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稍等或者早上看,四十分鍾後才會更新真章節,正文和這篇字數一樣,不會多扣大家的錢。
左重是品性,戴春峰卻又是態度。古琦,鄔春陽,歸有光,何逸君,徐恩增,從前論人的誠偽,大概就品性而言。誠實,誠篤,至誠,都是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詐偽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品性的表現出於自然,是整個兒的為人。說一個人是誠實的君子或詐偽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跡總算帳。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雖然說氣質可以變化,蓋了棺才能論定人,那隻是些特例。不過一個社會裏,這種定型的君子和小人並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這兩界之間。所謂浮沉,是說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詐偽的時候。這也是出於自然。還有一層,這些人對人對事有時候自覺的加減他們的誠意,去適應那局勢。這就是態度。態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來;一個誠實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也會撒個謊什麽的。態度出於必要,出於處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這種必要的。這是“世故人情”的一個項目。有時可以原諒,有時甚至可以容許。態度的變化多,在現代多變的社會裏也許更會使人感興趣些。我們嘴裏常說的,筆下常寫的“誠懇”“誠意”和“虛偽”等詞,大概都是就態度說的。
<a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 id="wzsy">xiaoshutingapp.com</a>
但是一般人用這幾個詞似乎太嚴格了一些。照他們的看法,不誠懇無誠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輕人看社會上的人和事,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差不多盡是虛偽的。這樣用“虛偽”那個詞,又似乎太寬泛了一些。這些跟老先生們開口閉口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同樣犯了籠統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將品性和態度混為一談,年輕人也如此,卻又加上了“天真”“純潔”種種幻想。誠實的品性確是不可多得,但人孰無過,不論那方麵,完人或聖賢總是很少的。我們恐怕隻能寬大些,卑之無甚高論,從態度上著眼。不然無謂的煩惱和糾紛就太多了。至於天真純潔,似乎隻是兒童的本分——老氣橫秋的兒童實在不順眼。可是一個人若總是那麽天真純潔下去,他自己也許還沒有什麽,給別人的麻煩卻就太多。有人讚美“童心”“孩子氣”,那也隻限於無關大體的小節目,取其可以調劑調劑平板的氛圍氣。若是重要關頭也如此,那時天真恐怕隻是任性,純潔恐怕隻是無知罷了。幸而不誠懇,無誠意,虛偽等等已經成了口頭禪,一般人隻是跟著大家信口說著,至多皺皺眉,冷笑笑,表示無可奈何的樣子就過去了。自然也短不了認真的,那卻苦了自己,甚至於苦了別人。年輕人容易認真,容易不滿意,他們的不滿意往往是社會改革的動力。可是他們也得留心,若是在誠偽的分別上認真得過了分,也許會成為虛無主義者。
人與人事與事之間各有分際,言行最難得恰如其分。誠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際不同,無妨斟酌加減點兒。種種禮數或過場就是從這裏來的。有人說禮是生活的藝術,禮的本意應該如此。日常生活裏所謂客氣,也是一種禮數或過場。有些人覺得客氣太拘形跡,不見真心,不是誠懇的態度。這些人主張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嚐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見生人就如此這般,就有點野了。即使熟人,毫無節製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婦算是熟透了的,有時還得“相敬如賓”,別人可想而知。總之,在不同的局勢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誠意,客氣也可以表示誠意,不過誠意的程度不一樣罷了。客氣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誠意太多;誠意太多,誠意就太賤了。
