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虹口區的這兩場局部戰鬥,從規模上來說算不上曠世大戰,但從效果和影響來看,說是驚世駭俗震怖寰宇也不為過。
同為觀戰者,楊小千與於謙受到的震動並不比其他人少。
沉默良久,於謙終於將腹中蕩氣回腸的感受伴著一口濁氣吐出:“厲害,了不起。”
楊小千嘴唇抿成了兩條細縫,不知該如何評論,想了想,最後拋了根煙到於謙麵前。
“抽根煙,壓壓驚。”
於謙熟練地點上火,深吸一口,煙霧湧進肺裏滾動不休,輕微的灼燒感遠遠比不上心中的澎湃刺激。
“這是真正的一人成軍啊。”於謙再次發出感慨,“傳說,在二號地球的曆史上也曾出現過幾位一人成軍的至尊強者,但他們無不是打開了多道鎖鏈而後精心苦修多年,才能擁有一人成軍、威震天下的實力,沒想到劉遠舟隻用了一年多時間,就達到了如此程度。”
楊小千點頭不語,他認為於謙的判斷並不正確,或者說這個比較並不恰當。
或許在二號地球確實曾出現過一人成軍的強者,比如那位十年統一北地,二十年建立強盛帝國的千古一帝姬恒,如果於謙帶來的史記沒有刻意誇大,那麽在魔潮降臨二號地球時,姬恒以六十歲高齡率禁軍迎戰,禁軍全滅後姬恒仍然一人奮戰,直到他力竭而亡,他腳下的魔物屍體已經壘成一座高山。
且不提覺醒者到底要擁有什麽樣的能力,要苦修多少時間,才能擁有足夠的破壞力和耐力去獨自挑戰一支軍隊,即便真有這樣的強者,他們的成就也是不可複製而且必然存在上限的。
試問,二號地球從活屍危機至今,四百年間總共出現過多少位一人成軍的強者呢?懷表所記錄的資料中,有著明確記載的僅有兩位,一位是大乾皇帝姬恒,另一位則是覆滅魔潮的希望之星創始人。
也許,由於另一個地球的交通不便、通訊技術落後,導致其他曾出現過的超級強者並沒有被希望之星的管理者收錄到資料中,但可以肯定,他們的數量少之又少。
而劉遠舟則不一樣,從劉遠舟掌管零一基地至今隻有不到一年時間,而零一的誕生更是在第一次魔潮降臨之後,就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劉遠舟便秘密製造出一批能夠投入戰場應用於實戰的智械軍團。
不僅如此,零一基地還在軍事裝備與其他領域做出了為數眾多的重大突破,僅從現在來看——楊小千身份特殊,不能拿事務繁忙當作借口永遠不去學習軍事知識,所以他曾花大價錢聘請頂尖的私人軍事顧問,因此對智械軍團所使用的新裝備也能看出些許門道——零一基地不僅研發出了領先美聯邦至少二十年的三維電子沙盤,還在無人機應用及反製技術和全固態激光武器這些領域超越了全世界。
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劉遠舟或者說零一基地不僅能夠製造出戰力強大的機器軍團,還能研發出領先世界的軍事裝備。
換言之,這是真正的一人成軍,不僅具備戰鬥力,還同時具備建設、後勤、裝備研發及製造等等功能。
並且,更為關鍵的一點,智能機械可以複製,且易於複製!
如姬恒、溫言這樣的超級強者,千萬裏挑一,要想再找出一個,何其難也?而機器大軍則不一樣,隻要擁有足夠的資源,任何機器都可以不斷複製,若劉遠舟選擇顛覆政權然後集中資源進行擴軍,要不了多久,便能將如今大家看到的這支機器軍團翻上幾番,三年之內,便能打造出覆蓋全球的機器大軍。
當然,如此窮兵黷武的方法不是創造防禦力量的最佳方式,同時也要慶幸,劉遠舟不是一個權力欲過盛的人,否則以他所展現出來的手段,要征服全球並非沒有可能。
而那些能夠以個體實力抵抗一支軍隊的超級強者,不僅有數量的限製,還有實力的天花板,比如溫言,白曾坦言她已是變異體的巔峰,若是這位變異體最強者碰上劉遠舟和零一基地會有什麽樣的下場?
