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村裏人來說現在最著急的心事是什麽,還不是想著盡快把地裏的活給結束了。別說什麽勞動快樂勞動光榮,這下地的事真不是上下嘴皮子一動如旁人說出來的那般容易。
好像種個種子施個化肥掰個玉米都是多麽輕鬆的事情一樣,實際上呢,是這樣嗎,完全不是啊!要是真那麽簡單,村裏人還能成了膚色暗沉皮膚粗糙,看上去比同齡人老一輩的樣嗎?
這下地真的是純靠老百姓出苦力,特別特別的辛苦。
從前三十四五度的溫度大家出去轉一圈全身都得被汗濕透,而現在呢,每天的最低溫都不低於這些,你說這樣的條件下光是坐著都得冒熱汗,要是再加上幹活,誰能受得住?村民們恨不得每天都要做個夢,一覺醒來地裏的糧食全都給收好了。
對城裏人來說,壓在他們心中最大的石頭是什麽?同樣還是糧食啊!!眼見自己存的食物一天天在消耗,如果持續這樣隻出不進,他們很快就會淪落至挨餓受苦的困境。現在好多人已經開始愁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整天不得安穩了。如果真有一天到了買不到糧食鋌而走險的境地,那時可別怪他們不守道德禮法,這都是被現實逼的!!
事情也算湊巧,本來讓雙方人各自頭疼的事如今因他們湊在一起正好可以把對方的壓力給緩解了。
所謂人多力量大,別看城裏人沒幹過農活,但對於掰玉米挖地瓜這樣沒技術含量的事,真要他們做起來,除了速度上與村裏人有一些差距,其他的完全沒問題。有總比沒有的好,有他們的幫忙,村民們收糧食的速度一定會快上許多。到時候隻要支付給他們一些糧食作為報酬,兩方的事情基本就能初步解決。
對村裏人來說,現在他們不缺糧食,就算糧食再重要,這種‘重要程度’的感受其實他們並沒有城裏人體會的深刻。加上如此一來可以幫助到這些城裏人,村民其實大都挺樂意出這個糧食的。
村裏以前掰玉米割小麥,有村民也花錢找過人去幫忙。其實幹這個活的人不多,也就本村或者是外村的少數人家想著掙一些錢才去做這個的。
別看人不多,因為村民都是種地的好手,幹起活來麻利幹脆,所以找她們幫忙,糧食很快就能收完。這些幹活的村民由此可以掙不少錢呢,隻不過都是血汗錢,掙起來實在是不容易。
現在這個時候不是沒有人想過花錢請他們幫忙,隻不過單是他們村裏這些收糧食的自己家的地都弄不完呢,哪還有心思想著要去給別人家收糧去掙錢這一回事了。至於外村的想必也是這麽個情況,不用去問就知道會是什麽結果。
村裏這次來了這麽一批人,不是說時間太短村民沒來得及去想要找他們幫忙這件事。事實上,就算有再多的時間,如果沒有人提醒,估計村民也不會把這個想法打到這些城裏人身上。
畢竟是又累又苦的活,說出來想必人家也沒人願意去幹。其實村民的想法是走入了一個誤區,要知道今不如昔,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這不蘇奇把這個事情說出來後,王全心裏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了。他的心思也代表了大部分人心裏的想法。
怎麽會不樂意呢,他樂意至極,高興得都不知道做什麽好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代表其他人對這個事情表態同意,就怕晚了村民這邊有異議會反悔。
當得知村民這邊,晚上的時候也會去地裏幹活時,眼裏全是糧食的王全,哪還敢浪費一絲一毫時間,趕緊說要去把這件事告知其他人,希望村民能夠稍等十幾分鍾左右,等他把要去幹活的人喊來後雙方商量一下晚上他們就可以立即上工。
接下來就是需要雇人的村民,和需要幹活的城裏人的事了,其他沒有需要的村民已經可以回家該幹嘛就幹嘛去了。像蘇曉小她們就是這樣。隻不過和她家一樣,其他人都沒走,反正又沒有要緊事要辦,不如在這兒接著看看後續發展呢。
結果毫無意外。當得知晚上有遮風擋雨的房間住,一切條件還那麽便利,又可以掙糧食,這些城裏來的人都是喜出望外極了。
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和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老人外,剩下的那些人幾乎都決定下地靠自己的本事掙口糧。什麽工作太辛苦不願意幹啊,這完全沒有的事。從前有條件的時候大家可以也可能挑三揀四,現在不行!
