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頭和尚的出現給林家帶來的影響很快就煙消雲散了,林如海和賈敏並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隨即拋之腦後,林瑜倒是記得牢牢的,為的卻是牢記劇情,改變命運,避免林家走向悲劇。
轉眼到了四月,林瑾和奶娃娃哥哥的周歲生辰要到了,他是四月二十六,奶娃娃是四月初十。乍聞自己的出生年月,林瑜大吃一驚,怎麽會是四月二十六,那不是跟賈寶玉同一天了。
不過再想想,薛寶琴,邢岫煙、平兒、四兒都是那天,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也就隻有這麽多個日子,遇上相同的在所難免,隻要他們不寄居賈家,其實也沒什麽影響的。
由於兩個孩子的生辰隔得太近,林家不可能半個月內辦兩次抓周禮,那樣給人下帖子都是個麻煩事,賈敏就偷了個小懶,合二為一了,反正抓周禮這個事,本來是不是正日子舉行的。
隻要大哥兒推遲幾天,二哥兒提前幾日,也就是了。奶娃娃正生日那天,林如海公布了他給兩個兒子取的名字,長子林瑾,次子林瑜。懷瑾握瑜,兩個字的含義都是極不錯的,賈敏很滿意。
林瑜聞言稍有些驚訝,他沒想到自己兩輩子的名字,居然是一樣的。好在他上輩子的大伯是個粗人,沒給老是欺負他的堂兄取林瑾這個名字,不然他麵對著奶娃娃,可就要別扭死了。
想著林瑾林瑜已經滿了周歲,賈敏也讓家裏下人改了對他們的稱呼,不再喚作大哥兒、二哥兒,而是改稱大爺、二爺,黛玉也是一樣,不再叫做大姐兒,都稱呼她為大姑娘。
又過幾日,到了四月二十,賈敏精心挑選的黃道吉日,林瑾和林瑜舉行抓周禮的日子。
那天,林家來了不少客人,都是當地有名望的人家的女眷,個個口若蓮花,誇得小哥倆就跟花兒一樣,林瑜原本有點不好意思,卻見林瑾一臉坦然的表情,也就跟著無所謂了。
小孩子嘛,本來就是喜歡被人誇獎的,哪有什麽好不好意思的概念,林瑜就是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在作祟,差點含蓄得過了,好在有林瑾在旁邊作為參考,讓他懸崖勒馬,及時糾正了回來。
此時,小哥倆都已經會走路了,隻是林瑾還不太穩,走得遠了需要有人牽著,林瑜更要利索些,他不用人扶著,就可以搖搖晃晃從自己屋裏走到賈敏的屋子,中途還不帶歇氣的。
抓周的儀式已經開始了,因為賈敏準備的東西實在太多,桌子上根本放不下,她就讓人在花廳的地上鋪了厚厚的地毯,把各色物件擺在地毯的四周,再把打扮地喜氣洋洋的兩個孩子放在中央,任由他們選擇,反正已經是春日,地上也不太涼,並不會凍著兩位小朋友,而觀禮的人就站在地毯外麵。
“瑾兒,瑜兒,你們快抓啊!”黛玉站在賈敏身邊拍了拍手,有些著急地催促道。隻見兩個肉嘟嘟的小朋友支著胖墩墩的小腿站在地毯中間,左搖右晃地搖擺,就是遲遲不肯下手。
黛玉以為弟弟們不懂抓周的意思,忙道:“你們喜歡什麽,就撿起來拿在手裏。”
林瑜不是不懂,他是想等林瑾先抓,然後參考他的抓一樣差不多的。畢竟,人家是真正的小朋友在抓周,很有參考意義的,他一個老黃瓜刷嫩漆的,就不要跟人搶風頭了,大家相安無事就好。
誰知林瑾的脾氣特別古怪,什麽東西抓到他手裏,都是看一眼就拋掉了,好像對什麽都不感興趣似的,他在地毯上爬來爬去半天,卻什麽都沒有選中,看著賈敏臉色都有點變了。這孩子抓什麽扔什麽,地毯上的每一樣東西都被他抓了個遍,就是不見他想要什麽,她是真的看不懂了,林瑾到底想抓什麽。
林瑜也不比林瑾好到哪裏去,人家好歹還有要抓的架勢,他幹脆站在地毯的最中央,一動也不動,不知在看什麽。其實,林瑜隻是在好奇,賈敏準備的抓周物品雖然豐富,卻都是該有的,比如有弓箭、有筆硯、有書畫、有珠寶、有官牌……都是代表文治、武功、金錢和權力的東西,不要說胭脂盒了,就是針線盒也看不到啊,真不知道賈寶玉的胭脂水粉是怎麽抓來的。
可是話又說回來,原著裏賈敏可是在女兒跟前說過賈家的事的,不僅說了榮國公府與別家不同,也說了賈寶玉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賈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可是林瑜穿過來四個月了,並沒有聽賈敏說過他抓胭脂的事,莫非是太丟人了,不好意思說出口。
