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三十個x
且說裴樾剛進宮就被陳寶德偷偷拽了出去,本以為是趙禎想見他,豈知被陳寶德帶進了宣德殿的偏殿,進門便見上座坐著一個身著月白朝服的人,裴樾腦子裏隻有兩個字:晉王!全大齊隻有他有資格穿這身月白正一品親王的朝服。
“靖北候,別來無恙?”趙袀似是在打招呼,裴樾連忙施禮道,“晉王殿下。”
然後,趙袀便與裴樾切磋了一番,裴樾事後隻道,完全是挨打,對方是晉王,他是絕對不敢出手的。收拾罷了,趙袀道了句,“有些模樣。”
裴樾:……
當朝怕晉王的人可不止裴樾一個人,誰不知道晉王自幼便嫉惡如仇,若是有什麽事犯在他手裏,一條條大齊律非砸死你不可。
趙袀環視了一眼大殿中的諸位大人,笑道,“各位別來無恙?”
“臣等安好,謝王爺關懷。”眾大臣齊刷刷地道。
趙袀聽了這話似是頗為滿意,隻笑著道,“你們好就好,隻有你們好了,才能為陛下分憂。”趙袀目光流轉,看見了一個舊人,他笑著道,“蘇大公子竟也在,倒真是許多年未見,不知大公子現今在哪裏高就?”
眾大臣:……您這不是明知故問打臉麽?
誰不知蘇瀟塵曾是江南蘇家的長子嫡孫,蘇家祖上皆是齊人,現下蘇瀟塵卻是以北燕使臣的身份來了大齊,可不是給祖上蒙羞麽?晉王一上來便意指蘇瀟塵叛國背祖,真是分毫不留情。
蘇瀟塵今日本來沒打算進宮,畢竟他隻要暗地裏推波助瀾便好,沒必要站在人前擋劍去,豈料陳寶德一早就去驛館宣旨說是陛下詔他覲見。蘇瀟塵雖覺得此事有異,可是全然沒想出趙禎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今日見了晉王,他倒是心下清楚了。既然趙袀已至,趙禎想來是要快刀斬亂麻了。
他聽了晉王說話也不惱,淺笑著還了一禮道,“有勞晉王殿下記掛,在下不甚感激。”
晉王並不說話,隻是“嗬嗬”了數聲,一堆笑意從他的嗓子裏飛了出來。眾大臣低眉間沒一個人敢抬眼,隻聽得一陣腳步聲,陳寶德高呼一聲,“陛下駕到——”,眾位大人忙分跪兩側,口呼萬歲拜伏在地。趙禎快步走至龍椅旁方道,“眾愛卿平身。”
趙禎落座便說起了昨日登聞鼓起的事情,“昨日大理寺外有人擊鼓鳴冤,想必各位大人都知道了。擊鼓之人乃是蘇家舊仆徐幼清,他手持一份蘇家祖孫親筆所書的《越安集》手稿,不似作假,依眾愛卿看此事該當如何?”
