裏了……
俯身,放下掌中的龍虎玉,蕭亦莫轉身,背影蕭條。
試探也好,機會也罷,總歸是蕭亦莫一敗塗地。
城裏,風在瑟瑟吹著,冷寂,狂亂地卷著空氣裏的血腥,大軍退去,空蕩的街角隻有女子偎著男子,兩個相靠的身影,重疊。
聞柒抬頭,空中沒有半點星子,映得她眸光有些暗:“我有點後悔了。”
秦宓抱著她,輕問:“什麽?”
似乎懊惱,眉頭皺得緊緊的,聞柒噘嘴:“我不該放虎歸山的。”大燕腳下甕中捉鱉容易得多,他日戰場相見,怕是有一番血雨腥風,麻煩啊麻煩。
秦宓淺笑:“蕭亦莫還未走遠,現在也不遲。”他倒不介意了結得徹底些,也好過他的女人牽念別的男人。
聞柒抬頭看著秦宓,很認真地思索了一番:“所以,我正在猶豫,要不要趁虛而入趁火打劫,幹脆來個斬草除根除之後快,也省得他日戰場相見針鋒相對徒增麻煩。”
聞柒的嘴,時常比手快,反而動手前,更偏好出其不意趁其不備,如此念叨,定是說說而已。
秦宓撥了撥她的發:“你不會。”
聞柒不以為意地笑笑:“我一向心狠手辣。”
秦宓笑著頷首:“嗯,對自己也不手軟。”親了親她微涼的小臉,“獨獨舍不得揮霍別人一分好。”
一分好,她會還十分,當然,一分壞,她要討百倍。聞柒啊,總不願虧欠,這般心狠手辣得對自已都毫不手軟的女子,卻恩怨分明得如此幹淨。
聳聳肩,聞柒說:“別人的好多貴,都是要還的。”眸子一轉,盈出了笑意,她凝著秦宓,“哦,除了你。”
自家男人,不算賬!
“除了我。”秦宓笑著,親吻了她的唇角,淺嚐輒止的輕柔。
秦宓,是聞柒的例外,唯一的。
她挽著他的手,笑著走過長長的街頭,沒有燈火,看的見眸光繾綣。
步子忽而緩了緩,聞柒抬頭:“秦宓,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她眼珠轉轉,像隻狡猾的貓,“大燕好像缺了個皇後。”
嗯,她想弄頂鳳冠來戴戴。
秦宓牽著她走:“嗯,隨你。”一如既往地慣著她。
聞柒斂著眸子想著什麽,問秦宓:“我家爺打算何時給北滄改朝換代?”
秦宓沉吟,道:“七日後。”
揮軍南詔,要名正言順,她家爺得坐上北滄那把椅子,反正遲早的事。
聞柒尋思著,托著腮:“北帝登基,同日,大燕封後。我覺得和爺寫在一頁史書裏甚好。”挑了挑眉,聞柒笑問,“怎樣?宓爺約不約?”
同日,北帝登基,大燕封後,有的熱鬧了,史書也有的寫了。
秦宓雲淡風輕:“爺都聽你的。”後世史書,他與她寫在一頁,也好。
聞柒聽了笑眯眯的,佯作歎息:“誒,這簡直是赤果果、坦蕩蕩的奸情,就等著後世去猜。”
試想,北滄皇帝與大燕皇後同入史冊,分明就是狼狽為奸,哦,不!是夫唱婦隨。想想聞柒就覺得樂,奸情啊,多激動人心!
秦宓卻搖頭:“不會。”聞柒眨巴眼看著秦宓,他專注地凝視,說,“有朝一日,爺定能名正言順。”
哦,爺要明媒正娶。哦,爺不做奸夫!
聞柒很豪爽,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好,等我給你正名。”
秦宓滿意了,摟著她親昵,在昏暗的月下,身影疊合。
大亂已平,隔日,北滄揮軍南詔的消息便傳遍了大燕境內,不由得引人揣測。
能不揣測嗎?南詔剛欺到皇貴妃頭上來,秦王就打回去,這還能沒有奸情?鬼都不信!
總之,三國鼎立、南詔獨外的天下之勢將亂,大戰將起。
一日之間,莊妃落胎,皇後被貶,南詔來犯,北滄開戰,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哦,還有更亂的。
大亂次日,金鑾殿上,一旨詔書頒下,胤榮皇貴妃接旨,以令天下,如是而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聞氏胤榮皇貴妃德容賢淑、順德載恩,鳳儀有度乃後妃之典範,驚才絕略能安邦政理,屬乃堪當後宮之主,朕得胤榮定國之輔甚感歡容,欽賜後妃之首,封城山裏,世襲殊榮,特號上品胤榮皇後,於六日後行封後大典,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