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真以戒律為本,傳承千百年,現有《初真十戒》、《中級三百大戒》、《三壇圓滿天仙大戒》。若按祖師古訓,冠巾後方為道士,道士受戒,方為戒子,品級依次提升。不過現在新政,你們是第一批實習弟子,今日我們便來學《初真十戒》。”


    經堂內,二十四隻小蘿卜頭端身盤坐,徽和道長站在最前,正給他們上早課。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行。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當守真操,便無缺犯。


    ……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雜穢。當慕勝已,棲集清虛。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他先念了一遍,然後逐一講解。


    戒律這東西,就是出家人的行為準則,跟五講四美、八榮八恥什麽的並無本質區別,無非拗口了一些。


    孩子們都念過小學,部分已經上了中學,純當語文課的古文賞析來聽,倒也不算麻煩。


    徐子瑛神情專注,貌似認真聽講,但膀胱時不時的瞟向旁邊:何禾就坐在那裏。


    話說從入觀的第一天起,或者說,從那個小姑娘驚天動地的一問開始,她就覺出一絲很明顯的異樣。


    最典型的,就是徽和道長親自開口,將何禾的座位從最後麵,調到了最前麵。


    這特麽說明啥?每個學渣心中的痛啊!尖子生即視感,妥妥的!光憑這一點,已足夠讓徐子瑛提防萬分。


    “仙經萬卷,忠孝為先。蓋身事君,勤勞王事,所以答覆庇之恩也。修身慎行,善事父母,所以答生育之恩也……”


    徽和講完了第一戒,遂問:“可有不懂之處?”


    “道長!”


    話音剛落,何禾就喚了一聲,問:“您講不得不忠不孝,現在沒有皇帝了,我們又忠於誰呢?”


    “嗬,雖沒有皇帝,然我們敬信神明,祝國延禧,除妖卻害,化民為善,即是出家人之忠也。”徽和笑道。


    “哦……謝謝道長!”


    何禾不太懂,但是牢牢記下。


    之後,又上了十幾分鍾,早課結束。孩子們呼啦啦的跑出去,到飯堂就餐。


    不知不覺,何禾來此已經三天了。


    考慮到他們年紀尚小,太清宮並未安排過多的課程:每天六點半起床,七點鍾早課,七點五十早飯,然後是三節文化課。


    下午主要練習體術,有兩套拳法,比《全國中小學第一套健體術》要稍稍高級一點。


    然後是吃晚飯,上晚課,大概八點之後,都是自由活動的時間。


    宮觀教的經義很淺顯,也沒強求他們靜心打坐。這個年齡的孩童,別說進入什麽狀態,你就讓他安安穩穩的坐上一個小時,都愁得不行不行。


    何禾適應的還可以,她不算太聰明,但有一股子死倔死倔的韌勁。而她也了解到,此處並非終點,因為十方叢林不得收徒,隻能作為啟蒙培訓的地方。


    先在太清宮學習三年,打好基礎,倘若覺得你道心堅定,資質優異,才會推薦你到別的子孫廟。


    子孫廟就是大多數宮觀,師傳徒,徒傳孫,一代代延續的那種。到了那裏,才會真正拜師,而後冠巾,成為一名全真道士。


    “你特麽知道我是誰麽?”


    “我管你是誰?不就弄髒你衣服麽,至於罵人麽?”


    “我罵你怎麽了,我特麽還打你……”


    卻說何禾剛吃完飯,正準備上文化課,忽聽外麵傳來一陣爭吵。小孩子坐不住,烏央烏央的都跑去圍觀。


    卻是林俊龍和邵陽明站在庭院中,爭得麵紅耳赤。


    邵陽明是商業家族的子弟,有幾分背景。而林俊龍呢,跟顧璵還有那麽一丟丟淵源——正是方晴的那個初中同學。


    這小子中考失敗後,便跑到盛天,給叔叔的洗車場打工,每月有個幾百塊錢。幹了有大半年,洗車場突然出了事故,被迫關門,他便留在盛天胡混。


    正趕上今年,太清宮招人。林俊龍也不知咋想的,或許就衝著一千六百塊錢的補貼,竟然主動報名。


    他跟父母的關係一向不好,爹媽也是奇葩,很利索的就同意了。


    於是乎,這兩個跟鳳凰山都有點關係的孩子,特神奇的匯到了一處。


    而倆人沒吵多久,忽然人群肅靜,方成子道長走了過來。他是巡照,本就負責紀律監察,沉著臉道:“怎麽回事?”


