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劉辯連忙叫住蔡琰,她剛才說的這些,他聽得稀裏糊塗,呂布、董白這兩個粗貨就更別提了,瞪著四隻大牛眼,顯然已經暈了。“什麽天皇地帝,聖王賢霸?”
蔡琰很驚訝:“陛下不知道?”
“又沒聽你說過,朕怎麽知道?”
蔡琰很委屈:“陛下也沒問過啊,臣妾以為陛下知道呢。”
“行了,行了,別說這繞圈子的話了,你說說,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那好,臣妾就給陛下講講這天皇地帝,聖王賢霸。”蔡琰興致勃勃,擺開了龍門陣。“先說這天皇地帝……”
據零星的典籍記載,在遠古時期,天地還連在一起的時候,人通過修行,可以讓自己的境界得到升華,境界可以分為四階,也就是天地聖賢。
賢者勤學好問,知識淵博,可以行霸道,稱霸一方,或者輔佐君王稱霸,比如管仲。
由賢者再上一階,可稱為聖人。聖人天生聰明,洞悉人情,可以行王道,治理天下,或者為一代宗師。比如周公,比如孔子。
聖人以上的地階,又稱叫仙階,其人稱仙人,或者叫至人。他們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如果為政,不僅可以統治人間,還可以統治天界,所以不稱王而稱帝。最著名的比如黃帝,比如堯舜禹。
地階以上,就是最高的境界。又稱為天階。天階已經不是統治天地,而是開天辟地,化生萬物。比如盤古,比如伏羲、女媧。
蔡琰最後說道:“賢者人力可至,聖者已經是天生,很少有人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所以孔子在世的時候,已經有人稱孔子為聖人,但孔子自己卻一直不肯定承認自己是聖人,隻承認自己是賢人。內聖外王,是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儒門的最高理想。”
“秦以前。有三皇,有五帝,有商周之王,有春秋之霸。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自認為功績超過三皇五帝。所以自創了一個稱號。合稱皇帝。漢承秦製,也就把這個稱號繼承了下來。”
蔡琰說了一半,忽然明白過來。捂著嘴,怯怯的看著劉辯:“陛……陛下,臣……臣妾不是那個意思。”
“什麽意思?”劉辯正聽得津津有味,見蔡琰這副模樣,不免有些詫異。
“嘿嘿,她還能是什麽意思。”董白卻搶先明白過來,抖著肩,壞笑道:“她的意思是說,陛下雖然被稱為皇帝,其實根本沒有那樣的境界,不過是個虛皇假帝。”
劉辯恍然大悟,暗自抹了一把冷汗。自己對這些言外之意還是不夠**啊,連董白都聽出來了,他還去裏霧裏呢。他看著小臉發白的蔡琰,擺了擺手:“好啦,朕的境界,朕自己清楚,咱們就不擴大話題了。你再說說,既然霸者可以騎乘駁一樣的神獸,那王者又當騎乘什麽?皇和帝呢?
“王者行王道,當然乘麒麟、貔貅一類祥瑞之獸。至於帝,那就要乘龍了,黃帝乘六龍,巡行天地,所以黃帝時有豢龍氏。劉姓始祖劉累,就曾經習得豢龍技藝,服侍夏帝。”
“那皇呢?”
“皇者已經無須騎乘,天地是他們所生,或者說,他們就是天與地,還需要去哪裏?他們隻要返觀內照,時不時的查看一下就行啦。伏羲製八卦,所謂外觀天地,內察諸身,其實是一回事。在古易中,就說醫者易也,不知返觀內照,不足為太醫。”
“醫者意也?”劉辯覺得這句話耳熟,似乎聽卞氏說過。“你說的意,是意念的意嗎?”
“不,是易經的易。”蔡琰思索片刻,又道:“不過,意念的意也對。隻是這個意並非普通的意,而是先天的意。人生病,都是因為七情六欲,而這些都從屬於意的範疇。心有惡念,必生惡疾。”
劉辯有點亂,呂布和董白二人更是聽得暈暈乎乎,不知所雲。劉辯擺擺手,示意呂布、董白二人退下,再讓他們聽下去,估計兩人都快睡著了。
呂董二人退下以後,劉辯又問道:“你對駁獸了解多少?怎麽才能收服駁獸?”
