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散盡後的原野,豔陽高照,戰場上的每一次殺戮都被**裸地暴露無疑。隆隆的炮聲夾雜著馬匹絕望的嘶鳴聲,交織成一種奇異的地獄交響曲。就算是在數十年後,這種來自地獄的殤歌依舊會在荒野上激蕩。當一輪紅日當頭照耀時,隨著明軍全軍的一聲呐喊,數萬大軍全線向清軍陣線發起了衝鋒。同明軍以往的作戰方式不同,戰鬥在一開始便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被憤怒所淹沒的明軍戰士根本顧不上什麽陣線、什麽火炮支援。他們腦中隻剩下了進攻,隻剩下了複仇,沒有一個人想到後退,殺紅了眼的明軍,既不會投降,也不接受任何俘虜。他們以最原始,最激烈的戰鬥方式,開啟了這場戰役的序幕。最先衝鋒的先頭部隊瞬間就同清軍扭打在了一起。以至於明軍一向擅長的炮戰從開始到結束,隻持續了約莫一刻鍾的時間。


    麵對明軍這種一反常態的進攻讓多爾袞既是欣喜,又是心驚。欣喜的是一旦雙方進入白刃戰,明軍在火炮上的優勢就會相應抵消。心驚的是明軍上下在得知主帥遇刺後依舊能保持如此的士氣和戰鬥力。右翼勇猛,左翼沉穩,明軍就象是一手持矛一手持劍的勇士一般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清軍的戰線。而在另一邊多爾袞也在指揮著清軍一次又一次努力地穩固著本方的戰線。


    “咳,孫露那個女人真的被刺身亡了嗎?怎麽這些個南蠻子還是各個生龍活虎的啊。”眼看著明軍一輪又輪猶如潮水般不知疲倦的進攻,清承澤郡王碩塞,努著嘴歎道。


    “碩塞你這是在懷疑我嗎。我可是親眼看著那女人倒下的。”一旁剛剛得到晉升的嶽樂,見碩塞竟然質疑自己的功績,當下便毫不示弱的辯駁起來。


    “話可別說得太滿。明軍陣營中又不隻有一個女將軍。而你之前也不認識孫露那女人,又怎能先前肯定狙擊就是南明首相?”碩塞不服氣地反問道。


    “不,嶽樂先前狙擊的應該就是孫露那女人。否則明軍不會如此一反常態的拚死進攻。”一直觀察著戰場的多爾袞,突然開口打斷了兩人沒有營養的辯駁。


    “王上言之有理。明軍的士氣突然如此旺盛,看上去更象是要為某人報仇的激憤之情。不過,明軍似乎也並未完全喪失理智。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攻守還是很有章法的。特別是中路和左路,如此辛辣老練的打發,估計那該張家玉的人馬吧。”曾經同張家玉部在陝西交過手的洪承躊一眼就認出了老對手的戰法。


    “恩,本王也曾聽說過那張家玉的名號。靜若處子,動如脫兔,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就不知道明軍右路的主帥是誰。如此強悍的進攻,在南人中可真少見。”多爾袞指著自家的右翼,皺著眉頭問道。


    “回王上,若是屬下沒有猜錯的話,那應該是明將姚金的人馬。這姚蠻子和他的手下都是兩廣來的蠻子,作戰向來悍不畏死,又狡詐多變,是個極難纏的角色。”在山東作戰多年的碩塞對第一軍團的將領可謂是如數家珍。至於姚金更是讓他即怕又恨的老對手了。


    “兩廣的蠻子?那麽說這是孫露的嫡係咯。難怪如此瘋狂強悍啊。”多爾袞會意地點了點頭,轉而又掛起了一絲嘲弄的微笑道:“張家玉、王興、黃得功、李定國,還有眼前的姚金,各個都是難得的將帥。南明還真是將星匯粹啊。不過能將如此多的良帥悍將攬入麾下,就算是被刺殺了依舊能激勵起底下將士的士氣。孫露那女人才真是不簡單啊。”


    “王上,所言及是,不過,誇讚自己的敵人實在不是一件令人快活的事。”碩塞等人苦笑著附和道。他們實在不明白都這情況了多爾袞怎麽還有心思讚賞自己的對手。麵對明軍瘋狂的進攻,不少清軍將領在心底裏都開始暗自埋怨起嶽樂的多事來。若不是他去刺殺孫露,明軍又怎會如此暴怒。


    相比底下部將的患得患失來,多爾袞本人則顯得異常的坦然。眼看著硝煙四起的牧野平原,此刻他心中十分清楚,這是一場雙方意誌力的比拚。仗打到這個地步,要麽是最終擊潰南明的決定性會戰;要麽是滿清覆滅,他自己身敗名裂的最後一戰。同樣有了破釜沉舟決心的多爾袞,心中刹時也燃起了高昂的鬥誌。卻見他一扯韁繩傲然地命令道:“走!隨我一起去陣前督戰去!”


