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臻有些無語了。


    這個不知真假的杜如晦怎麽跟個狗皮膏藥一樣?


    而看懂了道人眼裏的嫌棄之意後,書生這次臉上倒沒了冷色,而是策馬降速後拱手問道:


    “道長遇前往順陽,還是如同在商縣時那般,找尋知曉村落耕地之人?”


    “不是。”


    騎在馬上的李臻搖頭,在書生愕然的目光下說道:


    “我是先去找司農官……希望順陽的司農官不要在如同商縣那般……可如果還這樣,我還是會顯聖一次。然後……”


    說到這,李臻忽然把手放到了懷裏掂量了一下,問道:


    “你說……十兩銀子,會有人接這個差使不?”


    這話一出口,杜如晦便明白了,他是怕再出現今日商縣那般的意外,打算出金銀懸賞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未嚐不是一個辦法。


    十兩銀子……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了。


    而看著道人那澄淨清澈的眼神,杜如晦說道:


    “不若我與道長一同罷。”


    “……你?”


    李臻一愣,接著便搖頭:


    “不成。我這次是有數的,一匹馬帶司農官,另一匹馬是為了帶熟悉道路的當地向導。。沒你的位置。”


    言語之下,其實就一個意思。


    嫌棄杜如晦的馬慢。


    而這話呢……要是別人說,杜如晦或許還真會不服氣。


    自己這馬亦不是什麽普通之馬。


    能追上勻速都比普通戰馬快上許多的烏龍騅,那能是普通馬麽?


    可偏偏……烏龍騅是飛馬城的三宗坐騎,天下大名鼎鼎。


    人家說的也是實話。


    不過……


    “道長可知,在下是京兆杜陵人士。”


    “……”


    媽耶。


    這個杜如晦真的是那個杜如晦?


    在李臻那略帶無語的表情下,以為對方沒聽明白自己意思的杜如晦繼續說道:


    “在下自小便在京兆長大,而我京兆杜氏雖然比不得五姓七家,可“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我杜家自西漢傳承至今,從世居南陽,到遷於茂陵、杜陵……別的不說,家中親族遍布京兆、弘農、上洛、河東之地。而我年幼時,得家中詔獄司判官傳承後,為了明悟天地之法,這幾處郡縣已經跑了個遍。在下不才,自小便有過目不忘之能, 其他不說,這三郡道路、村鎮、人口、地勢等等, 皆是略知一二……“


    “……”


    雖然他說的很謙虛。


    可任誰都能看出來, 這所謂的“略知一二”……不是真的隻知一二。


    好家夥……


    活地圖?


    在愕然之後, 李臻忍不住問了一句:


    “敢問……杜先生可有表字?”


    杜如晦點點頭:


    “表字:克明。”


    “這三郡之地,先生很熟?”


    “略知一二而已。”


    聽著他的謙虛, 李臻有些無語。


    又有些驚喜。


    以後您老人家也別叫克明了。


    改叫高德算了。


    不過,不管怎麽說,出門在外三件事:馬子、德子、票子……


    李老道算是全齊了。


    於是點點頭:


    “沒問題!不過此行辛苦……弘農11縣之後, 是京兆連接伊水附近……”


    “京兆……道長倒是不用太擔心。”


    “嗯?為何?”


    “……”


    杜如晦看上去有些猶豫,但考慮了一番後,還是說道:


    “京兆自古富庶,況且……世家頗多。此次的民夫征調,人頭稅給的不少。就算偶爾有壯丁加入征夫之中, 他們所居之地, 也皆是世家領地。他們的地……自然會有家中族老操持……不會少耕的。”


    “呃……”


    李臻一愣, 接著就明白了對方所言的道理。


    關隴、京兆這些按照地裏說法在“陝”境內之地, 其實都等同於世家的基本盤。


    自己之前那一路往洛陽走時, 也發現了這一點。


    論長治久安, 還真是關隴之地最為平順。


    這個時代, 人口、耕地,便是構建起豪族的最基本的地基。


    不要說什麽財閥壟斷, 也不要說什麽人才保守。


    他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延續, 凡事先可著自家, 這一點在所有士族來看, 都肯定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而三征高麗,也是關隴世家所處之地死人最少。


    這點也是事實。


    李臻不願意去琢磨誰對誰錯。


    人家雖然沒出人, 但也給錢了。


    人頭稅又不差你的, 有了錢, 才能給民夫吃飯。


    沒什麽錯的。


    況且……從某些方麵來講,對李臻也是個好消息。


    京兆如果不用管的話, 那麽他隻要管好弘農和上洛就行。


    “工程周期”被縮短了。


    便代表著……有更多人來得及播種。


    今年……隻要風調雨順, 便不會餓肚子!


    這樣……不是很好嗎?


