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椒房殿。
陳嬌自成親之後,少有的換上了皇後的朝服,從頭到腳,從發髻到配飾,無一不仔細檢查,確認衣著沒有問題後,才乘上歩輦,由宮人伺候著到了大殿。
李陵已經帶著禦林軍的人將整個大殿都圍了起來。他見到陳嬌到來,忙上前行禮:“臣李陵叩見皇後娘娘。”
“起來吧!”陳嬌滿意地看了眼圍在殿外的禦林軍,“李陵,這裏就交給你了。對了,衛青呢?”
“哦,衛青他帶人去了衛夫人還有那幾位良人那裏,我去的話……秋蟬知道了不方便。您放心,太皇太後那裏也被我們的人包圍了,太皇太後就別想出長樂宮了。”
“嗯。”陳嬌簡單地應了一聲,“沒了太皇太後,竇家的人氣勢上就起碼弱了三分,撐過陛下不在的這幾天,不讓竇家趁火打劫我倒是有了幾分把握。一會吩咐所有禦林軍的人,不管誰叫他們,都不準進殿,若是有其他人要進殿,也一定得攔著。從昨日開始,你和衛青,隻聽命於我和陛下,陛下沒回來,李陵,我把這未央宮的安危,係在你身上了!”
李陵手握著劍,單膝跪下:“娘娘放心,有我在,保證每人敢在這個時候圖謀九哥的皇位。”
“不止是皇位,”陳嬌糾正他,“我還要幫他趁這個機會,消滅到那些主張和親的聲音。”
陳嬌回望了一眼從椒房殿來的路,竇漪房,當年你希望做到的事情,我比你輕鬆地做到了。以皇後的身份上朝,那是你當年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吧?可惜,你看不到我坐在裏麵的模樣了……
竇漪房非要假裝她的眼睛已經好了,陳嬌便如她所願的讓所有人都這麽以為。竇漪房究竟能不能看得見,除了她自己貼身的墨玉,隻怕隻有為她診脈的禦醫和她自己清楚。當初景帝病重,竇漪房為了隱瞞皇帝的病情,讓專於眼科、多年來一直為她治眼睛的禦醫替劉啟診脈,隔絕了所有人的探視。但這位禦醫心裏還是清楚形勢,陳嬌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之下,他選擇了當時的陳嬌翁主,日後的皇後作為靠山。畢竟,太皇太後命再硬,也是一個老太婆,終有西去倒台的時候。而皇後……沾著竇家,又沾著陛下,有皇後為他撐腰,他的官途性命,終是有了保障。最最重要的是,皇後娘娘絕不會讓他為難。
太皇太後下了封口令,不準任何人探知她的病情。皇後每次打聽,卻從不追問,他隻需回答幾個是或不是的簡單問題,就是太皇太後知道,他也搪塞地過去。可皇後娘娘又足夠聰明,他根本不需多言,皇後娘娘就能從那幾句是或不是的問題中明白太皇太後的情況。
所以,竇漪房不知道的是,陳嬌對她眼睛的狀況,是了如指掌。
“娘娘,”李陵摸了摸自己的腦袋,他總覺得,今天的皇後娘娘,與往日有些不同,“您今天……好像有點不一樣了。”
不一樣?陳嬌想起流年為她梳妝的時候,倒是也說了這麽一句。
“哪裏不一樣?”
李陵想了會,卻還是說不出所以然:“我……我也說不出,反正就覺得,您今天……特別精神!對,就是這樣,好像……”
陳嬌點點頭:“我懂你的意思了,不過李陵,不是精神,是鬥誌昂揚。”她看向大殿,“這是一場硬仗,如果我不能在氣勢上壓倒他們,那麽我這一場就會必輸無疑。李陵,我們不能輸,我們必須贏。”
“可是娘娘,如果我攔不住太皇太後……”
“會攔得住的,”陳嬌的語氣裏充滿了勝券在握,“李陵,老天會站在我們這邊的。”
怎麽會攔不住竇漪房呢?
