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趕到滑縣的蒙古金帳外,幾名蒙古侍衛小心的把郭守敬從馬上抬了下來,然後幾乎是架著郭守敬進了金帳。看到自己極為欣賞與器重的水利專家這麽快就趕來,忽必烈正在驚訝兼高興。再見他成了這般模樣,忽必烈對蒙古侍衛怒道:“你等怎麽敢這麽催逼郭守敬!”


    郭守敬聲音虛弱的攔住憤怒的忽必烈,“大汗不要怪他們,是臣自己想急著過來。”


    忽必烈讓侍女仔細給水利專家郭守敬撲了軟塌,將他在上麵安頓,這才頗為心疼的說道:“你這一路上可吃苦啦。”


    給郭守敬發消息用的是八百裏快馬,按照這個速度,郭守敬是以每天超過150裏的速度從大都趕來滑縣的。郭守敬簡單的介紹了情況,有蒙古侍衛提前安排,他白天騎馬,晚上坐車。整個速度還算是不錯。


    簡單回答了大汗對路程的回答之後,郭守敬接著說道:“大汗,臣已經到了那條新河道上看了。就臣以為,新河已經有一裏寬,這幾個月怕是堵不上了。”


    雖然心疼郭守敬,忽必烈的臉色還是變的不好看起來。他坐回自己的位置,這才問道:“為何宋軍連黃河都能堵上,我們卻連一裏寬的河道都堵不上?”


    郭守敬聽出了蒙古大汗的不快,他連忙答道:“陛下,宋軍現在也沒有把黃河堵上吧。馬上就是秋汛,秋汛一來水量大增,他們拿什麽堵黃河?”


    忽必烈雖然對郭守敬的水利建設能力非常認同,但是他還是覺得有種莫名的不安。郭守敬就給忽必烈大汗講述起了堵河道的基本問題。


    河道並非是個平底,而是一個下窄上寬的梯形。在靠近河岸的位置上填河看著很容易,就讓人會產生整條河都是這樣的錯覺。實際情況是,越接近河道中心越是水深流急,在河道邊緣用木樁就能固定土袋,到了河中間,拋進去石頭也會被湍急的水流衝走……


    忽必烈這一生南征北戰,不知道渡過多少河流,見識過多少秋汛。聽水利專家郭守敬講述了一番關於堵河的問題,理論聯係實踐後,忽必烈大汗覺得心中敞亮不少。他忍不住讚道:“便是趙嘉仁堵不上河,他也做了最好的應對,讓我們情急之下動彈不得。”


    郭守敬沒想到蒙古大汗如此豁達,先是一愣,接著心中的敬佩之情大大升起。他感動的說道:“大汗,新河道水流湍急,無法行舟。在此處與宋軍糾纏毫無好處,若是秋汛來臨,我軍更加行動不便。”


    一提到軍事上,忽必烈就對郭守敬沒什麽信賴了。就在他準備詢問郭守敬幾個軍事問題之時,就聽郭守敬說道:“大汗,宋軍已經用這條新河道將河南與山東分成好幾塊。”


    忽必烈眼前一亮,神色登時就嚴肅起來。他讓郭守敬先別繼續說,接著派人把伯顏請來。三人聚頭,忽必烈才讓郭守敬把河流分割河南山東的事情講了一下。伯顏聽完之後,拿了張地圖。這張地圖比起宋軍的地圖差的遠,不過好歹也畫出了地域。那支筆當做新河道在地圖上麵一放,郭守敬所講的全部都清楚了。


    指著夾在新舊兩條河道之間的阿術軍,伯顏問道:“此處可否能渡過兩條河?”


    郭守敬搖搖頭,“我軍在黃河上沒有船,新河道經過都是以前的旱地,哪裏弄來船呢?”


    “羊皮筏不能渡河?”忽必烈問道。


    蒙古軍的渡河利器便是羊皮筏,不管多麽艱困的河流,他們都會這麽嚐試。郭守敬知道蒙古人對於羊皮筏的器重,所以他沉吟片刻才答道:“大汗,新河道水流湍急,幾萬人過河快不了。”


    這話果然讓忽必烈大大的不快起來。他期待阿術能夠盡快渡河後與他匯合,若是郭守敬所說屬實,那等於是忽必烈的戰略已經錯的離譜。之前忽必烈覺得事情說不出的不對,所以沒有把他麾下的騎兵與步兵分開。若是真的分開,等於是蒙古軍自己把軍隊分分割成無法有效合作的三塊。


    “大汗,我們的騎兵還是不要分兵了。”伯顏說道。


    “為何?”忽必烈心中有氣,哪怕覺得伯顏的看法有理,也忍不住不開心的質問道。


    伯顏還是那冷淡的語氣,“我蒙古騎兵出現在黃河南岸,趙嘉仁若是直接用步軍圍攻滑縣縣城。隻要讓他們圍住的話,步軍隻怕就走不了。”


