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國破家亡的時期,文天祥一直覺得自己會過的顛沛流離。所以在十二月十三日一大早到了禮部的三層小樓開始上班,泡上一壺茶,拿起《中華日報》之時,他有種說不出的違和感。不過再違和,文天祥也做不到靠意念破碎虛空。在這個引力陷阱構築成的物質世界中,他也隻能和其他人一樣生活。
《中華日報》的頭版頭條不再是對反侵略戰爭的描述,而是‘大宋環球航海船隊返回泉州,用事實證明地球的確是球體’。內容就是講一支從泉州出發的航海行會船隊進入天竺洋後繼續向西,越過好望角,進入南大西洋。船隊在南大西洋中向西南方向行駛,千辛萬苦通過扶桑洲與南極洲之間風浪驚人的海峽,最終進入太平洋。一路向西返回大宋。
《中華日報》的所有文章全部用白話文寫成,文天祥能讀出文章裏的歡喜,文天祥卻不能理解這種歡喜到底是為了什麽。即便證明了腳下大地是個圓球,又能改變什麽呢?
理論上禮部尚書應該挺閑的,文天祥也沒有那麽悠然。現在南遷的人依舊不少,迎接他們的工作交給了禮部來幹。看了報紙沒多久,在馬尾辦公地的文天祥就要前去碼頭工作。
十二月十四日,文天祥拿起《中華日報》後隻是掃了一眼,就被題目給驚呆了。大大的標題是‘占城國王與交趾國王宣布獻國與大宋,自明年共和元年起,我大宋將新增交趾、占城、暹羅三郡’。
把標題反複讀了幾遍,文天祥隻覺得心髒開始狂跳。再讀完新聞內容,文天祥覺得自己對標題的理解的確沒錯。趙嘉仁的軍隊征服了南方的蠻荒之地,將其納入大宋版圖。這消息並沒有讓文天祥感到歡喜,反倒讓禮部尚書大大的不高興。這都什麽時候了,不與蒙古作戰,反倒把軍隊派到瘴癘之地打仗,真的是本末倒置。
帶著自己的想法,文天祥前去找趙嘉仁想詢問此事,沒想到趙嘉仁正在開會。詢問警衛會議什麽時候結束,警衛告訴文天祥‘無可奉告’。這讓文天祥感覺心裏麵有些傷感。
臨時朝廷在福州成立之後,趙嘉仁把小皇帝和太後放在福州城,他帶著文武官員在馬尾辦公。張世傑等人對趙嘉仁頗有些警惕,所以帶著與他一起抵達福建的那些軍隊在福州駐紮。這導致文天祥周圍都是陌生人,感覺能說上話的人都很少。尤其在這種心情不爽的時候。
就在文天祥回到他那邊開始工作之時,有通訊員送了文件過來。趙嘉仁要文天祥下午去見他。在約定的時間之前,文天祥就抵達了趙嘉仁的辦公室門外。
與一眾理了短發的官員們坐在等待的長凳上,文天祥覺得心裏麵頗為感慨。趙嘉仁辦事的手段與眾不同,‘想當官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短發’的命令下達之後,的確有人憤而離開。更多人選擇短發,當一眾官員都是短發之時,對於短發的任何批評都變得無足重輕。
命令決定之後就隻是篩除不服從的人,根本不再浪費時間討論。趙嘉仁這種雷厲風行的手段令人感到極大壓力,而那些學校一波波畢業的年輕後生們讓前輩感受到更大壓力。
就在等待之時,幾名身穿製服的女性官員從走廊裏經過,男性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落在她們身上。女性倒是不用強製剪短發,但是她們也統統不許再盤頭。額頭前統一劉海,後麵是齊脖頸的短發或者束起來的馬尾,在女性的柔美中顯出幹練。
這也是趙嘉仁學校裏麵讓文天祥最不喜歡的地方,那些優秀的女性同樣獲得了做官的機會。除了來自年輕男性的競爭之外,官僚隊伍也開始麵對女性們的競爭。趙嘉仁可以通過他的學校來隨心所欲的創造與控製官員隊伍。張世傑南下前其實是想打仗的,看到很多事情之後就選擇領兵護衛小皇帝。
就在文天祥胡思亂想之際,秘書從趙嘉仁的辦公室出來,“請問哪位是文天祥文尚書。”
文天祥立刻站起身,在一眾人等的矚目下跟著秘書進了辦公室。
趙嘉仁除了理短發,還把胡子也給刮了。恢複了21世紀的樣式之後,已經33歲的趙嘉仁看著和24、5歲的毛頭小子沒多大區別。這也不是趙嘉仁一個人的特質,隻要自幼沒營養匱乏的問題,中國人看著普遍顯年輕。
“趙太尉,不知這個交趾與占城是怎麽回事?”文天祥上來就問這個問題。
趙嘉仁挪動了一下身子,讓自己在椅子上靠的更舒服點,他非常放鬆的說道:“我之前是交趾招討使,因為交趾人派兵跟著蒙古人攻打大宋,所以我派兵討伐。占城順道也就拿下啦。我請文尚書來,就是要讓文尚書辦他們獻國的事。”
文天祥臉上沒有絲毫興奮,他憂心忡忡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現在我等的大敵是蒙古,交趾與占城素來納貢,對他們下手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再說,這兩地都是瘴癘之地,拿下來又能如何?”
