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傳!”
崇禎興奮的搓手,“大伴,你親自去帶他進來,如果他有什麽東西也一起帶過來。”
這個畢懋康可謂是大明一位大神,他著有(軍器圖說)書中羅列各種火器,毒弩,圖文並舉。
他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夷虜所謂於中國者,火器也。”
可惜這麽先進的軍事著作被清朝列為禁書,直到道光年間開放書禁,才再版出書,然而那個時候,多少有些晚了。
他是大明第一個發明燧發槍的專家,此時西歐那邊也有燧發槍,可是真正列裝整個歐洲也用了200多年時間。
燧發槍雖然隻是改進了點火裝置,可是他比火繩槍也整整超出一個時代,別小看這一點點改變。
在後世人眼裏,不就是用燧石點火嗎?也不算什麽高科技,古人怎麽想不到呢。
要知道,我們是站在未來的角度看結果,當然覺得很簡單,可是古代拘於思維限製,他們想提高火槍火炮的射程,首先想到的是增加火槍火炮的長度,厚度。
比如,清朝出現過一種抬槍,長度達到2米多,比人都更長,發射時需要兩人,一人站在前麵當槍架,一人瞄準。
就像現在一樣,石墨烯和電池技術,幾十年前就提出來了,但是真正理想的產品根本做不出來。
這有可能是思路錯了,走錯方向,如果有未來人指點一下,估計一年就能搞出續航1000公裏的汽車電池。
沒找對路,幾十年都沒有什麽變化。
總之,逆天發明就是要經過一個曲折離奇的過程。
“皇爺,畢大人帶到。”
王承恩走過來稟報。
崇禎兩眼放光的看著自己麵前的老者,畢懋康出生於1571年,現在是1630年,他已經60歲了,在古代五十歲就算高壽。
五十知天命,七十古來稀!
“畢愛卿,來來來來,朕盼你盼了好久,”崇禎熱情的上前拉起畢懋康的手,“來,這邊坐。”
“路上一切順利吧,不好意思,你年紀這麽大了,還讓你長途跋涉。”
“大伴,快去禦膳房叫人端些好酒好菜,朕給畢愛卿接風。”
“不用,”畢懋康伸手阻攔,看向崇禎,“老臣一接到聖旨就立刻啟程,國家需要,老臣隻要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京城。”
“皇上有什麽吩咐盡管說,老臣的身體還扛的住,正事要緊。”
“好,好,畢愛卿忠君報國,朝廷就需要您這種忠臣,朕有一件大事交給你,”崇禎笑著看向畢懋康身後。
“這幾把火槍就是愛卿做的自生火槍吧,愛卿放幾槍,給朕瞧瞧。”
“對,這三把火槍就是老臣發明的自生火槍,老臣改進了點火裝置,用燧石點火,從此火槍在下雨天也能發射,射速提高三倍。”
說到身後的火槍,畢懋康自豪的笑道:“隻要朝廷大量裝備這種火槍,打敗建奴指日可待。”
“好,”崇禎高興的點頭頭,“來人,去試槍。”
一聲令下,三名太監跑過來,拿著火槍就在遠處開始試槍。
“這槍真奇怪,居然沒有火繩,這怎麽點火?”
三名太監在遠處嘀咕半天,遲遲不開槍。
“大伴,過去問問怎麽回事?”崇禎問。
“皇上,他們沒見過,老臣過去教一下,”畢懋康笑著就走了過去。
隻見畢懋康在那三名太監旁邊說了一會,那三名太監就抬起槍對著遠處的一顆大樹輕輕扣動扳機。
“砰!砰!砰!”
頓時,禦花園裏響起三聲槍聲。
“皇爺,這火槍竟然不用點火繩,真稀奇,”王承恩在旁驚訝的說道:“看這個威力也不錯,大明有此火槍,收複遼東有望。”
崇禎點點w頭。
這時畢懋康走了回來,“皇上,這就是微臣研發的自生火槍,射速比火繩槍高三倍,不怕雨天。”
“如果安排三人專門裝藥,可以保持連續不斷的發射,敵人就衝不過來。”
“走,朕帶你去一個地方,”崇禎笑著說道,“朕打算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火器的衙門,把全國精通火器的人才全部收入裏麵。”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以後火器將是戰場上的超級利器,朕相信,犀利的火槍火炮必是鎮國神器。”
“誰掌握了更強的火器,就掌握戰爭勝利的鑰匙。”
沒誰比崇禎更清楚未來火器的地位,這點就算畢懋康都沒有這麽大的自信。
以前大明的火器五花八門,三眼銃,迅雷銃,還有各種各樣的火炮,種類繁多
這麽多的火器分散了大明朝廷的精力,而且沒有重視教育,大家都隻知道考科舉當官。
以後還要建設大量培養專業人才的學校,這樣才能走持續發展道路,不過現在崇禎有更重要的事做。
唯有中興大明王朝,崇禎才能做其他的事。
不一會,崇禎帶著畢懋康來到兵仗局。
崇禎剛離開禦花園,皇後就來了,她對著一個太監問道:“皇上呢?”
