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歸納景泰年間,明帝國與歐羅巴國家之間這場長達數十年,完全稱得上是“世界大戰”的戰爭時,為歐羅巴的失敗尋找了很多原因。比業基礎方麵的差距,在海軍投入方麵的差距,乃至技術方麵的差距都算了進去。不過,很多人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歐羅巴國家與明帝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戰略目的,其實也直接對這場戰爭的結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自從荷蘭人的艦隊與明帝國的艦隊第一次在南洋上的戰鬥開始,明帝國的皇帝朱祁鈺就為明帝國的軍隊定下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而且一直貫徹到戰爭結束時的戰略目標,那就是擊敗歐羅巴。後來,明帝國進軍南洋,橫掃西洋,然後擊敗帖木爾帝國,莫臥兒帝國,支持白羊王國向奧斯曼帝國開戰,見西洋變成帝國的內湖,再到派遣顧成林的遠征軍出擊非洲與美洲,進軍大西洋,派軍掃蕩阿拉伯半島,向埃及進軍,占領小亞細亞地區,打開了歐羅巴的東大門等等。這一係列的戰爭,其實都是在為最終的目的服務,那就是戰爭歐羅巴。可以說幾十年來,不管是在東西方的兩個強大勢力交戰最激烈的時候,還是在後麵比較局麵比較緩和的時候,明帝國的這個戰略目的都是非常明確的,而且所有的行動,都直接在為這個戰略目的服務,並且始終貫徹了下來,並且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相比而言,歐羅巴國家的戰略目的不但模糊,而且還搖擺不定。最初,荷蘭聯合葡萄牙,英格蘭進軍南洋的時候,這三個國家的目的就是不一樣的。荷蘭的野心是要征服明帝國,去明帝國掠奪財富。而葡萄牙的目的是要鞏固他們在西洋上的殖民地以及眾多的據點,而英格蘭則是要趁機進軍西洋與南洋,獲得自己的一份好處。顯然,三個國家因為目的的不一樣,直接導致了在南洋與西洋的慘敗。隨後,西班牙,法蘭西,瑞典,威尼斯等國邦相繼投入戰爭,而導致的結果就是,參戰的國家越多,其戰略目的的分歧就越大。特別是到了戰爭最激烈的時候,荷蘭與英格蘭首先放棄了自己的戰略目地,轉為避免與明帝國交戰,甚至轉而投靠明帝國。結果,歐羅巴的參戰國根本就不可能擁有一個共同的戰略目的,自然也無法形成一股統一的戰鬥力量了。
可以說,這種差別,直接對雙方的作戰行動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顧成林是對明帝國的戰略目的貫徹得最為徹底的一名統帥了。他在實現戰略意圖方麵的表現甚至比楊天奉還要明顯很多。這一方麵是海陸兩軍本身的差別。本來海軍的戰略性就要比陸軍更強,陸軍在很多時候,其作戰行動的意義是在戰術與戰役方麵的,而不是在戰略方麵。另外就是顧成林本人就是一個將戰略意圖放在最高位置上的將領。在戰場上,楊天奉這樣的陸軍名將,往往是通過不斷的積累戰術與戰役上的勝利,然後逐步向戰略目的前進。相反,顧成林則可以為了實現戰略目的,而在戰術上作出讓步,或者是放棄一次戰術任務,從而集中更多的力量來完成戰略任務。這次,顧成林頂住重壓,確定了島鏈進攻的戰術安排,這就是他為達到戰略目的而放棄戰術任務的最為明顯的表現了!