趙嘉仁心情本來挺好,被文天祥發表了這番憂國憂民的話之後,他心情就變得不那麽好起來。不過趙嘉仁轉念一想,沒必要把文天祥當成有能力的對抗者,把他看成一個心理有疾病的病人就好。在亡國危機下,文天祥的心理健康肯定有問題。
有了新定位,趙嘉仁感覺自己能夠從容麵對文天祥,至少語氣溫和到不會被認為是有敵意的程度,“文尚書,我們這邊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去過交趾麽?你去過占城麽?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不要依照自己的想象說話。再說瘴癘又是什麽?航海行會對此有過研究報告,我覺得你可以先去讀讀之後再說。另外你現在的工作是辦個儀式,把這套儀式給做好。對於百姓來講,他們看到我們可以進行滅國之戰,對朝廷的信心會增加。從軍事上,我們在戰爭中鍛煉了隊伍,積累了經驗,就可以有更強的軍隊來對付蒙古。這也是好事麽。我再問你一次,能把這個儀式辦下來麽?”
被趙嘉仁給傳遞了如此巨大信息量的內容,也就是文天祥記性好,他居然把內容都給記在心裏了。沉默著把趙嘉仁的話一條條在心裏給回想一番,文天祥也找不出反對的意見。趙嘉仁做事與賈似道或者別的丞相不同,趙嘉仁不會命令大家做他們做不了的工作。身為禮部尚書,若是辦不了獻國的儀式,那就隻能說是文天祥自己有問題。至於趙嘉仁對交趾和占城的評價,航海行會在南海經營這麽久,文天祥覺得他對兩地的了解大概沒有趙嘉仁多。
既然不能拒絕,文天祥就點頭答應,“我現在便去準備儀式。”
因為是戰爭期間,所以元旦的休假雖然在,各種熱鬧的活動都暫停。過了這麽一個祥和卻比較清淡的元旦,共和元年正元初七,也就是1273年宋曆正月初七,福州市民們看了一場別樣的大熱鬧。交趾與占城國王,‘俯首係頸,委命下吏’。繩捆索綁的牽到台子下,旁邊的官員、軍人將兩國國王的印信與戶籍名冊總覽呈給大宋官家。
趙嘉仁並沒有站到前排,中央最顯眼的是抱著小皇帝的楊淑妃。小皇帝沒辦法在大冬天的外麵待太久,隻是象征性坐著接受獻國之物後就離開了台子的主位上。能夠親眼見到官家和皇太後,福州市民們踮著腳尖,伸長脖子努力去看。
等官家與太後離開,立在旁邊的趙嘉仁等人就下了台子。等他與文天祥、張世傑等人說話之時,就聽外麵突然聲音大作。張世傑被嚇得一哆嗦,軍中若是突然有如此大的聲音,便是要炸營呢!
然而趙嘉仁神色如常,他笑道:“我安排大家喊喊口號。諸位不用擔心。”
有趙嘉仁這麽一說,張世傑等人也勉強定下心來聽著,就聽外麵的百姓高喊‘大宋萬歲!’‘中華萬歲!’‘消滅蒙古侵略者!’‘奪回家鄉!’
