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族和國家似乎都有一個毛病,不能嚴厲尖銳地反思自己的不足,或者是失敗的原因,而把正麵的東西無限擴大,反麵的一筆帶過。比如蘇聯,在二戰初期遭到了嚴重的失敗,可是卻沒有一本反思失敗原因的專門書籍。
尤其是以斯大林為主的蘇聯最高領導層所犯下的各種嚴重戰略失誤更無人專門去論述。
泛濫於前蘇聯以及全世界的各種前蘇聯軍事曆史書籍幾乎都是描寫蘇軍是如何英勇地打敗德軍,自己失敗的經過則一筆帶過。
〖中〗國也有這樣令人難以理解的現象,九十年代之前,各種書籍一致抨擊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不抵抗政策及其作戰經過。而之後又眾聲合唱國民黨軍隊的英勇和輝煌,在這一正一反的宣傳熱浪中卻很少有人依據中日雙方的原始史實和原始資料對行客觀的係列性的研究和探討。
於是,民眾也就一次又一次的受到輿論的影響,陷入了曆史的誤區之中,而始終發現不了曆史的真相。從而,中華民族也就形成不了群體性的高度科學,高智慧的曆史思維係統。
舉個例子,這就好象一個人在經曆了一場洪水的災難後,開始他總是宣傳洪水如何如何厲害,後來又總是宣傳自己是如何如何頑強地從洪水中逃生。而最重要的原因,比如洪水發生的原因,保護設施有哪些不足,他卻不去反思,不去尋找不足。而這樣的後果便是他可能將在下一次洪水中再次遭難受苦,甚至是滅頂之災。
孟有田不想做事後諸葛亮,也不想居高臨下地利用後來曆史的研究結果來顯示自己的高明。就象一個人對另一個正處於低落情緒的人說:“我就知道會這樣,我早就知道這不行……”那是很招人反感和厭惡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失敗了再爬起來,隻要你還有體力,還能堅持。但再愚蠢地不改變策略,那就隻能倒下再爬起,倒下再爬起,除了無謂的倔強,根本於事無補。
作為後來者,孟有田想做一個教練,一個在場外冷靜觀察的教練,提醒正在戰鬥的己方:“對手強大,但也不是沒有破綻,小心左勾拳,防護腹部,當心右直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孟有田現在做到了。他讓肖廣和帶至大後方的文字通過一個很有責任心的記者在報端整理發表了,而這名記者卻不知道是誰寫的,也不知道是誰把這些文字材料放到了他的門前。
其時正值日軍已經完全封鎖了〖中〗國的西南沿海,對重慶實施狂轟濫炸,民族危機日益深重之時。國民黨內許多將領和戰略家也都在尋找和研究應敵方略,許多富有作戰經驗的高級將領著書立說,甚至文人政客也紛紛品頭論足。
孟有田站在曆史高度的文字資料如一陣清新的風,帶給人們思索和啟迪,其平有別人想到的,也有別人沒有想到的。全麵,深刻,言之有物,引起各人的思考和關注也在情理之中。
或許並不是全部認同,但各人多少能從其中尋找到一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衛立煌等人重視的是中條山的固守,李宗仁等人關注的則是與日軍的集團作戰,而蔣某人則把目光移注到“以團或師為單位,輪番在各處戰線頻繁出擊,淺嚐即止,既打擊敵人,又增加部隊戰鬥經驗。
而且還能造成我軍實力猶在、反攻不止,日軍色厲內荏的表象,能夠爭鼻到更多的國際援助。…,
不管怎麽樣,孟有田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算是沒有白瞎他穿越的頭腦。他雖然不能給那些正苦想冥想如何對付〖日〗本鬼子的軍事將領以靈感,但他卻用另一種更直接的方式來推動某些軍事學術的發展和深入,那就是指點和引導。或許有人不屑一顧、嗤之以鼻,但隻要有人在實踐中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那麽這種理論和創見就會流傳開來。至於什麽時候能夠見效,或者是能不能見效,就不是他能顧及到的事情了。
而且從他心裏來說,是真的希望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能死得少一些,國家受到的損失能小一些,可沒存著能出名的想法。但那個負責任的記者卻出名了,並以孟有田的資料為中心,開始潛心研究對日戰法,後來成為一個相當有名氣的軍事評論家。
孟有田當然不滿足於隻是吸取教訓和經驗,也不滿足對日戰法的闡述,他還半預言地推測了〖日〗本將來的舉動:“〖日〗本在〖中〗國戰場並沒有得到最關鍵的戰略物資…石油,而〖日〗本不僅僅是缺少石油,有許多礦石,如橡膠等重要的戰爭資源也完全需要進口,而能全方位〖日〗本的能源需要的地方隻有東南亞。〖日〗本海軍的戰鬥力、裝備都是當時世界前列的,在異南亞擊敗重心在歐洲的美英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張嘴三分利,不給也夠本。孟有田便是本著這樣的想法,來個裏挑外撅,能不能達到目的,就不是他所擔心的了。
當然,在做出這樣的推測後,孟有田對日軍切斷滇緬公路這一條〖中〗國唯一的外界物資補給線做了相當詳細的論述。他希望〖中〗國政府早做準備,以避免遠征軍折戟沉沙的悲劇。
不必過於細致,不必麵麵俱到。〖中〗國不是沒有能人,隻要打開思路,設想出這種可能,自然有人去研究,去發掘,去完善。孟有田不想做一個絮絮叨叨的老太婆,讓人覺得他在耳提麵命:他要做一盞黑暗中的燈,雖然不是過於明亮,但卻能指引方向,給人以希望。
金秋確實是個收獲的季節,遠方是孟有田所不清楚,不知道的。
