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七年,農曆八月,弘武女皇以“準葛爾部既受朝廷封贈,竟不遵約束、抗拒官兵,必須大加懲治,以全國體,以維和平”為由,授帝國中將李定國為撫西大將軍率部征剿準葛爾部。在接到皇命之後,李定國遂率兩個師的兵力自武威起程西進,並於八月二十七日進駐嘉峪關。一時間,祁連山脈戰雲密布,劍拔弩張的氣氛一觸即發。
正如李定國等人事先預料的那樣,玉素甫在得知帝國數萬大軍壓境之後,頓時就手忙腳亂地張羅著將主要兵力均投注在了哈密城上。不過僅以玉素甫手中掌握的那點兒兵力又如何能抵擋得住天朝大軍的前進步伐。在接連擊潰了白山部猶如擾癢癢一般的阻擊之後,李定國順風順水地就在當年的十月底兵臨哈密城下。
正當李定國以浩蕩之勢步步進逼哈密時,另一邊的吳三桂在接到聖旨之後,比李定國早一步起程。決定采取長途奔襲的他親率貼身勁騎三千,直接從武威出發,迂回繞道蒙古,跳過哈密,直接穿越北塔山,於同年十一月初進抵烏魯木齊城下。麵對猶如神兵天降的官軍,本就守備鬆懈的烏魯木齊頓時就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膽小怕事的烏魯木齊城阿奇伯木克,更是在當天夜裏便帶著一幹親兵向伊犁方向遁逃而去,稀裏糊塗地便把這座天山重鎮丟給了官軍。見此情形,吳三桂當然是二話不說便直接進入了早已成為空城的烏魯木齊。而就在他以奇襲奪取西域“青色之城”的同時,李定國也靠著穩紮穩打的作風不約而同地拿下了南疆門戶——哈密。
接連損失兩座重鎮對於留守伊犁的玉素甫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原本以為借著準葛爾汗不在伊犁的大機會在天山以南好好撈一票的他,卻不想迎來的竟然會是這樣一個噩夢般的秋季。在一連串的慘敗之後,此時的玉素甫滿腦子就隻剩下了一個念頭,那就時如何奪回烏魯木齊與哈密,如何向準葛爾汗解釋現在所發生的一切。然而他本人心裏卻又十分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奪回烏、哈兩城幾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甚至就連他身處的伊犁城此刻也正處於岌岌可危之中。因此眼下保住伊犁便成了擺在玉素甫麵前的首要大事。
為此玉素甫一邊忙著搜羅人馬在鄂壘劄拉圖、庫圖齊、達勒奇等地不斷地發起騷擾攻擊,以求延緩官軍的行軍速度。一邊則以準葛爾汗的名義向伊犁諸喇嘛、宰桑致函求援。然而這些調兵符、求援書一經發出便就如泥牛入海一般廖無音訊。這也難怪,天山以南的諸部落首領與喇嘛本就與中原往來密切。隻是迫於準葛爾部勢大,才會奉準葛爾汗為主。而今卓特巴巴圖爾人並不在伊犁,天朝的大軍又以破竹之勢直入西域。眾喇嘛、宰桑哪兒會去聽玉素甫的號令啊。相反隨著兩股官軍會師烏魯木齊,天山以南的大小“牆頭草”們立刻就敲鑼打鼓著歡迎天朝大軍的蒞臨。
眼見求援無望,死守又沒有足夠的兵力,保命優先的玉素甫也顧不得會被卓特巴巴圖爾治罪的危險,當即便如狡兔一般棄伊犁遁逃入了和闐。弘武七年,農曆臘月十七,在吐魯番首領的指引下吳三桂率先頭部隊2000千餘人順利接收了伊犁城。二十六日,李定國也隨即率大部隊進駐伊犁,並向天山以南各部首領與喇嘛頒布中華女皇的禦詔。各部獲詔後紛紛響應,表示忠於中華帝國。至此帝國以伊犁河為界控製了天山以南。
弘武八年二月,天山大捷的消息連同天山以南各部獻納的貢品一起傳至南京,舉國為歡騰。人們在歡慶勝利的同時,亦為西北之亂能迅速解決而感到慶幸。因為在許多人看來番兵被剿,番酋稱臣,本就是和平到來的象征。事實上,相應的喜訊還遠不止這些。就在天山的戰報抵達南京後不久,從遙遠的歐洲也傳來了英、荷停戰和談的消息。雖然具體的情況,還有待查證,但在許多人看來那英酋顯然已經懾於天朝的威嚴,不在為難天朝的屬國荷蘭了。