底下諸位大人各自偷望一眼身邊的人,隻見諸位大人似是也沒有準信,畢竟蘇家當年的案子牽扯太廣,若是當年係屬冤案,那當日獲利今日掌權之人又該當如何?隻是今日晉王殿下突然空降朝堂,想來是陛下調來查案子的,而且陛下方才說“不似作假”,既然陛下心意已定,那——
“陛下,昨日徐幼清在大理寺前擊鼓鳴冤,其心至誠,且有手書為證,臣以為此案理當重審,還江南士族一個交待。”大理寺卿竇儀當先出列,畢竟此事先發生在他衙門口,斷沒有跟在旁人身後的道理。
“臣附議。”禦史大夫沈正出列附議。
刑部尚書馬仲玄也跟著出列道,“臣附議。”
餘下的諸位大人隻要此案跟自己沒有切實幹係地紛紛出列道,“臣附議。”不附議的那是傻子!誰看不出來三司已出,更有晉王坐鎮,陛下這是鐵了心要重翻此案了。黃太傅雖年老,但心裏卻比旁人門清,陛下這是要動江南道了。
大臣們紛紛附議,有人就不免向著禮部尚書林俊彥看了過去,這蘇家翻案,首當其衝的便是近年來沒了蘇家牽製繁榮異常的林家,禮部尚書林俊彥是林家嫡次子,林家現任當家的是他的父親林喬嶽。林俊彥自打昨日聽聞此事便知道事有不妙,當即向江南的父親飛鴿傳書,可是畢竟遠水解不了近火,現下自己除了應著頭皮直上再沒有半分辦法。
“臣附議。”林俊彥跟著出列,咬牙說出了這三個字。
趙禎終於得了最後一個想聽見的附議,點頭道,“既然眾卿意見一致,皆是要為林家重查此案,那朕便下旨,給蘇家翻案。寶德,宣旨。”
陳寶德雙手一翻拿出一封聖旨,“陛下恩準,蘇家舊仆徐幼清首告蘇家謀逆一案,今有蘇廉居祖孫手書為證,由晉王趙袀監理重審,命大理寺卿竇儀,刑部尚書馬仲玄,禦史大夫沈正為主審官,重新複核證據,查問人證,以還天下公道,欽此。”
晉王當先拜伏道,“臣趙袀領旨。”
“臣等領旨。”
“多謝陛下。”最後一個清冷的聲音,聽不出起伏來,可卻人人側目,這是當事人蘇瀟塵啊。趙禎遠遠看了一眼蘇瀟塵隻淡笑著頷首。
晉王接過聖旨,向紛紛起身的諸位大人道,“此案關係重大,證據全部要交於陛下見證之後方編號入檔,決不可擅自動作。”
竇儀,馬仲玄與沈正躬身道,“是。”
趙禎點頭道,“甚好。”
趙禎話音剛落,大理寺卿竇儀便道,“陛下,此乃昨日徐幼清遞上的原稿。”說話間竇儀從袖子裏掏出來一本有些陳舊的手書,陳寶德端著盤子下去接了。晉王跟著遞出一本頗為板正的書,仿佛是全新的一般,“此乃臣無意中得的《越安集》原稿。”
趙袀此話一出,登時整個朝堂便沸騰了,竟然找到了原稿,又有手稿,那蘇家這案子十有九成是翻定了,豈知令他們更為驚訝的是,接下來裴侯又拿出來一本,當年沒有焚毀的《越安集》印刷本。
陳寶德將三本書皆盛在盤子裏交給了趙禎,趙禎細細翻閱,最後定在了蘇淺書那篇遊記上,他翻開手書,找到對應的篇章,卻是一篇野史故事。趙禎手下一頓,目光微縮,蘇淺書寫下的是一章《越人歌》的考較雜談,可是字字珠璣心又為何?趙禎看向寫在卷首的四行詩: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趙禎抬眸遠遠看了一眼蘇瀟塵,隻見蘇瀟塵垂眸站在群臣中,似是這些事全然與他無關。趙禎手指摩挲著蘇淺書親筆所書的越人歌三個字,口中緩緩呢喃,放眼看向朝中重臣,眸光掃過蘇瀟塵停留在裴樾的身上,“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陛下!”
忽地群臣驚起,宣政殿裏一陣兵荒馬亂,趙禎隻見裴樾向自己撲了過來,晉王驚慌地大叫,“太醫!”他茫然低頭,隻見蘇淺書親手所書的那首越人歌上滿滿都是血跡,他伸手往嘴邊抹去,竟然一手鮮血,原來這書上的血,是他的。他遙遙看向蘇瀟塵,隻見他目光沉靜如水,淡然地看著自己。
裴樾自打見趙禎忽地眸光微閃,嘴角不斷溢出鮮血的時候便立時衝上了龍案,一把扶起快要跌倒的趙禎,慌忙把他攬入自己懷裏,口中不斷驚叫著“太醫”,卻隻能眼看著趙禎在自己懷裏漸漸昏沉,目光渙散。
“阿樾——”趙禎慌張無力地撫上了裴樾的唇角,天昏地暗,周圍嘈雜驚呼一片,他卻什麽也聽不清了,隻覺得一片迷茫冰冷中裴樾的懷抱異常溫暖。
“阿樾……”
且說裴樾剛進宮就被陳寶德偷偷拽了出去,本以為是趙禎想見他,豈知被陳寶德帶進了宣德殿的偏殿,進門便見上座坐著一個身著月白朝服的人,裴樾腦子裏隻有兩個字:晉王!全大齊隻有他有資格穿這身月白正一品親王的朝服。
“靖北候,別來無恙?”趙袀似是在打招呼,裴樾連忙施禮道,“晉王殿下。”
然後,趙袀便與裴樾切磋了一番,裴樾事後隻道,完全是挨打,對方是晉王,他是絕對不敢出手的。收拾罷了,趙袀道了句,“有些模樣。”
裴樾:……
當朝怕晉王的人可不止裴樾一個人,誰不知道晉王自幼便嫉惡如仇,若是有什麽事犯在他手裏,一條條大齊律非砸死你不可。
趙袀環視了一眼大殿中的諸位大人,笑道,“各位別來無恙?”