    “夠了!”忽必烈怒道。他當然知道伯顏所說的沒錯,現在看宋軍大大咧咧的反應是因為他們早就算計好了局麵。趙嘉仁敢旁若無人的堵黃河,就是篤定蒙古軍野戰不行、守城無能、水軍無用。曾經大占優勢的蒙古軍突然間居於全麵劣勢的事實讓大汗忽必烈怒氣勃發,他忍不住氣,大步向金帳外走去。外麵的侍衛連忙掀開大帳的門簾,門簾隻是稍微碰了忽必烈一下,忽必烈回身一腳把侍衛踹到,從旁邊人那裏抽出馬鞭對著侍衛劈頭蓋臉的抽打。


    聽著外麵大汗的怒喝與侍衛求饒的聲,郭守敬臉色驚恐。他知道大汗忽必烈雖然是位明君,卻性格急躁,火頭上來就要發怒。而伯顏方才的話明顯大大觸怒了忽必烈。


    伯顏大帥卻沒有說話,他沉默片刻,然後問郭守敬,“不知明日可否與我一起去看看新河道?”


    “若是能看看現在的黃河,那就最好。”郭守敬提出了他的看法。


    伯顏答道:“宋軍在河上有軍船,我們頂多遠眺,他們修堤的地方根本靠不過去。為了靠過去看,我們已經死了兩三百人啦。”


    得知宋軍準備的如此充分,郭守敬已經說不出什麽。在水麵上,一旦失去先機,那是極難挽回的。宋軍來自南方,水麵的能耐比起蒙古強太多。


    如果要是趙嘉仁聽了郭守敬的話,他會忍不住發笑。因為若是沒有趙嘉仁的話,曆史上的蒙古在水上是完全擊敗了大宋。而且趙嘉仁是安徽淮河邊的中原人,而非南方人。


    不過此時趙太尉並沒有心思關心蒙古,或者說蒙古的行動沒有觸及事前的謀劃,在之前的計劃中設定了很多標誌性事件,以及針對這些事件的應對。蒙古人根本沒有觸及當中的任何一項。也就是說,現在的蒙古軍行動遲緩,對宋軍根本沒有造成威脅。


    趙太尉此時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攔河築壩上。此時兩條長堤之間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兩裏地。即便有新河道分流,攔河築壩依舊導致黃河水位提升,整個河岸與水壩都進行了加高工程。而原本十幾丈的新河口在河水衝刷下已經擴大到了快兩裏地。原本新河道兩岸的營壘群設計時候就相距七八裏地,大家還覺得遠的過份,現在已經有人擔心的詢問,若是這麽下去的話營壘區會不會有淹水的危險。


    白棕繩製成的網兜,裝滿石頭與填滿了沙土的草袋,長七八米,直徑一米多。用起吊設備轉到河堤前麵的七八米長的大平板上,用設備吊起大平板的一邊,讓這種巨大的沉河物直接掉進水裏,而不是丟在水壩的泥地邊緣。每次這種沉河物落水,都會激起巨大的水浪。這巨大的玩意掉進水裏之後頃刻就沉入黃河水中不見蹤影。


    趙嘉仁並非是水利專業,但是他在電視上看過在黃河與長江上修堤壩的紀錄片。郭守敬提出的內容,趙嘉仁也很清楚。集合大宋積累的技術資料以及河務人員,此次填河也算是竭盡全力了。


    “太尉,按照以前的進度,再過五天就能完工呢。”負責測量的董如海提出了一個算數結果。


    趙嘉仁聽了之後扭頭看向董如海。他從這個技術負責人的臉上看到的是緊張。這下趙嘉仁倒也有些釋然了,遇到這等事情誰不緊張呢。越是緊張,大家就越喜歡說些場麵話來給自己壯膽。


    “按照科學規律來做吧。”趙嘉仁答道。新中國80年代之後對大型紀錄片裏麵各種大型水利工程的合攏有專門的描述。趙嘉仁知道那到底有何等困難。


    正說話間,不太遠的地方就傳來轟鳴聲。趙嘉仁與董如海的目光都看過去。那是工程隊在對新河口實施爆破,人為炸開一些邊緣,讓更多黃河水能夠順暢的從新河道流走。黃河水能從新河道多流走一分,就從舊河道少流走一分。攻城實施到這種時候,真的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


    五天時間在工地上過的飛快。新河道河口水麵寬度已經大大超過兩裏,接近三裏。舊河道水麵寬度隻剩下不到四百米。這麽一個距離,如果大聲呼喊的話,就應該能夠清楚的聽到對麵的聲音,然而此時卻做不到。這並非是因為黃河上的風大,更是因為這個缺口處的河水濤聲洶湧宛若戰鼓。


    此時再投入河中的已經不再是白棕繩製成的網兜,而是小拇指頭粗細的鐵條編成的鐵籠。鐵籠裏麵裝滿的是石塊與麻袋裝的水泥塊。現在的水泥質量不行,放進如此湍急的水中會碎掉。


    看著這些在市麵上價格不菲的工業品被投入到河中,趙嘉仁心中惡狠狠的感歎:要是沒有國營企業,這條河堤大概就讓老子破產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革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紅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紅之月並收藏革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