即便知道這不是紮營,也不是民變,聽到這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士人出身的張世傑等人臉色都不好看。趙嘉仁看著他們笑道:“諸位,難倒你們還怕百姓不成。走,我們現在出去見見百姓,讓他們知道,跟著我們能夠勝利!”
聽著外麵山呼海嘯般的整體聲音,想到要麵對成千上萬素不相識的百姓,張世傑等士人都麵露難色。趙嘉仁拍拍文天祥的肩頭,“走,咱們帶頭。”便率先走向高台。
文天祥心裏麵也是不安,不過有趙嘉仁在前麵帶路,文天祥自己也忍不住想看看從未見過的熱鬧。
方才台下的百姓們沒吭聲之時,文天祥作為禮部尚書,主持獻國儀式,他覺得整體尚可。還是那麽多人,當他們開始發聲之時,文天祥覺得聲浪如同颶風般撲麵而來,雖是無形,卻宛如有形。心跳加速,心情緊張。即便文天祥也是膽氣豪壯之人,即便知道百姓們是在歡呼,文天祥還是感覺到一種恐慌。
跟在趙嘉仁身後的那些士人的感受甚至還不如文天祥,在恐懼下,不少人身體僵直,甚至有人額頭上都冒出汗來。這幫人不太敢去直視百姓,就忍不住看向領頭的趙嘉仁。就見趙嘉仁麵對千萬人之時並無絲毫畏懼,他停在台子靠近百姓的那邊,舉起手向台下揮動。見到趙嘉仁向自己打招呼,台下立刻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趙太尉!”“趙太尉!”有人忍不住喊起來,在那些接受過訓練的學生以及幹部們帶動下,呼喊聲越來越整齊,巨大聲浪的衝擊讓在趙嘉仁背後的文天祥等人都忍不住想後退。
趙嘉仁抬起雙手做了下壓的動作,那些學生以及幹部們自己先停下呼喊,並且低聲讓周圍的人不要繼續喊。會場很快就安靜下來。民眾如此迅速的變化讓文天祥覺得背汗毛直豎,他直覺的感受到,安靜下孕育的將是更強烈的力量。
台前很快跑過來十幾個大嗓門的男子。等他們站定,趙嘉仁大聲說道:“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裏,是要慶祝我們的勝利!我們打了大大的勝仗!”
隨著大嗓門男子把這話喊給大夥聽,下麵又是一片歡騰。趙嘉仁再次壓下聲音,就繼續說道:“在此,我要感謝大家,正是有大家,正是有千萬和大家一樣的大宋人,我們才能有今日的勝利。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樣的勝利。當然,在戰爭中有人英勇捐軀,現在請大家低頭為那些犧牲者們低頭默哀。”
說完,趙嘉仁自己先雙手交叉放在身前。司儀高聲喊道:“默哀開始!”趙嘉仁就認認真真的低下了頭。台下看到這一幕的人群眾傳出些驚歎聲。大家從沒想到台上的趙太尉這般大官的舉動竟然如此有禮。
等司儀宣布‘默哀結束’之後。趙嘉仁抬起頭繼續講話。“這一次勝利並不足以消滅侵略者,以後我們還會有很多的戰鬥,戰爭也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但是我向大家保證,隻要我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勝利已經將是我們的。那時候大夥就再也不用擔驚受怕,再也不用寢食難安。我趙嘉仁以大宋太尉向大家保證,這天必然到來!大宋萬歲!”