如果不計後果,溫言連劉遠舟的麵都見不到就會在裝載了核彈頭的洲際導彈下化為飛灰,而製造核彈和機器的成本,顯然比製造超級強者更加低廉。
更不用提,零一基地隻用了如此短暫的時間便研發出了新式武器,若給劉遠舟更多時間,或許智械軍團所裝備的武器便會更加先進、更加智能、更加強大。
所以,綜上考慮,楊小千得出一個結論:所謂一人成軍的強者,恐怕不配給劉遠舟提鞋。
當然,這話不能說給於謙聽,楊小千知道,於謙對姬恒這樣的傳奇人物抱有憧憬,若是把自己的觀點拋出來,免不了要吵上一陣,現在可不需要那種毫無意義的爭論。
“唉,短短一年時間而已,沒想到再回頭一看,大家彼此間差距居然這麽大了。”於謙沒有收到回應,歎了一聲自顧自地說道,他突然回想起許多在遠江時期曾打過交道的人們,比如許樂方玉,比如耿誌平,比如在零點酒吧裏紅著臉喊他酒劍仙的那個女人。
當初尚能平等對話的許樂、方玉和耿誌平,一個半死不活,一個退居二線還有一個在超能學院當“保安”,而更多的人,連活著還是死了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大家的差距已經很大,而且還在越拉越大。
以前於謙沒有這麽多愁善感,可如今看見自己與劉遠舟的差距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一道看似無法跨越的鴻溝,兩相比較,心中不禁有難言情緒升騰而起。
“看你也沒喝多,哪裏來這麽多感慨。”楊小千哭笑不得,苦著臉勸道,“這個世界總是有些天才能讓人懷疑人生,別想沒用的,把自己的潛力挖掘出來就行了,自己盡力了,問心無愧。”
於謙正要說盡力的隻有你,可轉念一想,或許這話就是楊小千對他自己說的,再想一想,或許自己確實應該學著楊小千那樣盡力挖掘自身潛力,就算最後沒法達到劉遠舟那般高度,至少也算是對得起自己。
同為觀戰者,楊小千與於謙受到的震動並不比其他人少。
沉默良久,於謙終於將腹中蕩氣回腸的感受伴著一口濁氣吐出:“厲害,了不起。”
楊小千嘴唇抿成了兩條細縫,不知該如何評論,想了想,最後拋了根煙到於謙麵前。
“抽根煙,壓壓驚。”
於謙熟練地點上火,深吸一口,煙霧湧進肺裏滾動不休,輕微的灼燒感遠遠比不上心中的澎湃刺激。
“這是真正的一人成軍啊。”於謙再次發出感慨,“傳說,在二號地球的曆史上也曾出現過幾位一人成軍的至尊強者,但他們無不是打開了多道鎖鏈而後精心苦修多年,才能擁有一人成軍、威震天下的實力,沒想到劉遠舟隻用了一年多時間,就達到了如此程度。”
楊小千點頭不語,他認為於謙的判斷並不正確,或者說這個比較並不恰當。
或許在二號地球確實曾出現過一人成軍的強者,比如那位十年統一北地,二十年建立強盛帝國的千古一帝姬恒,如果於謙帶來的史記沒有刻意誇大,那麽在魔潮降臨二號地球時,姬恒以六十歲高齡率禁軍迎戰,禁軍全滅後姬恒仍然一人奮戰,直到他力竭而亡,他腳下的魔物屍體已經壘成一座高山。
且不提覺醒者到底要擁有什麽樣的能力,要苦修多少時間,才能擁有足夠的破壞力和耐力去獨自挑戰一支軍隊,即便真有這樣的強者,他們的成就也是不可複製而且必然存在上限的。
試問,二號地球從活屍危機至今,四百年間總共出現過多少位一人成軍的強者呢?懷表所記錄的資料中,有著明確記載的僅有兩位,一位是大乾皇帝姬恒,另一位則是覆滅魔潮的希望之星創始人。
也許,由於另一個地球的交通不便、通訊技術落後,導致其他曾出現過的超級強者並沒有被希望之星的管理者收錄到資料中,但可以肯定,他們的數量少之又少。
而劉遠舟則不一樣,從劉遠舟掌管零一基地至今隻有不到一年時間,而零一的誕生更是在第一次魔潮降臨之後,就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劉遠舟便秘密製造出一批能夠投入戰場應用於實戰的智械軍團。
不僅如此,零一基地還在軍事裝備與其他領域做出了為數眾多的重大突破,僅從現在來看——楊小千身份特殊,不能拿事務繁忙當作借口永遠不去學習軍事知識,所以他曾花大價錢聘請頂尖的私人軍事顧問,因此對智械軍團所使用的新裝備也能看出些許門道——零一基地不僅研發出了領先美聯邦至少二十年的三維電子沙盤,還在無人機應用及反製技術和全固態激光武器這些領域超越了全世界。
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劉遠舟或者說零一基地不僅能夠製造出戰力強大的機器軍團,還能研發出領先世界的軍事裝備。
換言之,這是真正的一人成軍,不僅具備戰鬥力,還同時具備建設、後勤、裝備研發及製造等等功能。
並且,更為關鍵的一點,智能機械可以複製,且易於複製!
