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龍的天空
兩個中隊16架戰鬥機,分成了四個編隊,每個編隊裏各有兩個雙機編隊。
在傳統的空戰戰術當中,雙機編隊是標準陣容。
隻是,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空軍發現雙機編隊存在很多的缺陷,率先對空戰戰術進行調整。
當時出現的幾種編隊方式中,最有名的是三機編隊,一架長機帶兩架僚機。
按照帝國空軍做的統計,在波伊戰爭中取得的戰果,有六成屬於三機編隊,而傳統的雙擊編隊僅占了不到兩成。
關鍵還有,三機編隊在空戰中的損失率不到雙機編隊的一半。
三機編隊在波伊戰爭中大行其道,跟主要使用機關炮的傳統空戰模式不無關係,本身沒什麽特別之處。
要說的話,在上次大戰期間,三機編隊戰術就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這從一個方麵說明,空戰戰術由技術決定!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特別是在波伊戰爭期間很不成熟的中程空空導彈,已經具備了足夠好的性能與可靠性,對空戰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帝國空軍也根據這個變化,再次調整了空戰戰術。
雙機編隊仍然是空戰的基礎單位,不過在此之上增加了編隊協作。
通常情況,由兩個雙機編隊組成一個戰術單位。
如果戰場局勢較為複雜,比如對手擁有足夠先進的技術裝備,還需要兩個戰術單位協同作戰。
這也是空軍把中隊規模設定為8架的主要原因。
隻是現在,對手算不上強大。
另外一個“戰-11b”戰術單位在東邊巡邏,靠近波沙灣,負責盯住部署在巴士拉那邊的敵機。
這麽安排,其實是在照顧李天淩。
不要忘了,李天淩之前架機返回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耽擱了不少時間,因此由他指揮的戰術單位留在西邊。
“戰-10b”中隊也分成2個戰術戰術單位,不過都在中低空飛行,而且位置要稍微靠前一點。
這麽部署,跟“戰-10b”的性能,或者說缺陷有關。
做為製空為主的中型戰鬥機,“戰-10”在設計階段,嚴格采用當時才提出來的能量機動理論。在依靠高性能發動機獲得足夠高的推重比的情況之下,盡可能的提高敏捷性,即增強水平機動性能。
至於其他性能,空軍沒有提出過分的要求。
“戰-10”本身就是“戰-11”的備胎,是低端產品,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沒理由提出太多要求。
結果就是,“戰-10”成為帝國空軍第一種采用鴨式布局加三角翼的戰鬥機,並且憑此獲得了極為優異的敏捷性。
要說的話,盤旋性能在第三代戰鬥機當中無出其右。
此外,在獲得大推力發動機,也就是“戰-10b”上,之前不太突出的垂直機動性能也大幅度提高。
不過,問題也同樣突出。
首先就是內油係數偏低,作戰半徑短,因此在多數時候,需要攜帶3具副油箱,以獲得足夠的航程與滯空時間。
由此導致的最為直接的問題,就是副油箱與彈藥的衝突。
三角翼的最大問題,就是沒辦法設置太多的重載點,翼下掛載點數量相對偏少。
更加要命的是,“戰-10”為了獲得更快的速度,機翼相對厚度僅3%。
結果就是,因為機翼的結構強度不夠,所以沒辦法設置翼尖掛點。
一架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了22噸的中型戰鬥機,竟然隻有9個外掛點,而且位於進氣道唇部兩側的是設備掛點,隻能掛載質量在150千克以內的導航吊艙與指示吊艙,無法用來掛武器彈藥。
也就是說,“戰-10b”隻有7個武器掛點。
通常,機腹與機翼內側的三個掛點用來掛載副油箱,機翼外側的掛點用來掛載質量小的格鬥導彈。
如此一來,也就隻有機翼中間的掛點能夠用來掛載中程空空導彈。
雖然在b型上,采用了複合掛架,理論上一個掛點最多能夠掛在3枚導彈,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考慮到進行機動時產生的巨大過載,最多掛2枚導彈,而且很多飛行員並不喜歡複合掛架對飛行包線的限製。
此外,還跟雷達與電子設備有關。
要說的話,就是因為掛載能力不夠強,而且空軍也從來沒有把“戰-10”當奪取製空權的主力戰鬥機看待,對其最高的要求,也就是能跟敵機格鬥,因此在電子設備上顯得非常的保守。
“戰-10b”至今都沒有使用“kk-12a”的能力!