蔡琰眨了眨眼睛,一攤手:“不知道,書上沒講過。”
劉辯無語。說了半天,全是白說。
“不過,從駁獸入水而逃來看,駁獸應該是水屬性,與陛下應該相近。”蔡琰又道:“陛下可以憑借神鷹觀察其習性,增加對它的了解,到時候是力服還是德化,再看情況而定。”
劉辯沉吟半晌:“也隻有如此了。”
他隨即放出了大鷹,巡察附近的山林,查找駁獸的蹤跡。不過,鷹眼雖然犀利,在山林之中卻不怎麽管用,駁獸也是有靈性的怪獸,一看到鷹的影子就躲起來,劉辯一時半會的根本找不到他的蹤跡。
……
闕居等人看到了天空盤旋的鷹,心頭沉甸甸的。有一部分彌加的潰兵逃回了彈汗山,講述了那頭由烏雲匯聚而成的巨鷹,一時間人心惶惶。看著這隻大鷹,闕居能猜得到它可能在尋找那頭鮮卑人的神獸,但是他卻沒有任何辦法可想。
他也控製不了神獸。他倒是想把神獸請到鮮卑山來供起來,以振奮士氣,可是神獸根本沒有來的打算。更何況神獸受了傷,他不知道那些士卒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會有什麽反應。
眼下,他能做的就是守住彈汗山,等待和連和柯最的大軍回援。
……
定襄。
董卓端坐在城樓之上,視鮮卑人紛飛的箭
雨如無物。
從年青時從軍征戰開始,他已經見慣了這種場麵。他隻瞟了一眼,就知道鮮卑人的攻勢雖然看起來很猛,其實沒什麽大用。一來鮮卑人不擅長攻城,二來鮮卑人沒有足夠的大型攻城器械,要憑簡單的雲梯和射程不過百步的弓弩來攻城,鮮卑人付出的代價必然慘重。
他手下的五千步卒足以守住定襄城,保證定襄城內的軍民無恙。
讓董卓意外的反倒是荀攸的??鼓陣。
荀攸準備了一百二十麵鼓,蒙鼓的皮都在虎豹血中浸過。軍中原本就有這樣的術士,但是董卓統兵作戰多年,除了看到張角能夠施法助戰之外,大部分時候也就是意思一下,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對於荀攸的??鼓陣,他原本也是這麽認為的。可是經過了驗證之後,他非常詫異。
荀攸的??鼓陣居然能夠召喚狂風。每次當某段城牆上的形勢危急,荀攸隻要調整一下鼓陣,敲響其中的一部分??鼓,就會有狂風平地而起,刮向那些鮮卑人,而那些攻勢正急的鮮卑人也會像中了邪似的,紛紛掉下城頭,有的甚至發瘋發狂,對自己人亂砍亂殺。
董卓覺得很詫異。他看過類似的場麵。在接替盧植攻擊廣宗的黃巾軍時,每次當張角念咒施法之後,黃巾軍將士就會出現這樣的瘋狂。區別隻有於張角的法術隻對黃巾軍將士有效,荀攸卻能對敵我雙方產生不同的效果,還能召來狂風助陣。
他覺得這很神奇,也因此對儒門有了新的認識。
荀攸的法術雖然還不能徹底扭轉戰局,卻已經極大的鼓舞了守城將士的士氣,同時也沉重的打擊了鮮卑人的信心。鮮卑人還在攻城,但是節奏已經有些亂了,柯最似乎在猶豫,既想一鼓作氣的攻下定襄,進城擄掠一番,又怕損失過大,一無所獲。
董卓對這些鮮卑人的心理一清二楚,他找來了騎將張濟和郭汜等人。
“讓將士們吃飲喝足,將戰馬準備好。”董卓撫著鼓鼓的肚子,眼中凶光四射:“我們不能躲在城裏挨打,必要的時候,也要給柯最一點教訓。”
“太尉,柯最可有數萬騎兵,我們這兩三千騎兵衝出去……”
“沒聽過兵敗如山倒嗎?”董卓哼了一聲,“陛下能以萬餘騎殺入草原,打得鮮卑人像沒頭蒼蠅似的亂竄。我們為什麽不能追著柯最的屁股打一打?虎部落已經被陛下連鍋端了,柯最成了喪家之犬,他還敢和你們硬拚?再說了,我也沒讓你們跟他硬拚啊,學陛下的辦法,用鮮卑人的戰法,打鮮卑人,這總會吧?”
“再說了,幽州兒公孫瓚能以三千騎兵一路追擊和連,我們西涼人還能被他比下去?”董卓濃眉微挑:“想不到盧植沒教出名儒,倒教出一個名將,真是出人意料。”
張濟等人麵露難色,卻不敢反駁,隻是把目光投向了李儒。
李儒輕聲說道:“太尉,就算是公孫瓚追入草原,也吃過烏桓人的苦頭。我們可沒有陛下那樣的神通,貿然深入草原,萬一迷了路,或者是斷了水,那可如何是好?”
董卓費力的轉過脖子,打量著李儒:“優,難道我們就這麽守著,坐視陛下在草原上征伐?”