“大宋萬歲!”“大宋萬歲!”台下又是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呼聲。
做了發言,趙嘉仁就與文天祥張世傑等人下了高台。大家又談了之後的安排,便各自去了。張世傑看著趙嘉仁快步而去的背影,心有餘悸的說道:“趙太尉真的是好得民心。”
文天祥隻是點點頭,他知道張世傑對趙嘉仁的忌憚。經此之後,張世傑的忌憚隻怕要更深一些。文天祥倒是沒有想那麽多,趙嘉仁若是真的想做什麽,張世傑又怎麽能攔得住。他心中正在回味方才的事情,麵對這麽多人,趙嘉仁竟然能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趙嘉仁所講的話竟然沒有絲毫可以挑剔的地方。
此乃真英雄!文天祥心裏歎道。
《中華日報》的頭版頭條不再是對反侵略戰爭的描述,而是‘大宋環球航海船隊返回泉州,用事實證明地球的確是球體’。內容就是講一支從泉州出發的航海行會船隊進入天竺洋後繼續向西,越過好望角,進入南大西洋。船隊在南大西洋中向西南方向行駛,千辛萬苦通過扶桑洲與南極洲之間風浪驚人的海峽,最終進入太平洋。一路向西返回大宋。
《中華日報》的所有文章全部用白話文寫成,文天祥能讀出文章裏的歡喜,文天祥卻不能理解這種歡喜到底是為了什麽。即便證明了腳下大地是個圓球,又能改變什麽呢?
理論上禮部尚書應該挺閑的,文天祥也沒有那麽悠然。現在南遷的人依舊不少,迎接他們的工作交給了禮部來幹。看了報紙沒多久,在馬尾辦公地的文天祥就要前去碼頭工作。
十二月十四日,文天祥拿起《中華日報》後隻是掃了一眼,就被題目給驚呆了。大大的標題是‘占城國王與交趾國王宣布獻國與大宋,自明年共和元年起,我大宋將新增交趾、占城、暹羅三郡’。
把標題反複讀了幾遍,文天祥隻覺得心髒開始狂跳。再讀完新聞內容,文天祥覺得自己對標題的理解的確沒錯。趙嘉仁的軍隊征服了南方的蠻荒之地,將其納入大宋版圖。這消息並沒有讓文天祥感到歡喜,反倒讓禮部尚書大大的不高興。這都什麽時候了,不與蒙古作戰,反倒把軍隊派到瘴癘之地打仗,真的是本末倒置。
帶著自己的想法,文天祥前去找趙嘉仁想詢問此事,沒想到趙嘉仁正在開會。詢問警衛會議什麽時候結束,警衛告訴文天祥‘無可奉告’。這讓文天祥感覺心裏麵有些傷感。
臨時朝廷在福州成立之後,趙嘉仁把小皇帝和太後放在福州城,他帶著文武官員在馬尾辦公。張世傑等人對趙嘉仁頗有些警惕,所以帶著與他一起抵達福建的那些軍隊在福州駐紮。這導致文天祥周圍都是陌生人,感覺能說上話的人都很少。尤其在這種心情不爽的時候。
就在文天祥回到他那邊開始工作之時,有通訊員送了文件過來。趙嘉仁要文天祥下午去見他。在約定的時間之前,文天祥就抵達了趙嘉仁的辦公室門外。
與一眾理了短發的官員們坐在等待的長凳上,文天祥覺得心裏麵頗為感慨。趙嘉仁辦事的手段與眾不同,‘想當官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短發’的命令下達之後,的確有人憤而離開。更多人選擇短發,當一眾官員都是短發之時,對於短發的任何批評都變得無足重輕。
命令決定之後就隻是篩除不服從的人,根本不再浪費時間討論。趙嘉仁這種雷厲風行的手段令人感到極大壓力,而那些學校一波波畢業的年輕後生們讓前輩感受到更大壓力。
就在等待之時,幾名身穿製服的女性官員從走廊裏經過,男性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落在她們身上。女性倒是不用強製剪短發,但是她們也統統不許再盤頭。額頭前統一劉海,後麵是齊脖頸的短發或者束起來的馬尾,在女性的柔美中顯出幹練。
這也是趙嘉仁學校裏麵讓文天祥最不喜歡的地方,那些優秀的女性同樣獲得了做官的機會。除了來自年輕男性的競爭之外,官僚隊伍也開始麵對女性們的競爭。趙嘉仁可以通過他的學校來隨心所欲的創造與控製官員隊伍。張世傑南下前其實是想打仗的,看到很多事情之後就選擇領兵護衛小皇帝。
就在文天祥胡思亂想之際,秘書從趙嘉仁的辦公室出來,“請問哪位是文天祥文尚書。”
文天祥立刻站起身,在一眾人等的矚目下跟著秘書進了辦公室。
趙嘉仁除了理短發,還把胡子也給刮了。恢複了21世紀的樣式之後,已經33歲的趙嘉仁看著和24、5歲的毛頭小子沒多大區別。這也不是趙嘉仁一個人的特質,隻要自幼沒營養匱乏的問題,中國人看著普遍顯年輕。
“趙太尉,不知這個交趾與占城是怎麽回事?”文天祥上來就問這個問題。
趙嘉仁挪動了一下身子,讓自己在椅子上靠的更舒服點,他非常放鬆的說道:“我之前是交趾招討使,因為交趾人派兵跟著蒙古人攻打大宋,所以我派兵討伐。占城順道也就拿下啦。我請文尚書來,就是要讓文尚書辦他們獻國的事。”
文天祥臉上沒有絲毫興奮,他憂心忡忡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現在我等的大敵是蒙古,交趾與占城素來納貢,對他們下手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再說,這兩地都是瘴癘之地,拿下來又能如何?”