當然,也不是沒有個例。這裏麵就有那麽一些人,想著以後條件一定會好起來,他們現在根本沒有必要如此苦著自己,所以寧願現在撐著,打心底也不願意去地裏出力幹活。這種時候大家都是隻顧得上自己,誰管誰呀!你不願意去,也沒人多管閑事好心去勸你。沒準別人還在想著不去正好,少一個人去,自己就能多賺點糧食呢!
由於村民們早就想著把地裏的活忙完,如今幫手一來而且人數不多,他們第一時間可不全都爭搶上了。幸虧在裏麵開會的基本都是男人,爭的話也就爭上幾句罷了。要是現在待在院子裏的是一群婦女的話,整個村大隊還不得炸起來。就算這樣。知道發生什麽事後,這些婦女,還在院外你一嚎我一嗓的高聲給院內的男人提建議。說什麽多出些糧食沒問題,一定要把人給請過來。
由於每家人能請到的人數不一樣,加上每個人幹活的能力不同,這個主要是根據城裏這些人身板板強弱,性別大致定的。所以總的來說一個人一畝地下來至少能掙十到四十斤的玉米,或者二十到八十五斤的地瓜。
說實話,就當今的收成來看,這個價村民並沒有虧待他們。
這次大部分村民家裏都沒請到人,他們隻得期盼其他人趕緊把活幹完,這樣如果到那時家裏的活還沒幹完的話,下一次就能挨到他們家了。而這也是城裏人所希望的。
隻要能給家人帶來更大的生存保障,累苦他們都不懼。
當天晚上,這些沒去幹活的村民全都住到了學校裏麵。由於大多數人都忙去給村民收糧食,人數沒法湊齊,所以有些事情隻能之後再做商議。不過一些基本的事暫時已經確定,比如說住宿的事情是男女分開來住。等過後有時間了,大家再來決定是按家庭分,還是按性別來分又或者是有其他看法。
還有床的事也得等忙完這一陣再到縣城去搬。其實留下來的這些人中也有成年男人。如果他們願意出頭擔下責任,再加上可以去問問村裏人有沒有人能夠幫忙的,他們完全可以立即就去縣城把床搬來,節省時間。
可惜的是這些人中沒一個人吱聲,那大家隻能暫時一起憋屈著了。
來的這些人基本上都素不相識,其實他們彼此也都在互相提防著呢。由於這次他們來的時候把家裏的糧食全都帶過來了,所以就算出去幹活,家裏也都留人或者讓相熟的人給看著。一車的東西呢,沒人守著保不準就會被哪個壞良心的給順走了。
也有心思活絡的人即不放心把東西搬下來,又不放心把它們留在車裏,就想出了別的法子:找村民幫忙把東西放在他們家。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加上偷偷問了一下村長讓他幫下忙牽個線找個心善樸實的人家,這事情就算是解決了。沒什麽不放心的。反正帶的貴重品不算多,他們心中都有數呢。其實相比較於這些,糧食反倒是他們最看重的。不過這個更是大可以放心,就算真碰到心眼壞的村民,人家看到這麽一丁點兒糧食,估計看都看不上了呢,誰還有心思惦記它啊!!
第一天晚上,從城裏來的人很晚都沒有合上眼。並不是說睡在桌子上,或者是直接鋪一層床單在地上躺著睡睡得不舒服,這些都倒是其次,反正天氣熱,之前在家裏的時候,也是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烙餅睡得不安穩。
之所以這樣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身邊都是陌生人,大家心中放不下警惕,加上今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一時間她們的心情難以平複下來,所以才會怎麽著都無法讓自己讓合眼入睡。和她們相比,那些還在幹活的人心思就沒這麽複雜了,他們都是累著樂嗬呢。
兩方人在一起收糧食,幹活兒的時候少不了交流,這也有雙方故意為之的緣故。總之,不管怎麽樣,一來二去的隻一個晚上的時間村裏人和城裏來的人對彼此的性格基本上就有了一個了解。
現在雙方可以稱得上是認識了吧,正所謂熟人好辦事,有了這麽一出後,如果這個城裏人品行不是特別壞,隻要他誠懇問起幹活的這戶村民家是否可以借他家的水、廚房一用,人家根本不會不答應。都是好聲好氣的和他說話,沒有說給人臉色看的。
正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彼此都對方尊重點熱情點,毫不奇怪隻不過幾天而已村民對這些外來人的排斥感就已經沒那麽強烈了。而這些城裏人對村民也親近許多,不管真心還是假意,總之麵上大家一片和諧。
好像種個種子施個化肥掰個玉米都是多麽輕鬆的事情一樣,實際上呢,是這樣嗎,完全不是啊!要是真那麽簡單,村裏人還能成了膚色暗沉皮膚粗糙,看上去比同齡人老一輩的樣嗎?