    於是,道人如釋重負……


    “呼……那便好, 那便好了……不瞞高德你說,我與老師約定的是一月之期, 因為春耕就剩下這麽點時間。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啊……”


    “道長抬舉, 在下當不起高德之稱。反倒是道長……先前在下不解, 誤會了道長, 可道長勿怪,高風亮節,真乃高人也!”


    一連串的“高”拍到了李臻臉上。


    但這會兒鬆了一大口氣的李老道也沒心思去耍嘴皮子了。


    看了一眼杜如晦胯下那氣息還算勻稱的黃驃馬,他點點頭:


    “那我們便快走吧,到了順陽,帶上司農官,速度快一些。我們越快,我心裏便越踏實。”


    “其實不用如此。”


    “……什麽?”


    見道士有些不解,杜如晦繼續說道:


    “道長或許平日清修,對這些俗事並不了解。司農官誠然,需執掌一方農事。無論是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皆需以朝廷每年大司農定製曆法而為。但若真要說對下屬耕地的掌控,他們所了解的,無非也就是一縣之地耕地幾何、良種幾何、產出幾何而已。”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所以?”


    “所以,關於耕地所在何處,尚有幾頃,水文土質等等,他們未見得會了解的很清楚。”


    瞬間,李臻的眉頭皺了起來。


    “那該怎麽辦?”


    “開皇三年,文帝精簡官吏,以州統縣,天下諸郡縣設縣令。縣下五家為保,五保為閭,四閭為族,分置保長、閭正、族正(裏正),而保長族正多為村落年長威望高者擔任。處理鄉鄰一應瑣事。道長與其轉道每縣過問司農,到不如由在下帶領,攜旨意前往村落。以保長族正領路而為,反倒更快一些。“


    差別一下子就拉開了。


    李臻心說李老道NKKRJ,ZKKN。


    人家分析起來頭頭是道,條理清晰分明。


    要麽後來做宰相呢。


    高德手裏真的有東西啊。


    “所以,那我們現在不用去順陽了?”


    “……”


    聽到這話,杜如晦在黑暗中看了看左右,又抬頭看了看星星……


    也不知道到底天上有沒有衛星為他導航,總之,在看了一會兒後,直接說道:


    “此地在有十餘裏,便會到達一處名為多丁村的村子,已是順陽地界,順陽因為地處伊水平坦之地,比起上洛多山,此地土壤平順,故耕地坦途。道長若可以,不如你我便從多丁開始。如何?”


    “嗯!”


    李臻應了一聲:


    “這多丁村,顧名思義,可是村裏人丁興旺?”


    他原本是閑聊問的。


    可誰成想杜如晦卻沉默了下來。


    馬匹行進了百餘步左右,才說道:


    “大業八年前,此地名為幾丁村。依據縣誌記載,幾丁村為黃巾之亂後,百廢待興,一些傷退兵伍分得田地而建。幾經繁衍,最多人口有百戶之多。大業八年,幾丁村隨陛下征討高麗,男丁死傷過多,後來有遊方道人前來,言明幾丁村祖墳多兵伍殺伐之意,乃是凶地,若不想受刀兵之災,須遷墳更名,故此改為多丁村……人口……當年記載時,有七十五六。現在……倒不清楚了。“


    “……”


    李臻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同樣沉默了下來。


    就在這一路沉默中,道人刻意放緩速度。


    杜如晦心領神會,前方領路。


    倆人走到了某處岔路,下了官道後,便借著月光看到了隱約的村落輪廓。


    或許是聽到了馬蹄聲,村中狗吠漸起。


    可畢竟時候也晚了,等二人入村時,整個村莊黑燈瞎火的,連個出來看看的人都沒有。


    但李臻知道,有人醒了。


    很多人都醒了。


    醒了的人,通過天地之炁的流動,看起來都是婦人、老人,以及在他們懷裏被捂住了嘴不讓發出一點聲響的孩童。


    多丁村不大。


    裏外不過百步便能走完。


    剛好在他的神念籠罩之內。


    而感受著神念之中的老幼那驚恐的情緒……道人歎了口氣。


    翻身,下馬。


    頃刻間,天地金光亮起。


    “福生無量天尊!貧道受仙君旨意而來,賜多丁村祥瑞一場。此地族老,出來相見!”


    好似國師施法時那般中正平和的金光,夾雜著道士清澈的聲音,蔓延了好遠好遠。


    一旁騎在馬上的杜如晦眉頭下意識的皺了起來。


    仙君旨意?


    明明隻需言明奉聖旨而來,此地居民更容易接受……


    為何道長不這麽說呢?


    皇命……在這種時候,不比這仙佛之言更有效麽?


    他心裏升起了一團不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說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老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老狗並收藏大隋說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