麵對陸、海兩路同時取得嘉績,整個南京城內最為高興的人莫過於帝國首相陳邦彥了。一直以來帝國兩線發展的方向都讓這位帝國大管家煩惱不已。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國家讓朝廷陷入戰爭的泥沼中不可自拔。而今從陸、海兩端傳來的捷報自然是讓陳邦彥大大地舒了口氣。看來事情並沒有自己先前想象中的那麽糟糕。天朝的威嚴果然是不同凡響。那些夷酋光是聽到帝國的名號,就已經被嚇得戰戰兢兢了。特別是對荷蘭一事的處理,更是漂亮得沒話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嘛。在陳邦彥看來以官軍這一次在西域的表現,迫使準葛爾部就範也不過隻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一想到這些他的臉上頓時就流露出了自傲而又喜悅的神情來。
不過並不是所有中華朝的臣子都為此次的勝利而沾沾自喜的。張家玉便是這其中比較特例獨行的一個人。作為陸軍尚書的他此刻本該是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候。然而張家玉的臉上卻並沒有顯現出太多的喜悅之色。相反從他的那雙犀利的眼眸之中還會時不時地閃過幾絲憂慮的神情。
張家玉的這番反應自然是逃不過孫露的眼睛。見此情形,端座在龍椅之上的女皇當下便向自己的愛將開口詢問道:“張尚書,這次你們陸軍部可是為帝國為百姓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勞。怎麽朕看你不是那麽的特別喜悅啊?”
“回陛下,臣剛才是一時走神。還請陛下您恕罪。”張家玉趕忙拱手告罪道。
“哦,卿家在想什麽心事呢?想得如此入神。”孫露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臣在想西北的戰局。”張家玉如實地回答道。
“西北戰局。卿家是在想今年入夏之後陸軍如何深入西域腹地的事情嗎?”孫露探身問道。
可誰知張家玉卻搖了搖頭回答道:“回陛下,臣是在想這一次的南天山之戰。臣總覺得這一次西路大軍打得太過順暢了。所以有些想不明白。”
因為軍隊打得太順暢而憂慮。張家玉的回答讓一旁的陳邦彥不禁啞然了。若非他十分了解張家玉的為人,還真的會以為這位陸軍尚書是在嫉妒自己屬下的戰績了。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沒什麽好奇怪。張家玉畢竟也是一個軍人。是軍人總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機會鏖戰沙場。可而今大張旗鼓了一年多的西北之戰卻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就基本平定了天山。怎能不讓這些曾經躍躍欲試的戰將們“失望”呢。以為自己看穿張家玉心思的陳邦彥當即便笑著說道:“張尚書此言差矣。畢竟那些西北番酋麵對的是我堂堂中華天朝的大軍。任何不自量力的反抗舉動都是在以螳臂擋車。因此西北的番酋會懾與我天朝的威嚴而,本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況李定國將軍與吳三桂將軍一正一奇,互為呼應,從哈密一路橫掃至伊犁。讓那邦大小番酋好好見識了一番我天朝的實力。”
“陳首相誤會了。本座並不是在質疑李將軍與吳將軍這次的表現。更不曾對帝國的威嚴產生過懷疑。隻不過目前準葛爾部尚未歸降,而那白山派和卓也還在天山地區流竄之中。因此本座以為此刻還尚未達到慶賀勝利的時辰。”張家玉不偏不倚的說道。
給他這麽一說,孫露不由地也跟著點了點頭。其實她本人的心中也和張家玉一樣結著個疙瘩。隻要準葛爾部一天不被平定,她心中的這塊疙瘩一天就不能得以化解。於是,女皇跟著便欣然開口道:“恩,卿家說得是。征剿準葛爾部是朝廷此次出兵的一項重要目標。準葛爾部未被平定,此戰便不算完結。”
