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中遊一個叫漠河的小村莊裏,有一個大夫世家,就是現在所謂的醫生世家,姓王。傳到王有財這一代,已經有十五代。小時候王有財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他跟隨父親學習治病救人方法,認真踏實。從父親手中學會常規病種的診治,許多疑難雜症也略知一二,到十五、六歲時,附近十裏八村已經有點名聲。


    十六歲時,父親病故。臨死之前,父親把王有財叫到床前,說:“有財,你跪下。”有財恭恭敬敬地跪在床前。父親說:“我死之後,你一定要嚴守祖訓,把祖宗的傳家寶保持好,一定記住:祖傳技藝首要是救死扶傷,其次是養家糊口。任何時候不能靠行醫發財。”


    王有財流著眼淚回答:“父親,我記住了!”聽到這話,王有財的父親滿意地露出微弱的笑容,閉上眼睛離開了人間。


    二十歲之前,王有財嚴守父親的教誨,認真經營祖宗遺傳下來的行醫行當,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王大夫’的稱號在漠河附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一日,鄰村的一個綽號二百五的人與人打架,被人打斷了腿,在王有財家治療。因為行走不便,就在王家的病房內治療,與王有財接觸的機會多,王有財閑暇時兩人經常嘮嗑。


    這一天下午,在二百五的病床前,看到王有財穿著洗得發白的灰色長衫,二百五開了腔。“我說王大夫,你名叫有財,其實無財,我胸無點墨,卻整天吃香的,喝辣的,長得豬頭豬腦的,賊胖。什麽法子呢?就是會動腦瓜子!你的醫術這麽好,看病救人,多收個二兩銀子,那也是合理的,又不是哪門嘎子偷的搶的。不是我說你呀,你的腦瓜子可有點不好使!”


    王有財說:“我是有祖訓管著,不能胡來的。”


    “祖訓?你祖宗在哪呢?我們家也有族譜,也有祖訓,可是那隻是一本破書,它能打你嗎?它能動嗎?”


    “不能。”


    “還是!它就是一本破書!就是你笨!兒喲,兒喲,俺這兒怎麽這麽疼?”王有財急忙上前查看,為二百五檢查。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看到二百五滿腦子豬油,卻穿著絲綢馬褂,閃閃發光,脖戴金項圈,手指戴金戒指,腰別寶石墜子,真是穿金戴玉。雖然打扮不倫不類,但是人們一眼可以看出是個有錢人,自己與之相比,確實寒磣。


    從此之後,為病人看病時,王有財稍微抬高一點兒門診費和藥品的價格,因為當地老百姓對看病吃藥都是門外漢,雖然有時有些抱怨,王有財以藥材漲價,材料漲價為理由搪塞,並沒有發生什麽大的不愉快的事。王有財的家裏漸漸有財。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不管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隻要你沾染,就會上癮;上癮的事要想改掉,比登天還難。


    在王有財的祖宗們看來,通過為老百姓看病發財可能會使家庭走向貪欲,從而使家族走向滅亡,所以他們寫下祖訓,警戒子孫,保護子孫。


    王有財有時也會自我反省,甚至有時重新走低收費、重道義的老路,不過,最終還是和許多上癮的人們一樣,在依靠提高收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慢慢地,到他家看病的人大多數變成了有錢人。但王有財卻越來越窮,生活越發艱難,前途走向他期待的反麵,這是他不能忍受的。


    自從被二百五諷刺以後,經常浮現在王有財心中的一句話是:“我王有財腦瓜子靈活,不應該是現在的這個地位!”但是怎麽辦才能與那些權貴巨富平起平坐呢?王有財天天在想著這件事。


    現實是殘酷的。


    王有財給老百姓看病賺的錢越來越少,他的生活不僅沒有通過提高門診費,藥材費使自己富裕,相反,生活反而變得艱難,最後,幾乎家裏到了斷炊的地步。無奈,他與同村的少年好夥伴師留柱,齊二狗一起幹起了販運木材的生意。


    當地盛產木材,將當地的木材販運到京城,兩地木材差價很大,按照計算,他們可以掙到大錢,達到他的發大財的美夢。頭兩次,運氣不錯,木材運到京城,順利出手,三夥伴看到擺放桌上掙來的成堆的銀兩,欣喜若狂。