眼見著林瑾再一次把一支上好狼毫扔了出去,賈敏臉上真要掛不住了,林瑜不敢再胡思亂想,邁著小短腿蹭蹭蹭走過去,把那支狼毫撿了起來,林家是讀書人家,抓筆什麽的,最安全了。
果然,賈敏的神色雲開雨霽,眾人的吉祥話也脫口而出,還都不帶重複的。
見林瑾還沒有主意,林瑜嘻嘻笑道:“哥哥,抓喜歡的,最喜歡的。”
“最喜歡的?”林瑾眨了眨眼,似乎聽懂了林瑜的話,他最後轉了半晌,幹脆從地上爬了起來,搖晃著走到林瑜身邊,一把從背後抱住他,還笑著說道:“喜歡弟弟,我最喜歡弟弟了。”
林瑜頓時目瞪口呆,哭笑不得,賈敏和在場眾人也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抓周抓了自己的親弟弟,這算什麽啊,眾人驚得都不知該說什麽了,不過還是有人反應極快,忙恭喜賈敏說,兩位小公子感情深厚,兄弟和睦,其他人也醒過神來,氣氛立時變得活躍起來。
反而是黛玉做事比較認真,覺得林瑾抓了林瑜不算抓周,又哄著他抓了塊上好的硯台,小哥倆的抓周禮,才算正式結束了。雖說過程有些曲折,可是筆硯這樣的選擇,卻都是中規中矩的。
林如海因在外廳陪著男客,並沒有親眼看到兒子們抓周,隻是聽了匯報的結果,當時覺得很滿意,心想不愧是我的兒子,晚些時候聽到賈敏說了具體過程,也是不知該說什麽,隻覺好笑之極。
說到底,抓周這種事情,也就是個意頭,能讓孩子們抓的,也都是好東西,不過是個心理安慰,至於孩子日後能不能成材,還不是要看個人努力,林如海和賈敏,對此也不是特別在意。
林瑾林瑜滿過周歲不久,賈敏就收到了京城來信,不想信還沒有看完,她的臉色就變了幾變,而且是越來越難看。林如海瞧著不對,忙問道:“夫人,你怎麽了?哪裏不舒服嗎?”
“不是……”賈敏輕輕搖頭,語氣有些沉重地道:“母親來信說,珠兒上個月,沒了……”
雖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再不是自家的人了,可是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娘家好呢,那也是自己的依靠啊,賈敏自然也不例外。可惜她父親賈代善去了以後,兩個兄長都是能力平平,侄兒一輩的,也不見得多出色,二哥家的賈珠算是個中翹楚,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不料一病就去了。
“哎……”林如海聞訊也是長長歎了口氣,隻是對於這個結果,他並不感到意外。前兩年,賈珠回到金陵老家參加童生試,路過揚州時曾經拜會過他和賈敏,還在林家小住了幾日。林如海當時就發現,賈珠讀書實在太過刻苦,簡直有些不顧自己的身體了,他也勸過他,科舉這條路不好走,要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不然身體跟不上了,如何跟千萬人競爭,欲速則不達啊。
賈珠並沒有答應或者否認,隻說要是中了秀才,賈政讓他下一科就參加鄉試。林如海看過賈珠的文章,覺得參加鄉試還欠些火候,讓他不要急,緩緩再考,反正他還年輕,以後有得是機會。
如今想來,他的那些勸說賈珠根本沒有聽進去,還是一味苦讀不休。林如海探花出身,也不是一躇而就的,從秀才到舉人隔了七年,舉人到進士又是七年,為的就是準備充分,有足夠的把握。
“珠兒就這麽走了,他媳婦才可憐,進門還不到一年,也不知肚子裏的孩子是男是女,若是有幸生個男孩,下半輩子也是有靠了,若是女孩,就更可憐了。”賈敏猶自沉浸在悲傷的氛圍裏。
賈珠的妻子李紈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的女兒,這個事林如海也知道的,當時還覺得賈政眼光不錯,給自己找了個好親家,要是他有耐心點,讓賈珠慢慢來,以他的資質,加上李家的指點,進士不好說,舉人是很有把握的,賈家還有爵位,賈珠就算隻是舉人,也能有官做的,可惜就是太急了。
