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闈曆來就是大事,沒人搗亂也有風言風語流出,稍微處理不好,牽連就甚為廣泛,這次還有徒楓在背後煽風點火,縱是徒樺快刀斬亂麻,把該滅的不該滅的通通都給滅了,也沒能把事態徹底鎮壓下去,反而是逐漸擴散開來,原先是京城裏沸沸揚揚,說什麽的都有,現在是舉國上下都在說了。
尤其徒樺得罪的不是別人,而是最小氣的讀書人,這些人罵人可有水準了,不帶髒字不說,還變著花樣來,甚至著書立傳,大有硬抗到底的架勢,一時之間,人們議論紛紛,眾說紛紜。
恰在此時,天公還不作美,竟然給鬧起旱災來了。從三月底算起,北方大部分地區,整整兩個月滴雨未下,而那些有幸下雨的地兒,也是意思意思灑了兩滴,地皮還沒打濕就雨過天晴了。
本來呢,這兩件事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一個是天災,一個是*嘛。但在某些地方,有人把這兩件事聯係到了一起,矛頭還直至徒樺,說是他為君不仁,觸怒了天道,上天才會降罪於民。
這個說法源於何方已經無從考證,但它一經傳出就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林瑜滿心以為,這樣混亂的局麵是徒楓樂於見到的。畢竟,眼下坐在龍椅上的人還是徒樺,他的皇帝當得越失敗,徒楓起兵反他的時候,阻力才會越小,成功的機會也會因此更高一些。
不過隨著旱災程度的加重,徒楓的眉毛蹙得比誰都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歡愉之色。
林瑜和柳泫商量了下,都認為徒楓是在擔心長遠之計。天下是徒家的天下,被徒樺搞得太糟糕了,最終要他來收拾爛攤子,會擔心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後來問了林瑾才明白,徒楓根本沒有想得那麽深遠,他一心憂慮的,全是眼前之事。這次旱災的影響範圍很大,除了中原的北方地界,漠南的大片草原也受了災,瓦伊人的牛羊沒有足夠的食物,冬天之前一定會南下騷擾。
兄弟鬩牆,一觸即發,強敵環繞,虎視眈眈,難怪徒楓會憂心忡忡。更要命的是,他們的位置還很糟糕,幽州處在京城和漠南草原之間,是抵抗瓦伊人的第一陣線,腹背受敵的日子可不好過。
當然,徒樺隻要不是笨到極點,是不會做出在劉策率軍抵抗瓦伊人的同時背後插刀的舉動的,因為沒有這個必要。他隻要在背後看戲就好,等到雙方打得差不多了,再派人北上收拾殘局即可。
徒楓和他的幕僚們,最擔心的就是這種情況,幽州的兵力和物資籌備,撐不起雙線作戰。
於是有人就說了,他們可以不抵抗,讓瓦伊人進關,等到京城撐不住了,再從背後伏擊瓦伊人。那個幕僚可能覺得自己想法精妙,說得滔滔不絕,兩眼放光,而其他人也有不少附和他的觀點。
林瑾林瑜沒有資格在這樣的會上發言,隻能跟在徒楓身邊旁聽。林瑾的表情算是比較平靜的,除了微微皺起的眉峰,幾乎看不出和平時的不同,而林瑜的嘴巴,則是驚訝地已經有點合不上了。
原來帶路黨這種生物,是不分時代和地域的啊,林瑜深深吸了口氣,轉頭去看徒楓。
讓林瑜感到欣慰的是,盡管發言的幕僚是陳副將的人,但他臉上並未露出讚同的神色,反而是微不可查地抿了抿唇。很顯然,徒楓沒有這樣的想法,引狼入室也堪稱是下下之策,幽州是中原的北大門,瓦伊人一旦入關,局勢根本不是他們可以控製的,螳螂撲蟬、黃雀在後固然是很好的想法,可是更大的可能,卻是戰火重燃、生靈塗炭,徒家好容易得來的江山重新落入異族之手。
林瑾的想法跟林瑜很相似,因此散會之後,他見眾人已經退下就尾隨徒楓到了書房。
徒楓見林瑾自動隨行,知道他有話要對自己講,誰知林瑾進門以後,不過是默默收拾桌上的紙筆,始終一言不發,徒楓等不及,遂問道:“小金子,不是有話要說嗎?怎麽啞巴了?”長期習慣使然,徒楓見了林瑾林瑜都是叫的小名,這次他們兄弟到了幽州,人前雖然換了稱謂,人後還是如此。
“王爺,你不會……不會真的那樣做吧?”林瑾咬了咬唇,終究還是問了這個問題。
徒楓聞言一愣,顯是沒有想到林瑾會這麽問,沉吟片刻方道:“你說呢,你覺得我會嗎?”