    洪承躊等人眼見多爾袞突發奇想要上前線督戰,頓時紛紛上前阻止起來:“王上且慢。前方炮聲如雷,見矢集如雨,王上以身犯險空有不利啊。”


    “是啊,王上,前方鏖戰正急,還請王上以大局為重。”


    “區區炮石何足掛齒,當年錦州城頭的炮火遠甚於此。你等隨本王在關外征戰多年,哪兒一次不是親自率軍衝鋒陷陣。怎麽一入關反而扭扭捏捏起來。”多爾袞冷眼一掃眾人喝斥道:“如今敵我兩軍正陷於焦灼狀態。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現在吾等主將身先士卒,鼓舞士氣之時。你等不必多說,隨本王前去就是!”


    與此同時,身為明軍主將的張家玉等人也冒著漫天的矢石,站在陣前從容地指揮作戰。雖說明軍一開始的進攻遭受了清軍同樣強悍的阻擊。毫不容易在左翼打開的缺口很快就被清軍的後續部隊鞏固了去。但總的來說,明軍到目前為止全線的進展都還算順利,不但右翼達成突破,中央和左翼也奪取了有利地勢。


    眼看著張家玉等將領凝重的神情,以及戰場上撼天動地的喊殺聲,一旁不懂軍事的史可法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戰鬥的激烈。史可法之前雖擔任過兵部尚書,督師江北諸鎮,但其本人卻並未上戰場親自指揮過戰鬥。再加上明軍之前一直以來都是以守城戰為主。因此更多的時候這位史督師隻是遠遠地站在城頭觀戰。從未如此接近戰爭的史可法在戰役開始的瞬間,就被野外大會戰撼氣勢所折服了。狼煙起,戰鼓擂,一切的一切都讓一向沉穩謹慎的史可法,心中亦豪情萬丈起來。卻見他指著遠處被姚金部反複衝擊後,開始鬆動的清軍戰陣,激動地開口道:“張將軍,你瞧姚將軍他們快突破敵陣了。”


    然而麵對史可法激動的喊叫,張家玉卻隻是不置可否地沉聲回答道:“不,還早著呢。敵軍在側翼還留有預備隊。缺口很快就會被堵上的。”果然,張家玉的話音剛落,一隊打著紅色龍旗的清軍騎兵就迅速移動到了姚金部的北側。在一番爭奪之後,清軍再次收攏了陣形。而明軍毫不容易打開缺口也在這一瞬間又被堵了回去。


    見此情形史可法的臉色立刻就變得蒼白起來。而一旁的張家玉卻始終保持著從容鎮定的神情。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這就是戰爭,不僅僅是士氣、裝備間比拚,更是意誌的較量。因此此刻的張家玉雖占有了部分優勢,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因為勝利的天平還未向明軍傾斜。清軍因垂死掙紮而爆發出的戰鬥力同樣也不遜色於明軍因仇恨引發的高昂士氣。隻見他忽然放下了望遠鏡指著遠處的一處高低,向身後的炮兵團長田勇責問道:“田團長,四號高地的背後明顯布置了數門火炮。你們團怎麽還沒解決它!”


    “回將軍,韃子的這個陣地布置得十分巧妙,地理位置選擇的也很有利。我軍要想射啞四號高地,得要占領比它更高的製高點才行。可是將軍,我軍陣地普遍地勢較低,這點恐怕很難做到。”炮兵團長為難地開口道。由於明軍處於靠近渭河岸邊,低窪的地勢使得明軍火炮的布置在位置上有著先天的劣勢。


    但長家玉卻並沒有理睬炮兵團長。隻聽他不由分說,冷冷地拋給了炮兵團長一句話道:“我不管你使用什麽方法。總之在未時前必須給我拿下四號高地!”


    眼見主帥如此堅持,炮兵團長也隻好無奈地敬了禮,帶人匆匆趕回身後的陣地,準備起新的一輪炮戰起來。望著炮兵團長等將官忙碌的背影,史可法的心中不禁一陣坦然。起先他還曾為孫露突然遇刺可能導致的指揮混亂,而感到擔心不已。可現如今明軍有條不紊的進攻,無疑是完全打消了他心中的憂慮。一想到這些史可法不由向張家玉恭敬地做了個揖讚揚道:“張將軍,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真是讓老夫佩服不已。今日若是沒有張將軍坐鎮軍中,恐怕我軍要抱憾牧野了。”


    “史大人言重了。其實今日換做我軍任何一位將領指揮作戰,都能取得現在的成果。”張家玉擺了擺手正色道。


    而在史可法看來張家玉的這種反應完全是在顧及孫露這位首相大人的地位。不過現在孫露本人身受重傷,生死未卜,有些話題也就不再忌諱了。卻見史可法試探著繼續說道:“張將軍真是太謙虛了。將軍這些年來帶兵轉戰南北,武勳無人能比。今日牧野一戰將軍力挽狂瀾,一戰殲滅九酋多爾袞。這樣的功勳可不是隨便哪個將領都能做到的。”


