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全票通過
雖然對帝國的現狀,這些身居高位的內閣大臣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但是在會議重新開始之後,萊因哈特還是簡單梳理了一遍,把當前主要問題,特別是關係到帝國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做了介紹。
總結起來,全都跟經濟有關。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日子沒辦法過了。
雖然有很多的原因,比如以迢曼帝國為首的西陸集團的人口數量,遠低於梁夏帝國,也比不上以紐蘭共和國為首的北孤集團,又比如西陸集團的整體科技水平也不如另外2個超級霸權,但是真正涉及根本的,仍然是跟勢力範圍息息相關的資源,以及由資源匱乏引發的一係列問題。
在不可替代的78種戰略資源中,西陸集團有2種,也就是煤炭與鐵礦石,勉強能做到自給自足。
包括石油與天然氣在內,總共有62種必須依賴與嚴重依賴進口。
像天然橡膠等14種跟氣候與地域密切相關的自然資源,西陸集團是完全依賴進口。
由資源不足帶來的問題,根本沒辦法解決。
就拿石油來說。
迢曼帝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煤炭催化產業,在戰時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可是在和平時期根本沒有價值。迢曼企業肯定不可能依靠比石油貴幾倍的煤化油,跟東方集團與北孤集團的企業競爭。
能源成本太高,必然大幅度降低社會生產效率。
三個超級霸權在經濟領域的競爭,在本質上就是生產效率的競爭,生產效率低的注定會敗下陣來!
即便是在西陸集團內部,也存在嚴重的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拿至關重要的糧食來說,西陸集團在理論上能做到自給自足,卻因為糧食產區集中在少數的幾個國家,導致內部的糧食貿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由此引發了幾乎無法用常規方法化解的矛盾。
最典型的就是洛克國與羅利王國。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氣候,洛克國與羅利王國一直就是西大陸的主要產糧國,因此在大戰之後,這兩個國家的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部分高度依賴農業的輕工業也備受重視,由此發展成為集團的主要糧倉。
雖然在此之後,借助於第三次與第四次工業化浪潮,特別是洛克國再次成為西大陸主要工業強國,發展起了包括軍事工業在內的眾多尖端產業,但是在整個西大陸,洛克國的標誌依然是產糧國。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洛克國不得不通過政府幹預的方式,加大在農業上的投入。
來自政府的幹預必然會擾亂市場。
這種現象,在羅利王國體現得更加的突出。
因為在農業領域的投入太多,一直到現在,羅利王國的工業化都比較落後,甚至沒辦法跟洛克國相比,而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羅利王國的嚴重不滿,甚至因此出現了要退出西陸集團的呼聲。
在駱沙民主共和國那邊也是如此。
站在迢曼帝國的立場上,通過幹預的方式,把原本有限的力量發揮到極限,從而獲得跟更加強大的梁夏帝國對抗的資本,本身並沒錯,可是這種局麵持續了40多年,就不是對錯的問題了。
經過幾十年的折騰,西陸集團的經濟體係已經變得非常脆弱,經不住任何風吹雨打。
可惜的是,上帝並沒有可憐西大陸的信徒。
去年秋天開始,整個北半球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幹旱,從北孤大陸到西大陸,再到幾乎整個巨大陸,在接近9個月的時間裏麵,降水量僅相當於往年平均值的60%,全球農業遭受了致命打擊!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旱災當中,處境最為艱險的就是西陸集團,或者說迢曼帝國。
梁夏帝國也遭受了旱災,本土的糧食產量銳減,夏糧的減產幅度接近15%,而秋糧的減產幅度甚至有可能達到20%,可是梁夏帝國還可以依靠東南地區,能夠擴大從南方次大陸的進口規模。
再退一步,也還有位於南半球的奧洲。
何況,梁夏帝國的糧食產量基本能夠保證自給自足,因此就算是減產,也能夠通過擴大進口彌補。
紐蘭共和國的情況也差不多,再差都能從南孤地區進口。
此外,紐蘭共和國在10多年前就超過了梁夏帝國,成為全球頭號糧食出口國,因此糧食減產的直接後果,其實是縮小出口規模。
隻是紐蘭共和國縮減出口規模就足夠導致國際糧價暴漲!