不止是雷達不夠好,還跟欠缺數據鏈設備有關。
按李天淩他們做的測試,“戰-10b”能夠發射“kk-12a”,不過隻能把“kk-12a”當成半主動雷達製導導彈使用。要把這種新式導彈的性能發揮出來,需要改進雷達與裝備16號數據鏈係統。
當然,這也跟“kk-12a”才裝備部隊有很大的關係。
要說的話,也就隻有幾支“遠征混成聯隊”的“戰-11b”能夠使用“kk-12a”,其他戰鬥機,包括其他部隊的“戰-11b”都沒有這個能力。哪怕加大推廣的力度,那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因為“kk-6f”的性能確實不怎麽樣,所以“戰-10”飛行員都不喜歡中程空空導彈。
結果就是,8架“戰-10b”都沒攜帶中程空空導彈,各帶了4枚格鬥導彈。
按照李天淩安排的戰術,這8架戰鬥機的任務,就是跟來犯敵機進行格鬥,準確的說是負責對付漏網之魚。
當然,首先由在高空巡邏的“戰-11b”使用“kk-12a”與“kk-6f”對敵機進行遠距離攔截。
隻是,真正的主力,並非前出的16架戰鬥機。
在戰鬥機後方,大約150千米處,一架“指-8c”正在用雷達探測北麵的空域,並且通過數據鏈,把信息發給附近的戰鬥機。
關鍵就是,戰場信息主要依靠數據鏈發送。
隻有在特別需要的時候,比如來犯敵機身份不明確,或者作戰命令沒得到確認,才需要通過語音頻道跟飛行員溝通。
在數據鏈的支持下,“指-8c”能夠同時引導12個戰術單位的48架戰鬥機進行空戰。
相對而言,之前的“指-8b”最多能夠同時指揮12架戰鬥機進行空戰。
原因無二,“指-8b”上有12個戰術指揮台與12條通信頻道。
顯然,這等於讓預警指揮機的作戰效率提高了4倍!
隻是,這一次的主角也不是“指-8c”,而是與其一同飛行的“偵-29c”電子偵察機。
電子偵察機其實是一個籠統稱呼,稱之為“大型電子戰機”,或者是“電子幹擾機”要更加貼切一些。
簡單的說,這架與預警指揮機采用相同平台的大型支援飛機,除了能夠探測與截獲方圓幾百千米內的電磁信號之外,還能夠用搭載的大功率幹擾機對附近的電子設備,特別是雷達進行幹擾。
此外,大型飛機能在空中巡邏十幾個小時,不存在得頻繁返航加油的問題。
雖然幹擾效果比不上專用電子戰飛機,也不具備硬摧毀能力,但是在以爭奪製空權為主的戰鬥中,依然具有非常巨大的價值。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能通過幹擾,削弱敵機火控雷達的探測距離,甚至讓敵機火控雷達失靈。
雷達無法工作,再是先進的戰鬥機都隻能挨揍。
顯然,那架“偵-29c”才是主角。
爭奪製空權的戰鬥,也就是圍繞著那架“偵-29c”進行。
用飛行員的話來說,隻要電磁幹擾發揮了作用,空戰會變得像打遊戲一樣簡單。
不過,這說的是超視距空戰。
沒過多久,這場“遊戲”開始了。
在指示燈亮起,提醒飛行員收到了新的信息時,李天淩才掃了眼導航屏幕上的時鍾,已經是上午11點15分了。
預警指揮機發來的敵情信息。
一支規模龐大的敵機編隊正從納西裏耶那邊飛過來,而且即將進入禁飛區,初步推測敵機的數量在40架以上。
因為敵機很有可能采用密集編隊,而且距離預警機超過300千米,所以沒法對敵機數量做出準確判斷。
不過,就算隻有40架,那有夠多了!
要說的話,也隻有伊拉克空軍會一次出動這麽多戰鬥機。
如果是在40年前,還說得過去,畢竟在那個由機槍與機關炮決定勝負的時代,數量多就肯定占便宜。
可是現在,數量不是決定勝敗的頭號因素!