從知道她要平陽公主和親的那一刻開始,陳嬌就開始注意竇漪房的飲食。昨天更是下了一劑猛藥,想來今天竇漪房的眼睛,隻剩下一片黑暗了。眼睛徹底看不見的竇漪房,還會上朝?還能上朝?
陳嬌遠遠地看到了太後王娡的歩輦:“母後來了。”
她昨日已和和王娡約好,今日,她會和王娡一同從正門上殿。
“母後,”陳嬌向王娡規規矩矩地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兒臣拜見母後。”
“快起來吧,”王娡扶起陳嬌,“太皇太後還沒有來嗎?”
陳嬌搖搖頭:“還沒有。母後,時辰已經到了,我們先進去吧!”
“這……”
陳嬌心知王娡對竇漪房的害怕是已經刻進骨子裏的,所以並未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她:“母後,您看這樣吧,讓李陵去長樂宮看看,我們就先進去吧!畢竟,陛下不在……”
劉徹自登基以來,隻要上朝,從未遲到過。陳嬌和王娡兩個女人,更是沒有遲到的理由。
王娡稍加猶豫,就同意了陳嬌的做法:“李陵,你去太皇太後那裏看看,是不是病了?若是病了,就找禦醫好好瞧瞧,畢竟年紀大了,身體得格外小心。”
示意李陵去長樂宮之前先把衛青調來,陳嬌攙扶著王娡,一起步入大殿。
其實,李陵和流年說得沒錯,今天的陳嬌,明知前麵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卻絲毫不覺害怕。她沒有任何畏懼和膽怯,隻想朝著前麵,一路披荊斬棘。
或許,這是因為,她的生命裏,有了希望。
過去的她,想要報複竇漪房,想要手上握著更多的權力,想要讓竇家讓梁王一無所有,想要保護好堂邑侯府的人。她從沒想過之後成功之後她會怎樣,或許,她潛意識裏總是相信著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所以她想過千萬種結局,卻從不奢望自己能全身而退,從不相信劉徹或者劉非會站在她的身邊。可現在……
她的生活,不再隻靠複仇支撐,而終於有了憧憬,她可以憧憬未來的生活,她可以憧憬自己在某一天收獲幸福。
**********
見到陳嬌和王娡上殿,朝臣的議論聲沉寂了片刻,又重新小聲議論開來。
陳嬌和王娡在龍椅兩邊坐下,任由朝臣繼續竊竊私語,卻並不說話。
“敢問太後娘娘、皇後娘娘,陛下今日……”竇嬰終於問了。
“陛下……陛下不在宮中。”
王娡說話都唯唯諾諾,隻是為了以示尊敬,所以如非必要,陳嬌是不會搶在王娡麵前開口,此刻王娡求助的眼神已經兩次看向她。自然,已經到了她開口的時候。
“太皇太後今日身體不適,陛下昨日出宮,還未歸來。是以今日,本宮代太皇太後前來。竇嬰竇大人,”陳嬌看著朝臣臉上各自不一的神色,道,“本宮有件事情,想問問丞相大人。我聽說……平陽公主去和親了,為何陛下之前一直不知道這件事?”
“這……”竇嬰犯難,隻得推脫道,“和親的事情一直都是後宮決定的,臣等不敢妄議。”
陳嬌點點頭:“是嗎?可本宮卻也是直到平陽公主走之前,才知道這件事的。後宮?看來本宮竟連後宮之人都不算了?”
“這……”
竇嬰被堵得啞口無言。
“陛下之前下過一道詔書,我記得……竇彭祖竇大人,我記得當時你家女兒的推舉之聲最大吧,怎麽未見竇家千金和親?”陳嬌前一句還麵帶笑意,後一句時,麵色已經拉了下來,“之前不是都說要和親嗎?一聽說要自己女兒和親就一個個沒聲了。既然現在平陽公主和親去了,那你們倒給本宮說說,這大漢和匈奴和親,到底對大漢,有什麽好處?衛大人,您是太傅,想必學識極佳。先帝舅舅在世的時候也素來看重您,可否請您為本宮解惑?”