“回陛下,臣以為不止這一點。從前方傳來的戰報來看,顯然此次與官軍交手的並不是準葛爾部的人馬。而是玉素甫的白山軍。這便是臣與李定國將軍覺得納悶的地方了。因為之前就算是黑山派圍攻哈密,卓特巴巴圖爾都曾派他的火槍兵前去為玉素甫助陣。可這一次我軍連下哈密、烏魯木齊,準葛爾部都沒有反應。甚至連伊犁告急卓特巴巴圖爾的嫡係人馬也都沒有出現過。”張家玉一個抱拳直言道。在這一點上他對於李定國與吳三桂的表現十分滿意。因為李、吳二人並沒有因為得意忘形,或是出於為自己表功,而特意或無意地隱瞞這一情況。兩人在完成第一輪作戰後,都不約而同地向軍部反應了這一情況。
“這可能是李將軍和吳將軍的進攻速度過快,玉素甫還來不及向準葛爾部求救,伊犁就被我軍收複了。也可能是準葛爾部本身就畏於我朝威嚴而不敢與官軍正麵交鋒呢。”陳邦彥不已為意的說道。在他看來所謂的問題,都不過是軍人們想擴大戰局的借口罷了。
“陳首相說的情況也確實有可能發生。不過臣以為以卓特巴巴圖爾敢送天朝總督靴子的作風來看,他並不是一個膽小的人。這個狂妄之徒顯然從未把我天朝放在眼裏過,當然也就不會畏懼天朝的威嚴。”張家玉說到這裏又回頭向女皇繼續進言道:“陛下,此外臣還有一點不明之處。就是此次吳將軍選擇從蒙古迂回奇襲烏魯木齊。其所經之處乃是察哈爾部與準葛爾部勢力範圍的交匯之處。但吳將軍的行動卻並沒有引起蒙古人的反映。這一點也有待商榷。”
聽完張家玉如此一番分析,孫露若有所思地垂頭思略了半晌後,向底下的蕭雲詢問道:“蕭尚書,你那邊現在有卓特巴巴圖爾的消息嗎?”
“回陛下,軍情局並未覓得卓特巴巴圖爾的蹤跡。隻知他在我軍出征前便離開伊犁去了蒙古。至於其目前具體身處蒙古何處,還尚不清楚。”蕭雲如實的回答道。
“這麽說來,那卓特巴巴圖爾已經從我軍的視線範圍內失蹤了咯。”孫露抬頭反問道。
“是的,陛下。”蕭雲難得遲疑了一次回答道。由於蒙古草原地域廣闊,勢力繁複,加之蒙古人對漢人的堤防態度,帝國軍情在當地的工作開展的並不太順利。所得到的情報,往往也都要經過多層檢驗過後才敢證實。這便給參謀部收集軍情帶來了眾多阻礙。
對此孫露並沒有再多說什麽,而是回頭向張家玉開口道:“張尚書,你對這一係列的情況有何看法?軍部接下來又有何打算?”
“回陛下,剛才的種種分析隻是臣本人的揣測罷了。至今尚未具體的證據證明臣的這些分析。不過蒙古人的行蹤向來飄忽不定,擅長奔襲,朝廷不可不防。而西北諸部雖已表示臣服朝廷,但這些番邦向來不受人管束,對朝廷的忠誠也有待考證。其暴戾之氣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教化得過來的。因此臣以為朝廷不可因其暫時的沉寂而放鬆警惕。”張家玉想了一下建議道。事實上,這也是他目前所能想到的所有辦法了。由於不知道對手的具體情況,張家玉也無法製定出具體的對策來。
“張尚書的意思是要朝廷在西北投入更多的兵力嗎?”陳邦彥皺了皺眉頭問道。熟讀兵法的他也清楚張家玉在擔心什麽。但如此一來就意味著朝廷將要撥更多的款項給軍部。
“需不需要增加兵力得視具體情況而定。但至少西北各關塞在這段時期內都需要加強戒備。”張家玉嚴肅的說道。
“不僅是西北各關塞。長城一線的關塞都需要加強警備。”蕭雲緊跟著補充道。
“長城一線?!東北的關塞也需要戒備嗎?”陳邦彥驚呼道。
而張家玉在看了一眼蕭雲後,微微點頭道:“蕭尚書說得沒錯。長城一線確實需要戒備,這其中也得包括上東北。”
“可是東北與西域相隔萬裏之遙呢。”陳邦彥不解的爭辯道。在他看來卓特巴巴圖爾的失蹤雖然蹊蹺。但現在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可是朝廷的官軍啊。怎麽瞧張家玉與蕭雲的架勢,反倒是向朝廷遇到了麻煩似的。但見兩人的表情都異常的堅定,不得已之下他又將目光投向了女皇陛下。可此時的孫露也是一臉凝重的模樣。果然女皇當即便一拍而定道:“恩,就照兩位卿家的意思辦。傳朕旨意,著令長城各關塞嚴加警戒!”
