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全麵爆發
新曆100年11月25日,大戰爆發11個月整,東都灣南麵浦和水道。
並不開闊的海麵上,數十艘戰艦編成整齊隊列,正緩緩向北航行。
為首的是“龍興”號戰列艦。
在高大的桅杆頂部,掛著兩麵醒目的旗幟。
上麵是金龍旗,象征的帝國皇室。
下麵是赤炎焚海旗,代表帝國海軍總司令。
劉長勳就在這艘戰艦上,此時就站在司令艦橋外麵的露天回廊上。
隻是,代表帝國皇室前來受降的不是帝國皇帝,狹皇還沒有那麽大的麵子,是大皇子伍顯昊。
這麽安排,可以說寓意非凡。
狹皇向帝國大皇子投降,表明跟皇子同輩,不就成了帝國的兒皇帝嗎?
既然是兒皇帝,自然得惟命是從。
關鍵還有,狹夷皇國也是儒教文化圈裏的國家,以“尊”、“孝”、“禮”、“義”等儒教尊崇的思想立國。連狹皇都是梁夏皇室的兒皇帝,那麽狹夷皇國上下幾千萬軍民,也得唯梁夏帝國馬首是瞻。
或許,這種文化層麵的影響,短期之內看不到效果。
幾十年後,等經曆了大戰的這一代人死絕,文化與信仰都已經被打趴下的狹夷還站得起來嗎?
爬著的狹夷人,跟沒卵蛋的太監有啥區別?
要說的話,在幾十年前,陳炳勳就差點割掉狹夷的卵蛋。
經過一個多月精心準備,受降儀式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想到過去一個多月裏發生的事情,劉長勳也很感歎。
在10月22日,狹皇與首相先後宣布投降,下令讓效忠於狹皇的軍隊全部停止抵抗,並返回軍營。
次日上午,西狹夷政權與梁夏帝國才先後宣布,接受東皇都的偽政權投降。
到此,針對狹夷皇國的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隻是,局麵並沒有因此好轉。
就在當天下去,準確說是當地時間的上午,梁夏帝國宣布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之後大概4個小時,駱沙聯邦以梁夏帝國背約為由宣布退出協約集團,隨後就正式向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宣戰。
梁夏帝國背約?
沒錯!
三方密約裏有一個附加條款,在征得其他締約國的同意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單獨接受敵國投降。
設置這個條款,其實是為了防止締約國單方麵尋求停戰,並由此導致協約集團瓦解。
結果,成了駱沙聯邦反水的理由。
嚴格說來,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
道理也很簡單,駱沙聯邦還沒有參戰,更沒向狹夷皇國宣戰,不存在是否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的問題。
那麽,梁夏帝國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跟駱沙聯邦沒有半點關係。
再說,那是狹夷皇國的內戰,首先出麵受降的是西狹夷政權,梁夏帝國隻是以盟友身份隨同參加。
反正,駱沙聯邦也隻是為自己找了一個反水的理由。
欲加其罪,何患無辭呢?
當天晚上,駱沙大軍就已越過邊境線,向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發動了進攻。
隻是,駱沙的主力在西大陸那邊。
與之前的預測一樣,駱沙聯邦把重兵放在西邊,以閃擊方式發動進攻,打得迢曼帝國是措手不及。
在巨大陸這邊,駱沙軍隊隻是象征性的越過邊境線。
發動進攻,並不是要消滅梁夏軍隊的主力,而是通過進攻來牽製梁夏軍隊,讓梁夏陸軍無法立即組織發起戰略進攻。
反正,重點在西邊。
雖然迢曼軍隊提前幾個小時進入戰備狀態,前線部隊還做了一些準備,但是並沒有產生多大作用。
在天亮前,迢曼帝國東部邊境線,就有數處地段被駱沙軍隊突破。
要說的話,駱沙軍隊還是欠了點火候,準確說是投入的裝甲力量不夠,沒能在頭個晚上形成戰略突破。
別看隻是一個晚上,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在閃擊戰當中,最初的24小時,甚至12個小時是至關重要,因為這是防守方調動預備隊需要的時間。
到了次日上午,迢曼軍隊已經在主要方向上投入預備隊,不但控製住局麵,也遏製了駱沙軍隊的進攻勢頭。