被點到名的衛綰一愣,他越發不解皇後娘娘到底想幹什麽。支支吾吾了半天,隻得硬著頭皮道:“這……與匈奴和親,是自高祖皇帝時便有的。當年,冒頓是匈奴的君主,軍隊強大,勇士有三十萬,屢次侵擾北部邊境。高祖對這種情況很憂慮,就問劉敬對策。劉敬認為漢朝天下剛剛平定,士兵們被兵火搞得疲憊不堪,對匈奴是不能用武力製服的。冒頓此人,更是憑武力樹威勢,是以不能用仁義道德說服。隻能夠從長計議讓他的子孫後代臣服漢朝了。於是提議把皇後生的大公主魯元公主嫁給冒頓作妻子,給他送上豐厚的禮物,他知道是漢帝皇後生的女兒又送來豐厚的禮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愛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匈奴貪圖漢朝的豐厚財禮,大公主生下的兒子必定是太子,將來接替君位。匈奴與大漢結成翁婿之國,自然不會再和大漢為敵。”
皇後娘娘無緣無故問起和親之事,自然不會是為了知道這往年是如何和親,但衛綰也不知皇後想聽的究竟是什麽,隻能說了這麽一段先敷衍過去。
陳嬌冷著臉聽衛綰說完,隻反問了一句話:“是嗎?”
“娘娘,”衛綰解釋道,“當年呂後向高祖哀求,所以高祖皇帝最終並未派出大公主,而是找了個宮女以大公主的名義,嫁給冒頓君主作妻子。匈奴……”
“那南宮公主呢?她可是太後所出,也是陛下的親姐姐。本宮久居後宮,倒是想請各位大人解解惑,這南宮公主不是真公主嗎?這梁王之前說的二十萬匈奴大軍在長城外,又是怎麽回事?”
劉徹一共有三個姐姐,長姐平陽公主,二姐南宮公主,三姐便是隆慮公主。
而這位隆慮公主,也是陳嬌的嫂子。她嫁給了館陶公主的第二子——陳蟜。
看著朝臣們低頭不說話的樣子,陳嬌冷笑了一聲:“嗬,怎麽,都不說話了?你們是不是在想陛下去哪裏了?是不是心裏在說,這大漢天下怎麽輪到一個女人說話了?啊?那本宮就告訴你們,陛下去往玉門關去了,他去之前隻和本宮說了一句話——大漢,再無公主和親!這樣的恥辱的事情,他絕不允許發生!”
“陛下聖明!”第一個出聲附和的便是劉非,他一身戎裝上殿,本不和規矩,但礙於他手握兵權,太後和皇後也不說什麽,竟是沒人敢指責他。
“在陛下不在的這幾天,本宮會暫代朝政,所有奏章,若是急事,本宮會和太後、太皇太後、江都王以及丞相大人商議,其他事情,待陛下回朝後再處理。江都王,本宮記得,你的手上有十萬軍隊,還請你挑一隊精英出來。衛青,”陳嬌將殿外的衛青叫進殿,“本宮記得,你的騎射極佳,陛下也曾經稱讚過你。現在本宮令你速速帶一隊精騎,日夜兼程,趕往長城,保護陛下!”
劉非站在大殿中央:“臣遵旨——”
遵旨,既是表明自己支持皇後在這些天暫代朝政,也是在告訴所有人,自己手上的兵聽憑皇後差遣。
“母後,兒臣逾越了。”陳嬌示意王娡表態。
王娡點點頭:“皇帝未歸之前,也隻能這麽辦了。”
“丞相大人,您覺得呢?”
“臣附議。”
“其他人呢?”