林瑾毫不猶豫,反射性地搖了搖頭,“當然不會,王爺不是那樣的人,不會那樣做的。”
徒楓釋然笑笑,語氣帶上幾分輕快,“既然都知道了,你還問什麽呢,小金子……”
換做旁人,能被徒楓這般親昵的稱呼,心裏再是高興不過,比如林瑜,他就對徒楓叫他小魚兒沒有意見,兩人的年齡身份差距在那裏擺著,徒楓願意對他們親熱,他有什麽好不滿的。林瑾以前也是如此,覺得自己對徒楓而言,是比較不一樣的存在,但是現在,他不想再被他當做小孩子了。
“王爺,我不是……”林瑾原想為自己辯解,轉念想想,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徒楓是知道他的想法的,他不說還好,說多了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就低聲道:“王爺,我長大了,你別再……”
“別再什麽?”徒楓好整以暇地笑笑,林瑾後麵幾個字說得太小聲,他沒有聽清楚。
林瑾突然抬首,直直凝視徒楓片刻方道:“我不是小孩子了,你別再叫我小金子。”
“哈哈哈……”徒楓失神一愣,隨即大笑起來,“小瑾兒,你要不要這麽可愛?”
見徒楓沒把自己的話當做一回事,林瑾有些失落,可又有些開心,徒楓對他,終究是和旁人不一樣的。他想要的,他不可能給,兩人能有這樣的親密已屬不易,假以時日,徒楓重回京城,身登九五,他若是不夠努力,可能會連站在他身邊的資格都沒有,在幽州的這些時日,已經是上蒼對他的眷顧了。
久久不見林瑾的回應,徒楓以為他生氣了,又柔聲道:“小金子,這就生氣了啊?”
林瑾搖了搖頭,低聲道:“王爺,我還有些事沒做完,就先回去了。”
“去吧,不要搞得太晚,燈下看書傷眼。”徒楓並未挽留,目送林瑾出了他的書房。
等到林瑾的身影走遠不見,徒楓才幽幽歎了口氣。他生性敏銳,林瑾又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他對自己有什麽想法,哪有不知道的。和林瑾以為的不一樣,徒楓對他絕不是視若無睹,或者單純把他當成孩子看待。徒楓是喜歡林瑾的,可正是因為喜歡,麵對毫不掩飾的林瑾,他才選擇了回避。
大虞朝並不禁止同性相戀,尤其是在不耽擱成親生子、傳宗接代的情況下,但是有個前提,雙方的身份最好是相當的,否則明顯處在下位的那個,肯定是會被人看不起的,認為他以色侍人。
徒楓和林瑾之間,就存在這個問題,隻要他們在一起,不管實際情況如何,林瑾的前途都是黯淡無光。徒楓事成,他會被人歸到佞臣,徒楓事敗更不用說,禍國殃民的名號是肯定逃不掉了。
徒楓如何舍得把林瑾置於那樣的境地,他別無選擇。早在義忠親王被廢掉太子之位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是剩餘皇子中嫡出最長者,不管哪個兄弟上位,都是不可能放過他的。
見徒楓避而不談,林瑾無奈地回了房,如果不能更進一步,維持現在的局麵也是不錯的。
與徒楓的顧慮重重相比,柳泫的態度就要直接得多,他的圍追堵截,已經到了讓林瑜抓狂的地步。就在林瑜琢磨著,如何跟柳泫把界線劃清楚的時候,一道賜婚的聖旨悄然到了蘇州林家。
辭官以後,林如海的生活一貫低調,打發了兩個兒子去幽州以後,更是帶著黛玉深居簡出。
不想徒樺不知怎地就想起了他們,還下旨給林瑜賜婚,讓他尚主。開國至今,大虞朝的皇帝們都是不愛賜婚的,僅有的幾樁,也都是男女雙方皆是重臣之後,兩家已經談妥了,為求錦上添花,進宮討個聖意,皇帝突發奇想給人拉紅線的,前所未見。便是公主們下降,也會提前知會一聲,少有突然襲擊,讓人措手不及,不過徒樺做事一向不依照常理,想不通也不足為奇。