顯然,迢曼帝國就沒這麽幸運了。
首先就是,西大陸的受災情況最嚴重。
根據西陸集團做的統計,夏糧的減產幅度已經接近20%,秋糧的減產幅度還有可能達到創記錄的24%。
其次還有,西陸集團並沒有“後備糧倉”。
南麵的玄大陸,先不說大部分國家跟梁夏帝國交好,就算少數跟西陸集團交好的國家也沒多餘的糧食。
火上澆油的是,國際糧價已經進入上漲的快速通道。
從5月份開始,因為紐蘭共和國、楓葉國、奧洲與巴西,也就是全球最主要的4個糧食出口國宣布受客觀因素影響,而降低出口量的時候,國際市場幾種主要糧食的價格,已經上漲了接近1倍。
在很大程度上,西陸集團當前的矛盾,其實就是源自於糧價上漲。
說得簡單一點,駱沙民主共和國執意提高天然氣的出口價格,就是因為進口糧食需要耗費更多的外匯。
此外,布蘭王國拿北海油田的石油做文章,同樣與進口糧食有關。
有很多人把當前的“糧食危機”歸於外界因素,比如梁夏帝國的打壓,反到沒有人願意承認西陸集團自身也有問題。
在根本上,就是極度重視軍事工業所代表的重工業,不但忽視輕工業,連跟農業有關的化工工業都沒受到重視。
此外,跟農業息息相關的水利設施也很久沒得到發展了!
從這個角度看,這場有科學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災,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
東方集團與北孤集團的災情沒有那麽嚴重,與相對更完善的水利設施,以及龐大的化肥產量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外界因素也不可忽視。
要說的話,紐蘭共和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會議上,萊因哈特著重強調了這個問題。
早在波沙灣局勢變得緊張前,他就派特使去了華城,希望能夠在糧食進口的問題上得到紐蘭共和國的幫助,通過紐蘭共和國,以國家采購方式,從南孤地區的巴西與阿根廷等幾個國家進口糧食。
結果,紐蘭當局卻表示愛莫能助!
以當時的情況,紐蘭當局其實是想借這個問題,逼迫迢曼帝國接受布蘭王國就是否脫離西陸集團進行全民公投。
簡單的說,就是要把布蘭王國從西陸集團割裂出去。
為了此事,紐蘭共和國已經運作了將近20年。
哪怕不能一步到位,也要設法讓布蘭王國脫離西陸集團,為其接下來控製布蘭王國打下基礎。
要說的話,在戰後的幾十年,特別是地位得到確認之後,紐蘭共和國就一直在打布蘭王國的主意,妄圖通過布蘭王國重返西大陸,並且以此來逼迫迢曼帝國做出妥協,讓迢曼帝國交出西陸集團的控製權。
當然,往根本上講,其實是取代迢曼帝國,成為西方國家的統帥。
萊因哈特重提紐蘭共和國的事情,也是在告訴內閣大臣,不要對夕落洋對岸的那個國家抱多大的希望。
不過,最先抱有幻想的就是萊因哈特。
除了在年初進行的談判,就在上個月,他還派特使前往華城,就伊拉克出兵攻打科威特的事情跟紐蘭當局秘密接觸。
當時,萊因哈特還認為,紐蘭當局會積極參與。
可惜的是,前幾天,紐蘭總統特使帶來的消息,徹底的毀滅了萊因哈特的幻想。
雖然紐蘭特使說得非常肯定,即紐蘭共和國絕不會置身事外,肯定為迢曼帝國,為西陸集團提供支持,但是這個嘴裏跑火車的家夥也明確提到,從大局出發,紐蘭共和國肯定不會立即參戰。
理由也很清楚,紐蘭共和國需要時間完成參戰前的動員工作。
按照特使所說,隻有紐蘭共和國完成戰爭動員,並且以最佳狀態參戰,才有希望擊敗強大的梁夏帝國。
從這一點出發,在戰爭初期,迢曼帝國得單獨麵對梁夏帝國,紐蘭共和國能提供的,也就是旁敲側擊,在其他方向上通過代言人,或者是采取別的方式,牽製住梁夏帝國的一部分兵力。
換種方式來說,迢曼帝國是紐蘭共和國通往勝利道路上的墊腳石!