趙嘉仁心情本來挺好,被文天祥發表了這番憂國憂民的話之後,他心情就變得不那麽好起來。不過趙嘉仁轉念一想,沒必要把文天祥當成有能力的對抗者,把他看成一個心理有疾病的病人就好。在亡國危機下,文天祥的心理健康肯定有問題。
有了新定位,趙嘉仁感覺自己能夠從容麵對文天祥,至少語氣溫和到不會被認為是有敵意的程度,“文尚書,我們這邊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去過交趾麽?你去過占城麽?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不要依照自己的想象說話。再說瘴癘又是什麽?航海行會對此有過研究報告,我覺得你可以先去讀讀之後再說。另外你現在的工作是辦個儀式,把這套儀式給做好。對於百姓來講,他們看到我們可以進行滅國之戰,對朝廷的信心會增加。從軍事上,我們在戰爭中鍛煉了隊伍,積累了經驗,就可以有更強的軍隊來對付蒙古。這也是好事麽。我再問你一次,能把這個儀式辦下來麽?”
被趙嘉仁給傳遞了如此巨大信息量的內容,也就是文天祥記性好,他居然把內容都給記在心裏了。沉默著把趙嘉仁的話一條條在心裏給回想一番,文天祥也找不出反對的意見。趙嘉仁做事與賈似道或者別的丞相不同,趙嘉仁不會命令大家做他們做不了的工作。身為禮部尚書,若是辦不了獻國的儀式,那就隻能說是文天祥自己有問題。至於趙嘉仁對交趾和占城的評價,航海行會在南海經營這麽久,文天祥覺得他對兩地的了解大概沒有趙嘉仁多。
既然不能拒絕,文天祥就點頭答應,“我現在便去準備儀式。”
因為是戰爭期間,所以元旦的休假雖然在,各種熱鬧的活動都暫停。過了這麽一個祥和卻比較清淡的元旦,共和元年正元初七,也就是1273年宋曆正月初七,福州市民們看了一場別樣的大熱鬧。交趾與占城國王,‘俯首係頸,委命下吏’。繩捆索綁的牽到台子下,旁邊的官員、軍人將兩國國王的印信與戶籍名冊總覽呈給大宋官家。
趙嘉仁並沒有站到前排,中央最顯眼的是抱著小皇帝的楊淑妃。小皇帝沒辦法在大冬天的外麵待太久,隻是象征性坐著接受獻國之物後就離開了台子的主位上。能夠親眼見到官家和皇太後,福州市民們踮著腳尖,伸長脖子努力去看。
等官家與太後離開,立在旁邊的趙嘉仁等人就下了台子。等他與文天祥、張世傑等人說話之時,就聽外麵突然聲音大作。張世傑被嚇得一哆嗦,軍中若是突然有如此大的聲音,便是要炸營呢!
然而趙嘉仁神色如常,他笑道:“我安排大家喊喊口號。諸位不用擔心。”
有趙嘉仁這麽一說,張世傑等人也勉強定下心來聽著,就聽外麵的百姓高喊‘大宋萬歲!’‘中華萬歲!’‘消滅蒙古侵略者!’‘奪回家鄉!’