這下地真的是純靠老百姓出苦力,特別特別的辛苦。
從前三十四五度的溫度大家出去轉一圈全身都得被汗濕透,而現在呢,每天的最低溫都不低於這些,你說這樣的條件下光是坐著都得冒熱汗,要是再加上幹活,誰能受得住?村民們恨不得每天都要做個夢,一覺醒來地裏的糧食全都給收好了。
對城裏人來說,壓在他們心中最大的石頭是什麽?同樣還是糧食啊!!眼見自己存的食物一天天在消耗,如果持續這樣隻出不進,他們很快就會淪落至挨餓受苦的困境。現在好多人已經開始愁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整天不得安穩了。如果真有一天到了買不到糧食鋌而走險的境地,那時可別怪他們不守道德禮法,這都是被現實逼的!!
事情也算湊巧,本來讓雙方人各自頭疼的事如今因他們湊在一起正好可以把對方的壓力給緩解了。
所謂人多力量大,別看城裏人沒幹過農活,但對於掰玉米挖地瓜這樣沒技術含量的事,真要他們做起來,除了速度上與村裏人有一些差距,其他的完全沒問題。有總比沒有的好,有他們的幫忙,村民們收糧食的速度一定會快上許多。到時候隻要支付給他們一些糧食作為報酬,兩方的事情基本就能初步解決。
對村裏人來說,現在他們不缺糧食,就算糧食再重要,這種‘重要程度’的感受其實他們並沒有城裏人體會的深刻。加上如此一來可以幫助到這些城裏人,村民其實大都挺樂意出這個糧食的。
村裏以前掰玉米割小麥,有村民也花錢找過人去幫忙。其實幹這個活的人不多,也就本村或者是外村的少數人家想著掙一些錢才去做這個的。
別看人不多,因為村民都是種地的好手,幹起活來麻利幹脆,所以找她們幫忙,糧食很快就能收完。這些幹活的村民由此可以掙不少錢呢,隻不過都是血汗錢,掙起來實在是不容易。
現在這個時候不是沒有人想過花錢請他們幫忙,隻不過單是他們村裏這些收糧食的自己家的地都弄不完呢,哪還有心思想著要去給別人家收糧去掙錢這一回事了。至於外村的想必也是這麽個情況,不用去問就知道會是什麽結果。
村裏這次來了這麽一批人,不是說時間太短村民沒來得及去想要找他們幫忙這件事。事實上,就算有再多的時間,如果沒有人提醒,估計村民也不會把這個想法打到這些城裏人身上。
畢竟是又累又苦的活,說出來想必人家也沒人願意去幹。其實村民的想法是走入了一個誤區,要知道今不如昔,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這不蘇奇把這個事情說出來後,王全心裏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了。他的心思也代表了大部分人心裏的想法。
怎麽會不樂意呢,他樂意至極,高興得都不知道做什麽好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代表其他人對這個事情表態同意,就怕晚了村民這邊有異議會反悔。
當得知村民這邊,晚上的時候也會去地裏幹活時,眼裏全是糧食的王全,哪還敢浪費一絲一毫時間,趕緊說要去把這件事告知其他人,希望村民能夠稍等十幾分鍾左右,等他把要去幹活的人喊來後雙方商量一下晚上他們就可以立即上工。
接下來就是需要雇人的村民,和需要幹活的城裏人的事了,其他沒有需要的村民已經可以回家該幹嘛就幹嘛去了。像蘇曉小她們就是這樣。隻不過和她家一樣,其他人都沒走,反正又沒有要緊事要辦,不如在這兒接著看看後續發展呢。
結果毫無意外。當得知晚上有遮風擋雨的房間住,一切條件還那麽便利,又可以掙糧食,這些城裏來的人都是喜出望外極了。
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和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老人外,剩下的那些人幾乎都決定下地靠自己的本事掙口糧。什麽工作太辛苦不願意幹啊,這完全沒有的事。從前有條件的時候大家可以也可能挑三揀四,現在不行!