其實,林如海這次是冤枉徒樺了,他真沒有故意折騰林家的意思,不過是遵照先皇的遺旨。
若幹年前,林瑾林瑜第一次跟著徒楓去避暑山莊,曾經救過先皇的十三皇女一命,很不巧的是,林瑜當時為了救人,用了人工呼吸的法子,先皇得知了這個事情,就打定主意要讓他尚主了。
先皇女兒不少,養大的卻不多,德妃所出的十三皇女,算是其中身份最高的,一向頗得寵愛。先皇大行之前,給十三皇女封了宜陽公主,又把她和林瑜的婚事交待給了徒樺。徒樺不算是個孝順的兒子,為了皇位,弑父弑君的事都做得出來,不過宜陽公主的胞兄忠順親王,跟他長期交好,又素來是個疼愛妹妹的,因此德太妃向劉太後問起這樁婚事,徒樺很爽快就下了賜婚的旨意。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林如海再是不滿徒樺的貿然賜婚,也不敢說不讓林瑜尚主,隻得接了旨。
隨後,林如海就給林瑜寫了信,說了他和宜陽公主的婚事,還說這是先皇的遺旨,不得違抗。
林瑜收到信,當時就懵了,宜陽公主是誰,他一點印象都沒有,怎麽會突然就被賜婚了。林瑾也很突然,但他反應比較快,想起了那年的避暑山莊之行,還有他們在溪邊救起的十三公主。
“王爺,是因為那件事嗎?”林瑜不覺得人工呼吸算什麽,林瑾卻不是這麽看的。
徒楓默然頷首,先皇要把宜陽公主嫁給林瑜的事,他是早有耳聞,不過先皇去得突然,他以為這件事就此無疾而終,也就沒對林瑾林瑜說過,不料徒樺舊事重提,愣是想起了這樁婚事。
林瑜活了兩輩子,還沒正經談過一次戀愛,就被人把終生大事給定下了,那叫一個鬱悶。
比林瑜更鬱悶的,當然就是柳泫了,他還沒把人搞定,居然來個公主跟他搶,搞錯沒有。
尤其徒樺得罪的不是別人,而是最小氣的讀書人,這些人罵人可有水準了,不帶髒字不說,還變著花樣來,甚至著書立傳,大有硬抗到底的架勢,一時之間,人們議論紛紛,眾說紛紜。
恰在此時,天公還不作美,竟然給鬧起旱災來了。從三月底算起,北方大部分地區,整整兩個月滴雨未下,而那些有幸下雨的地兒,也是意思意思灑了兩滴,地皮還沒打濕就雨過天晴了。
本來呢,這兩件事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一個是天災,一個是*嘛。但在某些地方,有人把這兩件事聯係到了一起,矛頭還直至徒樺,說是他為君不仁,觸怒了天道,上天才會降罪於民。
這個說法源於何方已經無從考證,但它一經傳出就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林瑜滿心以為,這樣混亂的局麵是徒楓樂於見到的。畢竟,眼下坐在龍椅上的人還是徒樺,他的皇帝當得越失敗,徒楓起兵反他的時候,阻力才會越小,成功的機會也會因此更高一些。
不過隨著旱災程度的加重,徒楓的眉毛蹙得比誰都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歡愉之色。
林瑜和柳泫商量了下,都認為徒楓是在擔心長遠之計。天下是徒家的天下,被徒樺搞得太糟糕了,最終要他來收拾爛攤子,會擔心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後來問了林瑾才明白,徒楓根本沒有想得那麽深遠,他一心憂慮的,全是眼前之事。這次旱災的影響範圍很大,除了中原的北方地界,漠南的大片草原也受了災,瓦伊人的牛羊沒有足夠的食物,冬天之前一定會南下騷擾。