“臣等安好,謝王爺關懷。”眾大臣齊刷刷地道。
趙袀聽了這話似是頗為滿意,隻笑著道,“你們好就好,隻有你們好了,才能為陛下分憂。”趙袀目光流轉,看見了一個舊人,他笑著道,“蘇大公子竟也在,倒真是許多年未見,不知大公子現今在哪裏高就?”
眾大臣:……您這不是明知故問打臉麽?
誰不知蘇瀟塵曾是江南蘇家的長子嫡孫,蘇家祖上皆是齊人,現下蘇瀟塵卻是以北燕使臣的身份來了大齊,可不是給祖上蒙羞麽?晉王一上來便意指蘇瀟塵叛國背祖,真是分毫不留情。
蘇瀟塵今日本來沒打算進宮,畢竟他隻要暗地裏推波助瀾便好,沒必要站在人前擋劍去,豈料陳寶德一早就去驛館宣旨說是陛下詔他覲見。蘇瀟塵雖覺得此事有異,可是全然沒想出趙禎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今日見了晉王,他倒是心下清楚了。既然趙袀已至,趙禎想來是要快刀斬亂麻了。
他聽了晉王說話也不惱,淺笑著還了一禮道,“有勞晉王殿下記掛,在下不甚感激。”
晉王並不說話,隻是“嗬嗬”了數聲,一堆笑意從他的嗓子裏飛了出來。眾大臣低眉間沒一個人敢抬眼,隻聽得一陣腳步聲,陳寶德高呼一聲,“陛下駕到——”,眾位大人忙分跪兩側,口呼萬歲拜伏在地。趙禎快步走至龍椅旁方道,“眾愛卿平身。”
趙禎落座便說起了昨日登聞鼓起的事情,“昨日大理寺外有人擊鼓鳴冤,想必各位大人都知道了。擊鼓之人乃是蘇家舊仆徐幼清,他手持一份蘇家祖孫親筆所書的《越安集》手稿,不似作假,依眾愛卿看此事該當如何?”