當然,也不是沒有個例。這裏麵就有那麽一些人,想著以後條件一定會好起來,他們現在根本沒有必要如此苦著自己,所以寧願現在撐著,打心底也不願意去地裏出力幹活。這種時候大家都是隻顧得上自己,誰管誰呀!你不願意去,也沒人多管閑事好心去勸你。沒準別人還在想著不去正好,少一個人去,自己就能多賺點糧食呢!
由於村民們早就想著把地裏的活忙完,如今幫手一來而且人數不多,他們第一時間可不全都爭搶上了。幸虧在裏麵開會的基本都是男人,爭的話也就爭上幾句罷了。要是現在待在院子裏的是一群婦女的話,整個村大隊還不得炸起來。就算這樣。知道發生什麽事後,這些婦女,還在院外你一嚎我一嗓的高聲給院內的男人提建議。說什麽多出些糧食沒問題,一定要把人給請過來。
由於每家人能請到的人數不一樣,加上每個人幹活的能力不同,這個主要是根據城裏這些人身板板強弱,性別大致定的。所以總的來說一個人一畝地下來至少能掙十到四十斤的玉米,或者二十到八十五斤的地瓜。
說實話,就當今的收成來看,這個價村民並沒有虧待他們。
這次大部分村民家裏都沒請到人,他們隻得期盼其他人趕緊把活幹完,這樣如果到那時家裏的活還沒幹完的話,下一次就能挨到他們家了。而這也是城裏人所希望的。
隻要能給家人帶來更大的生存保障,累苦他們都不懼。
當天晚上,這些沒去幹活的村民全都住到了學校裏麵。由於大多數人都忙去給村民收糧食,人數沒法湊齊,所以有些事情隻能之後再做商議。不過一些基本的事暫時已經確定,比如說住宿的事情是男女分開來住。等過後有時間了,大家再來決定是按家庭分,還是按性別來分又或者是有其他看法。
還有床的事也得等忙完這一陣再到縣城去搬。其實留下來的這些人中也有成年男人。如果他們願意出頭擔下責任,再加上可以去問問村裏人有沒有人能夠幫忙的,他們完全可以立即就去縣城把床搬來,節省時間。
可惜的是這些人中沒一個人吱聲,那大家隻能暫時一起憋屈著了。
來的這些人基本上都素不相識,其實他們彼此也都在互相提防著呢。由於這次他們來的時候把家裏的糧食全都帶過來了,所以就算出去幹活,家裏也都留人或者讓相熟的人給看著。一車的東西呢,沒人守著保不準就會被哪個壞良心的給順走了。
也有心思活絡的人即不放心把東西搬下來,又不放心把它們留在車裏,就想出了別的法子:找村民幫忙把東西放在他們家。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加上偷偷問了一下村長讓他幫下忙牽個線找個心善樸實的人家,這事情就算是解決了。沒什麽不放心的。反正帶的貴重品不算多,他們心中都有數呢。其實相比較於這些,糧食反倒是他們最看重的。不過這個更是大可以放心,就算真碰到心眼壞的村民,人家看到這麽一丁點兒糧食,估計看都看不上了呢,誰還有心思惦記它啊!!
第一天晚上,從城裏來的人很晚都沒有合上眼。並不是說睡在桌子上,或者是直接鋪一層床單在地上躺著睡睡得不舒服,這些都倒是其次,反正天氣熱,之前在家裏的時候,也是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烙餅睡得不安穩。
之所以這樣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身邊都是陌生人,大家心中放不下警惕,加上今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一時間她們的心情難以平複下來,所以才會怎麽著都無法讓自己讓合眼入睡。和她們相比,那些還在幹活的人心思就沒這麽複雜了,他們都是累著樂嗬呢。
兩方人在一起收糧食,幹活兒的時候少不了交流,這也有雙方故意為之的緣故。總之,不管怎麽樣,一來二去的隻一個晚上的時間村裏人和城裏來的人對彼此的性格基本上就有了一個了解。
現在雙方可以稱得上是認識了吧,正所謂熟人好辦事,有了這麽一出後,如果這個城裏人品行不是特別壞,隻要他誠懇問起幹活的這戶村民家是否可以借他家的水、廚房一用,人家根本不會不答應。都是好聲好氣的和他說話,沒有說給人臉色看的。
正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彼此都對方尊重點熱情點,毫不奇怪隻不過幾天而已村民對這些外來人的排斥感就已經沒那麽強烈了。而這些城裏人對村民也親近許多,不管真心還是假意,總之麵上大家一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