在以導彈為主的空戰中,數量多未必就是優勢。
相關戰術信息,直接發送給了編隊裏麵的每一架戰鬥機。
按照預警指揮機發來的指令,西邊另外一個“戰-11b”戰術單位也已收到命令,將趕來參戰。
攔截戰術非常簡單,李天淩的戰術單位在60千米處進行第一次攔截。
此後,由另外一個“戰-11b”戰術單位在40千米處進行第二次攔截。
距離縮短到30千米左右的時候,2個“戰-11b”戰術單位將使用“kk-6f”,共同進行第三次攔截。
接下來就進入格鬥空戰階段。
當然,前提是敵機沒被擊潰,仍然在向南飛行。
在讓戰鬥機加速的同時,李天淩通過編隊通信頻道給手下飛行員安排任務,主要就是確定開火的順序。
預警指揮機發來的信息不夠詳細,其實不是什麽大問題。
等到距離縮短,在啟動火控雷達之後,就能夠探測到敵機的具體情況,從而獲得較為準確的火控信息。
如果提前安排開火順序,也就是交戰戰術,就能夠大幅度縮短開火之前的準備時間。
要說的話,除了戰鬥機加速時產生的巨大過載,還真像在玩電子遊戲。
飛行員所做的,無非是操作麵板上的控製開關,像玩電子遊戲一樣完成開火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過了大約10分鍾,預警指揮機發來開火指令。
這是最後一道保險。
在下達了開火指令之後,作戰的主動權交到飛行員手上,而且飛行員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出手。
關鍵就是,根本就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在收到開火指令的時候,與敵機機群的距離已經縮短到80千米!
這個距離,其實有點近。
對戰鬥機這類目標,“戰-11b”火控雷達的探測距離在200千米左右,持續跟蹤的距離也在100千米以上。
不過,受導彈射程限製,雷達的性能明顯過剩。
此外,還與“偵-29c”有關。
預警指揮機下達開火指令的時候,與敵機的距離在250千米左右,如果“偵-29c”開始加速前出,那麽跟敵機的距離有可能已經縮短到了200千米,而這也是進行壓製幹擾的最遠距離。
再遠,幹擾效果就會大幅度降低。
三個低頭顯示屏幕右側那個,也就是電子戰屏幕上已經出現提示信息,後方有一個強電磁幹擾源。
不過,並沒有對“戰-11b”產生影響。
來襲的敵機中,飛在最前麵的是一批數量在10架左右的mg-29,後麵是至少20架“幻影”f1,此後還有一批mg-23。
這些戰鬥機其實都不算神秘。
早在幾年之前,帝國空軍就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情報機構,獲得了這些西陸集團戰鬥機的關鍵情報。
其中就包括火控雷達的相關數據,比如工作頻率與工作模式。
要說的話,這也是西陸集團戰鬥機的最大短板。
不管是帶頭的迢曼帝國,還是後起之秀駱沙民主共和國,或者是重振旗鼓的洛克國,都有著雄厚的製造業,卻嚴重欠缺電子工業,在電子技術領域大為落後,研製生產的雷達根本就算不上先進。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空軍被波伊空軍揍趴下,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李天淩根本沒有多想。
在啟動了火控雷達之後,他隻用不到半分鍾的時間,就為3架僚機分配了目標,緊接著就開火了。
前後就10多秒鍾,4架“戰-11b”各自發射了4枚“kk-12a”。
此時,與敵機的距離已不到60千米。
中間的雷達屏幕上,代表敵機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光點沒有明顯的變化,敵機似乎並沒有發現已經遭到攻擊。
這就是電磁幹擾的效果,敵機的雷達告警機因為幹擾失靈了!