正如李定國等人事先預料的那樣,玉素甫在得知帝國數萬大軍壓境之後,頓時就手忙腳亂地張羅著將主要兵力均投注在了哈密城上。不過僅以玉素甫手中掌握的那點兒兵力又如何能抵擋得住天朝大軍的前進步伐。在接連擊潰了白山部猶如擾癢癢一般的阻擊之後,李定國順風順水地就在當年的十月底兵臨哈密城下。
正當李定國以浩蕩之勢步步進逼哈密時,另一邊的吳三桂在接到聖旨之後,比李定國早一步起程。決定采取長途奔襲的他親率貼身勁騎三千,直接從武威出發,迂回繞道蒙古,跳過哈密,直接穿越北塔山,於同年十一月初進抵烏魯木齊城下。麵對猶如神兵天降的官軍,本就守備鬆懈的烏魯木齊頓時就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膽小怕事的烏魯木齊城阿奇伯木克,更是在當天夜裏便帶著一幹親兵向伊犁方向遁逃而去,稀裏糊塗地便把這座天山重鎮丟給了官軍。見此情形,吳三桂當然是二話不說便直接進入了早已成為空城的烏魯木齊。而就在他以奇襲奪取西域“青色之城”的同時,李定國也靠著穩紮穩打的作風不約而同地拿下了南疆門戶——哈密。
接連損失兩座重鎮對於留守伊犁的玉素甫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原本以為借著準葛爾汗不在伊犁的大機會在天山以南好好撈一票的他,卻不想迎來的竟然會是這樣一個噩夢般的秋季。在一連串的慘敗之後,此時的玉素甫滿腦子就隻剩下了一個念頭,那就時如何奪回烏魯木齊與哈密,如何向準葛爾汗解釋現在所發生的一切。然而他本人心裏卻又十分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奪回烏、哈兩城幾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甚至就連他身處的伊犁城此刻也正處於岌岌可危之中。因此眼下保住伊犁便成了擺在玉素甫麵前的首要大事。
為此玉素甫一邊忙著搜羅人馬在鄂壘劄拉圖、庫圖齊、達勒奇等地不斷地發起騷擾攻擊,以求延緩官軍的行軍速度。一邊則以準葛爾汗的名義向伊犁諸喇嘛、宰桑致函求援。然而這些調兵符、求援書一經發出便就如泥牛入海一般廖無音訊。這也難怪,天山以南的諸部落首領與喇嘛本就與中原往來密切。隻是迫於準葛爾部勢大,才會奉準葛爾汗為主。而今卓特巴巴圖爾人並不在伊犁,天朝的大軍又以破竹之勢直入西域。眾喇嘛、宰桑哪兒會去聽玉素甫的號令啊。相反隨著兩股官軍會師烏魯木齊,天山以南的大小“牆頭草”們立刻就敲鑼打鼓著歡迎天朝大軍的蒞臨。
眼見求援無望,死守又沒有足夠的兵力,保命優先的玉素甫也顧不得會被卓特巴巴圖爾治罪的危險,當即便如狡兔一般棄伊犁遁逃入了和闐。弘武七年,農曆臘月十七,在吐魯番首領的指引下吳三桂率先頭部隊2000千餘人順利接收了伊犁城。二十六日,李定國也隨即率大部隊進駐伊犁,並向天山以南各部首領與喇嘛頒布中華女皇的禦詔。各部獲詔後紛紛響應,表示忠於中華帝國。至此帝國以伊犁河為界控製了天山以南。
弘武八年二月,天山大捷的消息連同天山以南各部獻納的貢品一起傳至南京,舉國為歡騰。人們在歡慶勝利的同時,亦為西北之亂能迅速解決而感到慶幸。因為在許多人看來番兵被剿,番酋稱臣,本就是和平到來的象征。事實上,相應的喜訊還遠不止這些。就在天山的戰報抵達南京後不久,從遙遠的歐洲也傳來了英、荷停戰和談的消息。雖然具體的情況,還有待查證,但在許多人看來那英酋顯然已經懾於天朝的威嚴,不在為難天朝的屬國荷蘭了。