今天她準備了好久,準備找皇帝好好理論,講講情。
“回皇後,皇上剛帶人離開,奴婢聽說是去兵仗局,”小太監小心翼翼的低頭回道。
“兵仗局?”
周皇後眉頭一皺,“怎麽去那裏了?走吧,回宮。”
“娘娘,不去找皇上了嗎?”
“不去了,皇上去兵仗局肯定是有國事處理,不要去打擾。”
“娘娘就是賢明,”皇後身邊的琴兒笑了笑,歎息道:“如果國仗懂事點,該多好,現在不僅不幫忙,還連累娘娘。”
“昨晚皇上又去田貴妃那裏了,聽說皇上還叫田貴妃父親辦差。”
“那個小桃在禦膳房趾高氣昂的,看見奴婢都不行禮,到處說皇上多寵田貴妃,我們坤寧宮太監侍女都被別人瞧不起。”
琴兒在周皇後身後不斷絮絮叨叨,周皇後的臉色越發難看,她強忍怒氣回到坤寧宮。
與此同時,崇禎一群人在兵仗局掌印太監樸國昌帶領下來到火槍製造的地方。
“皇上,這些日子,奴婢集合全部工匠都在研發您說的燧發槍,過幾天就可以做好了,”樸國昌恭敬道:“至於給槍管內刻畫膛線,還沒有想到辦法。”
“畢愛卿,兵仗局所有工匠都在這裏,這些人全部都在研製火槍,”崇禎笑著說,“以後這些人都歸你管,還有兵部的軍器局。”
“你負責製造燧發槍,製造火炮的是孫元化,他現在還沒有到。”
“以後你們二人就是大明火器總局的最高負責人,樸國昌在旁輔助,全國各地的人才,隻要你們看上的,不必稟報,由你們自行任命。”
“立功者,朕還可以許以官職,所有工匠除去匠籍,全部歸於民戶,他們的家人可以讀書參加科舉考試。”
“這些,明天朕就會用聖旨告之天下,你們有什麽要求直接找樸國昌,朕封你們為正三品太子賓客。”
“可以不用上早朝,如果樸國昌解決不了的,你們可以直接上奏。”
崇禎興奮的搓手,“大伴,你親自去帶他進來,如果他有什麽東西也一起帶過來。”
這個畢懋康可謂是大明一位大神,他著有(軍器圖說)書中羅列各種火器,毒弩,圖文並舉。
他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夷虜所謂於中國者,火器也。”
可惜這麽先進的軍事著作被清朝列為禁書,直到道光年間開放書禁,才再版出書,然而那個時候,多少有些晚了。
他是大明第一個發明燧發槍的專家,此時西歐那邊也有燧發槍,可是真正列裝整個歐洲也用了200多年時間。
燧發槍雖然隻是改進了點火裝置,可是他比火繩槍也整整超出一個時代,別小看這一點點改變。
在後世人眼裏,不就是用燧石點火嗎?也不算什麽高科技,古人怎麽想不到呢。
要知道,我們是站在未來的角度看結果,當然覺得很簡單,可是古代拘於思維限製,他們想提高火槍火炮的射程,首先想到的是增加火槍火炮的長度,厚度。
比如,清朝出現過一種抬槍,長度達到2米多,比人都更長,發射時需要兩人,一人站在前麵當槍架,一人瞄準。
就像現在一樣,石墨烯和電池技術,幾十年前就提出來了,但是真正理想的產品根本做不出來。
這有可能是思路錯了,走錯方向,如果有未來人指點一下,估計一年就能搞出續航1000公裏的汽車電池。
沒找對路,幾十年都沒有什麽變化。
總之,逆天發明就是要經過一個曲折離奇的過程。
“皇爺,畢大人帶到。”
王承恩走過來稟報。
崇禎兩眼放光的看著自己麵前的老者,畢懋康出生於1571年,現在是1630年,他已經60歲了,在古代五十歲就算高壽。
五十知天命,七十古來稀!