沒等林如海感歎完,賈敏突然又說了句,“也不知母親怎麽想的,竟想要元春進宮。”就算賈珠沒了,賈家也不至於後繼無人,怎麽就要大侄女進宮了,那條路是好走的嗎,賈敏一臉憂色。
轉眼到了四月,林瑾和奶娃娃哥哥的周歲生辰要到了,他是四月二十六,奶娃娃是四月初十。乍聞自己的出生年月,林瑜大吃一驚,怎麽會是四月二十六,那不是跟賈寶玉同一天了。
不過再想想,薛寶琴,邢岫煙、平兒、四兒都是那天,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也就隻有這麽多個日子,遇上相同的在所難免,隻要他們不寄居賈家,其實也沒什麽影響的。
由於兩個孩子的生辰隔得太近,林家不可能半個月內辦兩次抓周禮,那樣給人下帖子都是個麻煩事,賈敏就偷了個小懶,合二為一了,反正抓周禮這個事,本來是不是正日子舉行的。
隻要大哥兒推遲幾天,二哥兒提前幾日,也就是了。奶娃娃正生日那天,林如海公布了他給兩個兒子取的名字,長子林瑾,次子林瑜。懷瑾握瑜,兩個字的含義都是極不錯的,賈敏很滿意。
林瑜聞言稍有些驚訝,他沒想到自己兩輩子的名字,居然是一樣的。好在他上輩子的大伯是個粗人,沒給老是欺負他的堂兄取林瑾這個名字,不然他麵對著奶娃娃,可就要別扭死了。
想著林瑾林瑜已經滿了周歲,賈敏也讓家裏下人改了對他們的稱呼,不再喚作大哥兒、二哥兒,而是改稱大爺、二爺,黛玉也是一樣,不再叫做大姐兒,都稱呼她為大姑娘。
又過幾日,到了四月二十,賈敏精心挑選的黃道吉日,林瑾和林瑜舉行抓周禮的日子。
那天,林家來了不少客人,都是當地有名望的人家的女眷,個個口若蓮花,誇得小哥倆就跟花兒一樣,林瑜原本有點不好意思,卻見林瑾一臉坦然的表情,也就跟著無所謂了。
小孩子嘛,本來就是喜歡被人誇獎的,哪有什麽好不好意思的概念,林瑜就是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在作祟,差點含蓄得過了,好在有林瑾在旁邊作為參考,讓他懸崖勒馬,及時糾正了回來。
此時,小哥倆都已經會走路了,隻是林瑾還不太穩,走得遠了需要有人牽著,林瑜更要利索些,他不用人扶著,就可以搖搖晃晃從自己屋裏走到賈敏的屋子,中途還不帶歇氣的。
抓周的儀式已經開始了,因為賈敏準備的東西實在太多,桌子上根本放不下,她就讓人在花廳的地上鋪了厚厚的地毯,把各色物件擺在地毯的四周,再把打扮地喜氣洋洋的兩個孩子放在中央,任由他們選擇,反正已經是春日,地上也不太涼,並不會凍著兩位小朋友,而觀禮的人就站在地毯外麵。
“瑾兒,瑜兒,你們快抓啊!”黛玉站在賈敏身邊拍了拍手,有些著急地催促道。隻見兩個肉嘟嘟的小朋友支著胖墩墩的小腿站在地毯中間,左搖右晃地搖擺,就是遲遲不肯下手。
黛玉以為弟弟們不懂抓周的意思,忙道:“你們喜歡什麽,就撿起來拿在手裏。”
林瑜不是不懂,他是想等林瑾先抓,然後參考他的抓一樣差不多的。畢竟,人家是真正的小朋友在抓周,很有參考意義的,他一個老黃瓜刷嫩漆的,就不要跟人搶風頭了,大家相安無事就好。
誰知林瑾的脾氣特別古怪,什麽東西抓到他手裏,都是看一眼就拋掉了,好像對什麽都不感興趣似的,他在地毯上爬來爬去半天,卻什麽都沒有選中,看著賈敏臉色都有點變了。這孩子抓什麽扔什麽,地毯上的每一樣東西都被他抓了個遍,就是不見他想要什麽,她是真的看不懂了,林瑾到底想抓什麽。
林瑜也不比林瑾好到哪裏去,人家好歹還有要抓的架勢,他幹脆站在地毯的最中央,一動也不動,不知在看什麽。其實,林瑜隻是在好奇,賈敏準備的抓周物品雖然豐富,卻都是該有的,比如有弓箭、有筆硯、有書畫、有珠寶、有官牌……都是代表文治、武功、金錢和權力的東西,不要說胭脂盒了,就是針線盒也看不到啊,真不知道賈寶玉的胭脂水粉是怎麽抓來的。
可是話又說回來,原著裏賈敏可是在女兒跟前說過賈家的事的,不僅說了榮國公府與別家不同,也說了賈寶玉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賈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可是林瑜穿過來四個月了,並沒有聽賈敏說過他抓胭脂的事,莫非是太丟人了,不好意思說出口。
