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忽必烈製定下來的三等人製度很快就通過儒生變成了正式公文,並且向漢地發送。這個內容送到山東都督李璮手中,李璮的神色變得格外難看。
金國覆滅之後,燕地與山東是由眾多漢軍世侯統治。更直白的講,這幫人就是些軍閥。山東李璮的實力在軍閥中算是數一數二,所以他完全不能接受三等人製度。雖然李璮娶斡赤斤後王塔察兒的妹妹為妻,但是這個製度得到通過,就意味著李璮也是個三等人。
想到這裏,李璮心中的怒火更盛。隻要不侵害李璮的實際利益,漢地的最高統治者是蒙古或者大宋對李璮根本沒有區別。同樣,不管漢地的最高統治者是蒙古或者大宋,隻要侵害了李璮的實際利益,他就不會束手就擒。
心中有了明確的思路,李璮讓手下給其他漢軍世侯們寫信,向這幫人講述三等人製度對漢軍世侯的危害。這些不用李璮親自幹,交代給儒生即可。李璮把親信叫來,口授給大宋的信。若是想對付蒙古,就必須與大宋合作。李璮不會連這點最起碼的戰略考量都不知道。
寫完這封信之後,李璮又命親信寫信給趙嘉仁。與大宋官軍打了這麽多的仗,李璮對大宋軍隊的實力很清楚,所以趙嘉仁的軍隊給李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不論趙嘉仁麾下強大的海軍,在海州的時候,趙嘉仁那支裝備火炮的軍隊表現出了驚人的實力。現在趙嘉仁控製了濟州島,與山東距離很近。想對抗蒙古人,李璮必須擁有更多的武器。
信先送到了仁通快運在海州的據點,接著以最快速度送往南邊。到了嘉定二年八月初,信終於送到了趙嘉仁手中。趙嘉仁此時並沒有去看信,他正非常不滿的拿到了官家的賞賜。上等蠟燭作為貢品終於有了一個數目,每年上貢一萬兩千支。官家也很慷慨的給了賞賜。
按照蠟燭的銅錢價格,官家給了趙氏同等額度的交鈔。
這種橫征暴斂讓趙氏宗親們態度變得很是曖昧。大宋的銅錢一貫770文。而交鈔的價格是一貫120文的樣子,也就是說一貫銅錢能換大概七貫交鈔。現在咱大宋官家就以一貫交鈔一千文銅錢的價格向趙氏索取貢品,雖然貢品理論上是免費給官家的孝敬,但是多少年都不存在這種操作。
因為采取了新技術,蠟燭是個暴利行業。然而趙嘉仁算了一下賬,按照官家給的這個比例,上貢蠟燭竟然要賠錢。對趙嘉仁來講,他有過失敗的投資,卻沒幹過賠錢的買賣。
現在趙氏宗族的態度已經確定,他們誰也不肯再插手此事。既然蠟燭賠錢,就讓趙嘉仁這個罪魁禍首去承擔上貢的事情。當然,宗室們把交鈔給趙嘉仁送去的時候,話說的極為漂亮,“所有官家的賞賜都給嘉仁。”
到底是誰想對自己動黑手呢?趙嘉仁非常不解的想著。情報不足,他根本拿不出足夠的信息來判斷。
為了轉移注意力,趙嘉仁開始處理其他事情。打開了李璮的信,趙嘉仁讀了一遍之後陷入沉思。原本趙嘉仁以為三等人製度是從蒙古消滅金國的時候就確定下來的製度,現在才知道原來這個製度出籠竟然有儒生們的極大功勞。
又把信反複讀了好幾遍,趙嘉仁覺得李璮要是沒有說瞎話,他的理解就該沒錯。再看李璮的請求,趙嘉仁忍不住樂了。這位意圖造反的山東都督設想的很好,就是購置大量武器裝備,在山東攻城略地,進而割據山東。趙嘉仁很是不解,曆史上割據山東的從來沒有能堅持很久的,那個地方根本不適合玩割據。是因為讀書太少,所以無知者無畏麽?