看人,請客,送禮,也都是些過場。有人說這些隻是虛偽的俗套,無聊的玩意兒。但是這些其實也是表示誠意的。總得心裏有這個人,才會去看他,請他,送他禮,這就有誠意了。至於看望的次數,時間的長短,請作主客或陪客,送禮的情形,隻是誠意多少的分別,不是有無的分別。看人又有回看,請客有回請,送禮有回禮,也隻是回答誠意。古語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無論古今,人情總是一樣的。有一個人送年禮,轉來轉去,自己送出去的禮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裏。他覺得虛偽無聊,當作笑談。笑談確乎是的,但是誠意還是有的。又一個人路上遇見一個本不大熟的朋友向他說,“我要來看你。”這個人告訴別人說,“他用不著來看我,我也知道他不會來看我,你瞧這句話才沒意思哪!”那個朋友的誠意似乎是太多了。淩叔華女士寫過一個短篇小說,叫做《外國規矩》,說一位青年留學生陪著一位舊家女士上公園,盡招呼她這樣那樣的。她以為讓他愛上了,哪裏知道他行的隻是“外國規矩”!這喜劇由於那位舊家女士不明白新禮數,新過場,多估量了那位留學生的誠意。可見誠意確是有分量的。
人為自己活著,也為別人活著。在不傷害自己身份的條件下顧全別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誠懇,有誠意。這樣寬大的看法也許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興趣些。西方有句話:“人生是做戲。”做戲也無妨,隻要有心往好裏做就成。客氣等等一定有人覺得是做戲,可是隻要為了大家好,這種戲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麵,誠懇,誠意也未必不是戲。現在人常說,“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是很有誠意的”,自己標榜自己的誠懇,誠意,大有賣瓜的說瓜甜的神氣,誠實的君子大概不會如此。不過一般人也已習慣自然,知道這隻是為了增加誠意的分量,強調自己的態度,跟買賣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兒。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著局勢斟酌加減他們的誠意,變化他們的態度;這就不免沾上了些戲味。西方還有句話,“誠實是最好的政策”,“誠實”也隻是態度;這似乎也是一句戲詞兒。
慧眼識誠意
同樣一句“明天請你上我家玩”,小孩子會充滿期待,一旦落空,一段時間內便沒有朋友可做;成年人隻會當客氣、玩笑,一旦成真,會有點小驚訝:他竟然說的是真的。這其實是怎麽看待“誠意”的問題。如果成年人把客氣當福氣,以至於指責別人不講信用,未免太幼稚了。
我們容易把品性和態度混為一談,並且不自覺地往品性一邊靠。品性和態度有什麽區別?作者說:品性是生成和教養的,是整個兒的為人;態度是為了適應情況的變化,而對人對事自覺的加減誠意。
既然誠意很多情況下指一種態度,態度又隨情況而變化,自然就產生了禮數和過場,比如客氣。客氣是率性、相對的,率性固然好,但還得看人看場合;客氣有時候會被認為摻著假意,但也可以表示誠意。
表達對別人的客氣和接受別人的客氣還是一門學問。表達客氣時,要大方(適度),合身份(得體),否則就會讓誠意顯得“賤”。這裏的賤,是價值降低的意思。正因為誠意是有分量的,所以客氣表達得過了度,表達得不分身份和場合,就會引起接受者的反感或誤會,作者舉的幾個看人、請客和送禮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
怎麽看待日常生活中雖有誠意,但總帶著幾分假意的客氣?作者說:“人為自己活著也為別人活著。在不傷害自己身份的條件下顧全別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誠懇,有誠意”;“做戲也無妨,隻要有心往好裏做就成。”你看,“顧全”就表示有了“為大家好”的心,有了這樣的心,又能再批評什麽呢?也隻有作者這樣的妙人,才能有如此洞察人生的慧眼了。
有自己才有別人,也有別人才有自己。人人都懂這個道理,可是許多人不能行這個道理。本來自己以外都是別人,可是有相幹的,有不相幹的。可以說是“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妻子,我的朋友等,是相幹的別人,其餘的是不相幹的別人。相幹的別人和自己合成家族親友;不相幹的別人和自己合成社會國家。自己也許願意隻顧自己,但是自己和別人是相對的存在,離開別人就無所謂自己,所以他得顧到家族親友,而社會國家更要他顧到那些不相幹的別人。所以“自了漢”不是好漢,“自顧自”不是好話,“自私自利”,“不顧別人死活”,“隻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更都不是好人。所以孔子之道隻是個忠恕:忠是己之所欲,以施於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件事的兩麵,所以說一以貫之。孔子之道隻是。
