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她是因為對圍棋有著偏見,認為是玩物喪誌的遊戲,但隨著她對圍棋的了解,漸漸發現圍棋是充滿智慧的曆史結晶。
四千多年的圍棋曆史裏,無數人歌頌讚美過,圍棋已經不單純是一門技術,已經演變成文化和道。
對圍棋了解的越多,她就發現自己以前的偏見多麽狹隘和可笑,也正因為如此,她更堅定了支持孫女的決心。
“伯母,你能支持真是太好了,具體的事情就讓我們這些晚輩來做吧,就是讓我來安排吧。”張誌軍十分高興,他還記得第一次談到讓小雅學圍棋的時候,林曉彤還是一副不鹹不淡,不太願意的模樣。
上次來,他就已經感受到林曉彤的思想轉變,想不到這一次她變得熱切主動起來,有了她這個監護人的支持,小雅的學棋道路將會一帆風順。
“誌軍,那就麻煩你了。”林曉彤感激的說道。
“伯母,今天我就先過去了,周六下午我們過來,到時候還要打擾伯母了。”
“不打擾,還要麻煩你們多照顧小雅,她身體弱,不方便,學棋還要你們來這裏。”林曉彤一直把張誌軍送到樓下,看著他離開,才深深吐了一口氣。
望著張誌軍消失不見的身影,林曉彤自己卻陷入了回憶。
當初小雅滿月起名的時候,她力排眾議給小雅起了這麽個名字,特意用了和她一樣的“曉”字,就是希望小雅可以繼承自己父親的願望。
她還清楚的記得父親去世前,跟她說的一番話。
“曉彤啊,你可知道我為什麽給你起名帶一個曉字?”彌留的父親說話卻顯得異常清晰,沒有一點遲疑。
“父親,你是希望我聰明,可以明白事理。”
“不錯,我給你名字中帶個曉,是希望你可以……”父親的話說到這裏突然止住了,伸向她的手臂也一僵,然後無力的垂了下去。
父親過世了,林曉彤最後也不確定父親希望的是什麽,但她卻明白父親對她是有所寄托的,也因為如此,她給兒子起名的時候也考慮了這個曉字,但被丈夫和婆婆否定了。
等到了孫女的時候,她終於可以把這個曉字加進去了,雖然曉彤和曉雅聽起來更像是姐妹而不是祖孫,但她的堅持讓親人們都不得不同意這個結果。
不過,關於這個曉字,林曉彤剛剛多了解了一層含義。
那是在兩天前翻看圍棋資料的時候,她看到這麽一句話。
“堯,原名曉,造圍棋,教子丹朱……”這句話本來不過是介紹堯和圍棋的,但那個曉字,卻是如同電擊一般擊中了林曉彤的神經。
也許隻是巧合,也許是偶然,林曉彤在兒時的記憶中,隱約見過父親和人下圍棋,隻是那模糊的片段,已經都再也分辨不清楚了。
但這從另外一個方麵,又印證了曉字和圍棋的緣份。
“小雅,既然你喜歡圍棋,那你就要加油了。”林曉彤收起思緒,推開屋門,看著客廳裏麵正全神貫注盯著棋盤思考的孫女,她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周五的晚上,一股寒流席卷了楓城。
周六的早晨相當的冷,好在室內的暖氣還沒有停,葉曉雅一大早起來就開始擺棋譜。
張誌軍送來的圍棋書,她已經看了一大半了,隨著她對圍棋的深入了解,裏麵很多知識點和問題,她已經可以一眼掃過了。
但對於那些高手的棋譜,葉曉雅卻越來越覺得困擾了。
書中介紹的棋譜大多數是職業高手的,很多時候她都會有靈光一閃的感到,對局者所走的棋並不是最佳手段。
而棋譜的分析解釋中,卻沒有如此說,隻是配上幾個似是而非的變化圖,充其量也隻是提到了幾個基本變化。
不過,讓葉曉雅自己去考慮棋譜中,那些並不是最佳選擇的棋,到底問題出在什麽地方,又該如何處理和應對,她也搞不清楚。
就仿佛那靈光一閃的念頭,隻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但葉曉雅堅信自己的靈光是正確的,隻是她的圍棋水平還沒有達到理解那靈光的地步,所以她更加努力和專注的思索著進步著。
下午三點多,張誌軍領著一個四十多歲,身穿黑色正裝的略胖男子,來到葉曉雅家中。