“臣附議——”
“臣附議——”
陳嬌聽著竇家人的表態,滿意地勾了勾嘴角。沒有竇漪房,竇家人就是一團散沙。
“既然如此,諸位大人若是無事稟報,那便退朝吧!”
陳嬌站起身,扶著王娡離開,小聲安撫著欲言又止的她:“母後,如果我今天就在朝上提田大人的事情,隻怕您會成為眾矢之的。您放心,兒臣答應您的事情,一定會做到的。”
昨夜,陳嬌承諾會讓王娡的哥哥田蚡趁此機會入仕,猶豫再三之後,王娡才決定幫陳嬌說話。說起來,今日太皇太後未出席早朝,倒讓她的壓力小了不少。和太皇太後爭論,她王娡著實沒這個膽子。
“阿嬌,如果明天太皇太後……”
如果明天太皇太後上朝,到時候她的哥哥田蚡……
“母後,你也知道,”陳嬌道,“如果太皇太後上朝,不管我今日做的什麽決定,她都會給否了。”
王娡這才反應過來:“你把她……”
陳嬌否認道:“母後想到哪裏去了,我是為了徹兒才不惜和我的皇祖母對著幹的。何況今日她未能來早朝,我哪裏料得到?若是我真有這未卜先知的本事,昨夜真還會深夜打擾母後?皇祖母是真的病了,我不是讓李陵去長樂宮的嗎?流年後來偷偷告訴我,李陵去了,太皇太後正召了禦醫和東方朔在看眼睛,聽宮人說,她的眼睛,似是一點都看不見了。”說著,陳嬌還假意長歎了一口氣:“這朝政大事,還有不少要母後用印呢!”
“太皇太後的眼睛?”王娡縱然心中暗喜,麵上卻還是一副擔憂的樣子,“怎麽突然就……”
“我也不知道,明明幾日前不是還說快大好了。母後,我們一起去長樂宮看看她吧!”陳嬌提議。
“好。”
作者有話要說:劉非表示,做不了男主角隻能逮著機會刷一會存在感啊……
陳嬌自成親之後,少有的換上了皇後的朝服,從頭到腳,從發髻到配飾,無一不仔細檢查,確認衣著沒有問題後,才乘上歩輦,由宮人伺候著到了大殿。
李陵已經帶著禦林軍的人將整個大殿都圍了起來。他見到陳嬌到來,忙上前行禮:“臣李陵叩見皇後娘娘。”
“起來吧!”陳嬌滿意地看了眼圍在殿外的禦林軍,“李陵,這裏就交給你了。對了,衛青呢?”
“哦,衛青他帶人去了衛夫人還有那幾位良人那裏,我去的話……秋蟬知道了不方便。您放心,太皇太後那裏也被我們的人包圍了,太皇太後就別想出長樂宮了。”
“嗯。”陳嬌簡單地應了一聲,“沒了太皇太後,竇家的人氣勢上就起碼弱了三分,撐過陛下不在的這幾天,不讓竇家趁火打劫我倒是有了幾分把握。一會吩咐所有禦林軍的人,不管誰叫他們,都不準進殿,若是有其他人要進殿,也一定得攔著。從昨日開始,你和衛青,隻聽命於我和陛下,陛下沒回來,李陵,我把這未央宮的安危,係在你身上了!”