底下諸位大人各自偷望一眼身邊的人,隻見諸位大人似是也沒有準信,畢竟蘇家當年的案子牽扯太廣,若是當年係屬冤案,那當日獲利今日掌權之人又該當如何?隻是今日晉王殿下突然空降朝堂,想來是陛下調來查案子的,而且陛下方才說“不似作假”,既然陛下心意已定,那——
“陛下,昨日徐幼清在大理寺前擊鼓鳴冤,其心至誠,且有手書為證,臣以為此案理當重審,還江南士族一個交待。”大理寺卿竇儀當先出列,畢竟此事先發生在他衙門口,斷沒有跟在旁人身後的道理。
“臣附議。”禦史大夫沈正出列附議。
刑部尚書馬仲玄也跟著出列道,“臣附議。”
餘下的諸位大人隻要此案跟自己沒有切實幹係地紛紛出列道,“臣附議。”不附議的那是傻子!誰看不出來三司已出,更有晉王坐鎮,陛下這是鐵了心要重翻此案了。黃太傅雖年老,但心裏卻比旁人門清,陛下這是要動江南道了。
大臣們紛紛附議,有人就不免向著禮部尚書林俊彥看了過去,這蘇家翻案,首當其衝的便是近年來沒了蘇家牽製繁榮異常的林家,禮部尚書林俊彥是林家嫡次子,林家現任當家的是他的父親林喬嶽。林俊彥自打昨日聽聞此事便知道事有不妙,當即向江南的父親飛鴿傳書,可是畢竟遠水解不了近火,現下自己除了應著頭皮直上再沒有半分辦法。
“臣附議。”林俊彥跟著出列,咬牙說出了這三個字。
趙禎終於得了最後一個想聽見的附議,點頭道,“既然眾卿意見一致,皆是要為林家重查此案,那朕便下旨,給蘇家翻案。寶德,宣旨。”
陳寶德雙手一翻拿出一封聖旨,“陛下恩準,蘇家舊仆徐幼清首告蘇家謀逆一案,今有蘇廉居祖孫手書為證,由晉王趙袀監理重審,命大理寺卿竇儀,刑部尚書馬仲玄,禦史大夫沈正為主審官,重新複核證據,查問人證,以還天下公道,欽此。”
晉王當先拜伏道,“臣趙袀領旨。”
“臣等領旨。”
“多謝陛下。”最後一個清冷的聲音,聽不出起伏來,可卻人人側目,這是當事人蘇瀟塵啊。趙禎遠遠看了一眼蘇瀟塵隻淡笑著頷首。
晉王接過聖旨,向紛紛起身的諸位大人道,“此案關係重大,證據全部要交於陛下見證之後方編號入檔,決不可擅自動作。”
竇儀,馬仲玄與沈正躬身道,“是。”
趙禎點頭道,“甚好。”
趙禎話音剛落,大理寺卿竇儀便道,“陛下,此乃昨日徐幼清遞上的原稿。”說話間竇儀從袖子裏掏出來一本有些陳舊的手書,陳寶德端著盤子下去接了。晉王跟著遞出一本頗為板正的書,仿佛是全新的一般,“此乃臣無意中得的《越安集》原稿。”
趙袀此話一出,登時整個朝堂便沸騰了,竟然找到了原稿,又有手稿,那蘇家這案子十有九成是翻定了,豈知令他們更為驚訝的是,接下來裴侯又拿出來一本,當年沒有焚毀的《越安集》印刷本。
陳寶德將三本書皆盛在盤子裏交給了趙禎,趙禎細細翻閱,最後定在了蘇淺書那篇遊記上,他翻開手書,找到對應的篇章,卻是一篇野史故事。趙禎手下一頓,目光微縮,蘇淺書寫下的是一章《越人歌》的考較雜談,可是字字珠璣心又為何?趙禎看向寫在卷首的四行詩: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趙禎抬眸遠遠看了一眼蘇瀟塵,隻見蘇瀟塵垂眸站在群臣中,似是這些事全然與他無關。趙禎手指摩挲著蘇淺書親筆所書的越人歌三個字,口中緩緩呢喃,放眼看向朝中重臣,眸光掃過蘇瀟塵停留在裴樾的身上,“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陛下!”
忽地群臣驚起,宣政殿裏一陣兵荒馬亂,趙禎隻見裴樾向自己撲了過來,晉王驚慌地大叫,“太醫!”他茫然低頭,隻見蘇淺書親手所書的那首越人歌上滿滿都是血跡,他伸手往嘴邊抹去,竟然一手鮮血,原來這書上的血,是他的。他遙遙看向蘇瀟塵,隻見他目光沉靜如水,淡然地看著自己。
裴樾自打見趙禎忽地眸光微閃,嘴角不斷溢出鮮血的時候便立時衝上了龍案,一把扶起快要跌倒的趙禎,慌忙把他攬入自己懷裏,口中不斷驚叫著“太醫”,卻隻能眼看著趙禎在自己懷裏漸漸昏沉,目光渙散。
“阿樾——”趙禎慌張無力地撫上了裴樾的唇角,天昏地暗,周圍嘈雜驚呼一片,他卻什麽也聽不清了,隻覺得一片迷茫冰冷中裴樾的懷抱異常溫暖。
“阿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