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道士點了點頭,說道:“請小友將真氣輸入玉符。”


    林易伸出手來,星河真氣化作了三光神水,輸入到了玉符之中。


    隻見玉符之上,有一個水滴狀的印記亮起。


    老道士將玉符遞給了林易,笑“嗬嗬”的說道:“身份驗證無誤。接下來,小友就可以在學社中自有行動了。”


    林易收起了身份玉符,說道:“多謝李社長。”


    離開了側園後,一路來到正殿,並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


    此處的人流明顯要比其它地方要多一些,許多人進進出出,十分熱鬧。


    林易抬頭望去,殿上的匾額書有三個大字:“同德堂”。


    走到殿內,隻見此殿布置甚是古怪,不供神像,隻有正中垂下的“功德無量”四字長幅,後是影壁,左右牆上都塗得雪白,卻有密密麻麻的字跡圖畫呈現在上麵。


    仔細看去,就發現這些圖文並不是寫上去的,而是一層不停變幻的流光,照在牆上,字字暈光,清晰無比。


    略一分辨,就看到兩邊牆壁共分四欄,左手第一欄上寫一個“天”字,第二欄為“地”,右手第一欄為“玄”,第二欄為“黃”。


    一個相貌普通,身著儒衫的中年人走了過來,說道:“在下公孫成華,在這定陽城中,也小有名氣,人稱‘百曉生’。道友如果有什麽事情,盡可找我谘詢。”


    林易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人,百曉生,這可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外號啊。他笑了笑,說道:“那就請公孫道友為我介紹一下這同德堂吧。”


    公孫成華心中一喜,今天終於可以開張了。


    隨後,他領著林易來到“功德無量”的長幅下,肅容沉聲說道:“大道蒼茫,獨行者難。我等追求大道之人,直麵天地之劫難,能大成者如鳳毛麟角。”


    “長生路上,除了要自我磨礪,穩固本心之外,還要爭取一切資源,以增勝算,所謂財、侶、法、地,不外如是。”


    “然而天地廣大,在有生之年裏,以一人之力很難獲得足夠的資源,故而有了宗派,有了各種各樣的組織,後來大夏崛起,鼎定乾坤,統禦東土神州,百家源流,皆自此而生。”


    “這同德堂,最初便是為了方便各家各派的修士,乃至朝廷、宗派,和各地散修之間進行資源調配,以彼之有餘,補我之不足。同心同德,求證大道。”


    “原來如此,多謝公孫道友解惑。”林易點頭說道,隨後他指著兩邊牆壁上的“天地玄黃”四欄問道,“不知這四張榜單又作何用?”


    公孫成華說道:“為使不同類的資源便於比較,易於交易,故此將一切資源量化,以‘善功’為單位,無論是一個物件、一套法訣、一條事項,均可換算為若幹善功,並公示於同德堂內,為往來修士所知曉。”


    “這四張榜單,各有不同。朝廷為收集資源,探查消息而發布的‘善功’任務列入左手的‘天榜’,完成後報酬較高,但難度也高;某一宗派、或是修士發布的‘善功’任務列入‘地榜’,報酬、難度參差不齊。”


    “至於右手二欄,‘玄榜’是各類用於可以用於交易的修行法門的價格,‘黃榜’則是各類修行材料與‘善功’的換算比價。”


    公孫成華說完,伸手虛引,示意林易自己觀看。


    林易在四張榜單前走一遍,觀其大略,結合公孫成華的講解,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門道。他在“天榜”之下駐足,隻見墨字隨著流光變化,不時的翻動。


    一個地名映入眼簾,“探查紫雲穀變化之因……”


    公孫成華走過來說道:“道友留意這個任務,想必是聽說過紫雲穀這個地方了。”


    林易微微頷首,說道:“恰好聽說過。”


    公孫成華說道:“這紫雲穀原名百花穀,是整個靈州都有名的一處天生福地,位列上品,並不比城南靈州學宮占據的鳳凰山差。不想一夜之間,就靈脈消亡,徹底變了模樣。”


    “這個任務本來是靈州學宮發布的,許多修士將整座山穀翻了一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出什麽蛛絲馬跡。後來就降到了郡裏的學府中,再後來才到了定陽學社。”


    說著,他搖了搖頭,“實話說,這個地方我也曾去探查過,可惜一無所獲。”


    林易聞言不動聲色,轉而問道:“不知這陽世福地,和幽冥福地有什麽區別?”


    公孫成華說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故陽為此世之表,陰為天地之裏。陰陽相合,表裏相通,方能孕育生機,造化萬物。”


    “具體而言,每一處得天地靈脈供養的福地,都能在九幽黑水之中,開辟一方小世界,這可是地仙一脈修行的根基。”


    公孫成華的的話音中,滿是掩不住的豔羨。


    世有五仙,天地人神鬼。這代表的是五種抵達彼岸,證得永恒的修行道路。


    地仙者,開辟福地,演化洞天,造化世界,成就大千。


    此為地仙正道,一旦成就,從此後福地不滅,則地仙不死。大致等同於人仙修行更上一層樓的“滴血重生”的階段。


    大夏王朝的修士等級劃分,五階為人仙,六階為地仙,七階為天仙。其實也代指了這幾種大道成就的困難程度。


    人仙之下,四階為神仙,三階為鬼仙。


    鬼仙雖然號稱“超脫生死,靈光不滅”,但是每一次輪回,都有“胎中之迷”如影相隨,轉世的次數多了,最終難逃迷失之厄。


    至於神仙,不成執掌法則的真神,則終究隻是一個被眾生香火願力驅使的傀儡,沉淪苦海,難以解脫。


    林易與公孫成華不斷的交談著,此人無愧於“百曉生”的稱呼,天文地理,曆史典故,以及各種八卦消息,無所不曉,且妙語連珠,讓人不由側耳傾聽。


    “公孫道友你究竟是哪一家的修士?”林易打趣問道。


    公孫成華笑著說道:“九流無名,十家之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萬界大穿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霄天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霄天歌並收藏諸天萬界大穿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