即便知道這不是紮營,也不是民變,聽到這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士人出身的張世傑等人臉色都不好看。趙嘉仁看著他們笑道:“諸位,難倒你們還怕百姓不成。走,我們現在出去見見百姓,讓他們知道,跟著我們能夠勝利!”
聽著外麵山呼海嘯般的整體聲音,想到要麵對成千上萬素不相識的百姓,張世傑等士人都麵露難色。趙嘉仁拍拍文天祥的肩頭,“走,咱們帶頭。”便率先走向高台。
文天祥心裏麵也是不安,不過有趙嘉仁在前麵帶路,文天祥自己也忍不住想看看從未見過的熱鬧。
方才台下的百姓們沒吭聲之時,文天祥作為禮部尚書,主持獻國儀式,他覺得整體尚可。還是那麽多人,當他們開始發聲之時,文天祥覺得聲浪如同颶風般撲麵而來,雖是無形,卻宛如有形。心跳加速,心情緊張。即便文天祥也是膽氣豪壯之人,即便知道百姓們是在歡呼,文天祥還是感覺到一種恐慌。
跟在趙嘉仁身後的那些士人的感受甚至還不如文天祥,在恐懼下,不少人身體僵直,甚至有人額頭上都冒出汗來。這幫人不太敢去直視百姓,就忍不住看向領頭的趙嘉仁。就見趙嘉仁麵對千萬人之時並無絲毫畏懼,他停在台子靠近百姓的那邊,舉起手向台下揮動。見到趙嘉仁向自己打招呼,台下立刻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趙太尉!”“趙太尉!”有人忍不住喊起來,在那些接受過訓練的學生以及幹部們帶動下,呼喊聲越來越整齊,巨大聲浪的衝擊讓在趙嘉仁背後的文天祥等人都忍不住想後退。
趙嘉仁抬起雙手做了下壓的動作,那些學生以及幹部們自己先停下呼喊,並且低聲讓周圍的人不要繼續喊。會場很快就安靜下來。民眾如此迅速的變化讓文天祥覺得背汗毛直豎,他直覺的感受到,安靜下孕育的將是更強烈的力量。
台前很快跑過來十幾個大嗓門的男子。等他們站定,趙嘉仁大聲說道:“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裏,是要慶祝我們的勝利!我們打了大大的勝仗!”
隨著大嗓門男子把這話喊給大夥聽,下麵又是一片歡騰。趙嘉仁再次壓下聲音,就繼續說道:“在此,我要感謝大家,正是有大家,正是有千萬和大家一樣的大宋人,我們才能有今日的勝利。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樣的勝利。當然,在戰爭中有人英勇捐軀,現在請大家低頭為那些犧牲者們低頭默哀。”
說完,趙嘉仁自己先雙手交叉放在身前。司儀高聲喊道:“默哀開始!”趙嘉仁就認認真真的低下了頭。台下看到這一幕的人群眾傳出些驚歎聲。大家從沒想到台上的趙太尉這般大官的舉動竟然如此有禮。
等司儀宣布‘默哀結束’之後。趙嘉仁抬起頭繼續講話。“這一次勝利並不足以消滅侵略者,以後我們還會有很多的戰鬥,戰爭也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但是我向大家保證,隻要我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勝利已經將是我們的。那時候大夥就再也不用擔驚受怕,再也不用寢食難安。我趙嘉仁以大宋太尉向大家保證,這天必然到來!大宋萬歲!”
“大宋萬歲!”“大宋萬歲!”台下又是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呼聲。
做了發言,趙嘉仁就與文天祥張世傑等人下了高台。大家又談了之後的安排,便各自去了。張世傑看著趙嘉仁快步而去的背影,心有餘悸的說道:“趙太尉真的是好得民心。”
文天祥隻是點點頭,他知道張世傑對趙嘉仁的忌憚。經此之後,張世傑的忌憚隻怕要更深一些。文天祥倒是沒有想那麽多,趙嘉仁若是真的想做什麽,張世傑又怎麽能攔得住。他心中正在回味方才的事情,麵對這麽多人,趙嘉仁竟然能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趙嘉仁所講的話竟然沒有絲毫可以挑剔的地方。
此乃真英雄!文天祥心裏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