其實不是失靈,而是被敵機飛行員關掉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大約40秒鍾之後,李天淩才長長的鬆了口氣。
由他們發射的那些導彈,已經進入到末段自導階段。
此外,再過大約20秒,另外4架“戰-11b”發射的“kk-12a”也將射到。
低空,同樣是2個戰術單位的8架“戰-10b”也已跟了上來,預計將在大約2分鍾之後投入戰鬥。
雖然李天淩沒下令減速,開始為剩下的4枚“kk-6f”通電,準備按照預警指揮機的安排發起第二次攻擊,但是包括他在內,“戰-11b”的飛行員全都知道,從現在開始,這裏將成為龍的天空。
此戰之後,主宰天空的將是帝國空軍的“霸龍”與“猛龍”。
兩個中隊16架戰鬥機,分成了四個編隊,每個編隊裏各有兩個雙機編隊。
在傳統的空戰戰術當中,雙機編隊是標準陣容。
隻是,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空軍發現雙機編隊存在很多的缺陷,率先對空戰戰術進行調整。
當時出現的幾種編隊方式中,最有名的是三機編隊,一架長機帶兩架僚機。
按照帝國空軍做的統計,在波伊戰爭中取得的戰果,有六成屬於三機編隊,而傳統的雙擊編隊僅占了不到兩成。
關鍵還有,三機編隊在空戰中的損失率不到雙機編隊的一半。
三機編隊在波伊戰爭中大行其道,跟主要使用機關炮的傳統空戰模式不無關係,本身沒什麽特別之處。
要說的話,在上次大戰期間,三機編隊戰術就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這從一個方麵說明,空戰戰術由技術決定!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特別是在波伊戰爭期間很不成熟的中程空空導彈,已經具備了足夠好的性能與可靠性,對空戰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帝國空軍也根據這個變化,再次調整了空戰戰術。
雙機編隊仍然是空戰的基礎單位,不過在此之上增加了編隊協作。
通常情況,由兩個雙機編隊組成一個戰術單位。
如果戰場局勢較為複雜,比如對手擁有足夠先進的技術裝備,還需要兩個戰術單位協同作戰。
這也是空軍把中隊規模設定為8架的主要原因。
隻是現在,對手算不上強大。
另外一個“戰-11b”戰術單位在東邊巡邏,靠近波沙灣,負責盯住部署在巴士拉那邊的敵機。
這麽安排,其實是在照顧李天淩。
不要忘了,李天淩之前架機返回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耽擱了不少時間,因此由他指揮的戰術單位留在西邊。
“戰-10b”中隊也分成2個戰術戰術單位,不過都在中低空飛行,而且位置要稍微靠前一點。
這麽部署,跟“戰-10b”的性能,或者說缺陷有關。
做為製空為主的中型戰鬥機,“戰-10”在設計階段,嚴格采用當時才提出來的能量機動理論。在依靠高性能發動機獲得足夠高的推重比的情況之下,盡可能的提高敏捷性,即增強水平機動性能。
至於其他性能,空軍沒有提出過分的要求。
“戰-10”本身就是“戰-11”的備胎,是低端產品,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沒理由提出太多要求。
結果就是,“戰-10”成為帝國空軍第一種采用鴨式布局加三角翼的戰鬥機,並且憑此獲得了極為優異的敏捷性。
要說的話,盤旋性能在第三代戰鬥機當中無出其右。
此外,在獲得大推力發動機,也就是“戰-10b”上,之前不太突出的垂直機動性能也大幅度提高。
不過,問題也同樣突出。
首先就是內油係數偏低,作戰半徑短,因此在多數時候,需要攜帶3具副油箱,以獲得足夠的航程與滯空時間。
由此導致的最為直接的問題,就是副油箱與彈藥的衝突。
三角翼的最大問題,就是沒辦法設置太多的重載點,翼下掛載點數量相對偏少。
更加要命的是,“戰-10”為了獲得更快的速度,機翼相對厚度僅3%。
結果就是,因為機翼的結構強度不夠,所以沒辦法設置翼尖掛點。
一架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了22噸的中型戰鬥機,竟然隻有9個外掛點,而且位於進氣道唇部兩側的是設備掛點,隻能掛載質量在150千克以內的導航吊艙與指示吊艙,無法用來掛武器彈藥。
也就是說,“戰-10b”隻有7個武器掛點。
通常,機腹與機翼內側的三個掛點用來掛載副油箱,機翼外側的掛點用來掛載質量小的格鬥導彈。
如此一來,也就隻有機翼中間的掛點能夠用來掛載中程空空導彈。
雖然在b型上,采用了複合掛架,理論上一個掛點最多能夠掛在3枚導彈,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考慮到進行機動時產生的巨大過載,最多掛2枚導彈,而且很多飛行員並不喜歡複合掛架對飛行包線的限製。
此外,還跟雷達與電子設備有關。
要說的話,就是因為掛載能力不夠強,而且空軍也從來沒有把“戰-10”當奪取製空權的主力戰鬥機看待,對其最高的要求,也就是能跟敵機格鬥,因此在電子設備上顯得非常的保守。
“戰-10b”至今都沒有使用“kk-12a”的能力!