在成功的說服了眾多的部下之後,顧成林立即開始實施他的島鏈進攻行動。作戰計劃是早就已經確定了的,在普拉亞港還在擴建的時候,顧成林就讓作戰參謀去負責製訂了相關的個好幾套進攻方案。此時遠征軍參謀部在製訂作戰方案方麵已經是駕輕就熟了。各部隊的也基本上調動到位,雖然還有一部分陸戰隊需要運送到普拉亞港來。但是在顧成林的新戰術中,陸戰隊的任務分量並不大,主要的進攻力量是海軍艦隊。而此時,海軍艦隊早就已經在佛得角群島附近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工作。
顧成林選擇的第一個進攻目標是加拿利群島上的拉斯帕而馬斯。這不是一座港口型的據點,而且當時西班牙人在加拿利群島上也沒有建設大型港口,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裏可以供建造大型港口的地方確實有限,大部分島嶼周圍的海麵水深都不夠滿足船隻通航的需要。而一些有深水航道的島嶼上由沒有足夠的麵積來建立港口,更沒有辦法支持擴建港口,建立軍營。因此,當時西班牙人隻是在拉斯帕耳馬斯建立了一座堡壘,規模並不大,隻有不到一千人的駐軍。而且,這座堡壘距離海岸線不到一千五百步,而明帝國的戰艦完全可以在海岸線外麵水深還不算太淺的地方對堡壘進攻炮擊。
率軍進攻的是姬雄,而不是龍四海。也許是顧成林故意這麽安排的吧,當然,再偉大的人都有缺點,顧成林也不例外,連龍四海都覺得,這次的進攻安排是顧成林在故意冷落他。不過,要不了多久,龍四海就會為自己的這個荒唐的想法而臉紅。
姬雄率領的是巡洋艦編隊,結果,這些巡洋艦隻能勉強的在火炮最大射程的邊緣上停下來,然後對拉斯帕耳馬斯進行炮擊。幸好,西班牙人並不重視這座群島的價值,而且他們也沒有辦法在拉斯帕耳馬斯部署更多的軍隊了,因為他們無法將物資大量的運送到這裏來,也就無法滿足軍隊的消耗需要,如果部署的軍隊數量太多的話,那就隻能讓軍隊挨餓,這是不現實的。
炮擊了半日之後,姬雄將隨艦作戰的陸戰隊組織了起來,五百多名陸戰隊官兵乘坐著小艇衝上了海灘,在與西班牙守軍打了一場規模很小的戰鬥之後,占領了拉斯帕耳馬斯堡壘,並且在堡壘上升起了金龍旗。隨後,姬雄派遣更多的陸戰隊,水兵,迅速的掃蕩了幾個有西班牙軍隊駐守(其實,其他島嶼上的西班牙人不是軍人。是負責看管燈塔的工人,當時好幾條航道從加拿利群島旁邊,或者中間穿過,這些指引船隻的燈塔非常重要)的島嶼,不出五日,明軍就已經控製了整個加拿利群島。
顧成林率領的主力艦隊隻在加拿利群島做了短暫的停留,隨後就繼續北上了。而他的第二個攻擊目標就是馬德拉群島。馬德拉群島是一座更小的群島,有幾十座島嶼,不過,島上最重要的是豐沙爾港。這是葡萄牙人在這裏建立的一座重要的港口,而且,當年葡萄牙人正是依靠這座港口城市,成功的擊退了英格蘭的軍隊,保護了馬德拉群島。不過,這次,他們要麵對的可是強大得多地明帝國遠征軍。
負責進攻馬德拉群島的是龍四海率領的第二戰列艦戰隊,另外,顧成林還給了他另外十艘巡洋艦,以加強戰列艦戰隊的戰鬥力。而進攻的地麵兵力是陸戰第一軍地兩個步兵團,大概四千八百名官兵。
雖然馬德拉群島要比加拿利群島小得多,不過,這座群島上的駐軍數量卻要多得多,這主要是豐沙爾港能夠為駐軍提供巨大的幫助。另外,馬德拉群島本身就是葡萄牙的外圍島嶼,是葡萄牙本土之外的最後一道防線。從豐沙爾港出發,到葡萄牙本土,隻有不到兩千裏的距離,手機訪問:.1 .如果遠征軍占領了這裏,並且控製了豐沙爾港的話,那麽明帝國的戰艦能夠在五日之內就出現在葡萄牙本土附近的海麵上。然後封鎖裏斯本,甚至炮轟裏斯本!
在麵對明軍艦隊的猛烈炮火,以及明軍陸戰隊的猛攻時,守衛豐沙爾港的四千多葡萄牙軍人表現出了超過之前所有葡萄牙軍隊的勇敢氣度,以及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這四千多名葡萄牙官兵一直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他們的指揮官換了五個人。而且五名指揮官都是在前線指揮部隊防禦的時候被打死的。當最後一批葡萄牙軍人被趕到了港口碼頭上的時候,他們在火槍上裝起了刺刀,發起了最後一次進攻,結果,這些人全部被帝國陸戰隊官兵給放倒了!