當然,如果有趙嘉仁相助,李璮也未必不能短期內實現割據。如果是以前,趙嘉仁就會有這樣的願望。不過今天的趙嘉仁卻發覺自己內心裏麵一點都不想幫助李璮。幫助李璮割據山東,就意味著大宋的戰略局麵發生了很大變化。得益的是大宋官家和大宋左丞相賈似道。
發生了向士壁與進貢蠟燭的事情,趙嘉仁對官家和賈似道都非常失望。有這種情緒在內,趙嘉仁真的不想為大宋再付出那麽多努力。更何況在賈相公當政之時,趙嘉仁再立下功勞的話會有什麽下場?
不過李璮也不能不幫。這位山東都督提出用十萬斤堿塊向趙嘉仁換取炮彈和火藥。趙嘉仁根本不記得蒙古南下的時候山東還有李璮這號人,那就說明李璮的判斷徹底失敗。現在趙嘉仁並沒有培養出針對西北堿塊的交易路線,這就意味著李璮覆滅之後,趙嘉仁就沒辦法弄到純堿。哪怕僅僅是這麽一個理由,趙嘉仁就得抓緊時間積攢純堿儲備。
八月的時候梅雨季節已經結束,趙嘉仁派胡月蓮去日本和日本那邊商談進貢的事情。順道押運給李璮的炮彈與火藥。不管是大宋或者倭國的統治階級們都很識貨,他們全部對蠟燭很有興趣。
豬是一種非常容易生病的牲口,靠了地熱給飼料升溫殺菌,濟州島上豬隻的成活率大增。即便如此,現在也不過是養到幾萬頭豬。豬油的用處很廣,不可能都來製作蠟燭,一頭豬頂多生產十支蠟燭。眼瞅著存在一個廣闊的市場,但是偏偏是看得見吃不著,這種鬱悶難以形容。
趙嘉仁就給廣州知州徐遠誌寫信,催問他有關煤礦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因地製宜,養豬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小豬沒什麽脂肪,隻能吃肉。大豬脂肪多,但是大豬的飼養周期長,病死幾率大增。利用地熱加熱飼料的確能夠節省成本,提高脂肪產量。沒有這個資源的地區養豬成本大增。想解決這個矛盾,隻能利用高燃燒值煤炭當做燃料。
福建沿海沒什麽煤礦,能幫助趙嘉仁的就隻有廣東這個水路發達的地區了。心中祈禱徐遠誌變得又聰明又能幹。趙嘉仁把信寄了出去。
金國覆滅之後,燕地與山東是由眾多漢軍世侯統治。更直白的講,這幫人就是些軍閥。山東李璮的實力在軍閥中算是數一數二,所以他完全不能接受三等人製度。雖然李璮娶斡赤斤後王塔察兒的妹妹為妻,但是這個製度得到通過,就意味著李璮也是個三等人。
想到這裏,李璮心中的怒火更盛。隻要不侵害李璮的實際利益,漢地的最高統治者是蒙古或者大宋對李璮根本沒有區別。同樣,不管漢地的最高統治者是蒙古或者大宋,隻要侵害了李璮的實際利益,他就不會束手就擒。
心中有了明確的思路,李璮讓手下給其他漢軍世侯們寫信,向這幫人講述三等人製度對漢軍世侯的危害。這些不用李璮親自幹,交代給儒生即可。李璮把親信叫來,口授給大宋的信。若是想對付蒙古,就必須與大宋合作。李璮不會連這點最起碼的戰略考量都不知道。
寫完這封信之後,李璮又命親信寫信給趙嘉仁。與大宋官軍打了這麽多的仗,李璮對大宋軍隊的實力很清楚,所以趙嘉仁的軍隊給李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不論趙嘉仁麾下強大的海軍,在海州的時候,趙嘉仁那支裝備火炮的軍隊表現出了驚人的實力。現在趙嘉仁控製了濟州島,與山東距離很近。想對抗蒙古人,李璮必須擁有更多的武器。
信先送到了仁通快運在海州的據點,接著以最快速度送往南邊。到了嘉定二年八月初,信終於送到了趙嘉仁手中。趙嘉仁此時並沒有去看信,他正非常不滿的拿到了官家的賞賜。上等蠟燭作為貢品終於有了一個數目,每年上貢一萬兩千支。官家也很慷慨的給了賞賜。
按照蠟燭的銅錢價格,官家給了趙氏同等額度的交鈔。