當時,萊因哈特就反問紐蘭特使。
梁夏當局會把紐蘭共和國當成空氣嗎?
等到大戰爆發,梁夏帝國上下會放過更加強大的紐蘭共和國?
當初跟紐蘭共和國恢複外交關係,梁夏帝國就已經承認,紐蘭共和國才是頭號勁敵。
哪怕梁夏帝國不會主動向紐蘭共和國宣戰,也會按照與紐蘭共和國開戰的方式,做戰爭準備。
這麽一來,紐蘭共和國難不成還能以不動員的方式,在軍備建設上跑贏進行動員的梁夏帝國?
這擺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紐蘭共和國還有什麽理由置身事外?
用萊因哈特的話說,在迢曼帝國戰敗,西陸集團完蛋後,紐蘭共和國別想偏安一隅。
控製了世界島之後,梁夏帝國的下一個目的肯定是稱霸全球,會在適當的時候向紐蘭共和國宣戰。
挾戰勝國之威,擊敗紐蘭共和國,幾乎沒難度可言。
不要忘了,梁夏帝國有全球最強海軍,在40多年前就已經渡過了東望洋。
紐蘭特使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反到裝著沒有聽明白,在離開白林之前沒給出答複。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紐蘭共和國絕不會在第一時間參戰。
正是如此,萊因哈特才不再對紐蘭共和國抱任何的幻想。
用他的話來說,被遊族財團控製的紐蘭共和國,更願意吃著西陸集團的肉,吸著迢曼帝國的骨髓發展壯大。
等到西陸集團崩潰,紐蘭共和國不從背後捅刀子就算好的了!
到此,迢曼帝國已經是別無選擇。
拖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條。
現在放手一搏,還有那麽點希望!
在說明了情況之後,萊因哈特像以往一樣,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其他大臣。
隻有少數幾個大臣發言,而且表達的是跟宰相相同的觀點,即除了戰爭,已經沒別的辦法了。
在財政大臣坐下後,萊因哈特又等了約半分鍾。
最後,在確認沒有別的大臣要發表意見後,他才說道:“大家都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如果沒有人反對的話,我提議就今天討論的事情,要不要借此機會發起軍事行動進行投票表決!”
說完,萊因哈特朝站在會議室門口的秘書點了點頭。
秘書沒有多問,叫上其他負責協助會議的工作人員離開了會議室,出去的時候還順帶鎖上了房門。
如此重大事情,肯定是閉門表決。
隨後,萊因哈特第一個舉起右手,同時閉上了眼睛。
其實舉左手也一樣。
舉手表示讚成,不舉手表示反對,最後隻需統計舉手大臣的數量,就能夠知道表決是否獲得通過。
當然,也算不上是統計。
總共就隻有27名大臣,算上宰相是28人。
因為宰相的那一票有更大的權重,所以在宰相支持的情況下,隻需13名大臣舉手就能獲得通過。
如果宰相沒有舉手,那麽需要15名大臣舉手才能獲得通過。
通常是由宰相發起表決,所以宰相往往會率先舉手,也就隻需13名大臣之後,就能夠獲得通過。
有點複雜,不過會議室就這麽大,隻要留心數一數,就知道有多少大臣舉手了。
過了約半分鍾,萊因哈特才睜開眼睛。
他隻掃了一眼,根本沒有數就知道了結果。
27名大臣全都舉手,無一個反對!
就連態度一向溫和的外交大臣都舉手讚成。
“表決的結果,大家看到了。在表決書上簽字之後,各位就可以回去休息。”
說完,萊因哈特摁下桌麵上的呼叫器,把秘書叫了進來。
其實,萊因哈特的心情非常沉重。
他知道表決會通過,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竟然是全體支持,連最有可能,也最應該反對的外交大臣,都表示支持!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隻要是跟戰爭有關的表決,外交大臣全都投了反對票。
這能說明什麽?
迢曼帝國的內部矛盾已經嚴重到,讓外交大臣都覺得需要打一仗,才能解決的程度。
那麽,這場戰爭還能按照設想的方式進行與完結嗎!?