但近在眼前的卻是又一次的豐收,而且不光是莊稼,阿秀又懷上了,有田娘的眼中又露出了期盼和希望的光,孟家的傳宗結代,這是她無法釋懷的心事。
尤其是以斯大林為主的蘇聯最高領導層所犯下的各種嚴重戰略失誤更無人專門去論述。
泛濫於前蘇聯以及全世界的各種前蘇聯軍事曆史書籍幾乎都是描寫蘇軍是如何英勇地打敗德軍,自己失敗的經過則一筆帶過。
〖中〗國也有這樣令人難以理解的現象,九十年代之前,各種書籍一致抨擊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不抵抗政策及其作戰經過。而之後又眾聲合唱國民黨軍隊的英勇和輝煌,在這一正一反的宣傳熱浪中卻很少有人依據中日雙方的原始史實和原始資料對行客觀的係列性的研究和探討。
於是,民眾也就一次又一次的受到輿論的影響,陷入了曆史的誤區之中,而始終發現不了曆史的真相。從而,中華民族也就形成不了群體性的高度科學,高智慧的曆史思維係統。
舉個例子,這就好象一個人在經曆了一場洪水的災難後,開始他總是宣傳洪水如何如何厲害,後來又總是宣傳自己是如何如何頑強地從洪水中逃生。而最重要的原因,比如洪水發生的原因,保護設施有哪些不足,他卻不去反思,不去尋找不足。而這樣的後果便是他可能將在下一次洪水中再次遭難受苦,甚至是滅頂之災。
孟有田不想做事後諸葛亮,也不想居高臨下地利用後來曆史的研究結果來顯示自己的高明。就象一個人對另一個正處於低落情緒的人說:“我就知道會這樣,我早就知道這不行……”那是很招人反感和厭惡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失敗了再爬起來,隻要你還有體力,還能堅持。但再愚蠢地不改變策略,那就隻能倒下再爬起,倒下再爬起,除了無謂的倔強,根本於事無補。
作為後來者,孟有田想做一個教練,一個在場外冷靜觀察的教練,提醒正在戰鬥的己方:“對手強大,但也不是沒有破綻,小心左勾拳,防護腹部,當心右直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孟有田現在做到了。他讓肖廣和帶至大後方的文字通過一個很有責任心的記者在報端整理發表了,而這名記者卻不知道是誰寫的,也不知道是誰把這些文字材料放到了他的門前。
其時正值日軍已經完全封鎖了〖中〗國的西南沿海,對重慶實施狂轟濫炸,民族危機日益深重之時。國民黨內許多將領和戰略家也都在尋找和研究應敵方略,許多富有作戰經驗的高級將領著書立說,甚至文人政客也紛紛品頭論足。
孟有田站在曆史高度的文字資料如一陣清新的風,帶給人們思索和啟迪,其平有別人想到的,也有別人沒有想到的。全麵,深刻,言之有物,引起各人的思考和關注也在情理之中。
或許並不是全部認同,但各人多少能從其中尋找到一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衛立煌等人重視的是中條山的固守,李宗仁等人關注的則是與日軍的集團作戰,而蔣某人則把目光移注到“以團或師為單位,輪番在各處戰線頻繁出擊,淺嚐即止,既打擊敵人,又增加部隊戰鬥經驗。
而且還能造成我軍實力猶在、反攻不止,日軍色厲內荏的表象,能夠爭鼻到更多的國際援助。…,
不管怎麽樣,孟有田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算是沒有白瞎他穿越的頭腦。他雖然不能給那些正苦想冥想如何對付〖日〗本鬼子的軍事將領以靈感,但他卻用另一種更直接的方式來推動某些軍事學術的發展和深入,那就是指點和引導。或許有人不屑一顧、嗤之以鼻,但隻要有人在實踐中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那麽這種理論和創見就會流傳開來。至於什麽時候能夠見效,或者是能不能見效,就不是他能顧及到的事情了。
而且從他心裏來說,是真的希望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能死得少一些,國家受到的損失能小一些,可沒存著能出名的想法。但那個負責任的記者卻出名了,並以孟有田的資料為中心,開始潛心研究對日戰法,後來成為一個相當有名氣的軍事評論家。
孟有田當然不滿足於隻是吸取教訓和經驗,也不滿足對日戰法的闡述,他還半預言地推測了〖日〗本將來的舉動:“〖日〗本在〖中〗國戰場並沒有得到最關鍵的戰略物資…石油,而〖日〗本不僅僅是缺少石油,有許多礦石,如橡膠等重要的戰爭資源也完全需要進口,而能全方位〖日〗本的能源需要的地方隻有東南亞。〖日〗本海軍的戰鬥力、裝備都是當時世界前列的,在異南亞擊敗重心在歐洲的美英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張嘴三分利,不給也夠本。孟有田便是本著這樣的想法,來個裏挑外撅,能不能達到目的,就不是他所擔心的了。
當然,在做出這樣的推測後,孟有田對日軍切斷滇緬公路這一條〖中〗國唯一的外界物資補給線做了相當詳細的論述。他希望〖中〗國政府早做準備,以避免遠征軍折戟沉沙的悲劇。
不必過於細致,不必麵麵俱到。〖中〗國不是沒有能人,隻要打開思路,設想出這種可能,自然有人去研究,去發掘,去完善。孟有田不想做一個絮絮叨叨的老太婆,讓人覺得他在耳提麵命:他要做一盞黑暗中的燈,雖然不是過於明亮,但卻能指引方向,給人以希望。
金秋確實是個收獲的季節,遠方是孟有田所不清楚,不知道的。
但近在眼前的卻是又一次的豐收,而且不光是莊稼,阿秀又懷上了,有田娘的眼中又露出了期盼和希望的光,孟家的傳宗結代,這是她無法釋懷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