“畢愛卿,來來來來,朕盼你盼了好久,”崇禎熱情的上前拉起畢懋康的手,“來,這邊坐。”
“路上一切順利吧,不好意思,你年紀這麽大了,還讓你長途跋涉。”
“大伴,快去禦膳房叫人端些好酒好菜,朕給畢愛卿接風。”
“不用,”畢懋康伸手阻攔,看向崇禎,“老臣一接到聖旨就立刻啟程,國家需要,老臣隻要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京城。”
“皇上有什麽吩咐盡管說,老臣的身體還扛的住,正事要緊。”
“好,好,畢愛卿忠君報國,朝廷就需要您這種忠臣,朕有一件大事交給你,”崇禎笑著看向畢懋康身後。
“這幾把火槍就是愛卿做的自生火槍吧,愛卿放幾槍,給朕瞧瞧。”
“對,這三把火槍就是老臣發明的自生火槍,老臣改進了點火裝置,用燧石點火,從此火槍在下雨天也能發射,射速提高三倍。”
說到身後的火槍,畢懋康自豪的笑道:“隻要朝廷大量裝備這種火槍,打敗建奴指日可待。”
“好,”崇禎高興的點頭頭,“來人,去試槍。”
一聲令下,三名太監跑過來,拿著火槍就在遠處開始試槍。
“這槍真奇怪,居然沒有火繩,這怎麽點火?”
三名太監在遠處嘀咕半天,遲遲不開槍。
“大伴,過去問問怎麽回事?”崇禎問。
“皇上,他們沒見過,老臣過去教一下,”畢懋康笑著就走了過去。
隻見畢懋康在那三名太監旁邊說了一會,那三名太監就抬起槍對著遠處的一顆大樹輕輕扣動扳機。
“砰!砰!砰!”
頓時,禦花園裏響起三聲槍聲。
“皇爺,這火槍竟然不用點火繩,真稀奇,”王承恩在旁驚訝的說道:“看這個威力也不錯,大明有此火槍,收複遼東有望。”
崇禎點點w頭。
這時畢懋康走了回來,“皇上,這就是微臣研發的自生火槍,射速比火繩槍高三倍,不怕雨天。”
“如果安排三人專門裝藥,可以保持連續不斷的發射,敵人就衝不過來。”
“走,朕帶你去一個地方,”崇禎笑著說道,“朕打算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火器的衙門,把全國精通火器的人才全部收入裏麵。”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以後火器將是戰場上的超級利器,朕相信,犀利的火槍火炮必是鎮國神器。”
“誰掌握了更強的火器,就掌握戰爭勝利的鑰匙。”
沒誰比崇禎更清楚未來火器的地位,這點就算畢懋康都沒有這麽大的自信。
以前大明的火器五花八門,三眼銃,迅雷銃,還有各種各樣的火炮,種類繁多
這麽多的火器分散了大明朝廷的精力,而且沒有重視教育,大家都隻知道考科舉當官。
以後還要建設大量培養專業人才的學校,這樣才能走持續發展道路,不過現在崇禎有更重要的事做。
唯有中興大明王朝,崇禎才能做其他的事。
不一會,崇禎帶著畢懋康來到兵仗局。
崇禎剛離開禦花園,皇後就來了,她對著一個太監問道:“皇上呢?”
今天她準備了好久,準備找皇帝好好理論,講講情。
“回皇後,皇上剛帶人離開,奴婢聽說是去兵仗局,”小太監小心翼翼的低頭回道。
“兵仗局?”
周皇後眉頭一皺,“怎麽去那裏了?走吧,回宮。”
“娘娘,不去找皇上了嗎?”
“不去了,皇上去兵仗局肯定是有國事處理,不要去打擾。”
“娘娘就是賢明,”皇後身邊的琴兒笑了笑,歎息道:“如果國仗懂事點,該多好,現在不僅不幫忙,還連累娘娘。”
“昨晚皇上又去田貴妃那裏了,聽說皇上還叫田貴妃父親辦差。”
“那個小桃在禦膳房趾高氣昂的,看見奴婢都不行禮,到處說皇上多寵田貴妃,我們坤寧宮太監侍女都被別人瞧不起。”
琴兒在周皇後身後不斷絮絮叨叨,周皇後的臉色越發難看,她強忍怒氣回到坤寧宮。
與此同時,崇禎一群人在兵仗局掌印太監樸國昌帶領下來到火槍製造的地方。
“皇上,這些日子,奴婢集合全部工匠都在研發您說的燧發槍,過幾天就可以做好了,”樸國昌恭敬道:“至於給槍管內刻畫膛線,還沒有想到辦法。”
“畢愛卿,兵仗局所有工匠都在這裏,這些人全部都在研製火槍,”崇禎笑著說,“以後這些人都歸你管,還有兵部的軍器局。”
“你負責製造燧發槍,製造火炮的是孫元化,他現在還沒有到。”
“以後你們二人就是大明火器總局的最高負責人,樸國昌在旁輔助,全國各地的人才,隻要你們看上的,不必稟報,由你們自行任命。”
“立功者,朕還可以許以官職,所有工匠除去匠籍,全部歸於民戶,他們的家人可以讀書參加科舉考試。”
“這些,明天朕就會用聖旨告之天下,你們有什麽要求直接找樸國昌,朕封你們為正三品太子賓客。”
“可以不用上早朝,如果樸國昌解決不了的,你們可以直接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