左重是品性,戴春峰卻又是態度。古琦,鄔春陽,歸有光,何逸君,徐恩增,從前論人的誠偽,大概就品性而言。誠實,誠篤,至誠,都是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詐偽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品性的表現出於自然,是整個兒的為人。說一個人是誠實的君子或詐偽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跡總算帳。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雖然說氣質可以變化,蓋了棺才能論定人,那隻是些特例。不過一個社會裏,這種定型的君子和小人並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這兩界之間。所謂浮沉,是說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詐偽的時候。這也是出於自然。還有一層,這些人對人對事有時候自覺的加減他們的誠意,去適應那局勢。這就是態度。態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來;一個誠實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也會撒個謊什麽的。態度出於必要,出於處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這種必要的。這是“世故人情”的一個項目。有時可以原諒,有時甚至可以容許。態度的變化多,在現代多變的社會裏也許更會使人感興趣些。我們嘴裏常說的,筆下常寫的“誠懇”“誠意”和“虛偽”等詞,大概都是就態度說的。
<a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 id="wzsy">xiaoshutingapp.com</a>
但是一般人用這幾個詞似乎太嚴格了一些。照他們的看法,不誠懇無誠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輕人看社會上的人和事,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差不多盡是虛偽的。這樣用“虛偽”那個詞,又似乎太寬泛了一些。這些跟老先生們開口閉口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同樣犯了籠統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將品性和態度混為一談,年輕人也如此,卻又加上了“天真”“純潔”種種幻想。誠實的品性確是不可多得,但人孰無過,不論那方麵,完人或聖賢總是很少的。我們恐怕隻能寬大些,卑之無甚高論,從態度上著眼。不然無謂的煩惱和糾紛就太多了。至於天真純潔,似乎隻是兒童的本分——老氣橫秋的兒童實在不順眼。可是一個人若總是那麽天真純潔下去,他自己也許還沒有什麽,給別人的麻煩卻就太多。有人讚美“童心”“孩子氣”,那也隻限於無關大體的小節目,取其可以調劑調劑平板的氛圍氣。若是重要關頭也如此,那時天真恐怕隻是任性,純潔恐怕隻是無知罷了。幸而不誠懇,無誠意,虛偽等等已經成了口頭禪,一般人隻是跟著大家信口說著,至多皺皺眉,冷笑笑,表示無可奈何的樣子就過去了。自然也短不了認真的,那卻苦了自己,甚至於苦了別人。年輕人容易認真,容易不滿意,他們的不滿意往往是社會改革的動力。可是他們也得留心,若是在誠偽的分別上認真得過了分,也許會成為虛無主義者。
人與人事與事之間各有分際,言行最難得恰如其分。誠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際不同,無妨斟酌加減點兒。種種禮數或過場就是從這裏來的。有人說禮是生活的藝術,禮的本意應該如此。日常生活裏所謂客氣,也是一種禮數或過場。有些人覺得客氣太拘形跡,不見真心,不是誠懇的態度。這些人主張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嚐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見生人就如此這般,就有點野了。即使熟人,毫無節製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婦算是熟透了的,有時還得“相敬如賓”,別人可想而知。總之,在不同的局勢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誠意,客氣也可以表示誠意,不過誠意的程度不一樣罷了。客氣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誠意太多;誠意太多,誠意就太賤了。