豐沙爾攻防戰的規模雖然不大,在明帝國的正史中隻是草草紀錄了幾筆而已,不過在葡萄牙王國地曆史書中,對這場戰役的描寫卻很豐富,甚至連當時陣亡的那幾名指揮官喊的口號都紀錄了下來。不過,葡萄牙史書中的這些記載是否可信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在龍四海當時的戰報中,葡萄牙官兵是全部陣亡的(不知道他又偷偷摸摸的幹掉了多少俘虜),沒有一個幸存,而且當時豐沙爾的葡萄牙平民已經疏散到了島嶼的其他地方去。也就是說,除了明軍之外,這場戰役是沒有見證者的,而當時進攻豐沙爾的明軍中,幾乎沒有人懂得葡萄牙語,而且這些明軍官兵也沒有留下任何關於葡萄牙指揮官如何喊口號的文字紀錄,那麽,葡萄牙的曆史紀錄者是怎麽知道當時的那些口號的呢?
不管怎麽說,在經過了一場持續了兩天的殘酷的地麵戰鬥之後,豐沙爾港落入了明軍手裏。接著,龍四海指揮陸戰隊已經上岸作戰的水兵花了五天的時間掃蕩了其他的幾座島嶼,完成了占領馬德拉群島的作戰任務。當然,這時候,龍四海也不再認為顧成林在冷落他了,因為他所指揮的第二戰列艦戰隊是沒有辦法去進攻拉斯帕耳馬斯的,而且攻占馬德拉群島的功勞顯然要更大一些!
掃蕩了馬德拉群島之後,顧成林其實已經可以進軍歐羅巴了。不過,他沒有急於向歐羅巴本土進軍,而是決定繼續攻占另外一座重要的群島,這就是馬德拉群島西北麵的亞速爾群島。
亞速爾群島也是葡萄牙的海外領地,發現這座群島的正是葡萄牙的航海家。而且,亞速爾群島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這是北大西洋中部地區唯一的一座群島,而且是有港口,有足夠的麵積可以支持艦隊,以及遠征部隊停留,補給的島嶼。當時,前往美洲大陸的船隻,如果走的是中部航線的話,就都要在亞速爾群島停靠,而從歐羅巴北部地區南下,前往非洲,以及美洲大陸南部的船隻也要在這裏停靠。而從非洲大陸北部地區出發,前往美洲大陸的船隻更是需要在這裏獲得補給。顯然,這是一座處於歐羅巴,非洲與美洲大陸三個重要地區之間的重要群島,其戰略意義非常重要。
顧成林當然不會讓亞速爾群島繼續控製在葡萄牙人的手裏。隻要占領了亞速爾群島這個戰略要地,那麽大西洋艦隊就可以輕鬆的控製北大西洋地區的製海權。北上可以進攻英格蘭,向東可以攻打葡萄牙,西班牙,法蘭西,向南,可以將歐羅巴人的船隻與戰艦擋在非洲大陸之外,向西,則可以迅速前往美洲大陸中部與北部地區。當然,占領了亞速爾群島之後,實際上就切斷了歐羅巴與美洲大陸之間的一半聯係,迫使歐羅巴船隻隻能走北麵更危險,更艱難的航線,這對今後帝國控製美洲大陸,以及保證非洲地區的穩定有著十分顯著的意義。
攻占亞速爾群島的作戰行動並沒有什麽難處。顧成林是率大西洋艦隊主力去進攻的,這簡直可以說是用石頭砸雞蛋,或者說是殺雞用牛刀了。在上百艘戰艦的威脅下,亞速爾群島上的葡萄牙守軍指揮官還沒有等到明軍戰艦開炮進攻,就升起了白旗,向明軍投降了。結果,明軍陸戰隊順利的接管了葡萄牙人在這裏建立的港口,以及所有的基礎設施,這讓明軍免去了很多的麻煩。
不到三個月,顧成林完成了掃蕩三座主要群島的作戰行動。而隨著明軍北上,戰場上的局勢已經完全在明軍的掌握之中了。而隨著這三座群島陷落的消息傳回了歐羅巴的時候,整個歐羅巴大陸上仿佛發生了猛烈的地震一般。整個歐羅巴都陷入了恐慌之中,而且是死亡來臨前的那種恐慌!