兄弟鬩牆,一觸即發,強敵環繞,虎視眈眈,難怪徒楓會憂心忡忡。更要命的是,他們的位置還很糟糕,幽州處在京城和漠南草原之間,是抵抗瓦伊人的第一陣線,腹背受敵的日子可不好過。
當然,徒樺隻要不是笨到極點,是不會做出在劉策率軍抵抗瓦伊人的同時背後插刀的舉動的,因為沒有這個必要。他隻要在背後看戲就好,等到雙方打得差不多了,再派人北上收拾殘局即可。
徒楓和他的幕僚們,最擔心的就是這種情況,幽州的兵力和物資籌備,撐不起雙線作戰。
於是有人就說了,他們可以不抵抗,讓瓦伊人進關,等到京城撐不住了,再從背後伏擊瓦伊人。那個幕僚可能覺得自己想法精妙,說得滔滔不絕,兩眼放光,而其他人也有不少附和他的觀點。
林瑾林瑜沒有資格在這樣的會上發言,隻能跟在徒楓身邊旁聽。林瑾的表情算是比較平靜的,除了微微皺起的眉峰,幾乎看不出和平時的不同,而林瑜的嘴巴,則是驚訝地已經有點合不上了。
原來帶路黨這種生物,是不分時代和地域的啊,林瑜深深吸了口氣,轉頭去看徒楓。
讓林瑜感到欣慰的是,盡管發言的幕僚是陳副將的人,但他臉上並未露出讚同的神色,反而是微不可查地抿了抿唇。很顯然,徒楓沒有這樣的想法,引狼入室也堪稱是下下之策,幽州是中原的北大門,瓦伊人一旦入關,局勢根本不是他們可以控製的,螳螂撲蟬、黃雀在後固然是很好的想法,可是更大的可能,卻是戰火重燃、生靈塗炭,徒家好容易得來的江山重新落入異族之手。
林瑾的想法跟林瑜很相似,因此散會之後,他見眾人已經退下就尾隨徒楓到了書房。
徒楓見林瑾自動隨行,知道他有話要對自己講,誰知林瑾進門以後,不過是默默收拾桌上的紙筆,始終一言不發,徒楓等不及,遂問道:“小金子,不是有話要說嗎?怎麽啞巴了?”長期習慣使然,徒楓見了林瑾林瑜都是叫的小名,這次他們兄弟到了幽州,人前雖然換了稱謂,人後還是如此。
“王爺,你不會……不會真的那樣做吧?”林瑾咬了咬唇,終究還是問了這個問題。
徒楓聞言一愣,顯是沒有想到林瑾會這麽問,沉吟片刻方道:“你說呢,你覺得我會嗎?”
林瑾毫不猶豫,反射性地搖了搖頭,“當然不會,王爺不是那樣的人,不會那樣做的。”
徒楓釋然笑笑,語氣帶上幾分輕快,“既然都知道了,你還問什麽呢,小金子……”
換做旁人,能被徒楓這般親昵的稱呼,心裏再是高興不過,比如林瑜,他就對徒楓叫他小魚兒沒有意見,兩人的年齡身份差距在那裏擺著,徒楓願意對他們親熱,他有什麽好不滿的。林瑾以前也是如此,覺得自己對徒楓而言,是比較不一樣的存在,但是現在,他不想再被他當做小孩子了。
“王爺,我不是……”林瑾原想為自己辯解,轉念想想,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徒楓是知道他的想法的,他不說還好,說多了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就低聲道:“王爺,我長大了,你別再……”
“別再什麽?”徒楓好整以暇地笑笑,林瑾後麵幾個字說得太小聲,他沒有聽清楚。
林瑾突然抬首,直直凝視徒楓片刻方道:“我不是小孩子了,你別再叫我小金子。”
“哈哈哈……”徒楓失神一愣,隨即大笑起來,“小瑾兒,你要不要這麽可愛?”
見徒楓沒把自己的話當做一回事,林瑾有些失落,可又有些開心,徒楓對他,終究是和旁人不一樣的。他想要的,他不可能給,兩人能有這樣的親密已屬不易,假以時日,徒楓重回京城,身登九五,他若是不夠努力,可能會連站在他身邊的資格都沒有,在幽州的這些時日,已經是上蒼對他的眷顧了。
久久不見林瑾的回應,徒楓以為他生氣了,又柔聲道:“小金子,這就生氣了啊?”