李陵手握著劍,單膝跪下:“娘娘放心,有我在,保證每人敢在這個時候圖謀九哥的皇位。”
“不止是皇位,”陳嬌糾正他,“我還要幫他趁這個機會,消滅到那些主張和親的聲音。”
陳嬌回望了一眼從椒房殿來的路,竇漪房,當年你希望做到的事情,我比你輕鬆地做到了。以皇後的身份上朝,那是你當年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吧?可惜,你看不到我坐在裏麵的模樣了……
竇漪房非要假裝她的眼睛已經好了,陳嬌便如她所願的讓所有人都這麽以為。竇漪房究竟能不能看得見,除了她自己貼身的墨玉,隻怕隻有為她診脈的禦醫和她自己清楚。當初景帝病重,竇漪房為了隱瞞皇帝的病情,讓專於眼科、多年來一直為她治眼睛的禦醫替劉啟診脈,隔絕了所有人的探視。但這位禦醫心裏還是清楚形勢,陳嬌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之下,他選擇了當時的陳嬌翁主,日後的皇後作為靠山。畢竟,太皇太後命再硬,也是一個老太婆,終有西去倒台的時候。而皇後……沾著竇家,又沾著陛下,有皇後為他撐腰,他的官途性命,終是有了保障。最最重要的是,皇後娘娘絕不會讓他為難。
太皇太後下了封口令,不準任何人探知她的病情。皇後每次打聽,卻從不追問,他隻需回答幾個是或不是的簡單問題,就是太皇太後知道,他也搪塞地過去。可皇後娘娘又足夠聰明,他根本不需多言,皇後娘娘就能從那幾句是或不是的問題中明白太皇太後的情況。
所以,竇漪房不知道的是,陳嬌對她眼睛的狀況,是了如指掌。
“娘娘,”李陵摸了摸自己的腦袋,他總覺得,今天的皇後娘娘,與往日有些不同,“您今天……好像有點不一樣了。”
不一樣?陳嬌想起流年為她梳妝的時候,倒是也說了這麽一句。
“哪裏不一樣?”
李陵想了會,卻還是說不出所以然:“我……我也說不出,反正就覺得,您今天……特別精神!對,就是這樣,好像……”
陳嬌點點頭:“我懂你的意思了,不過李陵,不是精神,是鬥誌昂揚。”她看向大殿,“這是一場硬仗,如果我不能在氣勢上壓倒他們,那麽我這一場就會必輸無疑。李陵,我們不能輸,我們必須贏。”
“可是娘娘,如果我攔不住太皇太後……”
“會攔得住的,”陳嬌的語氣裏充滿了勝券在握,“李陵,老天會站在我們這邊的。”
怎麽會攔不住竇漪房呢?
從知道她要平陽公主和親的那一刻開始,陳嬌就開始注意竇漪房的飲食。昨天更是下了一劑猛藥,想來今天竇漪房的眼睛,隻剩下一片黑暗了。眼睛徹底看不見的竇漪房,還會上朝?還能上朝?
陳嬌遠遠地看到了太後王娡的歩輦:“母後來了。”
她昨日已和和王娡約好,今日,她會和王娡一同從正門上殿。
“母後,”陳嬌向王娡規規矩矩地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兒臣拜見母後。”
“快起來吧,”王娡扶起陳嬌,“太皇太後還沒有來嗎?”
陳嬌搖搖頭:“還沒有。母後,時辰已經到了,我們先進去吧!”