自從荷蘭人的艦隊與明帝國的艦隊第一次在南洋上的戰鬥開始,明帝國的皇帝朱祁鈺就為明帝國的軍隊定下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而且一直貫徹到戰爭結束時的戰略目標,那就是擊敗歐羅巴。後來,明帝國進軍南洋,橫掃西洋,然後擊敗帖木爾帝國,莫臥兒帝國,支持白羊王國向奧斯曼帝國開戰,見西洋變成帝國的內湖,再到派遣顧成林的遠征軍出擊非洲與美洲,進軍大西洋,派軍掃蕩阿拉伯半島,向埃及進軍,占領小亞細亞地區,打開了歐羅巴的東大門等等。這一係列的戰爭,其實都是在為最終的目的服務,那就是戰爭歐羅巴。可以說幾十年來,不管是在東西方的兩個強大勢力交戰最激烈的時候,還是在後麵比較局麵比較緩和的時候,明帝國的這個戰略目的都是非常明確的,而且所有的行動,都直接在為這個戰略目的服務,並且始終貫徹了下來,並且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相比而言,歐羅巴國家的戰略目的不但模糊,而且還搖擺不定。最初,荷蘭聯合葡萄牙,英格蘭進軍南洋的時候,這三個國家的目的就是不一樣的。荷蘭的野心是要征服明帝國,去明帝國掠奪財富。而葡萄牙的目的是要鞏固他們在西洋上的殖民地以及眾多的據點,而英格蘭則是要趁機進軍西洋與南洋,獲得自己的一份好處。顯然,三個國家因為目的的不一樣,直接導致了在南洋與西洋的慘敗。隨後,西班牙,法蘭西,瑞典,威尼斯等國邦相繼投入戰爭,而導致的結果就是,參戰的國家越多,其戰略目的的分歧就越大。特別是到了戰爭最激烈的時候,荷蘭與英格蘭首先放棄了自己的戰略目地,轉為避免與明帝國交戰,甚至轉而投靠明帝國。結果,歐羅巴的參戰國根本就不可能擁有一個共同的戰略目的,自然也無法形成一股統一的戰鬥力量了。
可以說,這種差別,直接對雙方的作戰行動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顧成林是對明帝國的戰略目的貫徹得最為徹底的一名統帥了。他在實現戰略意圖方麵的表現甚至比楊天奉還要明顯很多。這一方麵是海陸兩軍本身的差別。本來海軍的戰略性就要比陸軍更強,陸軍在很多時候,其作戰行動的意義是在戰術與戰役方麵的,而不是在戰略方麵。另外就是顧成林本人就是一個將戰略意圖放在最高位置上的將領。在戰場上,楊天奉這樣的陸軍名將,往往是通過不斷的積累戰術與戰役上的勝利,然後逐步向戰略目的前進。相反,顧成林則可以為了實現戰略目的,而在戰術上作出讓步,或者是放棄一次戰術任務,從而集中更多的力量來完成戰略任務。這次,顧成林頂住重壓,確定了島鏈進攻的戰術安排,這就是他為達到戰略目的而放棄戰術任務的最為明顯的表現了!