麵對陸、海兩路同時取得嘉績,整個南京城內最為高興的人莫過於帝國首相陳邦彥了。一直以來帝國兩線發展的方向都讓這位帝國大管家煩惱不已。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國家讓朝廷陷入戰爭的泥沼中不可自拔。而今從陸、海兩端傳來的捷報自然是讓陳邦彥大大地舒了口氣。看來事情並沒有自己先前想象中的那麽糟糕。天朝的威嚴果然是不同凡響。那些夷酋光是聽到帝國的名號,就已經被嚇得戰戰兢兢了。特別是對荷蘭一事的處理,更是漂亮得沒話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嘛。在陳邦彥看來以官軍這一次在西域的表現,迫使準葛爾部就範也不過隻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一想到這些他的臉上頓時就流露出了自傲而又喜悅的神情來。
不過並不是所有中華朝的臣子都為此次的勝利而沾沾自喜的。張家玉便是這其中比較特例獨行的一個人。作為陸軍尚書的他此刻本該是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候。然而張家玉的臉上卻並沒有顯現出太多的喜悅之色。相反從他的那雙犀利的眼眸之中還會時不時地閃過幾絲憂慮的神情。
張家玉的這番反應自然是逃不過孫露的眼睛。見此情形,端座在龍椅之上的女皇當下便向自己的愛將開口詢問道:“張尚書,這次你們陸軍部可是為帝國為百姓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勞。怎麽朕看你不是那麽的特別喜悅啊?”
“回陛下,臣剛才是一時走神。還請陛下您恕罪。”張家玉趕忙拱手告罪道。
“哦,卿家在想什麽心事呢?想得如此入神。”孫露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臣在想西北的戰局。”張家玉如實地回答道。
“西北戰局。卿家是在想今年入夏之後陸軍如何深入西域腹地的事情嗎?”孫露探身問道。
可誰知張家玉卻搖了搖頭回答道:“回陛下,臣是在想這一次的南天山之戰。臣總覺得這一次西路大軍打得太過順暢了。所以有些想不明白。”
因為軍隊打得太順暢而憂慮。張家玉的回答讓一旁的陳邦彥不禁啞然了。若非他十分了解張家玉的為人,還真的會以為這位陸軍尚書是在嫉妒自己屬下的戰績了。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沒什麽好奇怪。張家玉畢竟也是一個軍人。是軍人總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機會鏖戰沙場。可而今大張旗鼓了一年多的西北之戰卻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就基本平定了天山。怎能不讓這些曾經躍躍欲試的戰將們“失望”呢。以為自己看穿張家玉心思的陳邦彥當即便笑著說道:“張尚書此言差矣。畢竟那些西北番酋麵對的是我堂堂中華天朝的大軍。任何不自量力的反抗舉動都是在以螳臂擋車。因此西北的番酋會懾與我天朝的威嚴而,本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況李定國將軍與吳三桂將軍一正一奇,互為呼應,從哈密一路橫掃至伊犁。讓那邦大小番酋好好見識了一番我天朝的實力。”
“陳首相誤會了。本座並不是在質疑李將軍與吳將軍這次的表現。更不曾對帝國的威嚴產生過懷疑。隻不過目前準葛爾部尚未歸降,而那白山派和卓也還在天山地區流竄之中。因此本座以為此刻還尚未達到慶賀勝利的時辰。”張家玉不偏不倚的說道。
給他這麽一說,孫露不由地也跟著點了點頭。其實她本人的心中也和張家玉一樣結著個疙瘩。隻要準葛爾部一天不被平定,她心中的這塊疙瘩一天就不能得以化解。於是,女皇跟著便欣然開口道:“恩,卿家說得是。征剿準葛爾部是朝廷此次出兵的一項重要目標。準葛爾部未被平定,此戰便不算完結。”