    “……”


    靜默了一會,林俊龍道:“我吃飯時弄髒了他的衣服,他出口辱罵,便吵了起來。”


    “你們當眾吵鬧,影響大家課業,身為同門,又不懂包容體諒,都有過錯。”


    方成子沒廢話,直接宣判:“晚上抄寫《初真十戒》五十遍,明日交給我。”


    “是!”


    林俊龍施了一禮,很是聽話。


    邵陽明卻不幹了,他自幼嬌生慣養,性情乖張,硬生生被送進道觀,本就一肚子氣。加上三天以來,各種規矩束手束腳,葷腥不見,更是火上澆油。


    “憑什麽啊?還真拿自己當回事了,信不信我把你這破道觀買下來,還特麽抄五十遍!抄你大爺!”他梗著脖子叫喊。


    “……”


    方成子皺眉,沒理他,吩咐一個年輕道士,“通知他家人,馬上領回去。”


    “是!”


    道士應了聲。


    刷!


    之前還囂張的小屁孩,臉瞬間就白了,沒想到對方如此幹脆。這要是被趕回去,得讓老爹活活打死。他哭喪著臉,想認個錯,可惜沒機會了。


    “好了,大家進去上課,勿要圍觀!”


    方成子轟走眾人,抹身便閃,留下死灰般的邵陽明。


    一幹小蘿卜頭看在眼裏,心思各異。豪門出身的,多為警醒,萬不可驕縱。寒門出身的,則是大快人心。


    ……


    個體與群體接觸之後,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種心理:比較。


    無論成人還是孩童,無論在學校、公司、酒桌,甚至走著走著偶然看見一輛好車,都會不自覺的比較一番。


    這叫天性。


    太清宮二十四位小門徒,短短幾天,就把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如今的孩子都早熟,對錢財門戶的觀念比成人都重。


    十二男,十二女。出身官家的有八人,出身商界的有九人,出身普通、貧困家庭的,有七人。


    雖以宿舍為單位,但很自然的就分成兩幫。也就是何禾,除了刻苦修習,嘛都不管。


    轉眼間,已是七日後。


    經堂外,家長們翹首等候,臉上都帶著緊張和期待。徐蕾也在,她跟旁人不同,仍然不希望何禾選擇留下,小小年紀就出家,做一輩子的道姑。


    而經堂內,二十三個人齊整整的坐在蒲團上,前方十三位道長排開,宛如第一日初見。


    “七日已過,你們的適應期結束,當作分曉。”


    華陽掃視一圈,道:“我會念到你們的名字,點評一二,是去是留,由我們雙方決定。”


    他拿過一摞資料,麵容古井無波,心中卻是忐忑。道門萎靡了幾百年,好容易機遇來臨,靈氣複蘇,還有政府扶持,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太清宮是最早完成適應期培訓的宮觀,上上下下都看著呢!這群孩子的水準一般,勉強算中等,不過還好,總算有一隻千裏駒。


    想到此處,他不經意的掃過某個位置,緩緩開口:“徐子瑛,經義甲等,體術乙等,資質優,守律作息,灑掃勤懇,友愛同門,總評為優。”


    “謝謝住持!”


    徐子瑛大喜,連忙拜謝。


    華陽又問:“你可願留下?”


    “我願意!”


    “嗬嗬,好,從今日起,你便是正式的實習弟子。”


    華陽甚是欣慰,其餘十二位道長也很鼓舞。徐子瑛的綜合素質不錯,潛力頗大,值得培養。


    緊跟著,他又念第二個:“林俊龍,經義丙等,體術甲等,資質良……你可願留下?”


    “我願意!”


    林俊龍忙道。


    一連念了十幾個,多數是良,被問到的也都選擇留下。除了三隻太差勁的,不用自己說,華陽就開口勸退。


    明知沒潛力,還要收,道門又不是傻的。


    最後,當華陽拿起僅剩的一張紙卷時,全場的目光都鎖定在何禾身上。十三位道長更是極為熱切,政策都是變通的,即便她不答應,也有方法讓她留下來。


    “何禾,經義甲等,體術甲等,資質極優……總評為極優。”


    華陽念完,按住內心洶湧,問:“你可願留下?”


    “……”


    何禾未言未動,眼眸迷晦,不知怎地,忽又想起七天前,自己的那個問題。


    “我想讓死者複生,長生不老,可行麽?”


    “此問我無從解答……然吾輩修道之人,自上古四千七百年起,多少先賢披荊斬棘,踏億萬山嶽,百折不回;又有多少前輩苦苦尋終,不得大道,最後魂歸冥冥……為的,不過就是長生二字。”


    何禾掌心朝上,手背貼地,身子前傾拜倒:


    “我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顧道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覺會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覺會變白並收藏顧道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