一進門,張誌軍就介紹道:“伯母,這是白老師,他今天是來看小雅的。”
“歡迎歡迎,白老師你好,你辛苦了。”林曉彤當即說道。
“大姐你好,不用那麽客氣,我叫白長樂,你可以叫我老弟,也可以叫我小白,或者長樂。”男子帶著一臉睿智的笑容,說話卻顯得十分親切,“我聽小鄭說了你孫女的事情,今天來看看,如果你孫女真的那麽優秀,你可一定要好好培養。”
“白老師,小雅正在裏麵擺棋。”林曉彤點了點頭,領著兩人來到客廳,“小雅,這是白老師。”
“白老師,你好。”葉曉雅停下手中的棋,站起身來有禮貌的說道。
這些天鑽研圍棋,她感到身體狀況越來越好,而隨著她感受到的棋力提升,身體也在快速恢複著。
雖然兩者不知道有什麽聯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下圍棋不會讓她感到勞累和身體不適。
“快坐吧,聽說你身體弱,不能久站,你坐下說話就好。”白長樂點了點頭,看了一眼這個柔弱的小女孩,目光落在她擺的棋譜上。
一百多步棋的棋譜,正到了雙方對殺的關鍵時刻,從棋形勢上看不出雙方的優劣。
“你擺的是誰的棋譜?”白長樂問道。
“這是李昌鎬和曹薰鉉的一盤棋。”葉曉雅說道。
“哦,這盤棋我有印象,最後是李昌鎬中盤勝,你看出什麽了嗎?”白長樂又問道。
“我……”葉曉雅遲疑了一下,才接著說道:“我正在考慮這步棋,是不是可以走在這邊二路線上。”
“噢,這個選點到是有趣……”白長樂認真的看了一眼,然後說道:“黑棋這個點確實不錯,但如果白棋補一手,似乎是黑棋除了損失一個劫材外,並沒有什麽用處。”
其實,從白長樂第一眼看到這小女孩如此認真的自己擺棋,他就知道這女孩不得了,絕對的一個天才。
他教了幾十年圍棋,雖然一直都是兼職帶學生,少說也教了千餘個學生了。
他還從未見過有那個剛學沒多久,就能自己擺棋譜研究的,更別說這種自學就可以在棋譜中找到自己想法。
要知道這種職業高手的對弈,能看懂就已經很不錯了,卻還找出一些自己覺得更好的點,這不能用簡單的天賦來說。
四千多年的圍棋曆史裏,無數人歌頌讚美過,圍棋已經不單純是一門技術,已經演變成文化和道。
對圍棋了解的越多,她就發現自己以前的偏見多麽狹隘和可笑,也正因為如此,她更堅定了支持孫女的決心。
“伯母,你能支持真是太好了,具體的事情就讓我們這些晚輩來做吧,就是讓我來安排吧。”張誌軍十分高興,他還記得第一次談到讓小雅學圍棋的時候,林曉彤還是一副不鹹不淡,不太願意的模樣。
上次來,他就已經感受到林曉彤的思想轉變,想不到這一次她變得熱切主動起來,有了她這個監護人的支持,小雅的學棋道路將會一帆風順。
“誌軍,那就麻煩你了。”林曉彤感激的說道。
“伯母,今天我就先過去了,周六下午我們過來,到時候還要打擾伯母了。”
“不打擾,還要麻煩你們多照顧小雅,她身體弱,不方便,學棋還要你們來這裏。”林曉彤一直把張誌軍送到樓下,看著他離開,才深深吐了一口氣。
望著張誌軍消失不見的身影,林曉彤自己卻陷入了回憶。
當初小雅滿月起名的時候,她力排眾議給小雅起了這麽個名字,特意用了和她一樣的“曉”字,就是希望小雅可以繼承自己父親的願望。
她還清楚的記得父親去世前,跟她說的一番話。
“曉彤啊,你可知道我為什麽給你起名帶一個曉字?”彌留的父親說話卻顯得異常清晰,沒有一點遲疑。
“父親,你是希望我聰明,可以明白事理。”
“不錯,我給你名字中帶個曉,是希望你可以……”父親的話說到這裏突然止住了,伸向她的手臂也一僵,然後無力的垂了下去。
父親過世了,林曉彤最後也不確定父親希望的是什麽,但她卻明白父親對她是有所寄托的,也因為如此,她給兒子起名的時候也考慮了這個曉字,但被丈夫和婆婆否定了。
等到了孫女的時候,她終於可以把這個曉字加進去了,雖然曉彤和曉雅聽起來更像是姐妹而不是祖孫,但她的堅持讓親人們都不得不同意這個結果。
不過,關於這個曉字,林曉彤剛剛多了解了一層含義。