林瑾搖了搖頭,低聲道:“王爺,我還有些事沒做完,就先回去了。”
“去吧,不要搞得太晚,燈下看書傷眼。”徒楓並未挽留,目送林瑾出了他的書房。
等到林瑾的身影走遠不見,徒楓才幽幽歎了口氣。他生性敏銳,林瑾又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他對自己有什麽想法,哪有不知道的。和林瑾以為的不一樣,徒楓對他絕不是視若無睹,或者單純把他當成孩子看待。徒楓是喜歡林瑾的,可正是因為喜歡,麵對毫不掩飾的林瑾,他才選擇了回避。
大虞朝並不禁止同性相戀,尤其是在不耽擱成親生子、傳宗接代的情況下,但是有個前提,雙方的身份最好是相當的,否則明顯處在下位的那個,肯定是會被人看不起的,認為他以色侍人。
徒楓和林瑾之間,就存在這個問題,隻要他們在一起,不管實際情況如何,林瑾的前途都是黯淡無光。徒楓事成,他會被人歸到佞臣,徒楓事敗更不用說,禍國殃民的名號是肯定逃不掉了。
徒楓如何舍得把林瑾置於那樣的境地,他別無選擇。早在義忠親王被廢掉太子之位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是剩餘皇子中嫡出最長者,不管哪個兄弟上位,都是不可能放過他的。
見徒楓避而不談,林瑾無奈地回了房,如果不能更進一步,維持現在的局麵也是不錯的。
與徒楓的顧慮重重相比,柳泫的態度就要直接得多,他的圍追堵截,已經到了讓林瑜抓狂的地步。就在林瑜琢磨著,如何跟柳泫把界線劃清楚的時候,一道賜婚的聖旨悄然到了蘇州林家。
辭官以後,林如海的生活一貫低調,打發了兩個兒子去幽州以後,更是帶著黛玉深居簡出。
不想徒樺不知怎地就想起了他們,還下旨給林瑜賜婚,讓他尚主。開國至今,大虞朝的皇帝們都是不愛賜婚的,僅有的幾樁,也都是男女雙方皆是重臣之後,兩家已經談妥了,為求錦上添花,進宮討個聖意,皇帝突發奇想給人拉紅線的,前所未見。便是公主們下降,也會提前知會一聲,少有突然襲擊,讓人措手不及,不過徒樺做事一向不依照常理,想不通也不足為奇。
其實,林如海這次是冤枉徒樺了,他真沒有故意折騰林家的意思,不過是遵照先皇的遺旨。
若幹年前,林瑾林瑜第一次跟著徒楓去避暑山莊,曾經救過先皇的十三皇女一命,很不巧的是,林瑜當時為了救人,用了人工呼吸的法子,先皇得知了這個事情,就打定主意要讓他尚主了。
先皇女兒不少,養大的卻不多,德妃所出的十三皇女,算是其中身份最高的,一向頗得寵愛。先皇大行之前,給十三皇女封了宜陽公主,又把她和林瑜的婚事交待給了徒樺。徒樺不算是個孝順的兒子,為了皇位,弑父弑君的事都做得出來,不過宜陽公主的胞兄忠順親王,跟他長期交好,又素來是個疼愛妹妹的,因此德太妃向劉太後問起這樁婚事,徒樺很爽快就下了賜婚的旨意。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林如海再是不滿徒樺的貿然賜婚,也不敢說不讓林瑜尚主,隻得接了旨。
隨後,林如海就給林瑜寫了信,說了他和宜陽公主的婚事,還說這是先皇的遺旨,不得違抗。
林瑜收到信,當時就懵了,宜陽公主是誰,他一點印象都沒有,怎麽會突然就被賜婚了。林瑾也很突然,但他反應比較快,想起了那年的避暑山莊之行,還有他們在溪邊救起的十三公主。
“王爺,是因為那件事嗎?”林瑜不覺得人工呼吸算什麽,林瑾卻不是這麽看的。
徒楓默然頷首,先皇要把宜陽公主嫁給林瑜的事,他是早有耳聞,不過先皇去得突然,他以為這件事就此無疾而終,也就沒對林瑾林瑜說過,不料徒樺舊事重提,愣是想起了這樁婚事。
林瑜活了兩輩子,還沒正經談過一次戀愛,就被人把終生大事給定下了,那叫一個鬱悶。
比林瑜更鬱悶的,當然就是柳泫了,他還沒把人搞定,居然來個公主跟他搶,搞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