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一樣。
修士的靈識亦然。
雖然靈識本質上是由一股無形無質的念頭構成,但是真正的落到實處的時候,也有很多分別。
靈識從空中進入水中的時候,就會有粘稠的阻力,越往下麵,阻力越大。
就算是專修神魂的鬼仙,也最多隻能潛入海底千丈的深處,再向下深入就不能夠了。
而遁入地下的時候,那阻力就更加的巨大了,要比在水中大上十倍都不止。
平日裏,靈識穿過牆壁的時候,都會消耗修士的神魂之力,更何況是遁入地下之後?
再者,昔日大禪寺強盛的時候,曾經在太始山中布置了許許多多的手段,專門用來對付能飛天遁地的鬼仙。
雖然現在所有的輝煌,都已經被風吹雨打去,但是依舊有不少東西殘留了下來。
林易把自己的靈識發揮到了最大,竭力地探索著周圍的情況。
四麵全部都是沙礫,泥土,茫茫一片,渾濁無比。
林易在鑽入地中,在最初幾丈深的地方,倒是發現了很多藏東西的地窖之類的,但都被搜刮的精光,並沒有什麽東西。
此外,還有許多地底老鼠,穿山甲,冬眠的蟒蛇,以及一些稀奇古怪,說上名字的動物。
隨著林易的深入,一層層的岩石,水氣,甚至還有地下泉脈,地下河流都呈現在了他的靈識感應之中。
一直深入到地下五百多丈之後,還是泥土,岩石,並沒有什麽別的東西。
林易親身體會到了大地的厚重,除此之外一無所獲。要不是他心中有底,恐怕已經選擇了放棄。
遙遙的,一絲法力波動從更深的地底傳來。雖然這股念頭的波動極其微小,但是林易還是感覺到了,感覺得很真切。
“終於來了。”林易臉上露出了笑容,再次鼓起法力,猛烈地鑽了下去。
這一次,他再次向下了一百多丈,已經到達了地底六百多丈的深處!
忽然,林易全身一陣輕鬆,大地泥土、岩石的束縛一下消除得幹幹淨淨。
不遠處有光亮起,一個石室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沒有了地底的壓力後,法力迅速的恢複了過來。
林易迅速地打量了一下,這是一間單獨的石室,完全深入了地底,四周並沒有出路。
這個石室並不大,隻有微微一百步見方,和一個地宮的規模根本不能相比,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大的房間罷了。
整個石室亮堂堂的,宛如白晝。
林易一眼就看見了,這光亮的來源。
在石室最中央,一個圓柱形狀的台階上,擺放著的一個球體散出了強烈的亮光,把整個不大的石室照得雪白通透。
林易從這個球體身上,感覺到了一種好像過去經一般,安寧永恒的氣息,這種氣息,也正是剛才他在五百丈深處感覺到的。
這個比夜明珠要光亮百倍的球體之下,壓了一本薄薄的書籍,書籍的顏色,是暗金色,和《過去彌陀經》一樣的材質。
林易身上地方太虛法袍亮起,太虛元靈探出頭來,道:“老爺……”
話還沒有說完,就見石室中央的球體之上,爆出了強烈的光芒!
在球體的亮光之中,出現了一條張牙舞爪的龍形。
這條龍在球體之中遊走,層層疊疊,好像球體內是另外一個小千世界一般。
這條龍的雙眼鎖定了林易,向他看了過去。
轟隆!
