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搞清楚”了道長這護法到底是哪裏來的,隨著腳上的味道減退,蚊蟲開始多起來後,杜如晦走入了黑暗。</p>


    再回來的時候,手裏多了一捧艾草。</p>


    往火裏一丟,艾草的味道讓蚊蟲瞬間退避三裏。</p>


    他打了個哈欠。</p>


    “道長,我休息了。”</p>


    “嗯。”</p>


    李臻點點頭,盤膝打坐,與自然融為一體。</p>


    一夜過去。</p>


    清晨,露水微重。</p>


    隻剩下了餘盡的火堆旁熱好了倆幹餅,吃完了的倆人重新上路。</p>


    可李臻的心裏麵倒是越來越驚訝了。</p>


    這三量山裏當真藏了不少人,雖然過的都不怎麽好,可聚群而居荒野求生之下,有的營寨他竟然看到了耕地。</p>


    就是把木頭砍伐後,刀耕火種搞出來的。</p>


    甚至他還看到了雞籠……</p>


    這群人竟然連養殖都弄起來了。</p>


    好家夥,這是真打算常駐?</p>


    果不其然,當杜如晦說明了來意後,這些藏在深山裏的營地表態卻不似昨天那般隻是猶豫,而是有著一抹很冷澹的抗拒。</p>


    哪怕提及家人之類的,看起來也不為所動。</p>


    反倒有著一抹靜待時機的野心在蔓延。</p>


    讓李臻打心眼裏歎了口氣。</p>


    就憑你們這些人……</p>


    唉。</p>


    ……</p>


    就這樣走走停停,已經入山一日夜的他們終於在第二天的黃昏時,看到了山下的馬車。</p>


    以及馬車旁邊的幾百號人。</p>


    王三那些人赫然在列。</p>


    而當看到杜如晦和李臻出來時,一群流民趕緊恭敬稱呼“主簿大人”的名字,等待著老杜發話。</p>


    杜如晦如何安撫這些流民,李臻到不怎麽在乎,反正出都出來了。</p>


    他在意的是來了多少人。</p>


    瞅著這茫茫一片的人影,走到了玄奘旁邊低語道:</p>


    “來了多少人?”</p>


    “千九之數。”</p>


    一千九百多?</p>


    李臻想了想,這一日跑了能有二十來個大小營地。</p>


    總人數加起來似乎……也就是兩千五六那模樣。</p>


    能出來這麽多,他倒鬆了一口氣。</p>


    尤其是看著他們都身背肉幹,幾日內口糧不缺的時候。</p>


    “這些人反複問貧僧,郡守說話是否作數,菩提禪院說話是否作數。”</p>


    “你怎麽說的?”</p>


    “自是實話實說。隻要努力工作,那自然便有一線生機。而觀眾多施主雖手染鮮血,可終究不是什麽不可救藥之徒。若到時真能活命,道長,此方事當功德無量了。”</p>


    玄奘有些感慨,又有些欣慰。</p>


    李臻同樣如此。</p>


    這種做對了事的成就感,確確實實讓人心生舒爽。</p>


    而就在倆人聊天的時候,杜如晦這邊也安撫住了一眾原本的營地軍頭,讓他們把計劃與行程都告訴了自己的同袍。</p>


    前往於栝的路線已經定好,甚至,杜如晦允許沿路經過村鎮時,若有他們相熟的親人,可以搭話報平安。</p>


    但不許脫離隊伍。</p>


    而若發現有誰脫離隊伍,那麽所屬之隊中,一眾人全部棄之不用。</p>


    至於這些人會不會逃跑……</p>


    實話實說,杜如晦不怕。</p>


    出了三量山的地界,河東便是一馬平川。</p>


    莫說幾個自己、道長、玄奘法師三個修煉者的能耐了。就是這些人想要脫逃,又能逃到哪裏去?</p>


    大不了重回三量山。</p>


    但下次再想出來……可就沒機會了。</p>


    真當杜某的過目不忘之能,是白給的?</p>


    就這樣,三量山下聚集了大批身上還背著“謀反”罪名的罪人,炊煙升騰,一群人或許是許久未聚集在一起了,說話的動靜確實不小。</p>