雖然對帝國的現狀,這些身居高位的內閣大臣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但是在會議重新開始之後,萊因哈特還是簡單梳理了一遍,把當前主要問題,特別是關係到帝國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做了介紹。
總結起來,全都跟經濟有關。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日子沒辦法過了。
雖然有很多的原因,比如以迢曼帝國為首的西陸集團的人口數量,遠低於梁夏帝國,也比不上以紐蘭共和國為首的北孤集團,又比如西陸集團的整體科技水平也不如另外2個超級霸權,但是真正涉及根本的,仍然是跟勢力範圍息息相關的資源,以及由資源匱乏引發的一係列問題。
在不可替代的78種戰略資源中,西陸集團有2種,也就是煤炭與鐵礦石,勉強能做到自給自足。
包括石油與天然氣在內,總共有62種必須依賴與嚴重依賴進口。
像天然橡膠等14種跟氣候與地域密切相關的自然資源,西陸集團是完全依賴進口。
由資源不足帶來的問題,根本沒辦法解決。
就拿石油來說。
迢曼帝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煤炭催化產業,在戰時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可是在和平時期根本沒有價值。迢曼企業肯定不可能依靠比石油貴幾倍的煤化油,跟東方集團與北孤集團的企業競爭。
能源成本太高,必然大幅度降低社會生產效率。
三個超級霸權在經濟領域的競爭,在本質上就是生產效率的競爭,生產效率低的注定會敗下陣來!
即便是在西陸集團內部,也存在嚴重的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拿至關重要的糧食來說,西陸集團在理論上能做到自給自足,卻因為糧食產區集中在少數的幾個國家,導致內部的糧食貿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由此引發了幾乎無法用常規方法化解的矛盾。
最典型的就是洛克國與羅利王國。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氣候,洛克國與羅利王國一直就是西大陸的主要產糧國,因此在大戰之後,這兩個國家的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部分高度依賴農業的輕工業也備受重視,由此發展成為集團的主要糧倉。
雖然在此之後,借助於第三次與第四次工業化浪潮,特別是洛克國再次成為西大陸主要工業強國,發展起了包括軍事工業在內的眾多尖端產業,但是在整個西大陸,洛克國的標誌依然是產糧國。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洛克國不得不通過政府幹預的方式,加大在農業上的投入。
來自政府的幹預必然會擾亂市場。
這種現象,在羅利王國體現得更加的突出。
因為在農業領域的投入太多,一直到現在,羅利王國的工業化都比較落後,甚至沒辦法跟洛克國相比,而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羅利王國的嚴重不滿,甚至因此出現了要退出西陸集團的呼聲。
在駱沙民主共和國那邊也是如此。
站在迢曼帝國的立場上,通過幹預的方式,把原本有限的力量發揮到極限,從而獲得跟更加強大的梁夏帝國對抗的資本,本身並沒錯,可是這種局麵持續了40多年,就不是對錯的問題了。
經過幾十年的折騰,西陸集團的經濟體係已經變得非常脆弱,經不住任何風吹雨打。
可惜的是,上帝並沒有可憐西大陸的信徒。
去年秋天開始,整個北半球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幹旱,從北孤大陸到西大陸,再到幾乎整個巨大陸,在接近9個月的時間裏麵,降水量僅相當於往年平均值的60%,全球農業遭受了致命打擊!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旱災當中,處境最為艱險的就是西陸集團,或者說迢曼帝國。
梁夏帝國也遭受了旱災,本土的糧食產量銳減,夏糧的減產幅度接近15%,而秋糧的減產幅度甚至有可能達到20%,可是梁夏帝國還可以依靠東南地區,能夠擴大從南方次大陸的進口規模。
再退一步,也還有位於南半球的奧洲。
何況,梁夏帝國的糧食產量基本能夠保證自給自足,因此就算是減產,也能夠通過擴大進口彌補。
紐蘭共和國的情況也差不多,再差都能從南孤地區進口。
此外,紐蘭共和國在10多年前就超過了梁夏帝國,成為全球頭號糧食出口國,因此糧食減產的直接後果,其實是縮小出口規模。
隻是紐蘭共和國縮減出口規模就足夠導致國際糧價暴漲!
