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空蕩蕩的,並沒有行人。


    這條路一直通往遠處的一座大山,山上隱約還能夠看到一些建築。


    林易想了一想,便向著大山的走去。


    有建築,就代表著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就算是找不到人,也能夠提供許多有用的信息。


    雖然說望山跑死馬,但是林易氣息悠長,連綿不絕,故此前行的速度很快。


    大約半柱香的時間後,一條蜿蜒的河流出現在了林易的麵前。


    河上有橋,在橋的東側,用陰刻篆文“軒轅橋”三個字。在橋的西側,則豎著一塊石碑,上書“姬水河”三個字。


    “軒轅橋,姬水河。”林易輕聲念叨著,然後將目光投向了另一邊的青山,“那裏,應該就是橋山吧。”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


    橋山在遠古時代為有蟜氏居地,稱作蟜山。


    黃帝時代稱作“軒轅之丘”或“軒轅之台”,黃帝因此而得名“軒轅”。黃帝城中宮即位於此,以後演變成橋山。


    前世林易曾經計劃著前往橋山旅遊,後來因為身患重病,這個計劃便被無限期的耽擱。


    不想在今日,卻達成所願。


    過了姬水河後,林易邁步向著橋山上行去。


    橋山山麓有軒轅廟,山巔有黃帝陵。


    明太祖洪武三年,太祖朱元璋降旨祭祀黃帝,修繕黃帝陵廟,同時在軒轅廟設立五品護陵官二人,後由中部縣縣令兼任。


    但是林易一路走來,卻沒有看到一個人影。


    這個世界的大明王朝已經到了末期,許多規矩都已經名存實亡。


    祖先的香火,已經難以為繼了。


    走進破敗的軒轅廟,一種荒涼的感覺湧上心頭。


    林易輕撫著腰間的殘劍,一首名叫《祖神謠》的網絡歌曲在心中響起,“那斷裂的巨山啊,是天地的脊梁。那幹硬的黃泥,是大地的血漿。那如山的屍骨啊,是祖先的悲涼……可否記得有個名字叫炎黃?你的血液中流淌著祖先的希望……”


    與那個叫做“長生界”的世界相比較,這是世界雖然仙佛絕跡,妖魔橫行,人道衰微,但卻等來了一線希望。


    林易忽然覺得自己肩上有些沉重。


    原來聖德之道,在文明和啟迪,征服和殺戮之外,還有責任和擔當。


    “不入世,如何出世。古人誠不欺我。”


    林易說著,目光落在了西側一棵高大的古柏上。


    這顆柏樹枝幹蒼勁挺拔,樹葉青翠,其冠如蓋,其勢巍峨。


    林易上下打量後,讚道:“這顆柏樹,應該就是‘軒轅柏’吧。”


    《國書集成》記載:“中部縣有軒轅柏,在軒轅廟。考之雜記,乃黃帝手植物,圍二丈四尺,高可淩霄。”


    一陣山風吹過,軒轅柏枝葉搖動,沙沙作響。


    林易走了過去,隨著距離的縮短,他腰間的殘劍忽然微微震動了起來。


    “這是怎麽會是?”林易心中有些詫異,試著將星河真氣輸入到殘劍中鎮壓。沒想到殘劍受到真氣刺激後,“嗡”的一聲,便從他手中飛出,直插在了前方的柏樹上。


    殘劍中的星河真氣逸散出來,點點星光閃耀,帶個人一種光陰一瞬,刹那永恒的感覺。


    就在這時,一道淡金光芒從軒轅柏之中升起,尊貴又莊嚴,洋溢著滋潤萬物,澤被蒼生的聖德氣息。


    金光凝結,化作了一柄長劍。


    這柄劍的劍身正麵,刻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劍身背麵,有仙神低頭,妖魔匍匐,劍柄之上,則書農耕魚牧,人族百態!


    這是一柄人道之劍,一柄聖皇之劍。


    林易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這一幕,金光閃耀,他仿佛看到了一個身披熊皮,腰懸長劍的中年男子正在種植一棵柏樹。


    似乎感應到了林易的目光,那個中年男子忽然轉過頭來,他的目光跨越了時空的界限,模糊了過去與現在。


    一會兒後,中年男子種植好了柏樹,然後吹了一口氣。


    氣息融入到了柏樹苗之中,一直保存著,直到今日。


    金光凝結而成的長劍落下,化作了一道道劍氣融入到了插在柏樹山的殘劍中。


    一會兒後,所有的異象消失。


    林易走上前去,略作觀察之後,他以七星法衣護體,然後伸手拔出了殘劍。


    殘劍拔出,隻聽一聲龍吟。


    林易體內的星河真氣源源不絕的湧入其中。


    劍身正麵,聖德水波連綿不絕;


    劍身背麵,人道星火熊熊燃燒。


    隨後,這兩種力量幾乎同時反饋了回來。


    水火激蕩,陰陽交替,清濁難分,一氣混元。


    許久之後,林易長出了一口氣,情況終於穩定了下來。


    源於殘劍的聖德水波和人道星火,配合林易以星河真氣演化出的三光神水和星辰真火,四種力量聚合在一起,構成四象。


    太陰生少陽,太陽生少陰。自成循環,生生不息。


    單單從真氣循環這一點來說,林易已經達到了“人劍合一”的境界。


    隻可惜,林易沒有“以劍證道,求得真我”的劍心,所以需要在前邊需要加上一個“偽”字。


    人劍合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林易試著將心神集中在了手中的殘劍之上。


    人有呼吸,劍同樣也有波動。


    人心黑白難分,善惡難辨,共存,但是劍心卻十分的純粹。


    劍者,心之刃也。生殺予奪,盡在一心一念之間。


    說到底,劍本凶器。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為殺戮。用劍殺人是殺,用劍保護別人則是以殺止殺。


    既然都是殺,那劍心豈不就是殺戮之心?


    林易心中不停的思索著這個問題,一會兒後,他緩緩搖頭,說道:“劍修,誠於心,誠於劍。以劍求道,九死不悔。道心在前,殺心在後。前者為本,後者為用。”


    “天下間哪有恒常不變,盛而不衰的殺心?那不就成了為殺戮而存在的魔心?那是魔道,大夏世界北疆六道魔宗中的修羅魔宗,便是以殺證道,殺生、殺地、殺天、殺我、殺道……”


    “這一派的理論依據,則是混沌生天地,天地生群蒙,逆反而行,滅殺群蒙、滅殺天地,則可見元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萬界大穿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霄天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霄天歌並收藏諸天萬界大穿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