“太尉,陛下轉戰千裏,捷報頻傳,根本不會有什麽危險,太尉又何必去救?不如養精蓄銳,派人探查直道,準備馳援關中。”
董卓目光一閃,哈哈大笑:“還是優深謀遠慮,棋高一著。”(。。)
蔡琰很驚訝:“陛下不知道?”
“又沒聽你說過,朕怎麽知道?”
蔡琰很委屈:“陛下也沒問過啊,臣妾以為陛下知道呢。”
“行了,行了,別說這繞圈子的話了,你說說,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那好,臣妾就給陛下講講這天皇地帝,聖王賢霸。”蔡琰興致勃勃,擺開了龍門陣。“先說這天皇地帝……”
據零星的典籍記載,在遠古時期,天地還連在一起的時候,人通過修行,可以讓自己的境界得到升華,境界可以分為四階,也就是天地聖賢。
賢者勤學好問,知識淵博,可以行霸道,稱霸一方,或者輔佐君王稱霸,比如管仲。
由賢者再上一階,可稱為聖人。聖人天生聰明,洞悉人情,可以行王道,治理天下,或者為一代宗師。比如周公,比如孔子。
聖人以上的地階,又稱叫仙階,其人稱仙人,或者叫至人。他們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如果為政,不僅可以統治人間,還可以統治天界,所以不稱王而稱帝。最著名的比如黃帝,比如堯舜禹。
地階以上,就是最高的境界。又稱為天階。天階已經不是統治天地,而是開天辟地,化生萬物。比如盤古,比如伏羲、女媧。
蔡琰最後說道:“賢者人力可至,聖者已經是天生,很少有人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所以孔子在世的時候,已經有人稱孔子為聖人,但孔子自己卻一直不肯定承認自己是聖人,隻承認自己是賢人。內聖外王,是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儒門的最高理想。”
“秦以前。有三皇,有五帝,有商周之王,有春秋之霸。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自認為功績超過三皇五帝。所以自創了一個稱號。合稱皇帝。漢承秦製,也就把這個稱號繼承了下來。”
蔡琰說了一半,忽然明白過來。捂著嘴,怯怯的看著劉辯:“陛……陛下,臣……臣妾不是那個意思。”
“什麽意思?”劉辯正聽得津津有味,見蔡琰這副模樣,不免有些詫異。
“嘿嘿,她還能是什麽意思。”董白卻搶先明白過來,抖著肩,壞笑道:“她的意思是說,陛下雖然被稱為皇帝,其實根本沒有那樣的境界,不過是個虛皇假帝。”
劉辯恍然大悟,暗自抹了一把冷汗。自己對這些言外之意還是不夠**啊,連董白都聽出來了,他還去裏霧裏呢。他看著小臉發白的蔡琰,擺了擺手:“好啦,朕的境界,朕自己清楚,咱們就不擴大話題了。你再說說,既然霸者可以騎乘駁一樣的神獸,那王者又當騎乘什麽?皇和帝呢?
“王者行王道,當然乘麒麟、貔貅一類祥瑞之獸。至於帝,那就要乘龍了,黃帝乘六龍,巡行天地,所以黃帝時有豢龍氏。劉姓始祖劉累,就曾經習得豢龍技藝,服侍夏帝。”
“那皇呢?”
“皇者已經無須騎乘,天地是他們所生,或者說,他們就是天與地,還需要去哪裏?他們隻要返觀內照,時不時的查看一下就行啦。伏羲製八卦,所謂外觀天地,內察諸身,其實是一回事。在古易中,就說醫者易也,不知返觀內照,不足為太醫。”
“醫者意也?”劉辯覺得這句話耳熟,似乎聽卞氏說過。“你說的意,是意念的意嗎?”
“不,是易經的易。”蔡琰思索片刻,又道:“不過,意念的意也對。隻是這個意並非普通的意,而是先天的意。人生病,都是因為七情六欲,而這些都從屬於意的範疇。心有惡念,必生惡疾。”
劉辯有點亂,呂布和董白二人更是聽得暈暈乎乎,不知所雲。劉辯擺擺手,示意呂布、董白二人退下,再讓他們聽下去,估計兩人都快睡著了。
呂董二人退下以後,劉辯又問道:“你對駁獸了解多少?怎麽才能收服駁獸?”