不止是雷達不夠好,還跟欠缺數據鏈設備有關。
按李天淩他們做的測試,“戰-10b”能夠發射“kk-12a”,不過隻能把“kk-12a”當成半主動雷達製導導彈使用。要把這種新式導彈的性能發揮出來,需要改進雷達與裝備16號數據鏈係統。
當然,這也跟“kk-12a”才裝備部隊有很大的關係。
要說的話,也就隻有幾支“遠征混成聯隊”的“戰-11b”能夠使用“kk-12a”,其他戰鬥機,包括其他部隊的“戰-11b”都沒有這個能力。哪怕加大推廣的力度,那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因為“kk-6f”的性能確實不怎麽樣,所以“戰-10”飛行員都不喜歡中程空空導彈。
結果就是,8架“戰-10b”都沒攜帶中程空空導彈,各帶了4枚格鬥導彈。
按照李天淩安排的戰術,這8架戰鬥機的任務,就是跟來犯敵機進行格鬥,準確的說是負責對付漏網之魚。
當然,首先由在高空巡邏的“戰-11b”使用“kk-12a”與“kk-6f”對敵機進行遠距離攔截。
隻是,真正的主力,並非前出的16架戰鬥機。
在戰鬥機後方,大約150千米處,一架“指-8c”正在用雷達探測北麵的空域,並且通過數據鏈,把信息發給附近的戰鬥機。
關鍵就是,戰場信息主要依靠數據鏈發送。
隻有在特別需要的時候,比如來犯敵機身份不明確,或者作戰命令沒得到確認,才需要通過語音頻道跟飛行員溝通。
在數據鏈的支持下,“指-8c”能夠同時引導12個戰術單位的48架戰鬥機進行空戰。
相對而言,之前的“指-8b”最多能夠同時指揮12架戰鬥機進行空戰。
原因無二,“指-8b”上有12個戰術指揮台與12條通信頻道。
顯然,這等於讓預警指揮機的作戰效率提高了4倍!
隻是,這一次的主角也不是“指-8c”,而是與其一同飛行的“偵-29c”電子偵察機。
電子偵察機其實是一個籠統稱呼,稱之為“大型電子戰機”,或者是“電子幹擾機”要更加貼切一些。
簡單的說,這架與預警指揮機采用相同平台的大型支援飛機,除了能夠探測與截獲方圓幾百千米內的電磁信號之外,還能夠用搭載的大功率幹擾機對附近的電子設備,特別是雷達進行幹擾。
此外,大型飛機能在空中巡邏十幾個小時,不存在得頻繁返航加油的問題。
雖然幹擾效果比不上專用電子戰飛機,也不具備硬摧毀能力,但是在以爭奪製空權為主的戰鬥中,依然具有非常巨大的價值。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能通過幹擾,削弱敵機火控雷達的探測距離,甚至讓敵機火控雷達失靈。
雷達無法工作,再是先進的戰鬥機都隻能挨揍。
顯然,那架“偵-29c”才是主角。
爭奪製空權的戰鬥,也就是圍繞著那架“偵-29c”進行。
用飛行員的話來說,隻要電磁幹擾發揮了作用,空戰會變得像打遊戲一樣簡單。
不過,這說的是超視距空戰。
沒過多久,這場“遊戲”開始了。
在指示燈亮起,提醒飛行員收到了新的信息時,李天淩才掃了眼導航屏幕上的時鍾,已經是上午11點15分了。
預警指揮機發來的敵情信息。
一支規模龐大的敵機編隊正從納西裏耶那邊飛過來,而且即將進入禁飛區,初步推測敵機的數量在40架以上。
因為敵機很有可能采用密集編隊,而且距離預警機超過300千米,所以沒法對敵機數量做出準確判斷。
不過,就算隻有40架,那有夠多了!
要說的話,也隻有伊拉克空軍會一次出動這麽多戰鬥機。
如果是在40年前,還說得過去,畢竟在那個由機槍與機關炮決定勝負的時代,數量多就肯定占便宜。
可是現在,數量不是決定勝敗的頭號因素!