那是在兩天前翻看圍棋資料的時候,她看到這麽一句話。
“堯,原名曉,造圍棋,教子丹朱……”這句話本來不過是介紹堯和圍棋的,但那個曉字,卻是如同電擊一般擊中了林曉彤的神經。
也許隻是巧合,也許是偶然,林曉彤在兒時的記憶中,隱約見過父親和人下圍棋,隻是那模糊的片段,已經都再也分辨不清楚了。
但這從另外一個方麵,又印證了曉字和圍棋的緣份。
“小雅,既然你喜歡圍棋,那你就要加油了。”林曉彤收起思緒,推開屋門,看著客廳裏麵正全神貫注盯著棋盤思考的孫女,她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周五的晚上,一股寒流席卷了楓城。
周六的早晨相當的冷,好在室內的暖氣還沒有停,葉曉雅一大早起來就開始擺棋譜。
張誌軍送來的圍棋書,她已經看了一大半了,隨著她對圍棋的深入了解,裏麵很多知識點和問題,她已經可以一眼掃過了。
但對於那些高手的棋譜,葉曉雅卻越來越覺得困擾了。
書中介紹的棋譜大多數是職業高手的,很多時候她都會有靈光一閃的感到,對局者所走的棋並不是最佳手段。
而棋譜的分析解釋中,卻沒有如此說,隻是配上幾個似是而非的變化圖,充其量也隻是提到了幾個基本變化。
不過,讓葉曉雅自己去考慮棋譜中,那些並不是最佳選擇的棋,到底問題出在什麽地方,又該如何處理和應對,她也搞不清楚。
就仿佛那靈光一閃的念頭,隻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但葉曉雅堅信自己的靈光是正確的,隻是她的圍棋水平還沒有達到理解那靈光的地步,所以她更加努力和專注的思索著進步著。
下午三點多,張誌軍領著一個四十多歲,身穿黑色正裝的略胖男子,來到葉曉雅家中。
一進門,張誌軍就介紹道:“伯母,這是白老師,他今天是來看小雅的。”
“歡迎歡迎,白老師你好,你辛苦了。”林曉彤當即說道。
“大姐你好,不用那麽客氣,我叫白長樂,你可以叫我老弟,也可以叫我小白,或者長樂。”男子帶著一臉睿智的笑容,說話卻顯得十分親切,“我聽小鄭說了你孫女的事情,今天來看看,如果你孫女真的那麽優秀,你可一定要好好培養。”
“白老師,小雅正在裏麵擺棋。”林曉彤點了點頭,領著兩人來到客廳,“小雅,這是白老師。”
“白老師,你好。”葉曉雅停下手中的棋,站起身來有禮貌的說道。
這些天鑽研圍棋,她感到身體狀況越來越好,而隨著她感受到的棋力提升,身體也在快速恢複著。
雖然兩者不知道有什麽聯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下圍棋不會讓她感到勞累和身體不適。
“快坐吧,聽說你身體弱,不能久站,你坐下說話就好。”白長樂點了點頭,看了一眼這個柔弱的小女孩,目光落在她擺的棋譜上。
一百多步棋的棋譜,正到了雙方對殺的關鍵時刻,從棋形勢上看不出雙方的優劣。
“你擺的是誰的棋譜?”白長樂問道。
“這是李昌鎬和曹薰鉉的一盤棋。”葉曉雅說道。
“哦,這盤棋我有印象,最後是李昌鎬中盤勝,你看出什麽了嗎?”白長樂又問道。
“我……”葉曉雅遲疑了一下,才接著說道:“我正在考慮這步棋,是不是可以走在這邊二路線上。”
“噢,這個選點到是有趣……”白長樂認真的看了一眼,然後說道:“黑棋這個點確實不錯,但如果白棋補一手,似乎是黑棋除了損失一個劫材外,並沒有什麽用處。”
其實,從白長樂第一眼看到這小女孩如此認真的自己擺棋,他就知道這女孩不得了,絕對的一個天才。
他教了幾十年圍棋,雖然一直都是兼職帶學生,少說也教了千餘個學生了。
他還從未見過有那個剛學沒多久,就能自己擺棋譜研究的,更別說這種自學就可以在棋譜中找到自己想法。
要知道這種職業高手的對弈,能看懂就已經很不錯了,卻還找出一些自己覺得更好的點,這不能用簡單的天賦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