在成功的說服了眾多的部下之後,顧成林立即開始實施他的島鏈進攻行動。作戰計劃是早就已經確定了的,在普拉亞港還在擴建的時候,顧成林就讓作戰參謀去負責製訂了相關的個好幾套進攻方案。此時遠征軍參謀部在製訂作戰方案方麵已經是駕輕就熟了。各部隊的也基本上調動到位,雖然還有一部分陸戰隊需要運送到普拉亞港來。但是在顧成林的新戰術中,陸戰隊的任務分量並不大,主要的進攻力量是海軍艦隊。而此時,海軍艦隊早就已經在佛得角群島附近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工作。
顧成林選擇的第一個進攻目標是加拿利群島上的拉斯帕而馬斯。這不是一座港口型的據點,而且當時西班牙人在加拿利群島上也沒有建設大型港口,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裏可以供建造大型港口的地方確實有限,大部分島嶼周圍的海麵水深都不夠滿足船隻通航的需要。而一些有深水航道的島嶼上由沒有足夠的麵積來建立港口,更沒有辦法支持擴建港口,建立軍營。因此,當時西班牙人隻是在拉斯帕耳馬斯建立了一座堡壘,規模並不大,隻有不到一千人的駐軍。而且,這座堡壘距離海岸線不到一千五百步,而明帝國的戰艦完全可以在海岸線外麵水深還不算太淺的地方對堡壘進攻炮擊。
率軍進攻的是姬雄,而不是龍四海。也許是顧成林故意這麽安排的吧,當然,再偉大的人都有缺點,顧成林也不例外,連龍四海都覺得,這次的進攻安排是顧成林在故意冷落他。不過,要不了多久,龍四海就會為自己的這個荒唐的想法而臉紅。
姬雄率領的是巡洋艦編隊,結果,這些巡洋艦隻能勉強的在火炮最大射程的邊緣上停下來,然後對拉斯帕耳馬斯進行炮擊。幸好,西班牙人並不重視這座群島的價值,而且他們也沒有辦法在拉斯帕耳馬斯部署更多的軍隊了,因為他們無法將物資大量的運送到這裏來,也就無法滿足軍隊的消耗需要,如果部署的軍隊數量太多的話,那就隻能讓軍隊挨餓,這是不現實的。
炮擊了半日之後,姬雄將隨艦作戰的陸戰隊組織了起來,五百多名陸戰隊官兵乘坐著小艇衝上了海灘,在與西班牙守軍打了一場規模很小的戰鬥之後,占領了拉斯帕耳馬斯堡壘,並且在堡壘上升起了金龍旗。隨後,姬雄派遣更多的陸戰隊,水兵,迅速的掃蕩了幾個有西班牙軍隊駐守(其實,其他島嶼上的西班牙人不是軍人。是負責看管燈塔的工人,當時好幾條航道從加拿利群島旁邊,或者中間穿過,這些指引船隻的燈塔非常重要)的島嶼,不出五日,明軍就已經控製了整個加拿利群島。
顧成林率領的主力艦隊隻在加拿利群島做了短暫的停留,隨後就繼續北上了。而他的第二個攻擊目標就是馬德拉群島。馬德拉群島是一座更小的群島,有幾十座島嶼,不過,島上最重要的是豐沙爾港。這是葡萄牙人在這裏建立的一座重要的港口,而且,當年葡萄牙人正是依靠這座港口城市,成功的擊退了英格蘭的軍隊,保護了馬德拉群島。不過,這次,他們要麵對的可是強大得多地明帝國遠征軍。
負責進攻馬德拉群島的是龍四海率領的第二戰列艦戰隊,另外,顧成林還給了他另外十艘巡洋艦,以加強戰列艦戰隊的戰鬥力。而進攻的地麵兵力是陸戰第一軍地兩個步兵團,大概四千八百名官兵。
雖然馬德拉群島要比加拿利群島小得多,不過,這座群島上的駐軍數量卻要多得多,這主要是豐沙爾港能夠為駐軍提供巨大的幫助。另外,馬德拉群島本身就是葡萄牙的外圍島嶼,是葡萄牙本土之外的最後一道防線。從豐沙爾港出發,到葡萄牙本土,隻有不到兩千裏的距離,手機訪問:.1 .如果遠征軍占領了這裏,並且控製了豐沙爾港的話,那麽明帝國的戰艦能夠在五日之內就出現在葡萄牙本土附近的海麵上。然後封鎖裏斯本,甚至炮轟裏斯本!
在麵對明軍艦隊的猛烈炮火,以及明軍陸戰隊的猛攻時,守衛豐沙爾港的四千多葡萄牙軍人表現出了超過之前所有葡萄牙軍隊的勇敢氣度,以及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這四千多名葡萄牙官兵一直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他們的指揮官換了五個人。而且五名指揮官都是在前線指揮部隊防禦的時候被打死的。當最後一批葡萄牙軍人被趕到了港口碼頭上的時候,他們在火槍上裝起了刺刀,發起了最後一次進攻,結果,這些人全部被帝國陸戰隊官兵給放倒了!