在以導彈為主的空戰中,數量多未必就是優勢。
相關戰術信息,直接發送給了編隊裏麵的每一架戰鬥機。
按照預警指揮機發來的指令,西邊另外一個“戰-11b”戰術單位也已收到命令,將趕來參戰。
攔截戰術非常簡單,李天淩的戰術單位在60千米處進行第一次攔截。
此後,由另外一個“戰-11b”戰術單位在40千米處進行第二次攔截。
距離縮短到30千米左右的時候,2個“戰-11b”戰術單位將使用“kk-6f”,共同進行第三次攔截。
接下來就進入格鬥空戰階段。
當然,前提是敵機沒被擊潰,仍然在向南飛行。
在讓戰鬥機加速的同時,李天淩通過編隊通信頻道給手下飛行員安排任務,主要就是確定開火的順序。
預警指揮機發來的信息不夠詳細,其實不是什麽大問題。
等到距離縮短,在啟動火控雷達之後,就能夠探測到敵機的具體情況,從而獲得較為準確的火控信息。
如果提前安排開火順序,也就是交戰戰術,就能夠大幅度縮短開火之前的準備時間。
要說的話,除了戰鬥機加速時產生的巨大過載,還真像在玩電子遊戲。
飛行員所做的,無非是操作麵板上的控製開關,像玩電子遊戲一樣完成開火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過了大約10分鍾,預警指揮機發來開火指令。
這是最後一道保險。
在下達了開火指令之後,作戰的主動權交到飛行員手上,而且飛行員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出手。
關鍵就是,根本就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在收到開火指令的時候,與敵機機群的距離已經縮短到80千米!
這個距離,其實有點近。
對戰鬥機這類目標,“戰-11b”火控雷達的探測距離在200千米左右,持續跟蹤的距離也在100千米以上。
不過,受導彈射程限製,雷達的性能明顯過剩。
此外,還與“偵-29c”有關。
預警指揮機下達開火指令的時候,與敵機的距離在250千米左右,如果“偵-29c”開始加速前出,那麽跟敵機的距離有可能已經縮短到了200千米,而這也是進行壓製幹擾的最遠距離。
再遠,幹擾效果就會大幅度降低。
三個低頭顯示屏幕右側那個,也就是電子戰屏幕上已經出現提示信息,後方有一個強電磁幹擾源。
不過,並沒有對“戰-11b”產生影響。
來襲的敵機中,飛在最前麵的是一批數量在10架左右的mg-29,後麵是至少20架“幻影”f1,此後還有一批mg-23。
這些戰鬥機其實都不算神秘。
早在幾年之前,帝國空軍就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情報機構,獲得了這些西陸集團戰鬥機的關鍵情報。
其中就包括火控雷達的相關數據,比如工作頻率與工作模式。
要說的話,這也是西陸集團戰鬥機的最大短板。
不管是帶頭的迢曼帝國,還是後起之秀駱沙民主共和國,或者是重振旗鼓的洛克國,都有著雄厚的製造業,卻嚴重欠缺電子工業,在電子技術領域大為落後,研製生產的雷達根本就算不上先進。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空軍被波伊空軍揍趴下,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李天淩根本沒有多想。
在啟動了火控雷達之後,他隻用不到半分鍾的時間,就為3架僚機分配了目標,緊接著就開火了。
前後就10多秒鍾,4架“戰-11b”各自發射了4枚“kk-12a”。
此時,與敵機的距離已不到60千米。
中間的雷達屏幕上,代表敵機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光點沒有明顯的變化,敵機似乎並沒有發現已經遭到攻擊。
這就是電磁幹擾的效果,敵機的雷達告警機因為幹擾失靈了!
其實不是失靈,而是被敵機飛行員關掉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大約40秒鍾之後,李天淩才長長的鬆了口氣。
由他們發射的那些導彈,已經進入到末段自導階段。
此外,再過大約20秒,另外4架“戰-11b”發射的“kk-12a”也將射到。
低空,同樣是2個戰術單位的8架“戰-10b”也已跟了上來,預計將在大約2分鍾之後投入戰鬥。
雖然李天淩沒下令減速,開始為剩下的4枚“kk-6f”通電,準備按照預警指揮機的安排發起第二次攻擊,但是包括他在內,“戰-11b”的飛行員全都知道,從現在開始,這裏將成為龍的天空。
此戰之後,主宰天空的將是帝國空軍的“霸龍”與“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