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世參加過,或者“自己死”時候的葬禮不同。


    這個時代的喪葬文化還是偏向道教的。


    雖然都是裝裹入殮這一套,但沒有什麽“西方正路”這一說,那是佛教的說法。在道門這邊的白事,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差別的。


    比如現在。


    李臻作為道士,有他在,那麽別人便無需操心。


    他會操持這位苦命人的葬禮。


    伍瘸子走了,去買棺材,而這乳名喚作“娥女”的女孩頭上已經纏上了白布。


    白布就是李臻的那塊手絹。


    道門說清靜無為道法自然,處始觀寓意盡處即始。


    這手絹本就是白幡兒上扯下來的,如今也算是從哪來回哪去了。


    但也因為娥女是女孩,所以沒法像孝子那樣頭帶孝帽。隻能纏繞一根白綢子,手絹剩下的,李臻給她綁在了腰上,同時還拴上了一根草繩。


    老鄭婆子沒什麽親戚,夫妻倆都是當年從關內來這邊討生活的苦命人。但好歹也在這且末城一些年頭了,親戚無法到來,可周圍的鄰居應該不介意來送這苦命的老婆子一程。


    “娥女,貧道帶你去請人。”


    “嗯……”


    女孩弱弱的應了一聲,見李臻把手伸出來,她便搭了上去。


    從這一刻開始,李臻便是她家中長輩。


    一路走出了院子,他就看到了那幾個小乞丐,吩咐了一聲:


    “看著點,莫要讓什麽野狗老鼠之類的驚擾到屍體……”


    話還沒說完,看到這幾個小乞丐麵露驚恐之色,明白他們還是害怕。


    於是搖搖頭:


    “那便守好門,等你們爹爹回來,知道嗎?”


    幾個小乞丐這才鬆了口氣,點點頭。


    “嗯,走吧。”


    李臻拉著娥女就往旁邊一戶人家那走去。


    來到了門口,他吩咐了一聲:


    “一會見到人了,就給磕頭,知道麽?”


    “嗯!”


    娥女應了一聲,李臻上前了一步,敲響了對方的房門。


    正常來講,敲門應該是用骨節敲,節奏是“咚~咚~咚~”,又或者是怕裏麵的人聽不見,用拳頭砸門。


    但節奏是相對固定的。


    就是“咚~咚~咚~”。


    可李臻卻沒有。


    他是用手掌拍的。


    “啪啪啪!”


    聲音急促,響亮。


    這種急促的敲門聲是報喪之用,一般來講是不興拍的,因為這麽拍太得罪人,除非是家裏死人了,否則絕對不能這麽拍。


    是大不敬。


    大家也都懂……因為當時李臻買完棺材後,孫掌櫃也是這麽吩咐的。


    可以說是大隋約定俗成的一種規矩。


    果不其然,當李臻快速的拍響房門後,裏麵立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房門打開,一看到李臻和頭戴白綢子的娥女後,這戶人家立刻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門全打開,人跨過了門檻走了出來。


    不是自己家死人,這種事兒不能在家裏聽。


    得出門聽,把晦氣擋在門外。


    而見這漢子走出來後,李臻看了娥女一眼。


    小女孩噗通一聲跪在了泥水地當中。


    這叫孝子頭。


    一是謝鄰居的開門之恩,二是為了父母在生前所犯的過錯贖罪,若有得罪這戶人家的地方,娥女替鄭老太太磕頭,以求原諒。


    而都是鄰裏鄰居的,開門這漢子也知道了老鄭婆子走了。


    看到女孩跪,上前一步把女孩攙扶了起來,用力的點點頭:


    “知道了,一會就去。”


    “福生無量天尊。”


    李臻稽首道謝,拉著娥女那髒兮兮的手繼續下一家。


    照例,挨家挨戶的磕頭,挨家挨戶的請。


    有的人是答應,有的人則直接看到娥女後關上了門。


    關門就是不去。


    這其實也沒法計較……可能老鄭婆子生前和人不對付,死了不去也正常。


    李臻也不多言,每戶答應的他都道謝,拒絕的人他也行禮。


    此刻他的手上已經全是泥了。


    這天上的雨雪越下越大,萬幸那把傘很給力,不至於把倆人都澆濕。


    一路前前後後走了四條巷子,全都拜訪完後,李臻看著滿臉泥水與淚水的娥女,柔聲問道:


    “還有什麽人沒告訴嗎?”


    娥女搖頭。


    也不知是不知道還是沒了。


    李臻見狀,直接拉著她往回走。


    等回到老鄭太太家的時候,他看到院子裏已經多了不少打著傘的漢子或者婦人,還有幾個老頭老太太。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都是剛才通知過的。


    同時,伍瘸子,孫掌櫃,以及幾個腰纏黑布的抬棺八仙正站在屋子裏,旁邊還放著一個薄皮棺材。


    棺材旁邊是兩袋子黍稷。一包已經打開,盆裏正冒著黍稷燃燒後的青煙。


    見李臻回來,伍瘸子便點點頭。


    多餘的話沒說。


    而等李臻進了屋,就看到了有倆剛才自己拜訪的婦人正守著灶台,灶台也在冒煙。


    應該是在蒸五穀飯。


    “福生無量天尊,貧道代苦主多謝各位善男女來送她一程。”


    說著,他從懷裏又掏出來了幾枚銅錢。


    數了數,拿出來了七文。


    因為他已經看到了有一戶鄰居已經帶著鑼來了。


    一枚,他給了娥女。


    剩下的六枚,他給到了那位帶著鑼來的鄰居。


    鄰居見狀,點點頭,收了銅錢後,分給了旁邊站著的一個漢子三枚。


    “咚!”


    鑼聲響起。


    李臻看著娥女,低聲說道:


    “跟著鑼夫,讓他們帶你去買水,買到了什麽水,就把錢給人家,知道嗎?”


    “嗯。”


    娥女點點頭,跟著倆鄰居走了出去。


    所謂的買水,就是走出門後遇到的第一口活水……不管是井還是河,把錢投到裏麵,打水出來。


    這水是用來給死者淨身用的。


    倆鑼夫一邊敲鑼,一邊領著娥女走了。


    李臻呢,則坐在了屍體旁邊,繼續念誦《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


    而這次念的時候,他的聲音顯得莊嚴而肅穆,沒多久,整個院子裏似乎都是他的念誦經文之聲。


    猶如洪呂大鍾,響徹雲霄。


    眾人無不心中淒然……


    不多時,五穀飯蒸好了。


    李臻這才停下,把飯裝在了一個碗裏,又倒扣到了另一個碗上麵,形成了一個山包的弧度後,親自點上了三根清香。


    點香之時……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今日……怕是去不成同福居了罷?


    他微微搖了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說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老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老狗並收藏大隋說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