豐沙爾攻防戰的規模雖然不大,在明帝國的正史中隻是草草紀錄了幾筆而已,不過在葡萄牙王國地曆史書中,對這場戰役的描寫卻很豐富,甚至連當時陣亡的那幾名指揮官喊的口號都紀錄了下來。不過,葡萄牙史書中的這些記載是否可信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在龍四海當時的戰報中,葡萄牙官兵是全部陣亡的(不知道他又偷偷摸摸的幹掉了多少俘虜),沒有一個幸存,而且當時豐沙爾的葡萄牙平民已經疏散到了島嶼的其他地方去。也就是說,除了明軍之外,這場戰役是沒有見證者的,而當時進攻豐沙爾的明軍中,幾乎沒有人懂得葡萄牙語,而且這些明軍官兵也沒有留下任何關於葡萄牙指揮官如何喊口號的文字紀錄,那麽,葡萄牙的曆史紀錄者是怎麽知道當時的那些口號的呢?
不管怎麽說,在經過了一場持續了兩天的殘酷的地麵戰鬥之後,豐沙爾港落入了明軍手裏。接著,龍四海指揮陸戰隊已經上岸作戰的水兵花了五天的時間掃蕩了其他的幾座島嶼,完成了占領馬德拉群島的作戰任務。當然,這時候,龍四海也不再認為顧成林在冷落他了,因為他所指揮的第二戰列艦戰隊是沒有辦法去進攻拉斯帕耳馬斯的,而且攻占馬德拉群島的功勞顯然要更大一些!
掃蕩了馬德拉群島之後,顧成林其實已經可以進軍歐羅巴了。不過,他沒有急於向歐羅巴本土進軍,而是決定繼續攻占另外一座重要的群島,這就是馬德拉群島西北麵的亞速爾群島。
亞速爾群島也是葡萄牙的海外領地,發現這座群島的正是葡萄牙的航海家。而且,亞速爾群島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這是北大西洋中部地區唯一的一座群島,而且是有港口,有足夠的麵積可以支持艦隊,以及遠征部隊停留,補給的島嶼。當時,前往美洲大陸的船隻,如果走的是中部航線的話,就都要在亞速爾群島停靠,而從歐羅巴北部地區南下,前往非洲,以及美洲大陸南部的船隻也要在這裏停靠。而從非洲大陸北部地區出發,前往美洲大陸的船隻更是需要在這裏獲得補給。顯然,這是一座處於歐羅巴,非洲與美洲大陸三個重要地區之間的重要群島,其戰略意義非常重要。
顧成林當然不會讓亞速爾群島繼續控製在葡萄牙人的手裏。隻要占領了亞速爾群島這個戰略要地,那麽大西洋艦隊就可以輕鬆的控製北大西洋地區的製海權。北上可以進攻英格蘭,向東可以攻打葡萄牙,西班牙,法蘭西,向南,可以將歐羅巴人的船隻與戰艦擋在非洲大陸之外,向西,則可以迅速前往美洲大陸中部與北部地區。當然,占領了亞速爾群島之後,實際上就切斷了歐羅巴與美洲大陸之間的一半聯係,迫使歐羅巴船隻隻能走北麵更危險,更艱難的航線,這對今後帝國控製美洲大陸,以及保證非洲地區的穩定有著十分顯著的意義。
攻占亞速爾群島的作戰行動並沒有什麽難處。顧成林是率大西洋艦隊主力去進攻的,這簡直可以說是用石頭砸雞蛋,或者說是殺雞用牛刀了。在上百艘戰艦的威脅下,亞速爾群島上的葡萄牙守軍指揮官還沒有等到明軍戰艦開炮進攻,就升起了白旗,向明軍投降了。結果,明軍陸戰隊順利的接管了葡萄牙人在這裏建立的港口,以及所有的基礎設施,這讓明軍免去了很多的麻煩。
不到三個月,顧成林完成了掃蕩三座主要群島的作戰行動。而隨著明軍北上,戰場上的局勢已經完全在明軍的掌握之中了。而隨著這三座群島陷落的消息傳回了歐羅巴的時候,整個歐羅巴大陸上仿佛發生了猛烈的地震一般。整個歐羅巴都陷入了恐慌之中,而且是死亡來臨前的那種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