林易一看見這條龍的眼神,隻感覺到了一股鋪天蓋地的威壓,從茫茫虛空之中,不停的疊加到了自己神魂之上。
原本消失不見的地底重力,千百倍的落在了他的身上,就好像整座太始山壓頂一樣。
林易身外靈光綻放,構成了一道道紋理,結成了一幅山河社稷圖。隻是一卷,就將整個石室包裹了起來,隨後消失不見。
山河社稷圖之中,林易負手而立。
目光所及,隻見由先天河洛大陣所化的聖德書,天地玄黃大陣所化的功德塔,太素煉形大陣所化的陰德旗,以及五福天妖組成的福德鼎,陰陽鬼東組成的道德鍾,五太五德之寶在太虛元靈的操控下,正在迅速的煉化被鎮壓起來的光球。
其中的龍魂不停的嘶吼著,但卻無濟於事。
這條龍魂由太始山孕育而生,足以比擬渡過四、五次雷劫的鬼仙,但是很可惜,這一次它選錯了對手。
“你是什麽人,竟然敢打我的主意。我是太始山的龍魂,我如果出事,太始山立刻就會山崩地裂……”
“我精通大禪寺除過去、現在、未來三經之外所有的武學道術,隻要你繞我一命,我願意奉你為主……”
對於這些話,林易充耳不聞,他的目光穿過了龍魂所在的光球,落在了那本金色的“經書”上。
“如來袈裟,傳自於上古聖皇‘元’,七階巔峰的神器,與八階的神器之王,太上道的永恒國度,造化道的造化之舟相比較,也隻是稍遜一籌。”
相比之下,林易身上的太虛法袍,隻是六階真形級數,還要更遜色一些。
不過,太虛法袍內有太玄三十六陣圖,一件法寶就相當於三十六件,妙用無窮。
林易雙手結印,腦後浮現出一尊似乎永恒不動的過去大佛,金色的佛光落在了光球之上,如同鑰匙打開枷鎖一樣。
太始山的龍魂被拋了出來,光球慢慢的融化進入了下麵的那件經文袈裟之中。
如來袈裟通體都呈現出了一種淡淡水晶的顏色,幾乎於透明和半透明之間,隨著光和色的流轉,逐漸澄清一色,是由無數不知名的經緯脈絡交織而成。
這些經緯脈絡,有的好像星圖軌跡,有的好像地理紋路,有的好像人的掌紋,帶著天,地,人的奧妙。
同時,這件法衣袈裟上,更是顯現出了一重重由上古文字寫成的經文。
這些經文簡單,字字都圓潤,伸長,似舟似橋,沉浮在無邊苦海中的模樣。
“超脫苦海,抵達彼岸。”
這是銘刻在如來袈裟之中的偉大意誌。
修士的靈識亦然。
雖然靈識本質上是由一股無形無質的念頭構成,但是真正的落到實處的時候,也有很多分別。
靈識從空中進入水中的時候,就會有粘稠的阻力,越往下麵,阻力越大。
就算是專修神魂的鬼仙,也最多隻能潛入海底千丈的深處,再向下深入就不能夠了。
而遁入地下的時候,那阻力就更加的巨大了,要比在水中大上十倍都不止。
平日裏,靈識穿過牆壁的時候,都會消耗修士的神魂之力,更何況是遁入地下之後?
再者,昔日大禪寺強盛的時候,曾經在太始山中布置了許許多多的手段,專門用來對付能飛天遁地的鬼仙。
雖然現在所有的輝煌,都已經被風吹雨打去,但是依舊有不少東西殘留了下來。
林易把自己的靈識發揮到了最大,竭力地探索著周圍的情況。
四麵全部都是沙礫,泥土,茫茫一片,渾濁無比。
林易在鑽入地中,在最初幾丈深的地方,倒是發現了很多藏東西的地窖之類的,但都被搜刮的精光,並沒有什麽東西。
此外,還有許多地底老鼠,穿山甲,冬眠的蟒蛇,以及一些稀奇古怪,說上名字的動物。
隨著林易的深入,一層層的岩石,水氣,甚至還有地下泉脈,地下河流都呈現在了他的靈識感應之中。
一直深入到地下五百多丈之後,還是泥土,岩石,並沒有什麽別的東西。
林易親身體會到了大地的厚重,除此之外一無所獲。要不是他心中有底,恐怕已經選擇了放棄。
遙遙的,一絲法力波動從更深的地底傳來。雖然這股念頭的波動極其微小,但是林易還是感覺到了,感覺得很真切。
“終於來了。”林易臉上露出了笑容,再次鼓起法力,猛烈地鑽了下去。
這一次,他再次向下了一百多丈,已經到達了地底六百多丈的深處!