“回陛下,臣以為不止這一點。從前方傳來的戰報來看,顯然此次與官軍交手的並不是準葛爾部的人馬。而是玉素甫的白山軍。這便是臣與李定國將軍覺得納悶的地方了。因為之前就算是黑山派圍攻哈密,卓特巴巴圖爾都曾派他的火槍兵前去為玉素甫助陣。可這一次我軍連下哈密、烏魯木齊,準葛爾部都沒有反應。甚至連伊犁告急卓特巴巴圖爾的嫡係人馬也都沒有出現過。”張家玉一個抱拳直言道。在這一點上他對於李定國與吳三桂的表現十分滿意。因為李、吳二人並沒有因為得意忘形,或是出於為自己表功,而特意或無意地隱瞞這一情況。兩人在完成第一輪作戰後,都不約而同地向軍部反應了這一情況。
“這可能是李將軍和吳將軍的進攻速度過快,玉素甫還來不及向準葛爾部求救,伊犁就被我軍收複了。也可能是準葛爾部本身就畏於我朝威嚴而不敢與官軍正麵交鋒呢。”陳邦彥不已為意的說道。在他看來所謂的問題,都不過是軍人們想擴大戰局的借口罷了。
“陳首相說的情況也確實有可能發生。不過臣以為以卓特巴巴圖爾敢送天朝總督靴子的作風來看,他並不是一個膽小的人。這個狂妄之徒顯然從未把我天朝放在眼裏過,當然也就不會畏懼天朝的威嚴。”張家玉說到這裏又回頭向女皇繼續進言道:“陛下,此外臣還有一點不明之處。就是此次吳將軍選擇從蒙古迂回奇襲烏魯木齊。其所經之處乃是察哈爾部與準葛爾部勢力範圍的交匯之處。但吳將軍的行動卻並沒有引起蒙古人的反映。這一點也有待商榷。”
聽完張家玉如此一番分析,孫露若有所思地垂頭思略了半晌後,向底下的蕭雲詢問道:“蕭尚書,你那邊現在有卓特巴巴圖爾的消息嗎?”
“回陛下,軍情局並未覓得卓特巴巴圖爾的蹤跡。隻知他在我軍出征前便離開伊犁去了蒙古。至於其目前具體身處蒙古何處,還尚不清楚。”蕭雲如實的回答道。
“這麽說來,那卓特巴巴圖爾已經從我軍的視線範圍內失蹤了咯。”孫露抬頭反問道。
“是的,陛下。”蕭雲難得遲疑了一次回答道。由於蒙古草原地域廣闊,勢力繁複,加之蒙古人對漢人的堤防態度,帝國軍情在當地的工作開展的並不太順利。所得到的情報,往往也都要經過多層檢驗過後才敢證實。這便給參謀部收集軍情帶來了眾多阻礙。
對此孫露並沒有再多說什麽,而是回頭向張家玉開口道:“張尚書,你對這一係列的情況有何看法?軍部接下來又有何打算?”
“回陛下,剛才的種種分析隻是臣本人的揣測罷了。至今尚未具體的證據證明臣的這些分析。不過蒙古人的行蹤向來飄忽不定,擅長奔襲,朝廷不可不防。而西北諸部雖已表示臣服朝廷,但這些番邦向來不受人管束,對朝廷的忠誠也有待考證。其暴戾之氣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教化得過來的。因此臣以為朝廷不可因其暫時的沉寂而放鬆警惕。”張家玉想了一下建議道。事實上,這也是他目前所能想到的所有辦法了。由於不知道對手的具體情況,張家玉也無法製定出具體的對策來。
“張尚書的意思是要朝廷在西北投入更多的兵力嗎?”陳邦彥皺了皺眉頭問道。熟讀兵法的他也清楚張家玉在擔心什麽。但如此一來就意味著朝廷將要撥更多的款項給軍部。
“需不需要增加兵力得視具體情況而定。但至少西北各關塞在這段時期內都需要加強戒備。”張家玉嚴肅的說道。
“不僅是西北各關塞。長城一線的關塞都需要加強警備。”蕭雲緊跟著補充道。
“長城一線?!東北的關塞也需要戒備嗎?”陳邦彥驚呼道。
而張家玉在看了一眼蕭雲後,微微點頭道:“蕭尚書說得沒錯。長城一線確實需要戒備,這其中也得包括上東北。”
“可是東北與西域相隔萬裏之遙呢。”陳邦彥不解的爭辯道。在他看來卓特巴巴圖爾的失蹤雖然蹊蹺。但現在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可是朝廷的官軍啊。怎麽瞧張家玉與蕭雲的架勢,反倒是向朝廷遇到了麻煩似的。但見兩人的表情都異常的堅定,不得已之下他又將目光投向了女皇陛下。可此時的孫露也是一臉凝重的模樣。果然女皇當即便一拍而定道:“恩,就照兩位卿家的意思辦。傳朕旨意,著令長城各關塞嚴加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