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目標人物裏,祝英台程諾一眼可識,但其它三個人,就算魔鏡可以顯示,但程諾也難說能認識。本來程諾的打算是找適當的機會讓祝英台等“熟”人幫著自己來確認,但現在就隻能靠自己的描述了。
說實話,這個要求對一個it男來說有點高。
話說回來,盡管魔鏡有這些瑕疵,但相較於它能帶來的好處,這點瑕疵完全可以忽略。
就算別人幫不了忙,大不了自己按圖索驥,沿著魔鏡給出的路徑一路找過去。
收起魔鏡,程諾給安妮解釋了幾句後,便開始進入下一項工作。
…製造身份證!
沒錯,就是製造身份玣。雖說這裏不是網絡時代,程諾也不了解這裏的身份證是什麽樣的,但也並非無計可施。
在意識到身份的問題時,程諾就決定給自己和安妮在這裏找一個身份。
…………
兩個小時後,貿城城門官眼中,一輛馬車保持著勻速駛來。
貿城是重鎮,一郡之首,聚集了諸多大家族,更是朝中望族馬家大本營所在,馬車來來往往再平常不過,馬家朝中有人,宮中也有人,用權傾朝野形容有點誇張,但絕對是皇親國戚中的佼佼者。對這一家子在,再豪華的馬車在這座城市裏也不少見。
駛向城門的這輛馬車算不上豪華,起碼在城門官的眼中,這輛馬車也就是馬家外門管家座駕的檔次,但不僅是城門官,所有看見這輛馬車的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
這輛馬車身後兩側用分別用竹竿挑著兩麵白底印花的旗子,旗隨風動,於行進前迎風招展,城門管的視力很好,一眼望過去,一麵旗子卻是用漢字寫了羅馬王國朝貢使節的字樣,另一麵則歪歪扭扭畫了一行不知是什麽的東西,象蚯蚓在爬一樣醜陋。
車前坐了兩個人,一個是尋常大戶人家家丁的裝扮,在趕車,另一個人坐在另一側,短發僧衣,無所事事的模樣。
“什麽情況?”一個城門守衛靠近城門官。
城門官的眼中同樣閃過一點疑惑,看了手下一眼沒有答話,待馬車行到城門口,向前站了一步,抬手將這輛透著奇怪的馬車攔住。
坐在車前作僧人裝束的人正要開口,一旁趕車的家丁突然臉色一變,跳了馬車,跑到城門守衛當中,縮頭大喊:“他們是要犯,抓住他們。”
城門大嘩,一眾兵丁立刻圍了上來,城門官也嚇了一跳,向後一退,目露警惕地看向馬車。
作僧人裝束的人神情卻沒有任何慌亂,看了一眼那個家丁,然後跳下車。
城門官臉色一凝:“站著別動,你們究竟是什麽?”
作僧人裝束的人順從地站在原地,看著城門官,從容道:“我們自西方安妮王國而來,想要求見天子進貢寶物。”
作僧人裝束的人不用說自然就是程諾。外國使節就是他為自己和安妮安排的身份。
不得不得程諾有時候挺有急智,給自己安一個老外的身份,就完全規避了自己不了解當地戶口製度的問題。在這個時空,外國人的身份究竟是怎麽證明的還不全由自己說了算?當地官府管得再寬總管不到外國人的頭上吧?