這種橫征暴斂讓趙氏宗親們態度變得很是曖昧。大宋的銅錢一貫770文。而交鈔的價格是一貫120文的樣子,也就是說一貫銅錢能換大概七貫交鈔。現在咱大宋官家就以一貫交鈔一千文銅錢的價格向趙氏索取貢品,雖然貢品理論上是免費給官家的孝敬,但是多少年都不存在這種操作。
因為采取了新技術,蠟燭是個暴利行業。然而趙嘉仁算了一下賬,按照官家給的這個比例,上貢蠟燭竟然要賠錢。對趙嘉仁來講,他有過失敗的投資,卻沒幹過賠錢的買賣。
現在趙氏宗族的態度已經確定,他們誰也不肯再插手此事。既然蠟燭賠錢,就讓趙嘉仁這個罪魁禍首去承擔上貢的事情。當然,宗室們把交鈔給趙嘉仁送去的時候,話說的極為漂亮,“所有官家的賞賜都給嘉仁。”
到底是誰想對自己動黑手呢?趙嘉仁非常不解的想著。情報不足,他根本拿不出足夠的信息來判斷。
為了轉移注意力,趙嘉仁開始處理其他事情。打開了李璮的信,趙嘉仁讀了一遍之後陷入沉思。原本趙嘉仁以為三等人製度是從蒙古消滅金國的時候就確定下來的製度,現在才知道原來這個製度出籠竟然有儒生們的極大功勞。
又把信反複讀了好幾遍,趙嘉仁覺得李璮要是沒有說瞎話,他的理解就該沒錯。再看李璮的請求,趙嘉仁忍不住樂了。這位意圖造反的山東都督設想的很好,就是購置大量武器裝備,在山東攻城略地,進而割據山東。趙嘉仁很是不解,曆史上割據山東的從來沒有能堅持很久的,那個地方根本不適合玩割據。是因為讀書太少,所以無知者無畏麽?
當然,如果有趙嘉仁相助,李璮也未必不能短期內實現割據。如果是以前,趙嘉仁就會有這樣的願望。不過今天的趙嘉仁卻發覺自己內心裏麵一點都不想幫助李璮。幫助李璮割據山東,就意味著大宋的戰略局麵發生了很大變化。得益的是大宋官家和大宋左丞相賈似道。
發生了向士壁與進貢蠟燭的事情,趙嘉仁對官家和賈似道都非常失望。有這種情緒在內,趙嘉仁真的不想為大宋再付出那麽多努力。更何況在賈相公當政之時,趙嘉仁再立下功勞的話會有什麽下場?
不過李璮也不能不幫。這位山東都督提出用十萬斤堿塊向趙嘉仁換取炮彈和火藥。趙嘉仁根本不記得蒙古南下的時候山東還有李璮這號人,那就說明李璮的判斷徹底失敗。現在趙嘉仁並沒有培養出針對西北堿塊的交易路線,這就意味著李璮覆滅之後,趙嘉仁就沒辦法弄到純堿。哪怕僅僅是這麽一個理由,趙嘉仁就得抓緊時間積攢純堿儲備。
八月的時候梅雨季節已經結束,趙嘉仁派胡月蓮去日本和日本那邊商談進貢的事情。順道押運給李璮的炮彈與火藥。不管是大宋或者倭國的統治階級們都很識貨,他們全部對蠟燭很有興趣。
豬是一種非常容易生病的牲口,靠了地熱給飼料升溫殺菌,濟州島上豬隻的成活率大增。即便如此,現在也不過是養到幾萬頭豬。豬油的用處很廣,不可能都來製作蠟燭,一頭豬頂多生產十支蠟燭。眼瞅著存在一個廣闊的市場,但是偏偏是看得見吃不著,這種鬱悶難以形容。
趙嘉仁就給廣州知州徐遠誌寫信,催問他有關煤礦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因地製宜,養豬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小豬沒什麽脂肪,隻能吃肉。大豬脂肪多,但是大豬的飼養周期長,病死幾率大增。利用地熱加熱飼料的確能夠節省成本,提高脂肪產量。沒有這個資源的地區養豬成本大增。想解決這個矛盾,隻能利用高燃燒值煤炭當做燃料。
福建沿海沒什麽煤礦,能幫助趙嘉仁的就隻有廣東這個水路發達的地區了。心中祈禱徐遠誌變得又聰明又能幹。趙嘉仁把信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