    甚至還有人用草葉吹起了屬於家鄉的曲子。</p>


    引來了無數共鳴與低沉的哭泣聲。</p>


    而今日,是來到三量山的第二天。</p>


    第三日,隊伍有些分散。</p>


    大家都去找吃的了。</p>


    因為主簿大人發話,得備齊食水,盡快出發。</p>


    三量山的物產雖然談不上豐富,但這些人能想盡辦法土裏刨食,在山裏躲這麽久,這幾日的路途所需的糧食自然是難不倒他們的。</p>


    更何況,兩架車馬上麵還有幾百斤糧食。</p>


    但那時沿途用來“表演”用的,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p>


    而隊伍一共在三量山待足了三日。</p>


    第三天的最後一晚,早早的,杜如晦便讓大家夥生火灶飯。</p>


    今夜的飯,多做一些,留足了明日早上的。</p>


    吃飽後早早休息,明日一早,把飯食都吃了,他們就要全速往於栝走。</p>


    而經過了這三天時光,所有人的心思也都沉澱了下來。</p>


    不複第一天剛出山時的躁動。</p>


    很快,第四日一早。</p>


    隨著篝火埋土被壓滅,加上這幾日陸陸續續出來的三百多人。</p>


    一共兩千兩百多流民跟著主簿大人的車馬,拉成了一條一字長龍隊。</p>


    而玄奘和成玄英的位置也變成了最後麵的收尾處。</p>


    李臻杜如晦在前領路。</p>


    那些官差們則跟在隊伍中間維持秩序。</p>


    而走了小半日,出了三量山範圍後,他們來到了第一處村莊。</p>


    兩名官差依照吩咐,騎馬早早的奔去村莊裏喊人了。</p>


    告訴他們“第一波流民已經出來,郡守下令以工抵罪。你們看看有沒有你家的人,去知會一聲”。</p>


    這口子一開,自家男人消失幾個月不知生死的那種壓力忽然得到了宣泄。</p>


    隊伍遠遠的還沒抵達村莊時,村子裏的女女老少已經全都來到了官道兩邊。</p>


    隊伍還有五六十步遠的時候,那些人雜亂的呼喊聲已經傳了過來:</p>


    “當家的!當家的在不在?安長貴當家的!”</p>


    “兒啊,虎寶~娘在這……”</p>


    “吉安翔!!!爹,我和娘親在這裏~!”</p>


    聲音雜亂,隊伍裏的人也都抻頭在看,傳來了一陣陣騷動。</p>


    可惜……</p>


    應聲者一個沒有。</p>


    這邊離三量山本就不遠,誰家要是真在這,可能幾個月前他們逃到這的時候,肯定就會通知家裏了。</p>


    所以,隊伍由遠及近,都沒有一個人應聲。</p>


    而這些在官道兩旁的村民婦孺臉上逐漸也出現了一絲絕望,慟哭之聲由一人……到全部。</p>


    </p>


    嚎啕大哭。</p>


    跪地不起。</p>


    幾乎崩潰。</p>


    或許早就做好準備,隻是終於看到了人的時候,一絲希望燃起卻又落空的滋味……</p>


    委實太殘酷了些。</p>


    而隊伍之中的人們同樣雙眼通紅……</p>


    這些不是他們自己的親人,如今都這般模樣。</p>


    他們實在是想不到,自己的親人這幾個月到底是怎麽過活的。</p>


    最前方。</p>


    李臻發出了無聲的歎息。</p>


    “興,百姓苦。”</p>


    聽到他的喃喃自語,拉著韁繩的杜如晦微微點頭,低沉一歎:</p>


    “是啊。亡,百姓苦。”</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說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老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老狗並收藏大隋說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