蔡琰眨了眨眼睛,一攤手:“不知道,書上沒講過。”
劉辯無語。說了半天,全是白說。
“不過,從駁獸入水而逃來看,駁獸應該是水屬性,與陛下應該相近。”蔡琰又道:“陛下可以憑借神鷹觀察其習性,增加對它的了解,到時候是力服還是德化,再看情況而定。”
劉辯沉吟半晌:“也隻有如此了。”
他隨即放出了大鷹,巡察附近的山林,查找駁獸的蹤跡。不過,鷹眼雖然犀利,在山林之中卻不怎麽管用,駁獸也是有靈性的怪獸,一看到鷹的影子就躲起來,劉辯一時半會的根本找不到他的蹤跡。
……
闕居等人看到了天空盤旋的鷹,心頭沉甸甸的。有一部分彌加的潰兵逃回了彈汗山,講述了那頭由烏雲匯聚而成的巨鷹,一時間人心惶惶。看著這隻大鷹,闕居能猜得到它可能在尋找那頭鮮卑人的神獸,但是他卻沒有任何辦法可想。
他也控製不了神獸。他倒是想把神獸請到鮮卑山來供起來,以振奮士氣,可是神獸根本沒有來的打算。更何況神獸受了傷,他不知道那些士卒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會有什麽反應。
眼下,他能做的就是守住彈汗山,等待和連和柯最的大軍回援。
……
定襄。
董卓端坐在城樓之上,視鮮卑人紛飛的箭
雨如無物。
從年青時從軍征戰開始,他已經見慣了這種場麵。他隻瞟了一眼,就知道鮮卑人的攻勢雖然看起來很猛,其實沒什麽大用。一來鮮卑人不擅長攻城,二來鮮卑人沒有足夠的大型攻城器械,要憑簡單的雲梯和射程不過百步的弓弩來攻城,鮮卑人付出的代價必然慘重。
他手下的五千步卒足以守住定襄城,保證定襄城內的軍民無恙。
讓董卓意外的反倒是荀攸的??鼓陣。
荀攸準備了一百二十麵鼓,蒙鼓的皮都在虎豹血中浸過。軍中原本就有這樣的術士,但是董卓統兵作戰多年,除了看到張角能夠施法助戰之外,大部分時候也就是意思一下,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對於荀攸的??鼓陣,他原本也是這麽認為的。可是經過了驗證之後,他非常詫異。
荀攸的??鼓陣居然能夠召喚狂風。每次當某段城牆上的形勢危急,荀攸隻要調整一下鼓陣,敲響其中的一部分??鼓,就會有狂風平地而起,刮向那些鮮卑人,而那些攻勢正急的鮮卑人也會像中了邪似的,紛紛掉下城頭,有的甚至發瘋發狂,對自己人亂砍亂殺。
董卓覺得很詫異。他看過類似的場麵。在接替盧植攻擊廣宗的黃巾軍時,每次當張角念咒施法之後,黃巾軍將士就會出現這樣的瘋狂。區別隻有於張角的法術隻對黃巾軍將士有效,荀攸卻能對敵我雙方產生不同的效果,還能召來狂風助陣。
他覺得這很神奇,也因此對儒門有了新的認識。
荀攸的法術雖然還不能徹底扭轉戰局,卻已經極大的鼓舞了守城將士的士氣,同時也沉重的打擊了鮮卑人的信心。鮮卑人還在攻城,但是節奏已經有些亂了,柯最似乎在猶豫,既想一鼓作氣的攻下定襄,進城擄掠一番,又怕損失過大,一無所獲。
董卓對這些鮮卑人的心理一清二楚,他找來了騎將張濟和郭汜等人。
“讓將士們吃飲喝足,將戰馬準備好。”董卓撫著鼓鼓的肚子,眼中凶光四射:“我們不能躲在城裏挨打,必要的時候,也要給柯最一點教訓。”
“太尉,柯最可有數萬騎兵,我們這兩三千騎兵衝出去……”
“沒聽過兵敗如山倒嗎?”董卓哼了一聲,“陛下能以萬餘騎殺入草原,打得鮮卑人像沒頭蒼蠅似的亂竄。我們為什麽不能追著柯最的屁股打一打?虎部落已經被陛下連鍋端了,柯最成了喪家之犬,他還敢和你們硬拚?再說了,我也沒讓你們跟他硬拚啊,學陛下的辦法,用鮮卑人的戰法,打鮮卑人,這總會吧?”
“再說了,幽州兒公孫瓚能以三千騎兵一路追擊和連,我們西涼人還能被他比下去?”董卓濃眉微挑:“想不到盧植沒教出名儒,倒教出一個名將,真是出人意料。”
張濟等人麵露難色,卻不敢反駁,隻是把目光投向了李儒。
李儒輕聲說道:“太尉,就算是公孫瓚追入草原,也吃過烏桓人的苦頭。我們可沒有陛下那樣的神通,貿然深入草原,萬一迷了路,或者是斷了水,那可如何是好?”
董卓費力的轉過脖子,打量著李儒:“優,難道我們就這麽守著,坐視陛下在草原上征伐?”
“太尉,陛下轉戰千裏,捷報頻傳,根本不會有什麽危險,太尉又何必去救?不如養精蓄銳,派人探查直道,準備馳援關中。”
董卓目光一閃,哈哈大笑:“還是優深謀遠慮,棋高一著。”(。。)