看人,請客,送禮,也都是些過場。有人說這些隻是虛偽的俗套,無聊的玩意兒。但是這些其實也是表示誠意的。總得心裏有這個人,才會去看他,請他,送他禮,這就有誠意了。至於看望的次數,時間的長短,請作主客或陪客,送禮的情形,隻是誠意多少的分別,不是有無的分別。看人又有回看,請客有回請,送禮有回禮,也隻是回答誠意。古語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無論古今,人情總是一樣的。有一個人送年禮,轉來轉去,自己送出去的禮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裏。他覺得虛偽無聊,當作笑談。笑談確乎是的,但是誠意還是有的。又一個人路上遇見一個本不大熟的朋友向他說,“我要來看你。”這個人告訴別人說,“他用不著來看我,我也知道他不會來看我,你瞧這句話才沒意思哪!”那個朋友的誠意似乎是太多了。淩叔華女士寫過一個短篇小說,叫做《外國規矩》,說一位青年留學生陪著一位舊家女士上公園,盡招呼她這樣那樣的。她以為讓他愛上了,哪裏知道他行的隻是“外國規矩”!這喜劇由於那位舊家女士不明白新禮數,新過場,多估量了那位留學生的誠意。可見誠意確是有分量的。
人為自己活著,也為別人活著。在不傷害自己身份的條件下顧全別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誠懇,有誠意。這樣寬大的看法也許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興趣些。西方有句話:“人生是做戲。”做戲也無妨,隻要有心往好裏做就成。客氣等等一定有人覺得是做戲,可是隻要為了大家好,這種戲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麵,誠懇,誠意也未必不是戲。現在人常說,“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是很有誠意的”,自己標榜自己的誠懇,誠意,大有賣瓜的說瓜甜的神氣,誠實的君子大概不會如此。不過一般人也已習慣自然,知道這隻是為了增加誠意的分量,強調自己的態度,跟買賣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兒。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著局勢斟酌加減他們的誠意,變化他們的態度;這就不免沾上了些戲味。西方還有句話,“誠實是最好的政策”,“誠實”也隻是態度;這似乎也是一句戲詞兒。
慧眼識誠意
同樣一句“明天請你上我家玩”,小孩子會充滿期待,一旦落空,一段時間內便沒有朋友可做;成年人隻會當客氣、玩笑,一旦成真,會有點小驚訝:他竟然說的是真的。這其實是怎麽看待“誠意”的問題。如果成年人把客氣當福氣,以至於指責別人不講信用,未免太幼稚了。
我們容易把品性和態度混為一談,並且不自覺地往品性一邊靠。品性和態度有什麽區別?作者說:品性是生成和教養的,是整個兒的為人;態度是為了適應情況的變化,而對人對事自覺的加減誠意。
既然誠意很多情況下指一種態度,態度又隨情況而變化,自然就產生了禮數和過場,比如客氣。客氣是率性、相對的,率性固然好,但還得看人看場合;客氣有時候會被認為摻著假意,但也可以表示誠意。
表達對別人的客氣和接受別人的客氣還是一門學問。表達客氣時,要大方(適度),合身份(得體),否則就會讓誠意顯得“賤”。這裏的賤,是價值降低的意思。正因為誠意是有分量的,所以客氣表達得過了度,表達得不分身份和場合,就會引起接受者的反感或誤會,作者舉的幾個看人、請客和送禮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
怎麽看待日常生活中雖有誠意,但總帶著幾分假意的客氣?作者說:“人為自己活著也為別人活著。在不傷害自己身份的條件下顧全別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誠懇,有誠意”;“做戲也無妨,隻要有心往好裏做就成。”你看,“顧全”就表示有了“為大家好”的心,有了這樣的心,又能再批評什麽呢?也隻有作者這樣的妙人,才能有如此洞察人生的慧眼了。
有自己才有別人,也有別人才有自己。人人都懂這個道理,可是許多人不能行這個道理。本來自己以外都是別人,可是有相幹的,有不相幹的。可以說是“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妻子,我的朋友等,是相幹的別人,其餘的是不相幹的別人。相幹的別人和自己合成家族親友;不相幹的別人和自己合成社會國家。自己也許願意隻顧自己,但是自己和別人是相對的存在,離開別人就無所謂自己,所以他得顧到家族親友,而社會國家更要他顧到那些不相幹的別人。所以“自了漢”不是好漢,“自顧自”不是好話,“自私自利”,“不顧別人死活”,“隻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更都不是好人。所以孔子之道隻是個忠恕:忠是己之所欲,以施於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件事的兩麵,所以說一以貫之。孔子之道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