    “不,史大人你搞錯了。其實今日同多爾袞決戰的人,從頭到尾都是首相大人。”張家玉望著被硝煙掩蓋的蒼穹,語重心長地說道。


    “首相大人?張將軍你說笑了吧。首相大人,從一開始就遇刺躺在了病**,怎麽可能是她在與九酋決戰。”史可法不置可否地幹笑了一聲。在他看來張家玉的話語也太過做作了些。


    然而,張家玉並沒在意史可法略帶嘲諷的語氣。隻見他忽然回頭,鄭重其事地望著史可法反問道:“史大人,首相大人此刻雖不能親臨前線指揮戰鬥。但她卻激勵了全軍將士的士氣。我大明的曆史上從來就不乏驍勇善戰的將帥。可試問我大明自萬曆朝之後,又何曾能象現在這般同東奴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正麵交鋒?又何曾有過如此這般占有絕對的優勢?”


    張家玉的一連竄反問,讓史可法頓時語塞起來。他當然知道眼前這一切的背後都凝聚著孫露數年的心血。而張家玉沒有理會史可法尷尬的臉色,而是繼續自顧自地說道:“眼前這支軍隊無論是在裝備上,還是在軍製上都是由首相大人一手締造的。若是沒有首相大人這五年來潛心經營,我軍現在也不可能有如此充足地補給支持這場戰爭。在此之前首相大人在自己心中就已經規劃好了這次的決戰。我等部將隻是按照她的計劃完成這場大決戰罷了。因此今日的指揮官無論是我張家玉,或是王興、黃得功、遊佩龍等其他軍團長都能順利完成計劃。”


    王興、黃得功、遊佩龍?是啊,除了張家玉之外,明軍不算在海外遊曳的海軍,至少還有三個實力強勁的軍團。比起當年的四鎮和楚鎮(左良玉部)更為難纏。史可法忽然發現,如若孫露現在真的撒手而去,大明的這群虎狼之師會不會就此內訌起來呢。就他所知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不可能發生的。畢竟孫露一死,朝廷就沒有再能製約軍隊的強硬人物了。一想到日後又要象以前那樣極力討好如狼似虎的軍閥,史可法覺得自己頭又開始大了。


    就在史可法胡思亂想之時,忽然從戰線的北端傳來了一陣劇烈的炮鳴聲。搞不清楚狀況的張家玉連忙舉起了望遠鏡尋聲望去,卻見剛才被張家玉視為眼中訂的四號高地上突然冒出了一支五、六百人左右的輕騎兵。顯眼的烏底金鳳旗赫然就是首相親衛隊的標誌。為了阻止親衛隊的這次衝鋒,扼守高地的敵人向他們發起了不斷的反擊。然而,作為親衛隊隊長的王芸花絲毫沒有退縮。卻見她赫然用馬刀挑起了帽子,冒著炮火衝在了最前麵。她的表率行為頓時就激勵了周圍其他戰士。雖然親衛隊為此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但她們還是憑借著自己的武勇在眾目睽睽之下一舉奪下了這個高地。親衛隊的這一進攻自然是都映入了張家玉的眼簾。這位久經沙場的宿將亦不得不欽佩地感歎:“真巾幗英雄也!”


    不過欽佩歸欽佩,張家玉當然也沒望了趁勝追擊。隨著親衛隊占領四號高地,並順勢繳獲了清軍軍隊的7門大炮,掉轉炮口向清軍轟擊。整個戰場的局勢也發生了微妙的逆轉。隻見張家玉拋下了還在魂不守舍的史可法,親自跨上了戰馬,下令兩線的明軍幹脆並為一線。於是不肯甘休的明軍聚集了全部力量再次發動了總攻。不過這次一次張家玉改換集中一點攻擊右翼高地的清軍。另一方麵多爾袞也認識到了關鍵時刻的到來。親自督戰的他不惜來到右翼直接指揮作戰。然而隨著四號高地的陷落,明軍就象是一根楔子一般撬開了清軍厚實的防禦。經過長時間消磨的清軍終於支持不住開始潰敗起來。


    隨著夜幕降臨,感覺無力同明軍狂熱地複仇怒火相抗衡的多爾袞主動承認了失敗。並趁著夜色連夜率領殘部黯然離開了戰場。而明軍也因筋疲力盡,無力再戰,而主動停止了追擊。隆武六年,元月二十五日夜,轟轟烈烈地持續了整整一個白天的牧野之戰便在這寂靜的夜幕中悄悄拉下了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命運的抉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色柳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色柳丁並收藏命運的抉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