程諾都不用費心搞什麽身份證明,全靠嘴說就得。
當然,也不能全靠嘴說,程諾還準備了一份國書。隨便找了一件自己穿到這個時空的淺色衣服,兩隻袖子截下來當旗,再裁了一截充作國書,洋洋灑灑寫了幾句英文就算。
別說程諾準備的粗焅,這麽點時間能弄成這個樣子就不錯了。至於寫得那些話、用的那些旗、擺出的那些架勢合不合規、守不守禮…就別為難一個it男了。
程諾不確定這裏有沒有人能看得懂,倒也沒有胡說八道,寫的話全是自己覺得國書裏應該寫的內容,包括國家的名稱,派出使節的目的以及使節的身份等。
國家的名稱本來是想用安妮的母國,可惜沒有對應的公章。正好安妮帶了私章,一直掛在脖子上,程諾幹脆就直接用了安妮這個名字,和私章也能配得上。
至於派出使節的目的就更容易編,兩家修好、進獻寶物絕對是任何一個當權者都喜歡聽的內容。以程諾對我大天朝的認知,每一任天子都講究一個成邦來朝。對付外國使節,尤其是來朝的外國使節都很客氣。沒有特殊情況,基本都會待為上賓。
這也是程諾決定冒充使節的原因和底氣…沒危險且有好處啊。
程諾的打算還挺好,如果自己這個外國使節的身份得到認可,不僅有利於救阿福,對自己找那四個人也會有好處。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本就是上乘兵法。用在製造身份這方麵也很恰當。
果然,在聽到程諾說出自己身份並遞出國書後,城門官的臉色立刻變得緩和…不論是國書的材質、筆跡都很國外。
城門官轉頭找到了那個家丁。
“我是上虞祝家的人,”躲在後麵的家丁大叫:“這個和尚拐帶了我家小姐,老爺讓大管家帶著我們…”
“你住口!”剛聽到祝家兩字字,城門官臉色就是一變,再聽家丁說了兩句,沒等說完,回手一巴掌把那個看不清形勢的家丁扇到了地上。
即便沒看過宮鬥劇,城門官也知道這種豪門內部的事兒自己知道的越少越好。
馬祝兩家聯姻之事早就傳遍了貿城,祝英台給梁山伯哭墳的事自然也包不住,畢竟這件事就發生在貿城城門不遠的地方。
但這種事自己私下說說沒問題,公開談論...這些家族可都是要臉麵的。
那個家丁被扇了一巴掌象是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臉色慘白的摔在地上不敢再多說。
這還是沒經驗,要是大管家到此肯定不會這樣。
說實話,要不是程諾自己不會趕車,也不會帶這個家夥來。
當然,程諾對於自己人販子設定的暴露並沒有太在意,這件事早晚都得公開。
城門口已經圍了不少人,對著馬車指指點點。
說實話,這個要求對一個it男來說有點高。
話說回來,盡管魔鏡有這些瑕疵,但相較於它能帶來的好處,這點瑕疵完全可以忽略。
就算別人幫不了忙,大不了自己按圖索驥,沿著魔鏡給出的路徑一路找過去。
收起魔鏡,程諾給安妮解釋了幾句後,便開始進入下一項工作。
…製造身份證!
沒錯,就是製造身份玣。雖說這裏不是網絡時代,程諾也不了解這裏的身份證是什麽樣的,但也並非無計可施。
在意識到身份的問題時,程諾就決定給自己和安妮在這裏找一個身份。
…………
兩個小時後,貿城城門官眼中,一輛馬車保持著勻速駛來。
貿城是重鎮,一郡之首,聚集了諸多大家族,更是朝中望族馬家大本營所在,馬車來來往往再平常不過,馬家朝中有人,宮中也有人,用權傾朝野形容有點誇張,但絕對是皇親國戚中的佼佼者。對這一家子在,再豪華的馬車在這座城市裏也不少見。
駛向城門的這輛馬車算不上豪華,起碼在城門官的眼中,這輛馬車也就是馬家外門管家座駕的檔次,但不僅是城門官,所有看見這輛馬車的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
這輛馬車身後兩側用分別用竹竿挑著兩麵白底印花的旗子,旗隨風動,於行進前迎風招展,城門管的視力很好,一眼望過去,一麵旗子卻是用漢字寫了羅馬王國朝貢使節的字樣,另一麵則歪歪扭扭畫了一行不知是什麽的東西,象蚯蚓在爬一樣醜陋。
車前坐了兩個人,一個是尋常大戶人家家丁的裝扮,在趕車,另一個人坐在另一側,短發僧衣,無所事事的模樣。
“什麽情況?”一個城門守衛靠近城門官。
城門官的眼中同樣閃過一點疑惑,看了手下一眼沒有答話,待馬車行到城門口,向前站了一步,抬手將這輛透著奇怪的馬車攔住。
坐在車前作僧人裝束的人正要開口,一旁趕車的家丁突然臉色一變,跳了馬車,跑到城門守衛當中,縮頭大喊:“他們是要犯,抓住他們。”
城門大嘩,一眾兵丁立刻圍了上來,城門官也嚇了一跳,向後一退,目露警惕地看向馬車。
作僧人裝束的人神情卻沒有任何慌亂,看了一眼那個家丁,然後跳下車。
城門官臉色一凝:“站著別動,你們究竟是什麽?”