其實,在駱沙聯邦反水之前,迢曼帝國就在加強東部的防禦部署。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計劃用來掃蕩西大陸南部地區的主力部隊,準確說是3個裝甲師提前調往東部地區。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這3個裝甲師成了防線上的救火員。
隻是,迢曼帝國的防禦準備,依然是遠遠不夠。
到11月17日,駱沙大軍已經推進到離迢曼帝國首都大概30千米的地方。
當時,一支前出的偵查部隊甚至宣稱已經看到了勃蘭登城門上的勝利女神雕塑。
不過,多半在撒謊,因為勃蘭登城門就20多米高,在幾千米內才能看到,而初冬的西大陸中部平原幾乎沒有晴天。
在迢曼軍隊的層層阻擊之下,駱沙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
這裏,還有梁夏帝國的因素。
在10月最後一天,帝國陸軍在西北發起反擊。
雖然推進很不順利,主要是駱沙軍隊早有準備,提前炸斷鐵路橋與公路橋,還在公路上埋設地雷,甚至用動物的屍體與糞便汙染沿途水源,玩起堅壁清野的戰術,遲滯帝國陸軍的推進速度,但是駱沙主力在西麵,部署在東邊的全都是步兵部隊,根本沒法抵擋帝國陸軍的裝甲部隊。
此後,帝國陸軍基本上每天推進30到50千米。
到11月17日,已經向西前進600多千米。
要說,這個速度不算快,不過威脅足夠大。
帝國陸軍一邊推進,還一邊修複鐵路,架設了幾座浮橋,並且每隔幾十千米就會修一座軍營。
這意味著,要把帝國陸軍趕回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就是,帝國陸軍還兵分兩路,一路衝葉堡而去,另外一路在南麵,兵鋒直指闊海北岸的低地平原。
沒錯,就是衝跋窟油田去的!
要是丟掉跋窟,駱沙聯邦肯定會戰敗!
在11月10日之前,駱沙陸軍至少把20個原本應該派往西線的預備師送到到了闊海北岸與葉堡。
這裏麵有2個裝甲師與4個機械化步兵師。
如果這6個師去了西線,並參與進攻行動,駱沙軍隊就有可能在11月打下迢曼帝國的首都。
當然,也會在年內,最遲在明年春天丟掉葉堡。
隻是,到了11月下旬,西大陸與巨大陸戰場上的戰鬥先後宣告暫停。
沒什麽奇怪的,今年的冰洋寒流提前來了。
在11月中旬,巨大陸腹地的氣溫就已經降到零下20攝氏度,隻是白天的日照充足,顯得不太冷。
受到嚴寒影響,均無法組織發起進攻,就隻能由攻轉守。
新曆100年11月25日,大戰爆發11個月整,東都灣南麵浦和水道。
並不開闊的海麵上,數十艘戰艦編成整齊隊列,正緩緩向北航行。
為首的是“龍興”號戰列艦。
在高大的桅杆頂部,掛著兩麵醒目的旗幟。
上麵是金龍旗,象征的帝國皇室。
下麵是赤炎焚海旗,代表帝國海軍總司令。
劉長勳就在這艘戰艦上,此時就站在司令艦橋外麵的露天回廊上。
隻是,代表帝國皇室前來受降的不是帝國皇帝,狹皇還沒有那麽大的麵子,是大皇子伍顯昊。
這麽安排,可以說寓意非凡。
狹皇向帝國大皇子投降,表明跟皇子同輩,不就成了帝國的兒皇帝嗎?
既然是兒皇帝,自然得惟命是從。
關鍵還有,狹夷皇國也是儒教文化圈裏的國家,以“尊”、“孝”、“禮”、“義”等儒教尊崇的思想立國。連狹皇都是梁夏皇室的兒皇帝,那麽狹夷皇國上下幾千萬軍民,也得唯梁夏帝國馬首是瞻。
或許,這種文化層麵的影響,短期之內看不到效果。
幾十年後,等經曆了大戰的這一代人死絕,文化與信仰都已經被打趴下的狹夷還站得起來嗎?
爬著的狹夷人,跟沒卵蛋的太監有啥區別?
要說的話,在幾十年前,陳炳勳就差點割掉狹夷的卵蛋。
經過一個多月精心準備,受降儀式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想到過去一個多月裏發生的事情,劉長勳也很感歎。
在10月22日,狹皇與首相先後宣布投降,下令讓效忠於狹皇的軍隊全部停止抵抗,並返回軍營。
次日上午,西狹夷政權與梁夏帝國才先後宣布,接受東皇都的偽政權投降。
到此,針對狹夷皇國的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隻是,局麵並沒有因此好轉。
就在當天下去,準確說是當地時間的上午,梁夏帝國宣布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之後大概4個小時,駱沙聯邦以梁夏帝國背約為由宣布退出協約集團,隨後就正式向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宣戰。
梁夏帝國背約?
沒錯!