“這……”
陳嬌心知王娡對竇漪房的害怕是已經刻進骨子裏的,所以並未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她:“母後,您看這樣吧,讓李陵去長樂宮看看,我們就先進去吧!畢竟,陛下不在……”
劉徹自登基以來,隻要上朝,從未遲到過。陳嬌和王娡兩個女人,更是沒有遲到的理由。
王娡稍加猶豫,就同意了陳嬌的做法:“李陵,你去太皇太後那裏看看,是不是病了?若是病了,就找禦醫好好瞧瞧,畢竟年紀大了,身體得格外小心。”
示意李陵去長樂宮之前先把衛青調來,陳嬌攙扶著王娡,一起步入大殿。
其實,李陵和流年說得沒錯,今天的陳嬌,明知前麵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卻絲毫不覺害怕。她沒有任何畏懼和膽怯,隻想朝著前麵,一路披荊斬棘。
或許,這是因為,她的生命裏,有了希望。
過去的她,想要報複竇漪房,想要手上握著更多的權力,想要讓竇家讓梁王一無所有,想要保護好堂邑侯府的人。她從沒想過之後成功之後她會怎樣,或許,她潛意識裏總是相信著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所以她想過千萬種結局,卻從不奢望自己能全身而退,從不相信劉徹或者劉非會站在她的身邊。可現在……
她的生活,不再隻靠複仇支撐,而終於有了憧憬,她可以憧憬未來的生活,她可以憧憬自己在某一天收獲幸福。
**********
見到陳嬌和王娡上殿,朝臣的議論聲沉寂了片刻,又重新小聲議論開來。
陳嬌和王娡在龍椅兩邊坐下,任由朝臣繼續竊竊私語,卻並不說話。
“敢問太後娘娘、皇後娘娘,陛下今日……”竇嬰終於問了。
“陛下……陛下不在宮中。”
王娡說話都唯唯諾諾,隻是為了以示尊敬,所以如非必要,陳嬌是不會搶在王娡麵前開口,此刻王娡求助的眼神已經兩次看向她。自然,已經到了她開口的時候。
“太皇太後今日身體不適,陛下昨日出宮,還未歸來。是以今日,本宮代太皇太後前來。竇嬰竇大人,”陳嬌看著朝臣臉上各自不一的神色,道,“本宮有件事情,想問問丞相大人。我聽說……平陽公主去和親了,為何陛下之前一直不知道這件事?”
“這……”竇嬰犯難,隻得推脫道,“和親的事情一直都是後宮決定的,臣等不敢妄議。”
陳嬌點點頭:“是嗎?可本宮卻也是直到平陽公主走之前,才知道這件事的。後宮?看來本宮竟連後宮之人都不算了?”
“這……”
竇嬰被堵得啞口無言。
“陛下之前下過一道詔書,我記得……竇彭祖竇大人,我記得當時你家女兒的推舉之聲最大吧,怎麽未見竇家千金和親?”陳嬌前一句還麵帶笑意,後一句時,麵色已經拉了下來,“之前不是都說要和親嗎?一聽說要自己女兒和親就一個個沒聲了。既然現在平陽公主和親去了,那你們倒給本宮說說,這大漢和匈奴和親,到底對大漢,有什麽好處?衛大人,您是太傅,想必學識極佳。先帝舅舅在世的時候也素來看重您,可否請您為本宮解惑?”
被點到名的衛綰一愣,他越發不解皇後娘娘到底想幹什麽。支支吾吾了半天,隻得硬著頭皮道:“這……與匈奴和親,是自高祖皇帝時便有的。當年,冒頓是匈奴的君主,軍隊強大,勇士有三十萬,屢次侵擾北部邊境。高祖對這種情況很憂慮,就問劉敬對策。劉敬認為漢朝天下剛剛平定,士兵們被兵火搞得疲憊不堪,對匈奴是不能用武力製服的。冒頓此人,更是憑武力樹威勢,是以不能用仁義道德說服。隻能夠從長計議讓他的子孫後代臣服漢朝了。於是提議把皇後生的大公主魯元公主嫁給冒頓作妻子,給他送上豐厚的禮物,他知道是漢帝皇後生的女兒又送來豐厚的禮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愛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匈奴貪圖漢朝的豐厚財禮,大公主生下的兒子必定是太子,將來接替君位。匈奴與大漢結成翁婿之國,自然不會再和大漢為敵。”
皇後娘娘無緣無故問起和親之事,自然不會是為了知道這往年是如何和親,但衛綰也不知皇後想聽的究竟是什麽,隻能說了這麽一段先敷衍過去。
陳嬌冷著臉聽衛綰說完,隻反問了一句話:“是嗎?”
“娘娘,”衛綰解釋道,“當年呂後向高祖哀求,所以高祖皇帝最終並未派出大公主,而是找了個宮女以大公主的名義,嫁給冒頓君主作妻子。匈奴……”
“那南宮公主呢?她可是太後所出,也是陛下的親姐姐。本宮久居後宮,倒是想請各位大人解解惑,這南宮公主不是真公主嗎?這梁王之前說的二十萬匈奴大軍在長城外,又是怎麽回事?”
