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329年,總參謀長李雲已經40歲了。單純以不到40歲就穩坐這個等同兵部尚書的位置,李雲在大宋的曆史上並不稀奇。但是在這個位置上還能認認真真的繼續學習,李雲大概是到現在為止態度最端正的一個。


    《大宋軍隊製度改革草案》認認真真的攤開在麵前靠左的地方,麵前靠右的部分放著筆記本。李總參謀長一會兒在草案上麵用筆做記號,一會兒在筆記本上寫下他的看法與疑問。此次朝廷改製與軍隊改製同時進行,軍隊之前就已經改過一次,此次的改動就不太多。


    此次比較大的改動是明確了軍政體係,以前被認為是監軍的學社改名為政工。以前單一的軍官體係變成了軍官與士官。


    如果隻是這種程度的變化,李雲並不用如此正襟危坐。以他的經曆和認識,隨便看幾遍就能了然於胸。這次改革草案裏麵講述了趙嘉仁到底要建立一支什麽樣的軍隊,以及為什麽要建立這樣的軍隊。李雲自然要認真研讀,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研讀了好一陣,李雲隻覺得心浮氣躁,不得不抬起頭來。有關‘人道主義’的部分讓他覺得無比痛苦,難以參透。如果完全糊糊塗塗倒也罷了,李雲還發現趙嘉仁闡述的‘人道主義’並非胡攪蠻纏,也不是天馬行空。隻是李雲現在還沒辦法弄明白那裏麵的內在邏輯而已。


    雖然還想繼續讀下去,李雲卻知道自己其實已經到了極限,幹脆起身離開到外麵散步。走了沒幾步,就見到管裝備的總參謀部第五局局長快步走過大院,見到李雲之後竟然向李雲走了過來。李雲知道部隊組織要調整,很大一部分權力要交到政工下麵,裝備單位則是另外的調整,一部分裝備生產要交給其他企業。理由很簡單,部隊對於兵工廠產品的瑕疵非常不滿,對於兵工廠那種高高在上的大爺作派完全沒辦法忍受。


    “參謀長,官家將新的戰刀交給我們來做了。”第五局局長一臉的興奮,講述了趙官家對新式近戰武器的安排。


    李雲看著局長說的眉飛色舞,心中竟然生出了點憐憫之意。等局長說完,他說道:“就我所知,趙官家要是親自參與的,就會比較關心進程……”


    “進程?”局長有些訝異。


    “對,就是裏麵的各種步驟。官家不會求全責備的要求所有事情都一帆風順,卻會想知道研發期間發生了什麽。等到官家把這個交給技術部門去負責,他就隻要看結果了。”李雲很含蓄的做著勸告,希望這位局長可千萬不要腦子一熱,錯估了形勢。


    局長們都不是傻瓜了,李雲明顯看出局長臉上那種強烈的熱情開始快速消退。沒多久,局長就主動結束了談話,看著他有些失落的背影,李雲希望這位能夠很好的麵對現實。


    李雲回到辦公室,就接到通知。趙嘉仁讓他去一趟,李雲有些疲憊的站起身,帶上軍帽。心中忍不住猜測趙嘉仁想談什麽,如果是太複雜或者太簡單的事情,李雲覺得還是不談的好。


    趙嘉仁見到李雲出現在麵前,有些訝異的問道:“怎麽看著這麽累?”


    “有麽?”李雲沒想到自己的精神狀態這麽容易就被看出來。


    “看著你心很累的樣子。不常見。”趙嘉仁答道。李雲平素就算是看著比較沉穩的樣子,至少內在的那股子精氣神。


    “官家。我有三個問題想問。”


    “第一,要是現在倭刀的製造技術有了突破,倭刀術也有了突破,你會高興麽?”李雲很率直的問出了自己的疑問。證實自己的判斷總能讓李雲心情比較好。


    “這件事我放下了。”趙嘉仁簡單的答道。


    “第二,官家所說的人道主義是怎麽回事?我們殺人如麻,怎麽可能被稱為人道?”


    “你覺得我是為了殺人而上戰場的麽?”趙嘉仁說話的時候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我覺得官家是為了勝利而投入戰爭。”


    微微搖搖頭,趙嘉仁答道:“我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為了保護周圍人的生命和生活。為了保護漢人的生命而生活投入的戰爭。李雲,你為什麽走上戰場?”