三方密約裏有一個附加條款,在征得其他締約國的同意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單獨接受敵國投降。
設置這個條款,其實是為了防止締約國單方麵尋求停戰,並由此導致協約集團瓦解。
結果,成了駱沙聯邦反水的理由。
嚴格說來,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
道理也很簡單,駱沙聯邦還沒有參戰,更沒向狹夷皇國宣戰,不存在是否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的問題。
那麽,梁夏帝國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跟駱沙聯邦沒有半點關係。
再說,那是狹夷皇國的內戰,首先出麵受降的是西狹夷政權,梁夏帝國隻是以盟友身份隨同參加。
反正,駱沙聯邦也隻是為自己找了一個反水的理由。
欲加其罪,何患無辭呢?
當天晚上,駱沙大軍就已越過邊境線,向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發動了進攻。
隻是,駱沙的主力在西大陸那邊。
與之前的預測一樣,駱沙聯邦把重兵放在西邊,以閃擊方式發動進攻,打得迢曼帝國是措手不及。
在巨大陸這邊,駱沙軍隊隻是象征性的越過邊境線。
發動進攻,並不是要消滅梁夏軍隊的主力,而是通過進攻來牽製梁夏軍隊,讓梁夏陸軍無法立即組織發起戰略進攻。
反正,重點在西邊。
雖然迢曼軍隊提前幾個小時進入戰備狀態,前線部隊還做了一些準備,但是並沒有產生多大作用。
在天亮前,迢曼帝國東部邊境線,就有數處地段被駱沙軍隊突破。
要說的話,駱沙軍隊還是欠了點火候,準確說是投入的裝甲力量不夠,沒能在頭個晚上形成戰略突破。
別看隻是一個晚上,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在閃擊戰當中,最初的24小時,甚至12個小時是至關重要,因為這是防守方調動預備隊需要的時間。
到了次日上午,迢曼軍隊已經在主要方向上投入預備隊,不但控製住局麵,也遏製了駱沙軍隊的進攻勢頭。
其實,在駱沙聯邦反水之前,迢曼帝國就在加強東部的防禦部署。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計劃用來掃蕩西大陸南部地區的主力部隊,準確說是3個裝甲師提前調往東部地區。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這3個裝甲師成了防線上的救火員。
隻是,迢曼帝國的防禦準備,依然是遠遠不夠。
到11月17日,駱沙大軍已經推進到離迢曼帝國首都大概30千米的地方。
當時,一支前出的偵查部隊甚至宣稱已經看到了勃蘭登城門上的勝利女神雕塑。
不過,多半在撒謊,因為勃蘭登城門就20多米高,在幾千米內才能看到,而初冬的西大陸中部平原幾乎沒有晴天。
在迢曼軍隊的層層阻擊之下,駱沙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
這裏,還有梁夏帝國的因素。
在10月最後一天,帝國陸軍在西北發起反擊。
雖然推進很不順利,主要是駱沙軍隊早有準備,提前炸斷鐵路橋與公路橋,還在公路上埋設地雷,甚至用動物的屍體與糞便汙染沿途水源,玩起堅壁清野的戰術,遲滯帝國陸軍的推進速度,但是駱沙主力在西麵,部署在東邊的全都是步兵部隊,根本沒法抵擋帝國陸軍的裝甲部隊。
此後,帝國陸軍基本上每天推進30到50千米。
到11月17日,已經向西前進600多千米。
要說,這個速度不算快,不過威脅足夠大。
帝國陸軍一邊推進,還一邊修複鐵路,架設了幾座浮橋,並且每隔幾十千米就會修一座軍營。
這意味著,要把帝國陸軍趕回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就是,帝國陸軍還兵分兩路,一路衝葉堡而去,另外一路在南麵,兵鋒直指闊海北岸的低地平原。
沒錯,就是衝跋窟油田去的!
要是丟掉跋窟,駱沙聯邦肯定會戰敗!
在11月10日之前,駱沙陸軍至少把20個原本應該派往西線的預備師送到到了闊海北岸與葉堡。
這裏麵有2個裝甲師與4個機械化步兵師。
如果這6個師去了西線,並參與進攻行動,駱沙軍隊就有可能在11月打下迢曼帝國的首都。
當然,也會在年內,最遲在明年春天丟掉葉堡。
隻是,到了11月下旬,西大陸與巨大陸戰場上的戰鬥先後宣告暫停。
沒什麽奇怪的,今年的冰洋寒流提前來了。
在11月中旬,巨大陸腹地的氣溫就已經降到零下20攝氏度,隻是白天的日照充足,顯得不太冷。
受到嚴寒影響,均無法組織發起進攻,就隻能由攻轉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