劉徹一共有三個姐姐,長姐平陽公主,二姐南宮公主,三姐便是隆慮公主。
而這位隆慮公主,也是陳嬌的嫂子。她嫁給了館陶公主的第二子——陳蟜。
看著朝臣們低頭不說話的樣子,陳嬌冷笑了一聲:“嗬,怎麽,都不說話了?你們是不是在想陛下去哪裏了?是不是心裏在說,這大漢天下怎麽輪到一個女人說話了?啊?那本宮就告訴你們,陛下去往玉門關去了,他去之前隻和本宮說了一句話——大漢,再無公主和親!這樣的恥辱的事情,他絕不允許發生!”
“陛下聖明!”第一個出聲附和的便是劉非,他一身戎裝上殿,本不和規矩,但礙於他手握兵權,太後和皇後也不說什麽,竟是沒人敢指責他。
“在陛下不在的這幾天,本宮會暫代朝政,所有奏章,若是急事,本宮會和太後、太皇太後、江都王以及丞相大人商議,其他事情,待陛下回朝後再處理。江都王,本宮記得,你的手上有十萬軍隊,還請你挑一隊精英出來。衛青,”陳嬌將殿外的衛青叫進殿,“本宮記得,你的騎射極佳,陛下也曾經稱讚過你。現在本宮令你速速帶一隊精騎,日夜兼程,趕往長城,保護陛下!”
劉非站在大殿中央:“臣遵旨——”
遵旨,既是表明自己支持皇後在這些天暫代朝政,也是在告訴所有人,自己手上的兵聽憑皇後差遣。
“母後,兒臣逾越了。”陳嬌示意王娡表態。
王娡點點頭:“皇帝未歸之前,也隻能這麽辦了。”
“丞相大人,您覺得呢?”
“臣附議。”
“其他人呢?”
“臣附議——”
“臣附議——”
陳嬌聽著竇家人的表態,滿意地勾了勾嘴角。沒有竇漪房,竇家人就是一團散沙。
“既然如此,諸位大人若是無事稟報,那便退朝吧!”
陳嬌站起身,扶著王娡離開,小聲安撫著欲言又止的她:“母後,如果我今天就在朝上提田大人的事情,隻怕您會成為眾矢之的。您放心,兒臣答應您的事情,一定會做到的。”
昨夜,陳嬌承諾會讓王娡的哥哥田蚡趁此機會入仕,猶豫再三之後,王娡才決定幫陳嬌說話。說起來,今日太皇太後未出席早朝,倒讓她的壓力小了不少。和太皇太後爭論,她王娡著實沒這個膽子。
“阿嬌,如果明天太皇太後……”
如果明天太皇太後上朝,到時候她的哥哥田蚡……
“母後,你也知道,”陳嬌道,“如果太皇太後上朝,不管我今日做的什麽決定,她都會給否了。”
王娡這才反應過來:“你把她……”
陳嬌否認道:“母後想到哪裏去了,我是為了徹兒才不惜和我的皇祖母對著幹的。何況今日她未能來早朝,我哪裏料得到?若是我真有這未卜先知的本事,昨夜真還會深夜打擾母後?皇祖母是真的病了,我不是讓李陵去長樂宮的嗎?流年後來偷偷告訴我,李陵去了,太皇太後正召了禦醫和東方朔在看眼睛,聽宮人說,她的眼睛,似是一點都看不見了。”說著,陳嬌還假意長歎了一口氣:“這朝政大事,還有不少要母後用印呢!”
“太皇太後的眼睛?”王娡縱然心中暗喜,麵上卻還是一副擔憂的樣子,“怎麽突然就……”
“我也不知道,明明幾日前不是還說快大好了。母後,我們一起去長樂宮看看她吧!”陳嬌提議。
“好。”
作者有話要說:劉非表示,做不了男主角隻能逮著機會刷一會存在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