忽然,林易全身一陣輕鬆,大地泥土、岩石的束縛一下消除得幹幹淨淨。
不遠處有光亮起,一個石室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沒有了地底的壓力後,法力迅速的恢複了過來。
林易迅速地打量了一下,這是一間單獨的石室,完全深入了地底,四周並沒有出路。
這個石室並不大,隻有微微一百步見方,和一個地宮的規模根本不能相比,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大的房間罷了。
整個石室亮堂堂的,宛如白晝。
林易一眼就看見了,這光亮的來源。
在石室最中央,一個圓柱形狀的台階上,擺放著的一個球體散出了強烈的亮光,把整個不大的石室照得雪白通透。
林易從這個球體身上,感覺到了一種好像過去經一般,安寧永恒的氣息,這種氣息,也正是剛才他在五百丈深處感覺到的。
這個比夜明珠要光亮百倍的球體之下,壓了一本薄薄的書籍,書籍的顏色,是暗金色,和《過去彌陀經》一樣的材質。
林易身上地方太虛法袍亮起,太虛元靈探出頭來,道:“老爺……”
話還沒有說完,就見石室中央的球體之上,爆出了強烈的光芒!
在球體的亮光之中,出現了一條張牙舞爪的龍形。
這條龍在球體之中遊走,層層疊疊,好像球體內是另外一個小千世界一般。
這條龍的雙眼鎖定了林易,向他看了過去。
轟隆!
林易一看見這條龍的眼神,隻感覺到了一股鋪天蓋地的威壓,從茫茫虛空之中,不停的疊加到了自己神魂之上。
原本消失不見的地底重力,千百倍的落在了他的身上,就好像整座太始山壓頂一樣。
林易身外靈光綻放,構成了一道道紋理,結成了一幅山河社稷圖。隻是一卷,就將整個石室包裹了起來,隨後消失不見。
山河社稷圖之中,林易負手而立。
目光所及,隻見由先天河洛大陣所化的聖德書,天地玄黃大陣所化的功德塔,太素煉形大陣所化的陰德旗,以及五福天妖組成的福德鼎,陰陽鬼東組成的道德鍾,五太五德之寶在太虛元靈的操控下,正在迅速的煉化被鎮壓起來的光球。
其中的龍魂不停的嘶吼著,但卻無濟於事。
這條龍魂由太始山孕育而生,足以比擬渡過四、五次雷劫的鬼仙,但是很可惜,這一次它選錯了對手。
“你是什麽人,竟然敢打我的主意。我是太始山的龍魂,我如果出事,太始山立刻就會山崩地裂……”
“我精通大禪寺除過去、現在、未來三經之外所有的武學道術,隻要你繞我一命,我願意奉你為主……”
對於這些話,林易充耳不聞,他的目光穿過了龍魂所在的光球,落在了那本金色的“經書”上。
“如來袈裟,傳自於上古聖皇‘元’,七階巔峰的神器,與八階的神器之王,太上道的永恒國度,造化道的造化之舟相比較,也隻是稍遜一籌。”
相比之下,林易身上的太虛法袍,隻是六階真形級數,還要更遜色一些。
不過,太虛法袍內有太玄三十六陣圖,一件法寶就相當於三十六件,妙用無窮。
林易雙手結印,腦後浮現出一尊似乎永恒不動的過去大佛,金色的佛光落在了光球之上,如同鑰匙打開枷鎖一樣。
太始山的龍魂被拋了出來,光球慢慢的融化進入了下麵的那件經文袈裟之中。
如來袈裟通體都呈現出了一種淡淡水晶的顏色,幾乎於透明和半透明之間,隨著光和色的流轉,逐漸澄清一色,是由無數不知名的經緯脈絡交織而成。
這些經緯脈絡,有的好像星圖軌跡,有的好像地理紋路,有的好像人的掌紋,帶著天,地,人的奧妙。
同時,這件法衣袈裟上,更是顯現出了一重重由上古文字寫成的經文。
這些經文簡單,字字都圓潤,伸長,似舟似橋,沉浮在無邊苦海中的模樣。
“超脫苦海,抵達彼岸。”
這是銘刻在如來袈裟之中的偉大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