作僧人裝束的人順從地站在原地,看著城門官,從容道:“我們自西方安妮王國而來,想要求見天子進貢寶物。”
作僧人裝束的人不用說自然就是程諾。外國使節就是他為自己和安妮安排的身份。
不得不得程諾有時候挺有急智,給自己安一個老外的身份,就完全規避了自己不了解當地戶口製度的問題。在這個時空,外國人的身份究竟是怎麽證明的還不全由自己說了算?當地官府管得再寬總管不到外國人的頭上吧?
程諾都不用費心搞什麽身份證明,全靠嘴說就得。
當然,也不能全靠嘴說,程諾還準備了一份國書。隨便找了一件自己穿到這個時空的淺色衣服,兩隻袖子截下來當旗,再裁了一截充作國書,洋洋灑灑寫了幾句英文就算。
別說程諾準備的粗焅,這麽點時間能弄成這個樣子就不錯了。至於寫得那些話、用的那些旗、擺出的那些架勢合不合規、守不守禮…就別為難一個it男了。
程諾不確定這裏有沒有人能看得懂,倒也沒有胡說八道,寫的話全是自己覺得國書裏應該寫的內容,包括國家的名稱,派出使節的目的以及使節的身份等。
國家的名稱本來是想用安妮的母國,可惜沒有對應的公章。正好安妮帶了私章,一直掛在脖子上,程諾幹脆就直接用了安妮這個名字,和私章也能配得上。
至於派出使節的目的就更容易編,兩家修好、進獻寶物絕對是任何一個當權者都喜歡聽的內容。以程諾對我大天朝的認知,每一任天子都講究一個成邦來朝。對付外國使節,尤其是來朝的外國使節都很客氣。沒有特殊情況,基本都會待為上賓。
這也是程諾決定冒充使節的原因和底氣…沒危險且有好處啊。
程諾的打算還挺好,如果自己這個外國使節的身份得到認可,不僅有利於救阿福,對自己找那四個人也會有好處。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本就是上乘兵法。用在製造身份這方麵也很恰當。
果然,在聽到程諾說出自己身份並遞出國書後,城門官的臉色立刻變得緩和…不論是國書的材質、筆跡都很國外。
城門官轉頭找到了那個家丁。
“我是上虞祝家的人,”躲在後麵的家丁大叫:“這個和尚拐帶了我家小姐,老爺讓大管家帶著我們…”
“你住口!”剛聽到祝家兩字字,城門官臉色就是一變,再聽家丁說了兩句,沒等說完,回手一巴掌把那個看不清形勢的家丁扇到了地上。
即便沒看過宮鬥劇,城門官也知道這種豪門內部的事兒自己知道的越少越好。
馬祝兩家聯姻之事早就傳遍了貿城,祝英台給梁山伯哭墳的事自然也包不住,畢竟這件事就發生在貿城城門不遠的地方。
但這種事自己私下說說沒問題,公開談論...這些家族可都是要臉麵的。
那個家丁被扇了一巴掌象是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臉色慘白的摔在地上不敢再多說。
這還是沒經驗,要是大管家到此肯定不會這樣。
說實話,要不是程諾自己不會趕車,也不會帶這個家夥來。
當然,程諾對於自己人販子設定的暴露並沒有太在意,這件事早晚都得公開。
城門口已經圍了不少人,對著馬車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