顯然,迢曼帝國就沒這麽幸運了。
首先就是,西大陸的受災情況最嚴重。
根據西陸集團做的統計,夏糧的減產幅度已經接近20%,秋糧的減產幅度還有可能達到創記錄的24%。
其次還有,西陸集團並沒有“後備糧倉”。
南麵的玄大陸,先不說大部分國家跟梁夏帝國交好,就算少數跟西陸集團交好的國家也沒多餘的糧食。
火上澆油的是,國際糧價已經進入上漲的快速通道。
從5月份開始,因為紐蘭共和國、楓葉國、奧洲與巴西,也就是全球最主要的4個糧食出口國宣布受客觀因素影響,而降低出口量的時候,國際市場幾種主要糧食的價格,已經上漲了接近1倍。
在很大程度上,西陸集團當前的矛盾,其實就是源自於糧價上漲。
說得簡單一點,駱沙民主共和國執意提高天然氣的出口價格,就是因為進口糧食需要耗費更多的外匯。
此外,布蘭王國拿北海油田的石油做文章,同樣與進口糧食有關。
有很多人把當前的“糧食危機”歸於外界因素,比如梁夏帝國的打壓,反到沒有人願意承認西陸集團自身也有問題。
在根本上,就是極度重視軍事工業所代表的重工業,不但忽視輕工業,連跟農業有關的化工工業都沒受到重視。
此外,跟農業息息相關的水利設施也很久沒得到發展了!
從這個角度看,這場有科學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災,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
東方集團與北孤集團的災情沒有那麽嚴重,與相對更完善的水利設施,以及龐大的化肥產量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外界因素也不可忽視。
要說的話,紐蘭共和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會議上,萊因哈特著重強調了這個問題。
早在波沙灣局勢變得緊張前,他就派特使去了華城,希望能夠在糧食進口的問題上得到紐蘭共和國的幫助,通過紐蘭共和國,以國家采購方式,從南孤地區的巴西與阿根廷等幾個國家進口糧食。
結果,紐蘭當局卻表示愛莫能助!
以當時的情況,紐蘭當局其實是想借這個問題,逼迫迢曼帝國接受布蘭王國就是否脫離西陸集團進行全民公投。
簡單的說,就是要把布蘭王國從西陸集團割裂出去。
為了此事,紐蘭共和國已經運作了將近20年。
哪怕不能一步到位,也要設法讓布蘭王國脫離西陸集團,為其接下來控製布蘭王國打下基礎。
要說的話,在戰後的幾十年,特別是地位得到確認之後,紐蘭共和國就一直在打布蘭王國的主意,妄圖通過布蘭王國重返西大陸,並且以此來逼迫迢曼帝國做出妥協,讓迢曼帝國交出西陸集團的控製權。
當然,往根本上講,其實是取代迢曼帝國,成為西方國家的統帥。
萊因哈特重提紐蘭共和國的事情,也是在告訴內閣大臣,不要對夕落洋對岸的那個國家抱多大的希望。
不過,最先抱有幻想的就是萊因哈特。
除了在年初進行的談判,就在上個月,他還派特使前往華城,就伊拉克出兵攻打科威特的事情跟紐蘭當局秘密接觸。
當時,萊因哈特還認為,紐蘭當局會積極參與。
可惜的是,前幾天,紐蘭總統特使帶來的消息,徹底的毀滅了萊因哈特的幻想。
雖然紐蘭特使說得非常肯定,即紐蘭共和國絕不會置身事外,肯定為迢曼帝國,為西陸集團提供支持,但是這個嘴裏跑火車的家夥也明確提到,從大局出發,紐蘭共和國肯定不會立即參戰。
理由也很清楚,紐蘭共和國需要時間完成參戰前的動員工作。
按照特使所說,隻有紐蘭共和國完成戰爭動員,並且以最佳狀態參戰,才有希望擊敗強大的梁夏帝國。
從這一點出發,在戰爭初期,迢曼帝國得單獨麵對梁夏帝國,紐蘭共和國能提供的,也就是旁敲側擊,在其他方向上通過代言人,或者是采取別的方式,牽製住梁夏帝國的一部分兵力。
換種方式來說,迢曼帝國是紐蘭共和國通往勝利道路上的墊腳石!