如姬恒、溫言這樣的超級強者,千萬裏挑一,要想再找出一個,何其難也?而機器大軍則不一樣,隻要擁有足夠的資源,任何機器都可以不斷複製,若劉遠舟選擇顛覆政權然後集中資源進行擴軍,要不了多久,便能將如今大家看到的這支機器軍團翻上幾番,三年之內,便能打造出覆蓋全球的機器大軍。
當然,如此窮兵黷武的方法不是創造防禦力量的最佳方式,同時也要慶幸,劉遠舟不是一個權力欲過盛的人,否則以他所展現出來的手段,要征服全球並非沒有可能。
而那些能夠以個體實力抵抗一支軍隊的超級強者,不僅有數量的限製,還有實力的天花板,比如溫言,白曾坦言她已是變異體的巔峰,若是這位變異體最強者碰上劉遠舟和零一基地會有什麽樣的下場?
如果不計後果,溫言連劉遠舟的麵都見不到就會在裝載了核彈頭的洲際導彈下化為飛灰,而製造核彈和機器的成本,顯然比製造超級強者更加低廉。
更不用提,零一基地隻用了如此短暫的時間便研發出了新式武器,若給劉遠舟更多時間,或許智械軍團所裝備的武器便會更加先進、更加智能、更加強大。
所以,綜上考慮,楊小千得出一個結論:所謂一人成軍的強者,恐怕不配給劉遠舟提鞋。
當然,這話不能說給於謙聽,楊小千知道,於謙對姬恒這樣的傳奇人物抱有憧憬,若是把自己的觀點拋出來,免不了要吵上一陣,現在可不需要那種毫無意義的爭論。
“唉,短短一年時間而已,沒想到再回頭一看,大家彼此間差距居然這麽大了。”於謙沒有收到回應,歎了一聲自顧自地說道,他突然回想起許多在遠江時期曾打過交道的人們,比如許樂方玉,比如耿誌平,比如在零點酒吧裏紅著臉喊他酒劍仙的那個女人。
當初尚能平等對話的許樂、方玉和耿誌平,一個半死不活,一個退居二線還有一個在超能學院當“保安”,而更多的人,連活著還是死了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大家的差距已經很大,而且還在越拉越大。
以前於謙沒有這麽多愁善感,可如今看見自己與劉遠舟的差距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一道看似無法跨越的鴻溝,兩相比較,心中不禁有難言情緒升騰而起。
“看你也沒喝多,哪裏來這麽多感慨。”楊小千哭笑不得,苦著臉勸道,“這個世界總是有些天才能讓人懷疑人生,別想沒用的,把自己的潛力挖掘出來就行了,自己盡力了,問心無愧。”
於謙正要說盡力的隻有你,可轉念一想,或許這話就是楊小千對他自己說的,再想一想,或許自己確實應該學著楊小千那樣盡力挖掘自身潛力,就算最後沒法達到劉遠舟那般高度,至少也算是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