眼見著林瑾再一次把一支上好狼毫扔了出去,賈敏臉上真要掛不住了,林瑜不敢再胡思亂想,邁著小短腿蹭蹭蹭走過去,把那支狼毫撿了起來,林家是讀書人家,抓筆什麽的,最安全了。
果然,賈敏的神色雲開雨霽,眾人的吉祥話也脫口而出,還都不帶重複的。
見林瑾還沒有主意,林瑜嘻嘻笑道:“哥哥,抓喜歡的,最喜歡的。”
“最喜歡的?”林瑾眨了眨眼,似乎聽懂了林瑜的話,他最後轉了半晌,幹脆從地上爬了起來,搖晃著走到林瑜身邊,一把從背後抱住他,還笑著說道:“喜歡弟弟,我最喜歡弟弟了。”
林瑜頓時目瞪口呆,哭笑不得,賈敏和在場眾人也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抓周抓了自己的親弟弟,這算什麽啊,眾人驚得都不知該說什麽了,不過還是有人反應極快,忙恭喜賈敏說,兩位小公子感情深厚,兄弟和睦,其他人也醒過神來,氣氛立時變得活躍起來。
反而是黛玉做事比較認真,覺得林瑾抓了林瑜不算抓周,又哄著他抓了塊上好的硯台,小哥倆的抓周禮,才算正式結束了。雖說過程有些曲折,可是筆硯這樣的選擇,卻都是中規中矩的。
林如海因在外廳陪著男客,並沒有親眼看到兒子們抓周,隻是聽了匯報的結果,當時覺得很滿意,心想不愧是我的兒子,晚些時候聽到賈敏說了具體過程,也是不知該說什麽,隻覺好笑之極。
說到底,抓周這種事情,也就是個意頭,能讓孩子們抓的,也都是好東西,不過是個心理安慰,至於孩子日後能不能成材,還不是要看個人努力,林如海和賈敏,對此也不是特別在意。
林瑾林瑜滿過周歲不久,賈敏就收到了京城來信,不想信還沒有看完,她的臉色就變了幾變,而且是越來越難看。林如海瞧著不對,忙問道:“夫人,你怎麽了?哪裏不舒服嗎?”
“不是……”賈敏輕輕搖頭,語氣有些沉重地道:“母親來信說,珠兒上個月,沒了……”
雖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再不是自家的人了,可是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娘家好呢,那也是自己的依靠啊,賈敏自然也不例外。可惜她父親賈代善去了以後,兩個兄長都是能力平平,侄兒一輩的,也不見得多出色,二哥家的賈珠算是個中翹楚,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不料一病就去了。
“哎……”林如海聞訊也是長長歎了口氣,隻是對於這個結果,他並不感到意外。前兩年,賈珠回到金陵老家參加童生試,路過揚州時曾經拜會過他和賈敏,還在林家小住了幾日。林如海當時就發現,賈珠讀書實在太過刻苦,簡直有些不顧自己的身體了,他也勸過他,科舉這條路不好走,要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不然身體跟不上了,如何跟千萬人競爭,欲速則不達啊。
賈珠並沒有答應或者否認,隻說要是中了秀才,賈政讓他下一科就參加鄉試。林如海看過賈珠的文章,覺得參加鄉試還欠些火候,讓他不要急,緩緩再考,反正他還年輕,以後有得是機會。
如今想來,他的那些勸說賈珠根本沒有聽進去,還是一味苦讀不休。林如海探花出身,也不是一躇而就的,從秀才到舉人隔了七年,舉人到進士又是七年,為的就是準備充分,有足夠的把握。
“珠兒就這麽走了,他媳婦才可憐,進門還不到一年,也不知肚子裏的孩子是男是女,若是有幸生個男孩,下半輩子也是有靠了,若是女孩,就更可憐了。”賈敏猶自沉浸在悲傷的氛圍裏。
賈珠的妻子李紈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的女兒,這個事林如海也知道的,當時還覺得賈政眼光不錯,給自己找了個好親家,要是他有耐心點,讓賈珠慢慢來,以他的資質,加上李家的指點,進士不好說,舉人是很有把握的,賈家還有爵位,賈珠就算隻是舉人,也能有官做的,可惜就是太急了。
沒等林如海感歎完,賈敏突然又說了句,“也不知母親怎麽想的,竟想要元春進宮。”就算賈珠沒了,賈家也不至於後繼無人,怎麽就要大侄女進宮了,那條路是好走的嗎,賈敏一臉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