當時,萊因哈特就反問紐蘭特使。
梁夏當局會把紐蘭共和國當成空氣嗎?
等到大戰爆發,梁夏帝國上下會放過更加強大的紐蘭共和國?
當初跟紐蘭共和國恢複外交關係,梁夏帝國就已經承認,紐蘭共和國才是頭號勁敵。
哪怕梁夏帝國不會主動向紐蘭共和國宣戰,也會按照與紐蘭共和國開戰的方式,做戰爭準備。
這麽一來,紐蘭共和國難不成還能以不動員的方式,在軍備建設上跑贏進行動員的梁夏帝國?
這擺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紐蘭共和國還有什麽理由置身事外?
用萊因哈特的話說,在迢曼帝國戰敗,西陸集團完蛋後,紐蘭共和國別想偏安一隅。
控製了世界島之後,梁夏帝國的下一個目的肯定是稱霸全球,會在適當的時候向紐蘭共和國宣戰。
挾戰勝國之威,擊敗紐蘭共和國,幾乎沒難度可言。
不要忘了,梁夏帝國有全球最強海軍,在40多年前就已經渡過了東望洋。
紐蘭特使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反到裝著沒有聽明白,在離開白林之前沒給出答複。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紐蘭共和國絕不會在第一時間參戰。
正是如此,萊因哈特才不再對紐蘭共和國抱任何的幻想。
用他的話來說,被遊族財團控製的紐蘭共和國,更願意吃著西陸集團的肉,吸著迢曼帝國的骨髓發展壯大。
等到西陸集團崩潰,紐蘭共和國不從背後捅刀子就算好的了!
到此,迢曼帝國已經是別無選擇。
拖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條。
現在放手一搏,還有那麽點希望!
在說明了情況之後,萊因哈特像以往一樣,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其他大臣。
隻有少數幾個大臣發言,而且表達的是跟宰相相同的觀點,即除了戰爭,已經沒別的辦法了。
在財政大臣坐下後,萊因哈特又等了約半分鍾。
最後,在確認沒有別的大臣要發表意見後,他才說道:“大家都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如果沒有人反對的話,我提議就今天討論的事情,要不要借此機會發起軍事行動進行投票表決!”
說完,萊因哈特朝站在會議室門口的秘書點了點頭。
秘書沒有多問,叫上其他負責協助會議的工作人員離開了會議室,出去的時候還順帶鎖上了房門。
如此重大事情,肯定是閉門表決。
隨後,萊因哈特第一個舉起右手,同時閉上了眼睛。
其實舉左手也一樣。
舉手表示讚成,不舉手表示反對,最後隻需統計舉手大臣的數量,就能夠知道表決是否獲得通過。
當然,也算不上是統計。
總共就隻有27名大臣,算上宰相是28人。
因為宰相的那一票有更大的權重,所以在宰相支持的情況下,隻需13名大臣舉手就能獲得通過。
如果宰相沒有舉手,那麽需要15名大臣舉手才能獲得通過。
通常是由宰相發起表決,所以宰相往往會率先舉手,也就隻需13名大臣之後,就能夠獲得通過。
有點複雜,不過會議室就這麽大,隻要留心數一數,就知道有多少大臣舉手了。
過了約半分鍾,萊因哈特才睜開眼睛。
他隻掃了一眼,根本沒有數就知道了結果。
27名大臣全都舉手,無一個反對!
就連態度一向溫和的外交大臣都舉手讚成。
“表決的結果,大家看到了。在表決書上簽字之後,各位就可以回去休息。”
說完,萊因哈特摁下桌麵上的呼叫器,把秘書叫了進來。
其實,萊因哈特的心情非常沉重。
他知道表決會通過,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竟然是全體支持,連最有可能,也最應該反對的外交大臣,都表示支持!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隻要是跟戰爭有關的表決,外交大臣全都投了反對票。
這能說明什麽?
迢曼帝國的內部矛盾已經嚴重到,讓外交大臣都覺得需要打一仗,才能解決的程度。
那麽,這場戰爭還能按照設想的方式進行與完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