    “我是想追隨官家。而且蒙古人太可恨了,殺了那麽多大宋百姓,不能放過他們。”


    “那你也是為了保護別人而上的戰場。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談人道主義了。”


    聽了這個解釋,李雲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他發現自己對於人道主義的理解貌似比趙嘉仁說的要複雜的多。但是趙嘉仁所說的雖然簡單,卻並不是那麽輕鬆就能找到答案的感覺。


    “第三,官家為何要讓監軍領軍。就算是起個政工的名頭,不還是要監管我們軍人麽。”


    “你們在成為軍人之前,首先是人。你們在當軍人的時候也是人,而不是蒙古軍那種人形野獸。不能指責獵人在獵殺野獸的時候沒有慈悲之心,他幹的就是這種工作。但是也不能因為獵人手上沾了許多血,就允許他們任意獵殺人類。想讓軍人擁有高於普通百姓的道德和地位,就得由政工來引領軍隊的方向。”


    “有點明白,還是太不明白。”


    “李雲,我問你,這支宋軍是不是我的軍隊?”


    “是。”


    “既然是軍隊,那麽軍中的諸位指戰員該不該聽我的?”


    “該。”


    “那麽軍隊會不會自動聽我的?”


    “……不會。”


    “那麽政工的作用就是讓軍隊理解為什麽要聽我的,而且政工的作用也是要保證軍隊裏麵的都是人。我的希望不僅於此,更希望軍人能夠被大宋人民認同。隻有軍人真的明白自己是大宋的保衛者,是大宋人民的保衛者,軍人才能得到人民的認同。這就是政工的職責。”


    “……那我們這些指揮打仗的又算什麽?”


    “你難道不是學社成員麽?為什麽要自外於政工。政工不是軍隊的太上皇,政工本身也是軍人。對軍人的所有要求都適用於做政工的人,除此之外,對政工還得有更高的要求。”


    “那官家呢?”


    “我乃是大宋軍隊的統帥,我就是大宋的保衛者,這不僅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義務。”


    李雲不說話了。在這個世界上,隻有趙嘉仁說出這樣自傲的話時,才能讓李雲心服口服。當他們向著強大敵人進攻之時,總能在更靠前的地方看到趙嘉仁的背影。


    “還有問題麽?”


    “沒有了。”


    “我叫你來,是想問問今年能否攻入和林?”


    “官家想禦駕親征麽?”李雲語氣謹慎的問道。


    “我雖然還不到50歲,卻已經開始想學學謝安。當眾人稱讚你們的功績之時,看似很隨意的說,小兒輩大破賊。”趙嘉仁笑道。


    李雲見趙嘉仁裝作倚老賣老的樣子,忍不住也笑起來。然後就聽趙嘉仁繼續說道:“不過朝裏若是有人吆喝什麽完勝,我並不會答應。這次找你來就是要說這個。”


    “為何?”李雲有些訝異的問。他在陰山以北待了幾年,知道在廣袤的草原上追逐敵人部落有多麽困難。所謂完勝,要消耗的人力物力難以想象。


    “為了保證大宋的安全,必須將蒙古人驅趕走。這個是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事情,便是不惜一切代價出動大軍,結果也隻是今天攆走,明天回來。但是有人對現在的稅收和農業政策大大不滿。如果攻入蒙古金帳曾經和林,我個人擔心有人想借題發揮。”


    “他們……真敢這麽做?”


    “他們有什麽不敢的。朝廷裏的事情我能壓得住,但是軍隊這邊,你得能壓得住。我可不想因為這件高興事,反倒要對軍隊裏麵的人大規模解職。”


    “是。”李雲簡單的答道。雖然說的爽快,他心裏麵其實很不安。過去一年裏麵趙官家解職了不少高官,也讓一些高官剛到致仕的最低年齡就致仕。到現在,朝廷重臣已經被換掉了小半。可趙官家並沒有絲毫放鬆的跡象。


    想到這裏,李雲說道:“官家。大宋軍隊乃是官家的軍隊,隻聽從官家的命令。”


    “還有多久能夠攻入和林?”


    “前哨距離和林不到五百裏,主力一萬騎兵四月開始北上。主力部隊攜帶大車北上。隻是以蒙古人的習性,他們絕不會死守城池。那和林隻怕也沒什麽了不起的東西。”


    “明白。你去忙吧。”


    看著李雲的背影,趙嘉仁很滿意。攻克和林隻能鼓勵大宋國內的士氣,蒙古金帳已經離開了和林好些年。指望在那邊繳獲無數戰利品,大概是完全沒希望。而且趙嘉仁也沒有要對蒙古斬盡殺絕的意思,如果能把蒙古人都攆到中亞,趙嘉仁就願意和蒙古議和。


    有種說法,‘但使龍飛將在’中的龍城,就是指的和林。那裏也是漢人自古以來的土地。趙嘉仁的思維忍不住就開始發散。接著他又跳躍的想到,忽必烈要是知道和林被占領,會是個啥反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革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紅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紅之月並收藏革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