    他們帶著銀兩,在京城最好的酒店,最好的**,最好的旅館舒舒服服地享受了兩天,坐上馬車,趾高氣昂地返回他們的小村莊。看到十裏八村的鄉親們眼中流露的羨慕的神色,王有財心中的感覺,用語言那是絕對無法描述的,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樣的狀態,簡直就是雲裏霧裏。


    受到別人羨慕的感覺真好啊!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就在王有財三人準備加大投資,並且最後一次木材運到京城確實也賺得大錢之後,回家路上卻遇到一夥強盜,不僅賺得的金銀被搶光,三人也被打得皮開肉綻,暈倒在地,強盜把他們拋屍荒野。


    王有財蘇醒之後,看到自己的同伴躺在身旁,他跌跌撞撞走到師留住和齊二狗的身體旁,想把他們喊醒,三人一道回家,喊了半天二人也沒有回音,當他把手指伸到二人的鼻孔處,知道二人已經死了的時候,王有財嚇得魂飛魄散。他踉踉蹌蹌,高一腳淺一腳,顧不得山石和荊棘,迅速離開這恐怖之地。經過十幾天的一路乞討,回到漠河老家。


    在家休養一年之久,身體才慢慢痊愈。


    此後他重開舊業,幫人治病糊口飯吃。


    渾渾噩噩中,年齡到了三十歲,發財的*漸漸減弱了。


    一日,診所裏來了一位衣著考究的長袍,身體結實的四十多歲的男人,相貌有些特別,瓜子臉,兩眼圓大深陷,鼻梁尖細高挺,嘴巴單薄,像個外星人一樣。王有財為他把脈診治,發現肝火過盛,於是給他開了一幅藥方。


    閑談中王有財說:“施主,看你的相貌不像本地人?”


    病人說:“本人是金錢教的教主,法號宇文萬能,這一次是到漠河附近傳播教義。”


    王有財隨便問道:“金錢教是幹什麽的?它有什麽用?”


    宇文萬能說:“信我們的教義能夠使你發大財!”


    “發大財,怎麽發大財?”王有財笑著問。


    這位教主說:“我們的教徒都相信金錢萬能,我們經常聚會,聚會的目的是討論當前有哪些可以發財致富的捷徑,相互鼓勵學習,交流鑽營心得,總結欺騙技巧。”


    “欺騙?”王有財眼睛裏露出驚詫的神色。


    “不,不,不!不是欺騙,而是高級營銷方法!”教主急忙更正道。


    王有財一聽,加入這個教沒有損失,但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有可能人生出現轉機,總不能此生就這樣默默消亡了,發財的*從心靈深處漸漸浮現。想到這裏,他說:


    “那加入金錢教有沒有什麽限製條件?”


    宇文萬能說:“沒有什麽其它條件,就是每月交二兩銀子。”


    “每月二兩!那不是宰人嗎?”


    “但是通過聚會你從中賺到的錢何止二兩?許多人從中賺到的金銀堆積如山,成為豪商巨賈。”


    王有財開好藥方,說:“先生,每樣藥材分成三份,分三次熬製,加水兩碗,熬成一碗,乘熱喝下,三日後見效。”


    宇文萬能問:“大夫,多少錢?”


    王有財說:“五錢銀子。”


    教主從褡褳裏掏出二兩銀子,摔到王有財手中,高聲說:“不用找了!”說完,氣宇軒昂地離開診所,到村子裏傳教去了。


    王有財看著宇文萬能遠去的身影,輕蔑地說:“一個要飯的,你看他神氣的。”


    夜裏躺在床上,王有財又想起白天與金錢教主的談話,由此想到自己的人生,在床上輾轉反複多次之後,決定還是加入金錢教試試看有沒有什麽機會。第二天他停下手中的門診活計,到附近村子找宇文萬能,申請並順利加入金錢教。這正是:


    祖宗家訓經推敲,傳承發展是正道。


    可惜粗人一句言,從此心中起波濤。


    入教非為學聖人,隻因內有金元寶。


    欲壑難填日日長,爹娘叮嚀腦後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俠客青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桑田22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桑田2233並收藏俠客青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